教育学(资格培训)XXXX_第1页
教育学(资格培训)XXXX_第2页
教育学(资格培训)XXXX_第3页
教育学(资格培训)XXXX_第4页
教育学(资格培训)XXX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育 学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3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 P3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没有形成独立学科体系,缺乏科学依据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有: 论语、孟子、礼记、四书集注等经典。 4 孔子 论语 有关教育的著作 P4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 朱熹解释: 愤“心求通而不得” 悱 “口欲言而不能”5战国末期思孟学派 学记 世界最早教育专著 “教学相长”

2、P4-5 “禁于未发之谓豫 ” “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 “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6 2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P6 苏格拉底 “产婆术” 柏拉图 理想国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 和谐教育 理想国和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 爱弥儿 、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希腊三杰”7古罗马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也被译为 论演说家的培养 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8(二)创立阶段形成独立学科体系 不同流派的教育理论 1632年 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把一切知识

3、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泛智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论证班级授课制91693年英国洛克 教育漫话1762年 法国 卢梭 爱弥儿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被誉为 “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101806年 德国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提出了著名的教学阶段理论 明了、 联 想、系统、方法 11(三)发展阶段 多元发展时期、不同的教育流派 1.实验教育学 德国教育家梅伊曼 2.实用主义教育学 20世纪初 美国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提出“教育即生活”

4、、“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12杜威针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主张。三中心: 赫尔巴特 杜威 教师 学生 课堂 活动 教材 经验 (传统教育学派) (现代教育学派)13.文化教育学 研究的重点是教育哲学方面的问题,很少论述具体的教学问题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960年 美国 布鲁纳 教育过程 课程结构化 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 提倡“ 从发现中学习”14.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学习者内在建构的,且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理解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建构

5、自己的知识,同时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15 终身教育思想 法国 保尔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主要特点: (1)终身教育思想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2 )终身教育思想提倡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终身教育应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综合,即人在其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和培养的综合。 (3)终身教育采取有利于学习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人置身于广泛的学习领域之中,并且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 (4)终身教育思想注重教育的民主化,即教育机会均等16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分析(一)教育词义溯源 P1 中国: 字源:甲骨文 说文解字“教

6、,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孟子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7西方:P2 拉丁文 “educre” 是引导和启发之意。 在西方,很多教育家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由内而外引发出来。 18 (二)教育的定义 P12 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 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9二、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论 P14 【法国】社会学家

7、、哲学家勒图尔诺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观点:教育存在于人类及人类社会之外,动物也有,其产生是由于动物的本能。 进步及局限:它是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从神话走向科学解释。但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没能区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的区别。 20(二)心理起源论 【美】心理学家 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进步与局限:他看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他把模仿看成是遗传性,不具有文化与社会性。21(三)劳动起源论 前苏联教育理论界 观点: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22三、教育的发展 P15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第一,教育融合在生产、生活过程之中 第二,教育内容、手段的原始性、简

8、单性23(二)古代社会的教育P16(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 第一,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习内容是统治术、战争术、外交术等如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轻视劳动。例如樊迟问稼;欧洲奴隶社会斯巴达重体能训练,雅典重书、写、算教育内容。 五艺 四书五经24 唐代的学制系统国子学 三品以上太 学 专修儒经 五品以上四门学 七品以上律 学 算 学 专科学校 八品及其以下书 学崇文馆 贵族学校 弘文馆 兼有行政、研究、教学职能25(三)现代社会的教育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第二,普及义务教育 第三,

9、多样性与综合性26( 四)当代社会的教育 P18 第一,教育全民化 第二,教育民主化 第三,教育信息化 第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教育的个性化27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三节 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28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二、教育与社会政治三、教育与社会文化四、教育与社会人口29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一)经济发展状况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影响教育投入,进而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经济体制的类型影响着教育体制 产业结构的状况影响着教育的专业结构 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影响学校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 30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

10、展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P26人才作用 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 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 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31二、教育与社会政治发展 (一)政治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P28 政治体制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体制制约着不同社会阶层的受教育权 政治体制决定国家的教育目的 政治权力影响和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解释32(二)教育对政治变革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为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培养所需要的 人才 教育为政治的稳定和变革制造一定的舆论 教育促进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实施政治教育促进个体政治化33

11、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包括社会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社会习俗及制度规章等的复合体。 教育的文化传承、选择、整合、创新的价值三、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 P3134(一)人口发展状况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教育能够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 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四、教育与社会人口发展35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的概念(一)“发展”概念概述 第一,个体人的发展,即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

12、断优化和增强的能力。 第二,总体人的发展。36 (二)人的发展的三个层面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完善,臻至良好的状态。” 个体人的发展有三个层面: 生理层面 心理层面 社会层面37 (三)人的发展的基本特征 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的整体性 发展的个性 发展的价值性 发展的终身性38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P4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方仲永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可

13、塑性39 舟舟,原名胡一舟,1978年4月1日。他是个先天性愚型儿。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舟舟从小偏爱指挥,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挥动短短的手臂,像真正的指挥一样,直到曲终。40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人的发展的外在条件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1 (三)教育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学校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发挥主导作用 42 (四)个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人的发展因素中,个体因素主要指人的主观 能

14、动性。 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动力因素) “出淤泥而不染” P46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3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G. S. Hall,18441924)“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 B. Watson,1878 1958):“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44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

15、实践活动有自己的基本规律或基本原则,这些基本规律或原则必须得到尊重或遵守,否则教育实践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依据(自学)第三节 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45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一)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关系。(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主要是指教育虽然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制约,但教育与其发展往往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同步性,不能认为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水平,教育就一定或只能达到什么水平。应该看到,教育的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教育

16、最终还是受社会所制约。46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 西方教育目的观的演进47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48层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国家某一级、类学校课程抽象概括较具体最具体 普遍指导特殊指导具体指导49(一)宗教本位论 基本观点是通过教育使人宗教化,教育不是为世俗生活做准备,而是为未来世界的永生做准备。(二)个人本位论 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第二

17、节 西方教育目的观的演进50(三)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 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是使个人认同社会、服务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衡量;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必须以社会的目的为优先。51(四)“教育无目的论”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于世纪上半叶提出。 其一,人是一个经验系统; 其二,人的发展即是个体经验能力的提高; 其三,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二、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目的52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一)我国

18、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53 (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质量标准 (五)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 (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54第四章 课 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第二节 课程理论流派第三节 课程的形式与实施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概要55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一)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3课程即学习经验或体验 56(二)课程的含义

19、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具体科目及进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教学的科目、课业结构及其进程安排。理解:1.课程包含某类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内容。2课程不局限于学生课内所学的各门学科的内容,也包括课外各项活动的内容。57二、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是按照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发展水平,从不同的知识领域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教育教学的需要组成不同的科目,从而设置的课程。 最大特点是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 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和活动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它也被称为“活动课程”、“儿童中心

20、课程”或“生活课程”。58(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就是由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科目组成的学科课程。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注重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它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及内在联系。59(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有所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开发的课程。60(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

21、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国家授权,地方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61 校本课程是以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2(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

22、、有组织、有意图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环境中无意识获得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非正式课程”或“非官方课程”。 包括:物质方面 、制度方面 、文化心理方面 其主导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63第二节 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认为,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二、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主张以学生

23、兴趣、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64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关注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四、人本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自我实现与潜能的充分发展。65第三节 课程的形式与实施一、课程的表现形式 P115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制定和颁发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66(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

24、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 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依据(三)教材 教材即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教学参考资料、学习与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等,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67 二、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就是把观念形态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二)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 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忠实地执行和落实预定的课程方案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 将课程实施看做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的过程。68创生取向 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

25、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强调课程的生成性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69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概要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P122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 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70(二)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原则P124 综合性原则是为了改变原有课程结构中科目门类过多、彼此缺乏整合的状况而提出来的。2均衡性原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

26、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71选择性原则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三)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四)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六)新课程的管理策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72第五章 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73第一节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 P132二、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74三、新型

27、教学观的确立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三)教学是开放生成的过程75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 基本规律一、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三)教与学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6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一)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辅相成77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一)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二)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三)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78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

28、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一)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的基础(二)思想品德的提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中79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一、教学原则 P143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坚持各门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性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80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贯彻的基本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81(三)启发性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自

29、己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动机 直接动机学习兴趣 间接动机理想、目标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善于提问,引发思考 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82实验证明: 资料的展示 纯听觉的 学习时注意集中率为54.6% 纯视觉的 87.7% 学习同样一份材料 只听 3小时后记住60% 3天后记住 15% 只看 70% 40% 边听边看 90% 70% 83(四)直观性原则 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奠定基础。 恰当地选用直观手段 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语言直观84(五)循序渐进原则

30、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持续地、连贯地、系统地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按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85 (六)巩固性原则 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 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 合理组织复习和练习86(七)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

31、生87二、教学方法 P152(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参观法88(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四)以探究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 探究法 讨论法89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习评价五大基本环节。一、备课 P158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设计教学样式 (四)拟订教学工作计划90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单元计划 课时计划(教案)二、上课 要上好课,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P160 (一)目标明确 (二)内容正确 (三)方法恰当

32、(四)结构合理 (五)教学能力强 (六)效果优良91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习评价92第六章 学校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二节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节德育原则第四节德育方法93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实践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94德育的实质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想品德的活动。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95二、德育功能 (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

33、能 (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96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97一、学生的知、情、意、行 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P173知:道德认识 基础 晓之以理情:道德情感 动力 动之以情意:道德意志 调节 炼之以志行:道德行为 表现 导之以行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98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 思想品德的规律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外界的教育要求要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不是靠道德灌输,而是靠学生与外界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99 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需要根据社

34、会道德规范要求处理各种关系,多次实践一些道德行为,当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并深信他所了解的道德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道德规范才会成为他的道德愿望,社会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地内化为他自身的思想品德。 总之,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又在活动和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到检验。100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 积极转化的规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受教育者思想的内部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101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条件: 客观条件是外界的影

35、响 ( 包括社会、学校的影响)是否与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一致 主观条件是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102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 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上升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不断反复、螺旋式发展的。103 教育者必须要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良行为的纠正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够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104第三节德育原则 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二、正面引导与纪律约

36、束相结合原则 三、知行统一原则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5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P177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尊重、信任学生和对学生思想行为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觉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我教育要求,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 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 (二)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 (三)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106二、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循循善诱,用理论、事实引导学生,启发和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同时辅之以强制性的纪律约束,规范学生的言行。

37、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正面启发,积极疏导 (二)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 (三)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107三、知行统一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又要指导学生参加实际锻,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言行一致。 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识 (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的道德行为108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体,又要重视教育个体,通过教育个体来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集体 (二)善于发

38、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109五、因材施教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思想动态、品德发展的实际情,进行不同的教育,促使学生思想品德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 育110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相互配合、统一认识、协调一致、前后连贯、持之以恒,以保证学生的思想品德能按德育目标的要求发展。贯彻的基本要求 (一)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 (三)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

39、连贯性111第四节 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 二、榜样示范 三、情境感染 四、实际锻炼 五、品德评价112一、说理教育 P184 是通过语言、事实,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一)讲解、报告 (二)谈话 (三)讨论 (四)指导阅读 (五)参观、访问、调查113二、榜样示范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秀业绩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一)典范人物 (二)学生榜样 (三)教师和家长114三、情境感染 是教育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进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方法。 (一)物质环境的熏陶 (二)精神文化环境的感染115四、实际锻炼 是教育者有目的地

40、组织学生按照一定要求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常规训练 (二)活动锻炼116五、品德评价 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一种方法。 (一)奖励 (二)惩罚 (三)操行评定117心理实验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的实验第一组 受表扬组第二组 受训斥组第三组 受忽视组第四组 控制组 平均成绩 受表扬组 受训斥组 受忽视组 控制组 日期118第八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119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角色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20一、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角色( 一)教师的社会

41、地位 教师的地位反映着社会对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反映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文革”时期,教师和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作为打倒的对象。 元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农、九儒、十丐。121(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 P199 . 政治地位 教师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体现在教师的身份、对权力的掌握或参与政治的影响力等方面。 122. 经济地位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

42、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23 . 专业地位 教师的专业地位是与其他职业相比较产生的,它主要通过其从业标准来体现,是对教师的受教育程度、道德品质、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非专业半专业专业人员 1993年 教师法第3条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职业声望 教师的职业声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职业观。124(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 知识传授者角色 . 示范者角色 . 管理者角色 . 研究者角色125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知识

43、、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126 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P201 . 专业精神的形成 教育理念 专业态度 专业道德 . 专业知识的拓展 学科专业知识的不断加深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不断拓宽。 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 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127 . 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学设计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 专业自我的建立 正确的自我认知 积极的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128(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入职辅导 . 在职培训 . 自我教育129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130第二节学生

44、一、学生的本质特征 二、现代教育视野下学生的地位 三、当代学生观131一、学生的本质特征 P206( 一)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二)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32二、现代教育视野下学生的地位 (一)学生的教育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受教育权 安全健康权 获得公正评价权133三、当代学生观 P210(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三)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 劝退、体罚、没收134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作用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35一、师生关

45、系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136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 二)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三)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四)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137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领导方式 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人格因素 学生因素 环境因素138(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P220 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合作对话139(三)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 P222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尊重、理解、关爱学生 主动与学生交往,

46、善于与学生沟通 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140第九章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第二节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141第一节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一、班主任的角色 二、班主任工作职责与任务 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念 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142一、班主任的角色 (一)班主任的传统角色 实施者 协调者 引导者 示范者143(二)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

47、向开放型转换144二、班主任工作职责与任务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三章规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145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用理想塑造学生(二)用信念引领学生(三)用人格感染学生(四)用爱心打动学生(五)用权威影响学生146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二)榜样示范法(三)实践锻炼法147第二节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原理一、什么是班级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功能 三、班级组织文化 148一、什么是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根据一定的任务、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群体。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

48、基层组织单位 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 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149( 二)班级组织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班级组织是由师生组成的正式群体 在学校人际关系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是班级 组织建设的重点 非正式群体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需求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同学间的个性不同,从个人的好恶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非正式群体具有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重要作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班级组织建设中不可忽视 类型:(1)积极型 (2)消极型 (3)自娱型150二、班级组织的功能 (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151三、班级组织文化 (一)什么是班级组织文化 班级组织文化的概念 指班级为了实现班级目标,在班级中通过教育、学习、管理、生活等各种活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物。 班级组织文化的作用152(二)班级组织文化的类型 P242 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153第三节班级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