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课件第1篇 概论_第1页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课件第1篇 概论_第2页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课件第1篇 概论_第3页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课件第1篇 概论_第4页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课件第1篇 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篇 概论学习目标掌握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构筑物掌握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熟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熟悉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课程介绍专业基础课(必修)4学分,54学时(集中周28学时)课程结构体系组成 民用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和构造课程学习目标建立完整的建筑概念,以便后续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物空间及构造的基本知识,培养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主要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教学)课外练习和课程设计:中小型建筑设计练习认识实习:实地参观各类建筑及构造做法考核标准平时考核:占3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50主要参考书目题 名 作 者出版信息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西安科技

2、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四校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房屋建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七院校 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4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 崔艳秋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01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本书编委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资料集 (第二版)本书编委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 按照总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构造四大部分进行修订的,第1、2集为总类;第3、4、5、6、7集为民用及工业建筑;第8、9、10集为建筑构造。编写内容仍以图、表为主,辅以简要文字。 建筑构造资料集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介绍民用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地面、楼梯、

3、门窗等构造。下册主要介绍工业建筑、古建筑及特殊建筑的建筑构造。全书附有大量的工程构造实例和构造详图。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世界唯一的一座七星级酒店 伯瓷酒店 亚特兰蒂斯饭店 亚特兰蒂斯饭店 中国著名建筑 北京国家体育场 中国著名建筑北京国家游泳中心 中国著名建筑 北京国家大剧院(安德鲁 )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中国著名建筑北京央视新大楼台北101大厦 曾经的世界最高建筑:高508米。之所以取这个

4、名字是因为大厦共有101层。这座酷似竹节的大厦耗资将达17亿美元, 2004年竣工。台北101大楼的风阻尼器拉斯维加斯的仿建筑彩绘的圆弧屋顶 荷兰Delft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建的小湾水电站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胡佛水坝HOOVER BAM构筑物烟囱改造工程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功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丹尼尔 李布斯金 迪斯尼音乐厅(洛杉机)净雅大酒店 (北京,2006年10月)深圳国贸大厦(滑模建筑) 建筑技术建筑的分类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 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按照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

5、 单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建筑工程设计内容 结构设计建筑设计设备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包括总体布局、外部造型、内部布置、细部构造、内外装饰等。 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设计。建筑设计的程序 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设计的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建筑设计依据功能性依据环境性依据规定性依据功能性依据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家具

6、设备形式尺寸及必要使用空间 主要用于确定空间的形状、尺寸和造型环境性依据天文条件:太阳的高度角及方位角等气候条件:温湿度、日照时间及照度、雨雪量、风向风速、冰冻状况等地理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状况、地震等 规定性依据规定性依据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学习目标掌握建筑平面组成掌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掌握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掌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熟悉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组成建筑平面组成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间使用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交通枢纽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平面组合设计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

7、求 房间的面积房间的形状 房间的尺寸房间的门窗设置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分类 生活用房间:起居室、卧室、宿舍和招待所等工作学习用的房间:办公室、值班室,教室、实验室等公共活动房间:营业厅、观众厅、休息厅等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房间的构成应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室内空间、顶棚、地

8、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面积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面积房间面积的确定:使用活动的特点使用人数家具设备的布置 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建筑标准面积定额指标。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形状 房间平面形状的影响因素:使用要求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家具设备的布置 环境要求采光、通风、声学、消防等 审美要求人对室内的空间观感技术要求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

9、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形状 矩形平面布置的优点: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提高面积利用率;房间的开间进深易于调整统一,便于平面组合;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有利于建筑构件标准化 。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房间的形状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的组成:开间房间在外立面上占的宽度;进深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的确定: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 良好的天然采光;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10、的要求。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的确定: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宽度:是由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民用建筑常用门的宽度为: 分户门:10001200mm;住宅卧室:900mm ;卫生间:700mm。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数量:应当根据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以及防火要求来确定。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m时,至少需设两个门。影剧院、礼堂的观众

11、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等,门的总宽度可按每100人600mm宽计算。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位置: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位置: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位置: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b)带阳台的卧室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开启方式:应方

12、便交通,利于疏散。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开启方式:一般原则:内门内开外门外开小空间内开大空间外开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房间的门窗设置 窗口面积: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附: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要求,建筑采光标准分为五级,每级规定相应的窗地面积比,即房间窗口总面积与地面积的比值,请查阅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1.1.1 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设计不合理户型图举例户型对比案例云南映象户型图约132m2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1.1

13、.2 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厕所设计 浴室、盥洗室设计 厨房设计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厕所设计卫生设备的类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等卫生设备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使用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具体设计参考民用建筑厕所设备数量参考指标,同时结合设备尺寸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进行房间布置。厕所的平面位置设计要求:位置隐蔽、使用方便、隔绝气味。1.1.2 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卫生间布置形式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浴室、盥洗室设计主要设备:洗脸盆、污水池、淋浴器、浴盆等。除此以外,公共浴室还有更衣室,其中主要设备有挂衣钩、衣柜、更衣凳等。卫生设备的数量:设计时可根据

14、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1.1.2 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厨房设计主要设备:洗涤池、案台、灶台及排烟装置等。设计要求: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施;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布置形式:单排、双排、L形、U形、岛型等几种。1.1.2 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作用:联系同一楼层各使用空间,并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流。分类: 按使用性质,可分为: 交通型 综合型 按走道布置方式,可分为: 单外廊、双外廊 单内廊、双内廊1.2.1 走道 交通型完全为

15、交通需要而设置的;不能安排其它用途。某体育场走道某美术馆走廊 综合型主要为交通联系但兼有其它功能的。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设计要求:宽度: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疏散、防火规范、走道性质、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是550-600mm;两人并行:不小于1100mm;中小学内廊:不得小于2100mm;外廊:不得小于1800m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过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过道中通行人数的多少进行防火要求的最小校核。1.2.1 走道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设计要求: 长度: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

16、疏散、防火规范、走道性质、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远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表2-1-2-1。1.2.1 走道 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设计要求:采光通风要求; 良好的导向性。1.2.1 走道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门厅定义:门厅是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1.2.2 门厅和过厅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门厅设计要求:明显而

17、突出的位置;导向明确,交通流线简捷畅通,避免人流交叉干扰;良好的天然采光,适宜的空间比例关系;宽度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 通向该门厅的走道宽+通向该门厅的楼梯宽 面积要求:门厅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各类建筑的使用性质、规模及质量标准等因素来确定,设计时可参考有关民用建筑门厅面积参考指标。 1.2.2 门厅和过厅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过厅定义: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作用。 过厅的位置:位于过道与过道之间,或过道与楼梯的连接处。 过厅的作用:起交通流线的转折和过度空间的作用,有时也利用过厅改善过道的采光、通风。1.

18、2.2 门厅和过厅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过厅定义: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作用。 过厅的位置:位于过道与过道之间,或过道与楼梯的连接处。 过厅的作用:起交通流线的转折和过度空间的作用,有时也利用过厅改善过道的采光、通风。1.2.3 楼梯和电梯 直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剪刀式楼梯弧形、螺旋形等形式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等。1.2.3 楼梯和电梯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自2001年8

19、月1日起施行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功能分析图(功能关系分析) 1)联系与分隔 2)主次关系 3)内外关系交通流线的组织1.3.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办公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结构类型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空间结构1.3.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设备管线设备管线种类 :给排水,采暖,空调,电气照明,通讯等布置原则:尽量集中布置,上下对齐,方便使用,有利施工和节约管线。1.3.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

20、分区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建筑造型 造型本身是离不开功能要求的,它一般是内部空间的直接反映。但是,简洁、完美的造型要求以及不同建筑的外部性格特征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平面布局及平面形状。1.3.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曾评为全世界最佳住宅:位于瑞典马尔摩的扭转大楼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建筑造型 1.3.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黑川纪章的中银舱体楼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与总平面的关系与基地红线的关系与周边环境的关系1.3.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流线组织:在建筑设计中主要是指

21、对于人流和物流的合理组织。组织原则: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1.3.2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混合式组合1.3.3 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走道式组合特点:用走廊连接使用房间,使用房间与交通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相对独立。适用:房间面积不大,同类型房间数量很多并要求独立的建筑,如宿舍、教学楼、医院住院部、旅馆等。分类:内廊式、外廊式1.3.3 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套间式组合特点: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贯通有一定序列。减少了走道,节约交通面积,平面布局紧凑。

22、适用:常用于各房间之间在使用顺序上有连续要求的建筑,如展览馆、火车站、公共浴室等。形式:串联式按一定的顺序关系将房间连接起来。放射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放射状地布置。1.3.3 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大厅式组合特点:以一个高大的房间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在其周围布置其它辅助房间,主体大厅与辅助房间尺寸相差悬殊,但又相互联系。适用:主次分明的建筑,如火车站、影剧院、体育馆等。1.3.3 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单元式组合特点:将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几个房间组成独立的单元,再用楼梯或走廊把若干个单元组成一幢房屋。适用:住宅、幼儿园等。1.3.

23、3 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3章 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学习目标熟悉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掌握建筑体型的组合掌握建筑立面的设计建筑立面设计的内容建筑体型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各部分的体量、形状、比例、尺度等方面的确定,并针对不同类型建筑采用相应的体型组合方式。建筑立面设计:主要是对建筑的各个立面以及其外表面上所有的构件的形式、比例关系和表面的装饰效果等进行细部的处理。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3.

24、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位于城市街道和广场的建筑物,建筑造型设计要密切结合城市道路、基地环境、周围原有建筑物的风格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等。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 丹尼尔.李博斯金:罗布灵桥坡度之楼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起状变化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并与环境融为一体。六甲集合住宅(安藤忠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

25、安藤忠雄)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住宅:房小人少,小窗小入口, 多阳台单元式组合等办公楼:人多重采光,连续大窗,大开间,入口宽敞等商店:重流通,敞橱窗,明显入口,接近人流等剧院:疏散广场 ,观众厅封闭,休息 厅开敞等万科第五园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建筑层次突出建筑主体重复运用母题形成节奏和韵律合适的尺度比例变化中求统一等泰姬陵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立面处理 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适度设计原则3.2

26、 建筑体型的组合 建筑体型单一体型:将复杂的内部空间组合到一个完整的体型中。 平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Y形 处理原则:立面处理:利用楼层悬挑、退进,形成光影、凹凸变化,使其有雕塑感 重点处理:入口、阳台、窗子、屋顶的变化,避免单调、呆板;突出部分衬托主体,使主体突出。加法:香港奔达中心加法: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行挖去部分体量,使主体突出减法:香港中银大厦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建筑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将建筑物分解成若干个相同或相似的独立几何体型的单元体,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建筑体型。 特点:体型组合可结合基地环境的道路走向、地形现状随意增减单元体,形成台阶式、锯齿形、一字形等体型

27、;建筑体型没有明显的均衡中心及主从关系;单元体连续重复的组合具有强烈的韵律感。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建筑体型复杂体型:复杂体型是由若干个不同体量、不同形状的体型组合而成。组合要求:主次分明,交接明确:将建筑物分为主体和附体,强调主体,突出重点,并将各部分巧妙地组合成统一整体;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对比变化,造型丰富:运用体量间的大小、形状、方向、高低、曲直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创造出丰富、变化的造型效果;完整均衡,比例恰当:体型组合的均衡包括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方式。体量形状对比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巴西议会大厦肯尼迪图书馆 面方的LB建筑(德国 汉诺威) 传统的稳定原则:上小下大底层架空的稳定3.

28、2 建筑体型的组合 建筑体量的连接直接连接咬接连接体连接体型直接连接: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直接连接: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咬接:上海国际设计中心连接体连接:马来西亚双子塔3.2 建筑体型的组合 建筑体型的组合方式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主要用于需要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例如政府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 不对称式布局: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形成不对称的建筑形体。在不同体量或形状的体块之间可以互相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需要讲究形状、体量的对比或重复以及连接处的处理;同时应该注意形成视觉中心。这种布局方式容易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在垂

29、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雕塑”的效果:需要按层分段进行平面的调整。常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以及一些需要在地面以上利用室外空间或者需要采顶光的建筑。3.3 建筑立面的设计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比例失调比例协调3.3 建筑立面的设计3.3 建筑立面的设计攻击式众议院(维也纳,奥地利)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自然的尺度感夸张的尺度亲切的尺度3.3 建筑立面的设计3.3 建筑立面的设计3.3 建筑立面的设计自然的尺度感:以人体大小来度量建筑物的实际大小,从而给人的印象与建筑物真实大小一致。常用于住宅、办公

30、楼、学校等建筑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夸张的尺度:运用夸张的手法给人以超过真实大小的尺度感。常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现庄严、雄伟的气氛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亲切的尺度:以较小的尺度获得小于真实的感觉,从而给人以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常用来创造小巧、亲切、舒适的气氛,如庭园建筑。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韵律:是某要素重复、渐变或交错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性。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交错的韵律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安东尼高迪 )米拉之家(安东尼高迪 )巴特罗之家(安东尼高迪 ) 中国古塔韵律感金茂大厦都灵冰球馆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立面的虚实:实:指的是立面上的实体部分。

31、如墙面、柱面、栏板等。 虚:指的是立面上的空虚部分。 如玻璃、门窗洞口、门廊、空廊等。3.3 建筑立面的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蓬皮杜中心巴士底歌剧院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3.3 建筑立面的设计3.3 建筑立面的设计立面的凹凸:万科:十七英里罗马千禧教堂(理查德.迈耶 )3.3 建筑立面的设计墙面划分:3.3 建筑立面的设计墙面划分:3.3 建筑立面的设计墙面划分:3.3 建筑立面的设计立面线条的处理:粗细、长短、横竖、曲直、凸凹、起止、断续、疏密、刚柔 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网格线等3.3 建筑立面的设计色彩:以白色或浅为主的立面色调,常使人感觉明快、清新;以深

32、色为主的立面,显得端庄、稳重;红、褐等暖色使人感到热烈,蓝、绿等冷色使人感到宁静等等。盖蒂中心(理查德迈耶 )美国迪斯尼集团总部(日本建筑师矶崎新 ) 昆明动物博物馆3.3 建筑立面的设计材质:表面粗糙的石质块材、混凝土等:厚重、粗犷;光滑的石材、清水混凝土等:保存距离;平整光滑的金属装饰材料、玻璃等:轻巧华贵;天然木、竹等:易于亲近。石头屋(吉马良斯,葡萄牙) 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 水之教堂(安藤忠雄 ) 透明小提琴做楼梯 钢琴房子亮相安徽淮南 堪萨斯城公共图书馆(密苏里州,美国) 第3篇 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学习目标掌握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掌握骨架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33、熟悉空间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定义 墙体承重结构支承系统: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分类砌体墙承重体系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特点 墙体材料的来源丰富,施工方便,对建筑平面的适应性强。 适用建筑类型 大量应用于低层和多层的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旅馆、学校、幼托、办公用房和一些小型商业用房、工业厂房、诊疗所等 。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 分类砌体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混合承重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

34、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传力路线:屋(楼)面荷载 横墙 基础 地基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特点:横墙为承重墙,间距较小(34.5m),有利于抵抗水平作用。纵墙作为围护、隔断墙,其设置门窗洞口的限制较少,纵墙立面处理比较灵活,可保证横墙的侧向稳定和整体刚度。楼盖的材料用量较少,墙体的材料用量较多。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适用建筑类型:适用于宿舍、住宅、旅馆等居住建筑和由小房间组成的办公楼等。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传力路线:屋(楼

35、)面荷载 屋架(梁) 纵墙 基础 地基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特点:纵墙为承重墙,横墙数量相对较少,承重墙间距一般较大,房屋的空间刚度比横墙承重体系小;纵墙上门窗洞口的大小和位置受到限制。横墙为围护、隔断墙,可保证纵墙的侧向稳定和房屋的整体刚度,房屋的划分比较灵活。楼盖的材料用量较多,墙体的材料用量较少。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适用建筑类型: 适用于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俱乐部、中小型工业厂房等单层和多层空旷房屋。 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屋(楼)面荷载

36、纵墙 横墙 基础 地基 竖向荷载传力路线: 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特点:兼有横墙和纵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 。房屋平面布置比较灵活,空间刚度较好。适用建筑类型: 适用于住宅、教学楼、办公楼及医院等建筑。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混合承重内框架承重体系 屋(楼)面荷载(梁)外墙基础 地基梁框架柱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混合承重内框架承重体系特点:室内空间较大。由于横墙少,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较差。由于钢筋混凝土柱和砖墙的压缩性能不同,结构易产生不均匀的竖向变形。框架和墙的变形性能相

37、差较大,在地震时易由于变形不协调而破坏。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1 砌体墙承重体系混合承重内框架承重体系适用建筑类型 适用于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俱乐部、中小型工业厂房等单层和多层空旷房屋。 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2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按施工工艺分类: 现浇式 预制装配式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2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现浇式剪力墙特点: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侧力性能好,同时抗震性能也较好。剪力墙间距太小(38m),平面布置往往受到限制而不够灵活。适用建筑类型:适宜于建造具有小房间的住宅、旅馆等高层建筑,一般在1040层范围内都可采用,在20

38、30层的房屋中应用较为广泛。剪力墙受力状态 剪力墙是一种抵抗竖向荷载引起的轴向作用和风、地震等水平荷载引起的剪切、弯曲作用的结构单元。剪力墙结构平面图施工中的高层剪力墙建筑第1章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2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预制装配式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定义 骨架结构支承系统:对于建筑空间布置在构思上主要在于用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来取代了一片承重墙。 适用建筑类型 较为适用于那些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物,或是内部空旷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处理也较为灵活。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分类骨架承重体系框架体系框剪体系框筒体系板柱刚架、排架拱结构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

39、筑类型特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立面处理容易,可适应不同房屋造型;侧移刚度相对较小,水平位移较大。适用建筑类型 框架结构适用于建造高度不超过60m的建筑,一般为6-15层。2.1 框架体系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2.2 框剪体系、框筒体系框剪体系定义 在平面为条形的高层建筑中,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受,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承受。框剪体系特点框剪结构是有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受力体系的。是建筑中的优化组合,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优点于一身。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

40、型框剪体系适用建筑类型 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一般不宜超过30层。2.2 框剪体系、框筒体系框架结构体系的建筑在空间刚度上较为薄弱,用于高层建筑时往往需要增加抗侧力的构件,在适当位置布置剪力墙就是常见的一种形式。框剪结构:框架 剪力墙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框筒体系定义 在平面为点状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可以通过周边加密柱距成为框筒,或在垂直交通枢纽部位(楼梯间、电梯井等)布置为刚性的剪力墙核芯筒,以增大建筑物抗水平侧力的刚度;在其四周用梁柱形成外围结构,以在得到大面积的灵活空间的基础上去的更好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2.2 框剪体系、框筒体系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41、2.3 板柱体系定义 直接用柱子来承受楼板。特点板底平整,可降低层高;内部空间分隔不受梁的影响。适用建筑类型: 适用于使用荷载合适的商场、图书馆、仓储、多层轻型厂房等。伞状结构的无梁楼盖某装配式板柱体系办公楼平面及施工工艺示意(a)某装配式板柱体系办公楼建筑方案(b) 某装配式板柱体系办公楼施工方案伞状结构的无梁楼盖板柱结构:板 柱(无梁楼板/楼盖)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2.4 单层刚架、排架、拱体系 在结构上属于平面受力体系。可以通过改变排列方式或平面尺寸适应较活泼的建筑平面和体型;还可以结合空间结构屋盖系统覆盖大空间。单层刚架厂房 钢制刚架结构的玻璃暖房(梁、柱之间为刚性连接)

42、刚架:排架结构的单层厂房:水平构件(梁、屋架)与柱之间铰接第2章 骨架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适用建筑类型:刚架:适用于跨度不是太大(例如钢筋混凝土刚架在18m左右)、檐口高度也不太高(例如钢筋混凝土刚架在10m左右)的内部空旷的单层建筑。排架:能承担大型的起重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动荷载,适用于重型单层厂房。2.4 单层刚架、排架、拱体系拱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梁、柱融为一体,没有明显的分界。拱的受力以轴力为主,比刚架结构更加合理,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两片刚性拱支撑屋面索网及其边缘构件两片交叉拱作为索网边缘构件 墨西哥马达莱纳体育中心体育宫用四道相交的拱支承屋面覆盖接近正方形的平面 美国蒙哥马里体育

43、馆用平行拱支承屋面覆盖圆形平面 法国某大学建筑由不断转变排列角度的落地拱生成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空间结构体系概述:空间结构各向受力,可以较充分发挥材料的功能,因而结构自重小,是覆盖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主要类型 薄壳、网架、悬索、膜等。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属于空间薄壁结构,又可分为曲面壳和折板两种。对建筑而言,结构本身就形成了“面”,而且可以切削。3.1.1 薄壳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由许多杆件按照受力的合理性有规律地排列组合而成,可以分为平板网架和网壳两种。网架空间整体性好。平板网架杆件正交、斜交后可以形成不同的平面形状,使用相当灵活。在需要时结构杆件

44、可以暴露。 3.1.2 网架由网架结构覆盖的交通空间空间网架在建筑物入口处的运用网架结构的音乐厅曲面网架的大型展览厅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用高强钢丝做拉索,加上高强的边缘构件以及下部的支承构件,使结构自重极大地减小,而跨度大大增加。除稳定性相对较差外,是比较理想的大跨屋盖结构形式。对于建筑而言,由于拉索显示出柔韧的状态,使得结构形式轻巧且具有动感。 3.1.3 悬索屋盖用悬索结构的冰球馆悬索结构屋面覆盖的世博会展厅雷诺汽车中心悬索与屋面钢梁混合使用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在本质上也是受拉构件。像薄壳一样,兼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功能。其张拉力来源于充气或者用桅杆、拱、拉索等构

45、件来将膜绷紧。由于这些构件灵活的布置形式以及膜本身轻柔的外表,在城市室外空间小品中也常应用。3.1.4 膜Allianz Arena球场:由半透明的充气膜结构覆盖,可变换颜色。张拉膜结构的连廊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及材料、结构功能的合理性,以多种形式混合使用。3.1.5 混合形式雷诺汽车中心悬索与屋面钢梁混合使用(b) 悬索与屋面钢梁的组合(a) 结构单元拼装示意(a) 上海八万人体育馆鸟瞰 (b) 变截面柱及悬臂桁架 (d) 结构形式总体示意 (c) 张拉膜结构顶盖上海八万人体育馆变截面柱、悬臂桁架及张拉膜的混合使用拱+张拉膜的临时展示空间第3章 空间结构所适用

46、的建筑类型 适用建筑类型:空间结构支承系统不但适用于各种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单体,而且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局部,特别是建筑物体型变化的关节点、各部分交接的连接处以及局部需要大空间的地方。空间结构体系在建筑物“关节”点及顶层大空间上的应用第4篇 建筑构造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掌握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掌握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掌握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1.1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组成建筑物实体的各种构、部件。1.1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功能性构造装饰性构造保障安全:连接构造、加

47、固构造、抗震构造等改善环境:保温构造、隔热构造、 防水构造、排水构造、 隔声构造、吸声构造等美化构造或遮蔽构造等建筑构造类型:1.2 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 5变形对建筑物的最大影响 建筑物裂缝 昼夜温差引起热胀冷缩 屋面防水材料发生破裂 相关建设活动 非正常适用条件下的影响 基础不均匀沉降装配式楼板板缝间出现裂缝 墙面开裂 1.2 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 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1.3 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 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 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

48、响 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1.4 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构造设计 平面图构造详图 立面图 剖面图引出放大细部构造详图 图例构件形状 相关尺寸 所用材料、级配、厚度、做法 5自然土壤夯实土壤砂、灰土砂、砾石碎砖三合土天然石材毛 石普通砖纤维材料松散材料金 属木 材胶合板石膏板5耐火砖空心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焦渣、矿渣多孔材料饰面砖液体网状材料玻 璃橡 胶塑 料防水材料粉 刷5构造详图中构造层次与标注文字的对应关系ABCABC水平构造层次的标注ABCABC竖向构造层次的标注5水平构造层次竖向构造层次卷材防水5(向左看)(c) 剖面详图(向下看)详图引出部位的索引符

49、号详图索引号的含义及对应标注方法被索引详图在引出部位的索引符号被索引详图在所在页的对应标注法(a) 索引标准图(b) 索引剖面详图55第4篇 建筑构造第2章 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学习目标掌握楼地层的基本构造熟悉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掌握阳台、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构造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的作用是建筑物水平方向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楼层分隔建筑物上下空间;并承受作用其上的家具、设备、人、隔墙等荷载及楼板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梁,同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和加强结构整体性的作用。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的设计要求强度、刚度及稳定

50、性要求;保温、隔热、防火、防水、隔声等要求;便于在楼层和地层中敷设各种管线 ;经济要求。楼板层的设备管线的安装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的组成(构造层次)面层:楼板结构层以上的构造组成部分。结构层:楼板层承重部分。顶棚:楼板结构层以下的构造组成部分。附加层:根据使用的实际需要增设的附加部分:如保温层、防水层、隔声防振层等。楼板层的组成(构造层次)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的分类(根据使用材料)木楼板:木楼板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舒适、有弹性。但易燃、耐久性差,特别是需耗用大量木材。此种楼板越来越少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

51、具有强度高、防火性能好、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板。压型钢衬板组合楼板:压型钢衬板组合楼板的作法是用截面为凹凸形压型钢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组合形成整体性很强的一种楼板结构。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的分类(根据使用材料)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传力方式) :板式楼盖梁板式楼盖无梁楼盖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的分类(根据使用材料)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传力方式) :板式楼盖: 定义:板内不设梁,板直接搁置在四周墙上的板称为板式楼板。 适用范围:当房间尺度较小时。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的分

52、类(根据使用材料)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传力方式) :梁板式楼盖: 定义:由板、次梁、主梁组成的楼板。 适用范围:当房间尺度较大时。肋形楼盖:梁板式楼盖板底某一方向的次梁平行排列成肋状时。肋形楼盖井格形楼盖:梁板式楼盖板底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呈井字形同位相交时称为井格形楼盖。井格形楼盖楼板结构的经济尺度 主梁: 跨度L: 5-9m,最大可达12m 高度h: (1/14-1/12)L 宽度b: (1/3-1/1.5)h 次梁: 跨度(主梁的间距)L: 4-6m 高度h: (1/18-1/14)L 宽度b: (1/3-1/1.5)h楼板结构的经济尺度 板:跨度L:单向板2.1-3.6m

53、双向板不宜超过55m厚度T:板厚单向板单跨简支时:h1/35L多跨连续时: h1/40L双向板且民用h70mm工业h80mm单跨简支时:h1/45L多跨连续时: h1/50L且h80mm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的分类(根据使用材料)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传力方式) :无梁楼盖: 定义:框架结构中将板直接支承在柱上,且不设梁的楼板,分为有柱帽和无柱帽两种。 适用范围:要求楼板顶棚平整时。当楼面荷载较小时,可采用无柱帽式的无梁楼板;当荷载较大时,为增加柱对板的支托面积并减小板跨。无梁楼盖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1 楼层的基本构造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使用材料)

54、: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施工现场按支模、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等顺序将整个楼盖结构系统浇筑成型。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将楼层构件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成型并达到强度后,运送到指定位置按顺序进行安装。装配整体式楼板:将楼盖中部分构件经工厂预制后到现场安装,再经整体浇筑其余部分后使整个楼层连接成整体。现浇整体式施工工艺支模现浇整体式施工工艺绑扎钢筋现浇整体式施工工艺浇注混凝土预制楼板构件的类型实心板:图4-2-1-9。槽形板:图4-2-1-10,是一种梁板结合的构件,即在实心平板的两侧设有纵向肋,构成型截面。槽形板放置有正置与倒置两种。空心板:图4-2-1-11。根据板内抽空方式的

55、不同,其截面有方孔、椭圆孔和圆孔。多采用圆孔。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制槽形板正置实例 预制槽形板倒置实例 预制空心板实例实心平板跨度:2.4m 以内厚度:一般为50-80mm,用作楼板70mm宽度:600-900mm槽形板 板跨: 3-7.2m 宽度: 600-1200mm 厚度: 25-30mm 肋高: 120-300mm 空心板圆孔、方孔、椭圆孔中型板: 板跨: 4.5m以内 宽度: 500-1500常见的600-1200mm 厚度: 90-120mm大型板: 板跨: 4-7.2m 宽度: 1200-1500mm 厚度: 180-240mm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细部构造板的搁置构

56、造:预制板直接搁置在砖墙或梁上时,均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支承于梁上时其搁置长度不小于80mm;支承于墙上时其搁置长度不小于 100mm。并在梁或墙上坐M5水泥砂浆,厚度为20mm,以保证板的平稳和传力均匀。锚固钢筋的配置方法:图4-2-1-13。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板与墙、梁之间及板与板之间常用钢筋拉结。预制钢筋砼薄板叠合楼板预制钢筋砼薄板+现浇砼面层预制薄板厚:50-70mm预制薄板宽:1.1-1.8m现浇砼面层厚:70-120mm,C20级砼叠合楼板厚度:150-250mm, 薄板厚度的2倍叠合楼板跨度:4-6m,最大可达9m, 在5.4m内较为经济为了保证预制薄板与叠合层有较好的连接

57、,薄板上表面需做处理,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上表面做刻槽处理;另一种是在薄板上表面露出较规则的三角形状的结合钢筋。预制薄板与叠合层的连接压型钢板衬板叠合楼板实例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2.1.2 地层的基本构造地层的组成(构造层次)面层:垫层上面的构造部分。垫层:是地层的承重层。它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面层的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给垫层下面的土层。基层:垫层下面的支承土层。它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垫层传下来的荷载。附加层:根据需要还可以设各种附加构造层,如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温层、管道敷设层等。地层的组成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作用除了承受由于雨雪或屋面上人所引起的荷

58、载外,屋盖主要起到围护的作用,其防水性能及隔热或保温的热工性能是主要问题。同时,屋盖的形式往往对建筑物的形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屋顶的作用围护承重审美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设计要求屋顶的设计要求防水排水保温隔热结构要求建筑艺术基本构造屋面顶棚屋盖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 屋盖的基本构造组成坡屋顶平屋顶曲面屋顶屋面承重结构顶棚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形式平屋顶挑檐平屋顶女儿墙平屋顶挑檐女儿墙平屋顶盝顶平屋顶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形式屋盖的形式坡屋顶单坡双坡攒尖四坡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形式 双坡屋顶: 根据屋面(檐口)和山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 悬山屋顶

59、:两端屋面伸出山墙外。 硬山屋顶: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形式 四坡屋顶: 庑殿顶:是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组成的四面坡式屋顶。庑殿顶是古建筑形式中最高等级,对一些大型殿宇常采用重檐做法,称重檐庑殿。 歇山顶: 屋顶上半部为两坡顶,下半部为四坡顶。屋顶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大型殿宇常采用重檐做法,称重檐歇山顶。 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屋盖的形式 攒尖顶:屋顶向上呈尖锥状,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面再覆以宝顶的屋顶形式。攒尖顶有三角攒尖、方攒尖、多角攒尖、圆攒尖等,多用于亭阁建筑。 卷棚:是屋顶前后两坡交界处不用正脊,而做成弧形曲面的屋顶。屋顶外观卷曲,舒展轻巧,

60、多用于园林建筑。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曲面屋顶单曲面多曲面屋盖的形式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概述坡屋顶:当屋面坡度超过1/10时,称为坡屋顶。坡度:通常用其矢高与半个跨度的比来标注。结构找坡:坡度是由结构构件的形状或其支承情况形成的。2.2.1 坡屋顶的基本构造l/2(半个跨度)矢高顶棚保温层承重结构屋面承重结构横墙承重屋架承重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承重屋面覆盖材料基层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2.2.1 坡屋顶的基本构造坡屋顶的分层构造 横墙承重:山墙常指房屋的横墙,利用山墙砌成尖顶形状直接搁置檩条以承受屋顶重量。见图4-2-2-3(a)。2.2 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