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教案教学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1.gif)
![马嵬教案教学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2.gif)
![马嵬教案教学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3.gif)
![马嵬教案教学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4.gif)
![马嵬教案教学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c6f4fe7489e2be9e0c3daae77ff2946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嵬教案教学反思这是马嵬教案教学反思,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马嵬教案教学反思第1篇我讲李商隐马嵬这一课时,我以李杨的爱情做了一个精彩的导入,引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然后在让他们细细品味,慢慢鉴赏。先是李商隐和本诗的背景简介,接着我让学生齐读并反复吟咏了这首诗。并提出最能体现本诗感情基调的词是什么以及诗中几个关键字词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整体感知整首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叙述。主体部分放在赏析本首诗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和主旨的分析。最后,指导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常常出现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鉴赏怀古咏史诗,并举出具体实例来训练,现学现用,当堂练习,巩固提高。对讲课过程中出现的
2、一些现象,引起我的关注。一让学生回答问题,课堂上就很不安静,许多同学都在说话,站着的同学生怕怕回答错了,而坐着的就一直抓着李杨的爱情,聊个不停,或者就一句话都不说,把头埋得很低。为解决他们的这一问题,我需要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积极发言。学生主动发言,能促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勇气得以锻炼,这些为了自身发展的机会学生自己就这样轻易的舍弃掉了。是什么原因?是不知怎么回答?还是不愿意回答?或者是怕答错了?以前和学生谈心,得知以上情况都有。课后反思得知课堂上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活动再丰富些。令我困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让他们进行讨论,所花费的时间与在讨论中所获得的价值是成正比的
3、吗?但如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们的教育可能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能探索出一条能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途径,我们的教育将会事半功倍!我们应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应该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整个课堂应该是轻松活跃的,不应该拘束,但是也不能没有纪律可言,要学会欲擒故纵。马嵬教案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2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3通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2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总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
4、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要求学生记忆出李商隐的名诗: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二、关于咏史诗咏史诗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
5、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安史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政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三、题解: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四、诵读诗歌1。重点字词解释更:还有。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笑:嘲笑。如何:为什么。2教师范读
6、(节拍提示)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导入。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该诗。五、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赏析马嵬(其二)内容意境1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赏析:首联夹叙夹议,写玄宗思杨妃之切,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
7、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徒闻”者,徒然听说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他生来世为夫妇的事渺茫难求,而今生的缘分已分明结束。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2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赏析:颔联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和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相对比,当时和现在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本意说的是巡逻的警卫,可
8、是”空闻“二字就将此否定,“虎旅鸣宵柝”显然不是为了保护皇帝,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于是便有了颈联的六军不发的兵谏。3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赏析:颈联继续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相会反衬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没有“当时”的荒
9、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上。4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赏析:尾联以对比手法和反诘语气作结,寄托感慨,点明题旨,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包含强烈的对比,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
10、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这里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六、主旨思想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玩物丧志”。七、艺术技巧1倒叙:一波三折,曲折幽深2对比:暗含讽刺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同步练习对这首诗进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
11、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答:C(当时七夕笑牵牛: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恩爱有加,朝夕相伴,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自己爱情中途夭折。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相会反衬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对这首诗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
12、,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B。“空闻”句,用“虎旅鸣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旅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和心境,跃然纸上。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答:A(没有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这首诗批判的锋芒恰好是指向唐玄宗)马嵬教案教学反思第3篇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在高一10班上马嵬(其二)公开课,这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四次正式的公开课,现将本次教学设计思路记录如下:马嵬
13、(其二)李商隐教学过程:一、介绍咏史类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1、疏通文意;2、弄清诗中的历史事件;3、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4、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5、知人论世,弄清主旨。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正音断句,朗诵全诗。马嵬(wi)(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gng)/九州,他生/未卜(b)/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tu),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2、疏通文意。首联:传说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但不管来生如何,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颔联:只听到禁卫军中传来夜间巡逻的
14、梆子声,再也不能听到宫中鸡人打鸣报时的声音了。颈联:事变发生那天军队停滞不前,当年七夕节时嘲笑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尾联: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还不如普通老百姓那样可以夫妻恩爱,长相厮守。三、细读全诗,理清作者态度。1、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唐玄宗当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怎么看得出来?悲凉、无奈、痛苦2、对于此时痛心无奈的皇帝的遭遇你怎么看?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活该、对身为皇帝的唐玄宗,因贪图美色、不理朝政、造成国家动乱而感到悲哀。3、诗人对唐玄宗之悲有何态度?讽刺批判的态度四、分析诗歌表达技巧。1、前人对这首诗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说说“用笔至细”,从对比反衬的
15、角度说说“讽意至深”吗?“用笔至细” :1、倒叙的叙事手法;2、措辞的委婉,如“空闻”“如何”等;3、立意含蓄 。(最后在对比中点明主旨)“讽意至深”:1、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 ;2、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3、结尾通过问句深化主题。五、知人论世,探究主旨。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淫误国,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抒发了诗人渴望贤君、忧国忧民之思。借抒兴亡之感慨,暗含壮志难酬之悲凉六、背诵全诗徒闻,他生。空闻,无复。此日,当时。如何,不及。以上是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对于本次课,结合自身上课的情况和听课老师的点评,主要
16、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课堂内容不够“活”,丰富。主要体现在这几个环节,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并没有把诗中没有写到的内容补充完整,只是把文意罗列出来了,而没有把诗歌最重要的部分神,讲出来,不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全诗,比如在分析第一联中,没有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故事交代清楚,所谓的“他生未卜此生休”,这里的夫妻缘分应该更加详细点出;第二、三联中今昔的对比具体的内容也应该交代清楚;最后一联中,学生多数只看到了唐玄宗昏庸的一面,而看不出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这里应该具体交代一下唐玄宗的功绩,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要表达的讽刺批判意味,明白人的成败也许就在稍微不注意之间这个道理。第二个不活的地方在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笔至细,讽意至深”过程中过于表层,“用笔至细”应该从全诗选择的具体事例入手,切入点很小,但是每件是都能起到表达主旨的作用,使得全诗一波三折,寓意深远;“讽意至深”今昔的对比突显唐玄宗的个人遭遇之悲,暗含讽刺意味,结尾一句对比中使得主旨鲜明,立意更显含蓄。2、没有抓住正确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居民家用空调安装项目合同
- 2025年企业租赁合同审批步骤
- 2025年果汁店股东权益出售合同范文
- 2025年建设项目招投标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医疗行业人才就业策划合同范本
- 2025年兼职人员雇佣协议
- 2025年协议效力保障策略
- 2025年合作项目生产协议书示例
- 2025年人力资源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家居产品策划代理授权协议
-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工艺流程综合题(学生卷)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
- 医学史完整教学课件
- 双眼视异常处理方法-双眼视异常的棱镜处方(双眼视检查)
- NB-T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 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讲义
- 我国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建议
-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与活动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健康管理案例分析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培训
- 手术出血量的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