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上奏凯哥(共7页)_第1页
创新路上奏凯哥(共7页)_第2页
创新路上奏凯哥(共7页)_第3页
创新路上奏凯哥(共7页)_第4页
创新路上奏凯哥(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chungxn)路上奏凯歌尊敬(znjng)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dji)好! 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安徽三建公司某工地的高架模板施工完毕,10点多通知一中年男子来验收。准备验收合格后,当天下午浇筑混凝土。他二话没说赶到工地,发现模板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具备验收条件。于是,他将问题一一列出,并协助项目部拿出整改方案,要求整改后重新验收。随后回到家中,已是中午12点多钟。 下午5点多,项目部通知他整改完毕,要求再次验收。他又即刻赶往现场,此时天已漆黑一片。他打着手电筒钻进模板高架里,逐个检查梁、板、柱支撑杆件,发现仍有一些问题没有整改到位。项目部经理对他说,混凝土泵车已

2、到现场,浇筑准备工作已就绪,可否通融一下。但他依然果断地决定晚上不浇筑,并严肃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得到项目部经理的理解。再次整改后,最终浇筑的高架混凝土质量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在建筑工程质量屡遭诟病的当下,这位中年男子严抓质量不怕得罪人,一丝不苟,一身正气,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而这,仅仅是他严抓工程质量的一个小小缩影。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我的同事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兼建筑产业化公司经理,建工集团劳模王兴明。 今天,能在这里向大家报告王兴明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感荣幸。 王兴明今年快50岁了,在三建工作的20多年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绩骄人,负

3、责并主持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和高、大、难、新工程的技术工作,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和显著的效益。辛勤的付出,为他赢得“创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合肥市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先进个人”、“安徽建工集团劳模”等诸多荣誉,令人佩服,受人尊敬。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平凡事可以折射人性的光芒。下面,从他不平凡的成长历程中,我采撷片羽,浓缩他的事迹。 1989年,一脸稚气的王兴明从合肥学院工民建专业毕业后来到三建,从此与建筑施工结下不解之缘。在工地上,苦、脏、累难不倒他。他深知,只有经过艰苦的历练,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刻苦

4、钻研,他不放过任何学习实践的机会,自觉到最艰苦最急需最难干的岗位上锤炼自己,经常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即使担任项目经理,也经常扛着测量仪器进行放线抄平等最基础的工作。2002年担任公司副总工兼技术质量部主任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深入基层,协助项目部开展创建“鲁班奖”、“国家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全国优秀QC小组”等工作;帮助基层单位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精心编制质量策划,尤其在建筑结构、地基基础、高架重荷模板、建筑节能、塔吊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检测等关键节点,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并将成熟工艺编写成新工法; 一番艰苦的跋涉(bsh),他从现场技术员、工程师、项目经理、高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5、向公司首席专家、省建设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合肥市高大模板支撑工程专家等,拼出了名气,打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作为科技工作者,他勇于探索,大胆(ddn)创新,出手不凡: 2004年,在新华书店图书批销配送中心工程中,为保证采用的GRF高强薄壁管现浇砼空心楼板施工(sh gng)时不上浮,他探索出一系列抗浮新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混凝土外光内实,既加快了施工进度,还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2006年,在蚌埠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楼建设中,为克服将单件重量约10吨的雷达设备,安装到53米高塔顶平台上的难题,他经过实地勘察和反复比选,最终采用双桅杆吊装技术,成功将设备精准就位。该吊装技

6、术经整理修改后获省级工法。 他牵头组建的公司技术中心,已成为省、市技术中心;在安徽建筑等CN刊物上,发表“GRF高强薄壁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等论文多篇;取得4项实用新型和2项发明专利;2项成果获“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考取了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质量工程师等国家级执业资格,并获“全国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先进个人” 在王兴明的领导和主持下,三建公司仅2014年就创各类奖杯18个;获各类科技奖23项、专利5项、国家和省级优秀QC小组23个、优秀合理化建议4项、参编省标3项;获优质工程6项、建筑工程装饰奖3项、优质结构奖8项、示范样板工程8项、工法13项,等等。 多年

7、来,由他和他的团队完成的众多科研成果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公司工程施工技术关键问题的突破和解决乃至全省建筑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公司实际工程运用中发挥的潜在价值日益明显。王兴明不仅技术上出类拔萃,工作上的拼命精神同样令人叹服。 作为公司副总工和首席专家,他没日没夜地写方案、搞设计,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加班到10点以后。由于公司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他的办公室长年摆放着安全帽、胶鞋等,一旦现场遇到技术难题,就第一时间赶到。每当夜幕降临,他要么在电脑前浏览最前沿技术和工艺,了解领域最新科技动态;要么取出一沓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聚精会神地修改研究。“夜深人静才是

8、我创新灵感最活跃的时候,很多科研难题都是躺在床上琢磨出来的。”他这样对同事说。 2005年,在一次从外地检查回来的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他从车子里抛出几十米远。经检查,虽奇迹般地只是皮外伤和肌肉多处拉伤,但浑身上下却疼痛难忍,医生要求他往院观察治疗。然而一想到手上的“省立医院急救中心”项目急需报送“省级科技应用示范工程”申报资料,他就背着医生的叮嘱、不顾家人的劝阻,休息了三天,就拖着还不灵便的双腿上班了。不巧,上班第一天就发现了血尿,但申报资料的日期迫在眉睫。他没告诉任何人,坚持着完成申报资料后,才和爱人提起血尿一事。第二天到医院一检查,为肾结石并伴有积水,吃药已打不下来,必须立刻做体外

9、电子振动手术。他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只不过身边多出了许多药瓶。见此,公司领导都劝他好好休养,他却笑着说:“我是从鬼门关过来的人,上帝不收啊。工作已耽误了不少,得赶紧补上。”当他的事迹编入公司文化理念手册后,感动了大家,赢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2014年,三建公司为响应政府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投巨资成立以绿色发展为理念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司。王兴明出任经理,在分管公司技术质量工作的同时,全面负责建筑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 作为公司的首个产业化生产基地,广大参建人员对生产设备性能不甚了解,工艺技术无经验可借鉴,且工期紧、任务重。王兴明深感自己责任量大,率先垂范,不畏

10、艰难,悉心研究,凭着坚忍不拔的韧劲,带领着团队摸索前行。他常说:“公司将产业化基地建设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付出100%的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流水线蒸养窑立柱基础预埋螺栓精度要求极高,几百个螺栓平面位置允许的偏差仅为2毫米,给立柱安装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当得知立柱安装难以进行时,他立即连夜赶到现场,与项目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最后采用模具定位后焊固定螺母法施工,连夜试安装并取得成功。回到家后,已是午夜1:00多钟。妻子埋怨说:“别这么拼命,身体搞坏了怎么办?”他却笑着说:“问题解决了,心情好身体自然好。” 从筹建基地厂房到引进顶尖技术咨询公司,从招标采购最

11、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到工艺布置,从人员培训到产品的市场开拓,他夜以继日工作,力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辟出装配式施工新市场,加快公司早日成为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集团。今年“五一”节期间,他带领同事们一边建设厂房一边参与市场投标,连续奋战几天几夜后,腹部剧烈疼痛,肾结石复发。在医院碎石处理后,又像没事人一样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新厂建设满负荷运转,即将建成投产。并被省住建厅和省财政厅授予“安徽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称号。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的王兴明,已是在广大职工中享有威信的创新者和领导者,正引领着企业走上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康庄大道! 谢谢大家! 内容总结(1)创新路上奏凯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2)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