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共5页)_第1页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共5页)_第2页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共5页)_第3页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共5页)_第4页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PAGE 4儿童(r tng)耳及听力(tngl)保健技术规范 一、目的(md)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三、内容与方法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一)检查内容。1耳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2听力筛查。运用听觉行为观察法(表1)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表2)进行听力筛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可采用筛查型耳声发

2、射仪进行听力筛查。表1 03岁儿童听觉观察法听力筛查阳性指标年 龄听觉行为反应6月龄不会寻找声源12月龄对近旁的呼唤无反应不能发单字词音24月龄不能按照成人的指令完成相关动作不能模仿成人说话(不看口型)或说话别人听不懂36月龄吐字不清或不会说话总要求别人重复讲话经常用手势表示主观愿望表2 06岁儿童(r tng)听觉评估(pn )仪听力筛查阳性指标(室内本底(bn d)噪声45dB(A))年龄测试音强度测试音频率筛查阳性结果12月龄60 (dB SPL,声场)2kHz(啭音)无听觉反应24月龄55 (dB SPL,声场)2、4 kHz(啭音)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3-6岁45(dB HL,耳机或声

3、场)1、2、4 kHz(纯音)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 (二)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jbng),应当注意(zh y)其听力(tngl)变化。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三)转诊。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

4、,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儿童听力检测机构做进一步诊断。1听觉行为观察法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2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3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四、流程图 预约和转诊检查时间检查内容保健指导听觉行为观察法或筛查型耳声发射仪(有条件的机构)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外耳湿疹耳外观检查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畸形听力筛查6 岁5 岁36月龄4 岁24月龄18月龄12月龄8月龄6月龄3月龄30月龄识别听力异常表现避免外伤和耳异物避免使用耳毒性药远离强声和噪声防止呛水和耳进水转诊并随访可疑或异常告知下次检查时间未见异常PAGE 1PAGE 6五、工作(gngzu)要求(yoqi)(一)为儿童(r tng)提供定期耳外

5、观检查和听力筛查,同时进行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宣传教育工作。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当及时转诊到听力检测机构。(二)从事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听力筛查和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经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三)听力筛查设备应定期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标定。听觉评估仪技术指标:声音种类为纯音、啭音;频率范围为0.5、1.0、2.0、4.0 kHz;声音强度为插入耳机25100 dB HL;声场测听扬声器的强度为2090 dB SPL/HL,每5dB一档。(四)筛查房屋应当安静,远离电梯、超声等辐射干扰,室内本底噪声 45 dB(A)。(五)做好辖区内筛查未通过儿童的追访,并记录筛查、诊断和干预结果。六、考核指标0-3岁听力筛查覆盖率=(该年辖区内接受听力筛查的0-3岁儿童人数/该年辖区内0-3岁儿童人数)100%内容总结(1)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一、目的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2)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3)运用听觉行为观察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