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11、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11、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11、记承天寺夜游_第4页
11、记承天寺夜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 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 苏辛:苏轼 辛弃疾诗-苏黄:苏轼 黄庭坚书法-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才华横溢的苏轼欣赏课文,注

2、意节奏、字音。给加点字注音。 解( )衣 藻荇( g) 遂( )至 未寝( ) ji xn su qn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思考于是,就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高兴、愉快的样子门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卧,睡

3、共同,一起徒步徐行庭院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清澈透明交叉错杂原来是,连词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那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连词,只是,不过而已,罢了找出分别运用了以上表达方式的句子 一、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议论、抒情研习课文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承天寺中庭“我”和张怀民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

4、于中庭二、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清澈透明、优美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案件惊动两宫,苏轼因之几丧性命。后经范镇、张方平等营救,苏轼于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有四年了。20四、作者因景抒怀,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何谓“闲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1、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即政治生活清闲之人。2、具有闲情雅致的人。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