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08∕T 030-2022 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 65.020.20B 05运 城 市 地 方 标 准DB1408/T 0302022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2022-03-30发布2022-05-01实施 DB 1408/T 0302022目次前言 . II123456789范围 . 1规范性引用文件 . 1术语和定义 . 1产地环境 . 1播前准备 . 2播种 . 3田间管理 . 3病虫草害防控 . 4收获与贮藏 . 6I DB 1408/T 030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II DB 1408/T 0302022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技术

2、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强筋、中强筋小麦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与贮藏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运城地区范围内强筋、中强筋冬小麦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5671GB/T 17320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小麦品种品质分类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851小麦产地环境技

3、术条件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强筋小麦选用符合GB/T 17320小麦品质分类指标为强筋品种种植的小麦。3.2中强筋小麦选用符合GB/T 17320小麦品质分类指标为中强筋品种种植的小麦。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851规定的要求。同时应选择土壤耕层厚 25cm以上、土壤容重 1.1g/cm331.3g/cm,土壤耕层(0cm20cm)有机质含量10g/kg12g/kg,全氮(N)含量0.9g/kg,有效磷(P)含量10mg/kg,速效钾(K)含量100mg/kg中等肥力以上地块。1 DB 1408/T 03020225播前

4、准备5.1种子5.1.1品种选用选用适宜运城市生态条件的抗逆、抗病、抗倒伏优质品种。品质性状应符合3.1和3.2的规定。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规定的要求。5.1.2种子处理应选用包衣种子,种衣剂的选择应符合GB/T15671的要求。未包衣种子应在播种前选用安全高效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拌种。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5.2秸秆还田水浇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长度应小于5cm。旱地前茬小麦收获后高茬覆盖还田。5.3播前造墒或浇蒙头水水地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应适时浇灌底墒水或播后浇蒙头水,每 666.7m浇水2量40m6

5、0m。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335.4整地a)b)秸秆还田的地块:播前应旋耕2遍,旋耕深度12cm15cm。连续旋耕播种2年3年的麦田深耕或深松一次,深耕深度不小于25cm,深松深度不小于30cm;一年一作旱地麦田:夏闲期在高茬免耕覆盖基础上,做好秋后耙耱等保墒工作,每2年3年伏前深耕或深松一次,土壤扩蓄增容,纳雨蓄墒。5.5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全蚀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重发区,选择对靶标活性强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药剂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5.6施用基肥基施化肥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5.6.1水浇地5.6.1.1高等肥力地块整地前每 666.7m施

6、用腐熟有机肥 3000kg4000kg或商品有机肥 150kg250kg、氮肥(N)8kg210kg、磷肥(P2O5)7kg9kg、钾肥(K2O)3kg5kg。施肥深度8cm12cm。5.6.1.2中等肥力地块整地前每666.7m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150kg、氮肥(N)7kg9kg、2磷肥(P2O5)6kg8kg、钾肥(K2O)2kg3kg。施肥深度8cm12cm。5.6.2旱地2 DB 1408/T 0302022深耕整地时每666.7m一次性施入,每666.7m的地块施硫酸钾7kg10kg。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

7、0kg150kg。基肥在播前2施用氮肥(N)8kg10kg、磷肥(P2O5)6kg8kg。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60mg/kg6播种6.1播期运城水浇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25日,旱地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月20日。具体播期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品种特性和土壤墒情来决定。6.2播量2 2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水浇地每666.7m播量7.5kg10kg,旱地每666.7m播量7kg9kg。整地质量较差或晚播的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适播期后每推迟1d,666.7m25kg。2应增加播量0.5kg,最大播量不宜超过6.3播种方法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深3cm5cm。可灵活选用等行距(15cm2

8、0cm),或宽窄行(宽行20cm25cm、窄行10cm12cm),或宽幅(行距25cm,播幅6cm8cm)三种方式播种,播后镇压。7田间管理7.1冬前管理(出苗越冬)及时划锄7.1.1小麦播种后遇雨或浇蒙头水后发生板结,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7.1.2查苗补种7.1.2.1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10cm以上无苗为缺苗、16cm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块,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至露白后及早补种。7.1.2.27.1.2.3如在分蘖期查苗补苗,可就地疏苗移栽补齐。补种或补栽苗需酌情进行肥水偏管。7.1.3浇越冬水7.1.3.17.1.3.2越冬前水浇地麦田,0cm10cm表层土壤墒情不足(

9、相对含水量低于50%),可进行冬灌补水。灌水时间应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灌溉量每666.7m以30m40m为宜。灌溉水应符合GB2335084的要求。7.1.3.3灌水后应及时中耕保墒。7.1.4冬前防除杂草于11月上中旬、小麦3叶期4叶期、日均温度10以上时进行化学防除麦田杂草,防治方法见8.3。除草剂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3 DB 1408/T 03020227.2春季管理(返青抽穗)7.2.1中耕除草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灭除麦田杂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应在早春返青期日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防治方法见8.3。7.2.2镇压控旺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宜采用

10、镇压、深中耕断根或化控剂控制旺长。7.2.3肥水调控拔节期,水浇地麦田可结合灌水追施氮肥,高肥力地块每666.7m追施氮肥(N)7kg、中肥力地块每2666.7m追施氮肥(N)6kg,浇水量以40m50m为宜。但对于早春土壤偏旱且苗情长势偏弱的麦田,灌水2 3 3施肥可提前至起身期。7.2.4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及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麦叶蜂、粘虫,防治方法见8.1.1。用药应符合NY/T1276的要求,对病虫混合重发区应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使用。7.2.5预防晚霜冻害7.2.5.1小麦拔节后(4月上中旬),根据天气预报,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至02的

11、寒流天气,且日降温幅度较大时,应在晚霜来临前及时浇水或喷施抗冻制剂预防冻害发生。7.2.5.2发生冻害的麦田应及时追肥浇水,每666.7m宜追施尿素(缩二脲不高于0.5%)5kg10kg,2或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7.3后期管理(抽穗成熟)肥水管理7.3.17.3.1.1小麦抽穗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植株呈现旱象时应进行灌水,每666.7m灌溉量以230m340m3为宜。7.3.1.27.3.1.3灌溉应在扬花后15d内完成,灌溉时应避开大风天气。结合浇水每666.7m应追施氮肥(N)2kg左右。27.3.2病虫害防控抽穗扬花期:应重点防治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防治方法见8

12、.1.1。灌浆期:应注意防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蚜虫、粘虫等,防治方法见8.1.2、8.2.3、8.2.4。成熟期前20d内停止使用农药。7.3.3叶面喷肥抽穗至灌浆中期,每 666.7m应用尿素(缩二脲不高于0.5%)1kg和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50kg,2再配入杀菌剂、杀虫剂进行叶面喷施2次3次,防病防虫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8病虫草害防控4 DB 1408/T 03020228.1病害8.1.1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期每666.7m2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15g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mL,对水40kg60kg,对穗部均匀喷雾,间隔7d10d再喷一次。8.1.2其他病害

13、白粉病、锈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腥黑穗病是小麦生育期间常发病害。8.1.2.1拌种或包衣播前预防土传病害全蚀病、腥黑穗病、茎基腐病及生长期病害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可选用以下方法,均匀包衣、拌种后播种: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每10mL对水0.5kg1.0kg拌麦种10kg;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每30mL对水0.4kg0.6kg拌麦种10kg15kg;或32%戊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50mL拌麦种12.5kg15.0kg;或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8.1.2.2药剂防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发病初期,每 666.7m用 2

14、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30mL,或18.7%2丙环嘧菌酯乳油70mL对水15kg喷雾防治。8.2虫害8.2.1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是麦田为害的主要地下害虫。8.2.1.1土壤处理和拌种播种时,每666.7m可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3kg,耕地时撒施;或每1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215mL20mL加水600mL800mL拌种。8.2.1.2毒土撒施苗期,麦田因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到 3%,每 666.7m可用 3%辛硫磷颗粒剂 3kg4kg,与细干土230kg35kg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沟撒施防治。8.2.2红蜘蛛拌种8.2.2.1播种期,每 50kg麦种用 75%甲拌磷乳油10

15、0mL150mL加水3kg4kg拌种,预防苗期红蜘蛛和麦蚜。8.2.2.2药剂防治秋苗期、返青拔节期每尺行长红蜘蛛分别达到50头、200头时,应选用以下方法喷雾防治:15%哒螨灵乳油1500倍2000倍液;或1.8%阿菌维素6000倍液;5 DB 1408/T 0302022或2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5000倍7000倍液。8.2.3蚜虫8.2.3.1拌种播种期,应选用 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0mL,加水 400mL500mL,拌麦种 15kg25kg,预防全生育期蚜虫为害。8.2.3.2药剂防治小麦返青拔节期蚜株率超过5%、百株蚜量达到20头以上时,孕穗期百株蚜量达到500头以上时,

16、每666.7m可选用以下药剂,对水15kg喷雾防治:20.2%苦叁碱水剂150g;或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20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mL35mL;或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25mL。8.2.4粘虫在粘虫卵孵化盛期喷施苏云金杆菌(Bt)生物农药;小麦穗期,麦田虫口密度达15头/m以上时,2每666.7m用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20mL,1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100g,或5%高2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g,或16%甲维茚虫威2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8.3草害小麦冬前3叶4叶期或春季起身拔节前,选择气温10以上晴天进行化学除草。小麦拔节后不应使用除草剂。8.3.1阔叶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666.7m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g对水20kg30kg或9%双氟2唑草酮悬浮剂20g对水15kg喷雾防治。8.3.2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