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4章 免疫调节新课引入问题探讨右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1.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 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能够初步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 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炎症,患者可能被病菌感染了。新课引入问题探讨右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2.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一方面,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同时它作为易被观察的免疫器官,肿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机体是否被病菌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断疾病状况; 另一方面,扁桃体作为人体的器官,充血肿大后易形成脓肿,

2、表现出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等症状,同时引发其他并发症状。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伤口感染后红肿化脓结痂破溃提出问题:为什么扁桃体和淋巴结会肿大?为什么伤口感染会化脓?脓液的成分是什么?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在骨髓中成熟)(有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功能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

3、:脾、淋巴结、扁桃体T淋巴细胞组成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功能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功能组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分类B淋巴细胞功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组成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来源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来源其他细胞(例如唾液腺细胞可分泌溶菌酶)功能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迁移到胸腺成熟迁移到骨髓成熟1.免疫器官(1)概念: 免疫器官主要由_构成,并借助于_和_相互联系;(2)主要免疫器官:淋巴组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胸腺骨髓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_并_的地方,就像部队的大本营和训练基地;产生发育成熟扁桃体淋巴结脾 脾、淋巴结和扁桃

4、体是免疫细胞_的场所,也是它们的“作战”的战场;集中分布特殊之处:_(3)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特征和功能骨髓分布: 位于_或_;功能:_ _骨髓腔骨松质内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从根本上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同时骨髓也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特殊之处:_胸腺分布: 位于_;特征: 呈_的_形,分_; 胸腺随年龄而_,在_ 达到高峰,以后_;功能: _;胸骨的后面扁平椭圆左、右两叶增长青春期逐渐退化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器官,它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作为内分泌腺,它能产生胸腺激素,以促进T细胞的

5、发育和成熟;(3)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特征和功能【思考】如果给动物摘除胸腺,影响最大的淋巴细胞是什么?为什么?因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T细胞;扁桃体分布: 位于_;特征: 形状像_,_;功能: _ _咽腭部扁桃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左右各一(3)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特征和功能淋巴结分布: 沿_遍布_,主要集中在 _、_和_等处;特征: 呈_形或_形;功能: _ _淋巴管颈部圆腋窝部全身腹股沟部豆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3)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特征和功能脾分布: 在_;特征: 呈_形;功能: _ _胃的左侧椭圆 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

6、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3)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特征和功能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髓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巨核/成红祖细胞粒-单核祖细胞红母细胞巨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祖T细胞 T细胞祖B细胞 B细胞NK前体细胞 NK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其它白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T细胞B细胞(骨髓中)(胸腺中)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分化辅助性T细胞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刺激| 骨髓 |骨髓造血干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各

7、种免疫细胞2.免疫细胞(1)免疫细胞概念: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2)来源:免疫细胞来自_的_。骨髓造血干细胞(3)免疫细胞常见类型: 免疫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_,如_、_和_等;白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组成组成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分布特征功能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分布功能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

8、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巨噬细胞【思考】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和“噬”的结构基础分别是什么?吞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噬细胞器: 发达的溶酶体【思考】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胞吞;需要消耗能量;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组成分布特征分布功能组成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小结【课外了解】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曼 树突状细胞因其成熟时在

9、形态上像神经元上的树突而得名,由斯坦曼(R.M.Steinman,1943-2011) 于1973年发现。 2011年,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也是第一位去世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当年是10月3日颁奖,他于9月30日去世)。 斯坦曼利用自己发现的树突状细胞治疗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按照胰腺癌确诊后的生存时间来讲,斯坦曼本来只剩下不超过一年的生存期限,可是他靠着自己的这一套免疫疗法,撑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三天。只是这一份终身与荣耀还是来得太晚了,2011年9月30日,当诺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发邮件的时候,却怎么也吵不醒这位早

10、已经长眠于地下的免疫学家。 因此,斯坦曼成为了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抗原呈递细胞(APC) |抗原概念化学本质分布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还有多糖、脂类等)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作用方式与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抗原的特点: 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a.异物性: 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花粉、其他动物的细胞等。 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集团,称之为抗原决定簇。b.特异性:【知识拓展】抗原决定簇(1)抗原具有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作

11、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2)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的隐藏在抗原内部,隐藏在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以后,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抗原呈递细胞(APC)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分类功能都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 说明: 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游离的抗原,只能识别APC呈递的抗原。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也具有呈递抗原能力。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呈递抗原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呈递抗原抗原呈

12、递细胞(APC) 小结: 抗原呈递细胞(APC)抗原抗原呈递细胞(APC)其他免疫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呈递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分类功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概念化学本质分布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还有多糖、脂类等)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作用方式与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思考】抗原一定是外来的吗?不一定;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知识拓展】免疫细胞如何识别自身细胞的?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分子标志,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免疫细胞都认识这些自

13、身的身份标签,因此不会攻击自身细胞。3. 免疫活性物质(1)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_或_产生的,并_的物质;免疫细胞其他细胞发挥免疫作用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3. 免疫活性物质(2)免疫活性物质常见类型:抗体概念特性分布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特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具体表现注意: 抗体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相关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

14、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3. 免疫活性物质(2)免疫活性物质常见类型:细胞因子主要类型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 |主要由淋巴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过程的小分子蛋白质。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靶细胞3. 免疫活性物质(2)免疫活性物质常见类型:溶菌酶分布分泌细胞血浆、唾液、泪液、乳汁等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使细菌溶解。比较项目溶菌酶溶酶体酶性质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的碱性酶一系列酸性水解酶,如:脂肪酶、蛋白酶、磷脂酶等种类一种水解肽聚糖的酶约含

15、60种酶,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的水解酶类优点稳定的蛋白质,有较强的抗热性。蛋清溶菌酶是是已知的最耐热的酶作为细胞内消化的酶,种类较多。【拓展】溶菌酶与溶酶体酶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_,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_,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细胞因子等_,共同构成了人体的_; 这是免疫调节的_;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系统结构和物质基础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分类概念特性分布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特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主要类型具体表现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分布分泌细胞血浆、唾液、泪液、乳汁等唾液腺细胞、泪

16、腺细胞等*抗体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小结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组成组成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一道防线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组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比较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

17、性免疫范围对多种异物起作用对某种抗原起作用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形成生来就有(固有免疫、天然免疫)每个人都相同后天逐渐形成(适应性免疫)每个人不同组成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作用弱强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组成组成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组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小结【思考】为什么我们时刻处在

18、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 多数情况下,非特异性免疫的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而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机体还会通过与病原体接触,针对特定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检测】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过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说出下列情况属于哪道防线?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_体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_吞噬细胞将白喉杆菌吞噬消化_胃液中的盐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_被白喉杆菌入侵的细胞被清除_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三道防线2.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他们共同实现_、_、_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正常异常机体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