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丽乡村建设空间环境设计方案XXX 年XXX月第 页 TOC o 1-5 h z 第1章乡村总体规划5第一节规划思路5第二节村域总体规划5一、村域用地布局规划5二、基础设施规划6三、空间管制规划8四、灾害防治规划9第三节乡村规划11一、规划思路11二、乡村定位12三、乡村规模14四、乡村用地现状分析14五、乡村建设用地评定15六、乡村总体规划16七、各类建设用地控制要求19八、乡村景观风貌规划20第2章乡村环境整治专项规划21第一节乡村公共设施整治与建设21一、道路交通规划与整治21二、给水工程29三、排水工程37四、电力工程41五、电讯工程42六、公共服务设施43第二节乡村风貌整治与建设46
2、一、乡村绿化整治与建设47二、建筑风貌整治50三、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保护60第三节安全防灾设施整与建设64一、消防整治64二、防洪及内涝整治65三、抗震设防65四、防崩塌、滑坡66第四节环境卫生设施整治与建设67一、垃圾和杂物清理67二、土地整理73第3章 民居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引75第一节指引对象75第二节指引思路75第三节设计理念75第四节具体措施76一、民居改造76二、新建村民住宅85第4章 近期建设整治规划91第一节规划期限91第二节整治原则91第三节 整治目标91第四节乡村近期建设整治计划92第5章 乡村建设管理规划95第一节乡村建设管理要求95一、乡村规划执行与落实95二、规划管理要
3、求95三、乡村建设要求96第二节宅基地管理要求99一、宅基地使用要求99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99三、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100第三节乡村集体土地管理要求100第四节 其它相关管理规定101一、乡村管理队伍建设101二、乡村规划建设监管101第6章规划实施措施102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技术指导102二、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102三、尊重村民意愿,强化公众参与102四、加强规划管理,控制引导并用103五、扶贫先扶智,加强职业教育培训103六、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力促乡村永续发展103附表一:乡村主要建设与整治项目一览表105附表二:村民住宅改造建议表1
4、11第1章乡村总体规划第一节规划思路按照全域规划的思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底,坚持保护 生态环境,对乡村建设用地规模、界线、空间分区、生态建设、 公用设施走廊等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对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具体 指导性意见,能够指导项目的实施。对产业定位、乡村发展、住 宅改造与建设提出引导性意见。第二节村域总体规划一、村域用地布局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本底条件,落实土地规划各类用地, 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功能,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规划期末,全村 耕地不少于91.35公顷,基本农田不少于39. 55公顷。村域建设 总用地14.51公顷,其中xxx村建设用地增加1.1公顷。村域道 路用地增加0. 7公顷,
5、公共设施用地增加0. 11公顷,文体科技 用地增加0. 06公顷。搬迁后的自然村建设用地村民可入股进行 旅游开发。表4Txxx村规划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类别面积占建设用地人均面积1D1好已仕七只。m 19rin 11 n1 nQron mn an aAcq&侏乱以n i1 n1 n-CA正冷棹健n nin只n只a虫f l Iz岛击n can an a7Cn火。a 1只aQQ冶畋e-997 Aor; nQT混Xzk亦滴n 1 q1 A1 9乡9.6100.091.3甘令奎孙A Q1村14. 51137.91 nE9Q 1 R11一钢由EKI Q苴水由垣QQ EV V Va1 2RIR 9/11 A
6、白名U呈四7R1 1 R|丽onnV V V V二、基础设施规划(一)道路工程建设规划完善村域内线路及硬化乡村内部道路。规划对XXX至XXX沟连村道路,按山岭重丘三级标准改造, 路面拓宽至5米,长3公里;改造乡村东侧通向自然村的道路(原 修高速用),按三级标准改造,拓宽至5米,长1.6公里。乡村连接省道的对外道路,自XXX镇至XXX村途径西刘庄村, 受地形影响拓宽难度较大,考虑未来旅游车辆较多,在部分地段 设置错车道,宜300米增加一个,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 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 基宽度不小于6. 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为了便于错车车辆的 驶入,
7、在错车道的两端应设不小于10m的过渡段。有效长度至少 能容纳一辆全挂车的长度。(二)安全饮水工程规划在XXX村村域西侧在利用现状山泉水及现状高位水池 的基础上,在村西高位水池附近再建设1座调蓄池,容积80廿, 以保证村民饮用水乡村生活和消防用水要求。(三)节水灌溉工程每年雨季将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若无组织排放不仅浪费水 资源,而且造成土壤和肥分的流失。规划建立雨水蓄积池,将雨 水通过明沟集蓄进行综合利用。规划为改善农田灌溉设施,维修xxx沟北侧塘坝1处,新修 xxx至xxx衬砌渠道长991米,宽0. 3米;在xxx西北新修衬砌 渠道170米,宽0.2米;在xxx村西侧新建2个蓄水池,容量分 别
8、为200、60立方米,从200方蓄水池至60方蓄水池间新修防 渗管道PE管110,设置24个出水口;从60方蓄水池至乡村南 侧农田,新修3根给水管,其一 PE管525米,设置10个出水口, 其二PE管xxxx米,设置21个出水口,其三为PE管215米,设 4个出水口。总投资90万元,由县水务局实施。在林果灌溉和农业生产中全面实施节水灌溉技术,规划节水 灌溉面积650亩,采用小管出流节水技术,建成高标准微灌工程。(四)采摘园配套设施规划在村民中心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在采摘园等 旅游点设置停车场、公厕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五)实施绿化工程。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在村边、路边、河边,宜树则树
9、、 宜林则林,蓄积雨水,涵养水源。将山地、裸露地通过生物工程 进行绿化,道路绿化是以道路为主线,乔、灌、花、草合理布局, 使道路沿线林木成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实施荒山绿化工程。xxx现有荒山400亩,规划开垦地坡、 荒山260亩绿化以种植核桃为主。xxx-xxxx年,完成造林560 亩,全村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0%。三、空间管制规划结合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 素,规划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用 于指导建设行为。(一)禁止建设区规划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表水源保护区、自然山体坡度大 于25。、保定驼梁林场、乡村绿线控制范围、道路等划入禁止 建设区
10、。生活饮用水源应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Jxxxx-93) 规定执行,严格进行水源卫生防护,饮用水源井周围设50米的 一级防护带和300米的二级防护带。加强水源涵养林地建设,提 高林地覆盖率。禁止建设地区作为自然生态培育区、生态建设区的首选地, 为生态高敏感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开发建设行为。重大基础工程 无法避开保护区时,必须依法报请主管部门批准。(二)限制建设区规划禁止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之外的区域,其中有一般农田、 养殖小区用地、河流等划入限制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本区域进行非农 建设项目开发,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批同意后,报规划部门 批准,并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
11、,相应建设开发强度,进行生态 影响评价和明确生态补偿措施。(三)适宜建设区XXX乡村规划建设范围,XXX、XXX沟村建设区及书画景区接 待点,划为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是建设活动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不应超 出本地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建设模式、 规模和强度。四、灾害防治规划(一)现状与问题乡村绿化工程建设较好,山体成分以石灰岩为主,地质灾害 相对较小。村域内存在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在村域南侧入村公 路西侧,长约1. 5公里;以及滑坡、水灾等灾害,因修建保阜高 速公路,致使部分地段山体出现不同程度滑坡,导致砂石流入河 道,导致河道淤积、堵塞,雨季容易导致河道漫溢,对乡村、
12、耕 地等造成危害。(二)防治目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植树造林,实施山体绿化工程,保 护、恢复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三)防治分区与对策依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对居民 生产生活造成的潜在危险,将村域分为灾害高易发区、灾害中易 发区、灾害低易发区,并对每类区域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同时, 明确灾害防治点,近期内需要进行治理,避免对村民构成生命和 财产损失。1、防治分区与措施对乡村规划范围内的不安全地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 措施加以治理,存在崩塌、滑坡等危险区严禁建设。同时,对村 域内山体进行绿化种植,提高乡村绿化覆
13、盖率,提高乡村生态环 境,避免出现滑坡,影响村民安全。表4-2灾害防治分区与防治措施一览表防治分区灾害危险程度防治措施重点防治区灾害高易发区禁止在该区域进行建设;增加山体的绿化工程。次重点防治区灾害中易发区严禁在坡度大于25或不良地质地段进行建设活 动;禁止对周边山体的开山取石、垦山造田;避免深 挖、高切坡和不合理堆填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加强 山体绿化,有条件可种植林果。一般防治区旅游开发严禁破坏山体绿化;乡村内高差1.5米的 地段要采取挡土墙或护坡等工程措施;对修建保阜高 灾害低易发区 速破坏的山体,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防治泥石 流、滑坡;对村域内河流修建防护堤岸,防治洪水对 乡村威胁。
14、2、灾害点防治村域内现有灾害点3处,根据情况提出具体防治措施。灾害点一:入村西侧山体存在滑坡和落石规划在入村公路西侧山体修建挡土墙,长1.5公里,高度 3.5米,防治山体滑坡和落石,提高道路的通达性,避免对交通 和行人生命造成影响。灾害点二:保阜高速两侧山体,存在泥石流、滑坡灾害针对因修建保阜高速公路破坏的山体,采用物理工程与生物 工程相结合方式进行生态恢复,应尽快对滑坡裸露山体使用水泥 浆进行喷刷,同时采用生物措施,在水泥上栽植树木。灾害点三:村域内河流存在多年不遇洪水威胁规划对村域内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入村段河道两侧堤防加 高、增加护岸工程。其它段进行清淤疏浚,部分河段需要加护岸 工程。第三
15、节乡村规划一、规划思路(一)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结构,将规模小、分散的居民点进 行整合,实现乡村集中发展,统一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二)针对现状相对复杂的山地地形、地貌的特点,对现状 地形的坡度、坡向、高程、景观廊道等要素进行详细、精确分析, 确定乡村建设用地类别和乡村总平面布局、景观结构提供了依 据。(三)规划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乡村建设中尽可能 保护山体原貌,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尽量减 少对山体的改动。(四)规划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方 式,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期改善村民住房条件,改 善人居环境。(五)规划采用与
16、乡村环境整治相适应的成熟技术、工艺和 设备,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技术,建设生态绿色乡村。二、乡村定位XXX村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XXX扶贫片区内,在该区域具有 典型代表性,具有乡村规模较大、贫困人口较多、产业发展薄弱、 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基层 组织能力不强、发展潜力巨大的特征。同时,乡村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省、县、市有关领 导对该乡村发展十分关心,多项支持政策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基 础,住建部有关多次到村指导工作,并该村建生土建筑示范工程, 为推广生态节能技术有很好示范作用。省扶贫办领导多次到村调研指导工作,指出“该村作为XXX 县贫困村,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乡村发
17、展新引擎,有代表性、有 发展潜力、有示范价值XXX县主要领导多次到村指导工作, 带来多项扶贫项目,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基础。农大种养殖专家到村考察后,经对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认 为发展苹果、核桃、桃等林果最符合该村实际情况,结合旅游可 发展林果采摘园、观光园,林果业、养殖业有很大发展潜力。XXX年,该村与XXX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樱桃 和蓝莓100亩,经济效益凸显。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XXX年,中国书画院 已与XXX县签订在XXX村建设太行山书法文化村项目战略框架协 议,项目总投资3. 96亿元,前期已完成投资400万元。该村发 展模是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的新探索,也是在贫困地区
18、走村企共 建,走股份经营的新探索,是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新举措。综上所述,优越的外部政策环境、各级领导重视、村两委干 劲足、村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为xxx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插 上了翅膀。所以,坚持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在全县产业发展与旅 游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以xxx文化村建设为契机,提出乡村发展 定位。乡村发展定位:依托五台山、天生桥两大景区,重点发展苹果、核桃、桃等 特色林果业,集生态休闲旅游和书画写生于一体,独具太行山区 乡村魅力的文化名村。三、乡村规模根据对乡村多年人口情况进行分析,XXXX年乡村户籍人口 为XXXX人,XXX年户籍人口 XXXX人,7年间全村人口几乎没有 变化。村民多以季
19、节性外出打工,人数约370 A,常年外出人员 有xxxO Ao考虑未来城镇化推进,有部分村民进城转为城镇人 口,同时随着乡村旅游业发展,年接待游客达3-5万人,服务人 员将达到300人左右,其中有30%为外来人员,约90 A,与城 镇化人口基本可以抵消,经综合分析,规划xxxx年全村人口总 数不变,仍为xxxx人。四、乡村用地现状分析XXX片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8.5公顷,人均88.9平方米, 以住宅用地为主。乡村现状用地紧张,乡村内部由于受地势高差、 地块不规则的影响,用于建设住宅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处理,造价 成本较高。该类用地重点作为乡村景观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改善乡村人均环境。公共服
20、务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乡村幸福 路两侧。表4-3xxx村乡村建设现状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大类用地类别面积(公顷)占建设用地(%)人均面积(平方米)1RR1村民住宅用地5. 3362.80%55.82CC1行政管理用地0. 060. 70%0.63C2教育机构用地0. 050. 60%0.54C3文体科技用地0. 020. 20%0.25C4医疗保健用地0.010. 10%0. 16C5商业金融用地0. 040. 50%0.47G绿地0. 485. 60%5.08S道路广场用地2.5129.50%26.3建设用地8.5100. 00%88.9五、乡村建设用地评定采用GIS软件对xxx乡村建设用地进行
21、坡度、坡向、高程、 景观等评定,为确定乡村建设用地类别和乡村总平面布局、景观 结构提供了依据。根据分析评定结果,xxx乡村建设用地基本为一类用地,局 部地带坡度较大,大于8%,如需在该类建设用地上搞建设,必 须采取工程措施。二类用地基本分布在两个台地的连接部分,或 者乡村外围与山体、河道等临近地带,该类用地需进行地质勘测, 确保地质安全后方可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建设。规划保留乡村现状住宅,预留宅基地选择二类用地I上,建 设工程量较小。表4-4乡村建设用地评定内容类别用地条件一类用地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工程地质条件好。该地段的坡向好, 处于南坡和东坡,建筑有良好的朝向。该地段高程起伏变化不 大,
22、坡度均小于8%,地势比较平坦,排水条件也较好,能适应 各项设施的建设需要,只需要稍加工程设施即可用于建设,工 程的土方量较小。二I级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一般,建筑可以取得较好的朝向,利于建类用地筑的布置。该地段坡度适宜,坡度在8%-15%之间,高程的变 化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不大,排水条件较好,需要工程设施即可 用于建设,工程的土方量不是很大。II级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一般,建筑的朝向一般,坡度在10%25% 之间,土质较软,有的地方需要进行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对 乡村建筑设施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工程设施即可用于建 设,工程的土方量相对I级要大一些。六、乡村总体规划()总体布局要求优化乡村布局实现
23、集中发展,为解决XXX、XXX沟两个自然 村分布散乱、村民生产生活不便的问题,规划以XXX文化景区建 设为契机,将两自然村整体向XXX村搬迁,实现乡村集中发展, 实现设施的共建共享,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针对山地乡村特点,规划尊重现有乡村格局和建筑肌理,注 重建筑和山体、地形、环境的相互融合,保持原有道路肌理,对 部分道路适当拓宽、取直。保留现状分布在各个台地上高低错落 有致的住宅,以宅基地为边界,提出住宅相应改造措施和新建设 计。新建安置区根据乡村山地地形、地貌,不对山体进行改动, 考虑到村民的地缘、血缘、可建设地块大小的影响,将两个自然 村分别安置在乡村外围相对集中的台地上。村内闲置破旧住宅通
24、 过流转,作为新分户宅基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处理好山区乡 村内部山体与乡村、现代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二)规划布局结构XXX村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一带、三片区”“一心以村民中心为核心,建设村民休闲健身点和休闲文 化场地,配以绿地、停车场、体育器械等,形成全村公共活动和 健身休闲中心。“一轴”为幸福路通至书法文化景区的产业发展轴,集服务、 文化体验、书画展销为一体。“一带”为乡村北侧和东侧穿村而过的河道,通过河道整治、 两侧绿化,形成沿河景观带。“三片区受乡村地形高差影响,形成三个高低错落的台地, 村民住宅呈簇状行列式、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台地上,村民住宅高 低起优的随地形分布,形成
25、了三个居住片区。三个片区相互隔离, 又相互依存、遥相呼应、有机联系,构成了 XXX村独特的山村风 貌。规划为xxx、xxx沟预留宅基地35处,分布在乡村南侧、北 部两个集中片。乡村内部18处闲置房屋,通过内部流转作为预 留宅基地,可满足规划期内新分户使用。(三)乡村用地布局1、居住建筑用地现状居住建筑主要沿道路、河流、农田、山体呈自然分布, 各片区相对紧凑集中。根据乡村高差、道路、河道等,将村民住 宅分为相对独立的三个组团。各组团之间除少量农户分布外,主 要为农田、林地等用地。规划引导将乡村内部废置地、楔形地进 行绿化,形成乡村的绿肺。西南组团位于乡村入口处,乡村主干道幸福路两侧。乡村入 口西
26、南侧建筑基本为近年新建,多为一层平屋顶,原址保留重点 完成功能。乡村内部幸福路两侧建筑老旧,提出对原住宅进行翻 建与整治相结合。人民舞台、村委会、小学、商店等公共设施均 在此区域。规划对该区域进行整治和新建相结合,对原有路网进 行梳理,部分路段进行拓宽,将废弃闲置地进行整理,增加公共 活动空间和绿化。在乡村南侧为自然村预留宅基地17处。东北组团:该区域住宅建设年代较长,现有建筑质量较差, 规划建议对该类建筑进行修缮和翻建,并加强道路、环境的建设 和整治,在空闲地穿插安排自然村迁至村民。同时,完善组团内 公共活动场地,配置相应的绿化、健身器械等。河道北部组团:该组团内老旧建筑交织,规划以整治修缮
27、为 主,完善该组团的道路、景观环境,在该区域西北部集中安置自 然村村民,预留宅基地11处。新建建筑以联立式住宅为主,整体排列以条列式为主,局部 依据地形、道路、山体,朝向、排列上略有变化。各住宅组团建 设中规划贯穿了邻里、街坊识别特征理念。沿主干道的住宅院落 中,设置沿街门店,统一牌匾的色彩、造型、大小等,形成独特 的商贸景观区。同时在组团规划中,要求每个组团有活动广场、 绿地景观,为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空间景观提供条件。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强调集中与共享,主要布置在幸福路两侧,在 乡村入口处原废弃小学上,规划村民中心,占地500平方米;在 村民中心北侧规划幸福互助院,占地3xxx平
28、方米。文化设施用 地660平方米;医疗设施用地160平方米;规划将原村委用地改 为小学、幼儿园用地,占地610平方米。七、各类建设用地控制要求针对乡村各类建设用地权属不清,私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 导致街道路狭窄道通行差。建议镇土地管理部门对乡村各类用地 权属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将乡村私搭乱建进行拆除,作为乡村 公共建设用地。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建设行为,保证乡村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保证乡村视觉廊道开敞,景观视觉开放,民居建筑随山就势,错 落有致布置,呈行列式布局,由于用地紧张,各排之间间距较小, 因此,乡村建筑高度不宜过高,避免影响周边邻里采光、通风, 翻建住宅应为一层,高度不宜超过4.4米。幸
29、福路作为乡村主要 景观视廊,为确保空间开敞,两侧不宜建设二层住宅。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明确用地界线,任何单位、 个人不得占用,暂时无法建设的应提前预留或通过绿化种植预 留。八、乡村景观风貌规划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内容为重点自然景观风貌和人文景观风 貌两方面。自然景观规划以当地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 共同形成的不同乡村地域景观基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人文 景观主要包括乡村聚落景观、农业生产生活性景观以及当地居民 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突出抓住典型山村特色,利用“九山半水 半分田地形地貌特点,充分利用乡村山、水、田、林自然景观 要素,以及丰富人文景观资源,包
30、括白衣寺、碾坊、人民舞台、 传统民居、生土建筑、庙会、毛掉会、婚丧习俗等,对资源要素 进行整合打造。规划延续乡村的布局结构,依山而建,住宅随山呈组团行列 式分布,彰显乡村田园山水风貌;延续乡村道路肌理,对传承现 有石板路,其它路采用石板、砂石等路面;乡村建筑风貌统一, 采取保护、修缮、拆除等方式,保护白衣寺、碾坊等历史建筑, 修缮传统民居、完善功能,与乡村整体风貌相协调。第2章 乡村环境整治专项规划以完善乡村软硬件设施为出发点,综合考虑设施建设的技术 可行性、经济可承受力,使村民享受现代化的服务和生活,改善 村民生产生活水平。第一节乡村公共设施整治与建设一、道路交通规划与整治(一)整治原则1、
31、为延续乡村道路肌理,不对现状道路的走向、坡度进行 较大调整,避免大拆大建。规划主要任务是梳理路网,根据实际 情况适当增加、拓宽支路,提出道路设计、施工要求。2、路面材质要考虑就地取材,体现乡村特色,近期保留现 状水泥路面,其它道路采用石板、砂石、青砖等地方材料。3、道路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灌木、 地被植物,提高防护和绿化效果。4、道路照明考虑节能要求,采用太阳能节能灯具,以单侧 布置为主,灯距一般为30米左右。(二)整治重点1 路网系统乡村道路分为主路、支路、宅间路三级,主路应满足通机动 车要求,支路、宅间路以步行为主。规划主干路宽度为3-5米, 支路为2米,宅间路1-1.
32、5米。车行路由于乡村用地紧张、且受地势影响较大,现状支路、宅间路 较窄,规划主干路以满足农用车和小型机动车通车要求,改善路 面状况,路面宽度宜为3-5米,路面材质宜选用当地石材。限制 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对外旅游公路为乡村东侧道路。慢行步道道路材质规划支路、宅间路为石板、砂石路面,保留有特色的现状石 板路,对部分路面进行平整,以满足行人通行,路面宽度分别为 2米、1-1.5米为主。在乡村中部与东北部之间,根据现状台地高差较大,因地制 宜设置若干巷道和台阶,方便村民出行,路面铺装宜采用石材铺 砌。过于狭窄的巷道有条件的适当拓宽,清理两侧私搭乱建。设计要求步行路的设计以“景随路建,路为景开为原则,贯
33、穿所有 xxx的景观,突出景观游览趣味。步行道路系统既要满足步行的 要求,还要结合乡村景观设计,具有健身、观光的功能,还具有 园路的特征。用于锻炼环境,道路环境需雅致清静而宽敞;用于 交流融情,道路则有相对安逸的空间;步行路中布置绿荫小品, 增加景观层次,结合住宅组团中的公共活动空地,聚人气,促进 邻里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布置要求乡村内部的步行路系统是独立的,并且与村外东部的白衣寺 旅游观光点的上山游路共同组成完整的步行路系统。乡村内部各 个居住组团之间,通过步行道路联系。整治工程结合现状道路,打通XXX村西侧环村步行道路,宽度1米, 长度500米,采用石板铺砌;新建村内道路800米,路面宽度
34、为2米,采用石板硬化面积 约XXXX平方米;整治宅间小路约xxxx米,路面宽度为1-1.5米,路面材质 采用石材、砂石。表5-1规划乡村道路情况一览表等级宽度长度面积整治要求主路5184920新铺石板3678xxxx石板支路2983xxxx石板(保留现状部分水泥)宅间路1.5xxxxxxxx石板、砂石1xxxxxxxx石板、砂石、青砖0.62918砂石、青砖0.563砂石、青砖合计13.6xxxxxxxx2、完善活动场地及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场地,面积约660平方米。利用乡村 边角地、楔形地,建设各类活动场地,约960平方米。铺装应选 当地石材结合透水铺装;场地上可布置以书画村题材为主
35、的环境 小品,突出地域文化和乡村特色;可配套设置坐凳、儿童游玩设 施、健身器材、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及阅报栏等设施,提高 综合使用功能;活动场地上下台阶处应设置缓坡,方便老年人、 残疾人使用。在主路旁边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及农机具停车场,方便机动车 和农用车通行。规划2处停车场,分别位于幸福路西侧、乡村北 部腾飞路西侧,停车场面积分别为180、80平方米,规划结合旅 游设置停车场位于白衣寺山脚下,面积为xxx86平方米。3、整治街道景观重点清理占道乱搭乱建或临时搭建的棚子,以及堆放在路边 建筑材料和秸秆,满足出行畅通的要求。整治道路范围内的各种 杆线,达到排列有序、整齐,保证安全、美观、节俭、实
36、用。4、道路亮化工程规划主干路、部分支路设置太阳能路灯,考虑到今后乡村旅 游发展,可安装3. 5米高10W LED太阳能节能灯,照明时长6小 时,路灯间距按30米设置,高度3. 5-4米,共需设置46套。宅 间路根据实际情况,可结合住宅山墙,安装白炽灯。5、道路绿化工程道路绿化应朴实、经济、自然,以地方乔木为主、灌木为辅, 可适当种植地被植物,以减少土壤裸露和交通污染、提高防护功 能和绿化效果,乡村道路行道树株间距离宜5m,树坑中心与地 下管道水平距离不小于l.5m。道路设计1、规划设计依据与参考XXX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CJJ 169-xxx)05系列建筑
37、标准设计图集(DBJT0322xxxx)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交公便字(xxxx) 22 号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2、技术标准本工程采用相关技术标准如下:道路等级:建筑道路路面类型:块石路面,片石路面。3、平面线形设计本工程范围包括乡村主干道、支路、宅间路,中心线由规划 坐标控制,局部地段可设置圆曲线,不考虑缓和曲线。交叉口缘石半径一般为0. 5-3米,特殊路口时可根据房屋情 况及交角情况增减半径。4、道路高程设计原则道路高程设计根据实测地形高程,结合规划控制标高 并对地形、地下管线、房屋地坪高程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来控制 道路设计高程。道路高程设计既考虑土石方,合理控制填挖高度,又 考虑路基、
38、路面满足设计要求。道路高程设计中,考虑合理道路坡度的同时,要使纵 道路线形缓顺平滑。合理确定路基较高、较低地段的挖填,确保路基稳定 运行。5、道路横断设计横断面设计以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基础,近远期结合, 并满足道路使用功能。道路横断面应合理确定车道宽度,节约道路用地资源, 减少工程造价。道路横断面应综合交通需要、建筑、埋设地下各种管 线的横向布设宽度等方面的要求。横断面应能够适应乡村的不断需求,满足道路长期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其系统性与连续性。道路横坡道路横坡:宽度小于4米的支路、宅间路宜采用单向横坡, 坡度为1%,由西北坡向东南。主路采用双坡,坡度为1.5%。道路纵坡乡村道路纵坡宜控制在
39、8%以内,当纵坡达到8%时,最大坡 长不宜超过200米。纵坡大于5%的,应采用防滑路面。6、路基及结构设计5米主路:路基素土整平夯实,路面采用600*300*100mm块 石平铺,采用15cm厚3:7石灰土作为防冻层,采用3cm厚水泥 砂浆粘合块石。3米主路:路基素土整平夯实,路面采用厚度2-4cm片石平 铺,采用15cm厚3:7石灰土作为防冻层,采用3cm厚水泥砂浆 粘合片石。支路:路基素土整平夯实,路面采用厚度2-4cm片石平铺, 采用15cm 3: 7石灰土作为防冻层,采用3cm水泥砂浆粘合片石。宅间路:路基素土整平夯实,路面采用厚度24cm片石平铺, 采用3cm厚水泥砂浆粘合片石。坡度
40、大于4%的路段:路基素土整平夯实,路面采用原路面 粗糙条石平铺,采用15cm厚3: 7石灰土作为防冻层,采用3cm 厚水泥砂浆粘合块石。7、活动场地规划设计根据规划设置活动场地三处,乡村中心文化活动场地660m2, 乡村中部活动场地236m2,村北部活动场地250m2o广场采用主路 道路施工做法,广场面采用尺寸为300*600*40的石板。8、白衣寺石桥设计白衣寺石桥是通往白衣寺的一座水泥混凝土桥,宽度4米, 长度10米的水泥混凝土桥。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白衣寺 石桥的洪水位。9、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路基要求路基施工前对原地面的拆迁建筑物基础、线杆、树坑、树根、 草皮、垃圾;对存有地表
41、水的水塘、水坑应先将水排除干净,挖 出淤泥,分层填土夯实;对于杂物要彻底清理干净,对个别地基 地段,进行加灰处理,处理至路床顶面高程。与其它道路平顺连接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施工陡坡处理陡坡地段如有落差较大地段需加支护,防护;坡顶如有动 载,开挖的坡段需加防护;陡坡,急转弯处设置警示标志。10、投资估算道路投资估算乡村道路总面积XXXX. 65平米。主路:920平米*xxx0元/平米= xxxx00元。支路:(xxxx+xxxx) *75 元/平米二xxxx50 元宅前路:(xxxx+xxxx+17+3) *50 元/平米=xxxx00 元错车道:(3.5*10+3.5*20) *17*10
42、0 元/平米=xxxx00 元白衣桥:4*10*xxxx元/平米二xxxxOO元共 xxxx250 元。活动场地投资估算(660+236+250)平米*95 元/平米= xxxx70 元。合计 xxxxxxxO 元。二、给水工程(一)供水现状1、供水现状xxx沟村现有农户17户,为集中供水设施供水,水源为距 离乡村西侧山沟约lkm处的山泉水,并在村西高地处建设高位水 池1座,容积5m3o集中供水设施建于xxxx年。供水管道敷设至 全村住户,管径为dnl5,管材为塑料管。xxx村现有农户18户,为集中供水设施供水,水源为距离 乡村东北侧山沟约0. 5km的山泉水,另外同时利用村北部约 0. 7k
43、m的xxx塘坝拦蓄的地表水(总库容1万m3)o集中供水设 施建于xxxx年。供水管道敷设至全村住户,管径为dnl5,管材 为塑料管。xxx村现有农户337户,为集中供水设施供水,供水以现状 河沟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乡村32户,水源为距离乡村北侧约0. 6km的山泉水, 现场建有1座深约3. 0米,直径2. 0米的集水井,并在村北高地 处建设高位水池1座,容积6m3o集中供水设施建于xxxx年。供 水管道敷设至全住户,管径为dnl5,管材为塑料管。南部乡村305户,水源为距离乡村西北侧约1.5km的山泉水, 并在村西高地处建设高位水池1座,容积30m3o集中供水设施建 于xxxx年,供水管道
44、敷设至全住户,管径为dn25-15mm,主干 路为dn25,支路及入户管为dnl5mm,管材为塑料管。xxxx年新铺设输水管道(水源至高位水池),管径dn32mmo2、存在的问题经村民反映,由于大部分管道埋深较浅(约0.7-1.0 米左右,干管和支管、入户管均有),冬季没有水吃,只能向附 近挑水吃。尤其是XXX沟村、XXX村、XXX北部全部乡村和南部 乡村人民舞台北100米范围内的村民。xxx村现状有南北向3条dn25mm的供水干管,其中西 侧的1条管道随着村民住宅的建设,已经完全压在了住宅的下 面,如果出现漏水则无法维修。供水管道管径较小,管材老化严重,管道漏水时有发 生,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
45、。xxx北部乡村使用的现状集水井为露天设置,水源极 易受到污染。另外三个乡村所有的高位水池容积较小,不能满足 用水要求,且卫生条件一般。供水工程规划1、供水方式根据村民意愿及现有供水设施条件、农户住宅建筑水平,规 划采用全天24小时供水,供水保证率100%,日变化系数取1. 6。2、规划用水量指标的选取依据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xxxxO和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xxxx.镇(乡)村给水工程 技术规程CJJxxx3-xxxx,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在结合调查当 地居民的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发展潜力、已有供水 能力等情况的基础上酌情确定最高日各项规划用水指标。居民生活用水
46、定额:考虑到北部的XXX沟村、XXX村 条件较差,且远期逐步搬迁至XXX村,规划该两乡村用水指标按 60升/人日计,xxx村现状村民及预留的搬迁村民用水指标按 80升/人日计。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估算。管网漏失水量和其它未预见用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 和的15%取值。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xxxx6-xxxx, 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0 L/s,火灾延 续时间为2. Oho表5-2规划用水量预测一览表XXX沟村XXX 村XXX村现状村民乡村合并 后居民生活 用水人口(人)4551956XXXX用水指标(升/人 d)60608080用水量(虻/d
47、)2.73.0676.584. 16公共建筑用水量(虻/d)0. 270. 317.658. 42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0. 450. 51xxx. 6213. 89(m7 d)合计最高日用水量(k/d)3. 423.8896. 77106. 47消防用水(m/d)723、给水系统规划(1)供水水源为满足乡村生活要求,保证安全供水,结合本村的地形和水 源实际情况,规划仍利用现状的4处山泉水和1处塘坝蓄水作为 乡村的供水水源,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做为补充水源使用,以 提高乡村的供水安全性。(2)供水设施规划1)水源点取水设施及高位水池规划XXX村:该供水区用水量较大,规划充分利用村北和村西的 两处
48、山泉水,并根据村西山泉水的出水量和地质情况增加集水井 的数量(规划在现状集水井上游约200米的位置新增1座集水 井),以提高供水保证率。规划在利用村西、村北两处现状高位 水池的基础上,在村西河道北侧距离乡村约500米附近再建设1 座调蓄池,容积80m3,并在两个较大的高位水池处增加消毒装置 各一套,以保证乡村生活用水安全。XXX村、XXX沟村搬迁前,利用现状的水源点取水井和高位 水池。2)输配水管网规划由于现状给水管道老化严重,且敷设深度较浅,规划重新铺设输配水管网。根据乡村布局特点,规划三个乡村管网分别铺设。 管材选用聚乙烯(PE)给水管,管径在dn32-110mm之间,管道 埋设深度控制在
49、冰冻线以下,规划埋深控制在1.3米。xxx村:村西输水管道2条,管径dn75mm,村北输水管道1 条,管径dn50mm,配水管网管径dn32-110mmo乡村主路为 dnllOmm,支路为 dn50-75mm,入户管 dn32mmo由于XXX镇没有消防站,县城消防站距离较远,火灾时消防 车难以及时到达,同时本村道路仅幸福路为5米外,乡村内部道 路在1.5-3. 0米之间,不能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各户基本为 一层建筑,规划除xxx村幸福路安装三座地下式消火栓外,各户 采用水缸等储水设备来解决消防用水要求。(三)水源管理和保护应按照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50、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生 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并经常巡视,加大水环境 执法力度,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的问题,确保饮水安全。1、山泉水水源保护区和集水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应根据水文 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开采水量和污染源分布等情况确定,且单 井保护半径应不小于200500米。2、在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应开凿其它生产用水井,不 设置禽畜饲养场,不应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 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应修建渗水厕所和污废水渗水坑、堆放粪便、 废渣和垃圾或铺设污水渠道,不从事破坏深层图层的活动。3、雨季应及时疏导地表积水,防止积水入渗和漫溢到井内。4、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水源保护区内进
51、行建设活动,应征的 供水单位同意。5、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宜种植水源保护林草或发展有机农 业。6、水源井周围应进行绿化和美化。7、加强现状水源井及高位水池的维护、修缮,四周设置隔 离带不小于30米,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四)给水管道设计说明1、给水管道位于道路的东侧、南侧,距道路中心线0.5米 控制,道路宽度允许、在施工不影响两侧建筑物基础的情况下, 可适当调整,接户管径dn32,位置现场确定。管道覆土厚度不 小于1. 2米(核实最大冻土深度,管道应铺设在冰冻线以下0. 15 米)。2、管材:推荐采用聚乙烯(PE)给水管,聚乙烯原材料级 别为PE100,标准尺寸比SDR17,管道公称压力1. 0M
52、pao3、管道连接:管道与管道,管件连接采用热熔对接,与阀 门等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公称压力为l.OMpa。4、管道基础:采用原状土基础,局部超挖部分应回填夯实。 当沟底无地下水时,超挖在0. 15米以内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 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超挖在0. 15米以上 时,可用灰土或砂填层处理,其密实度不应低于95%。当沟底有 地下水或沟底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用天然砂回填。沟底遇有废 旧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须在清除后铺一层厚 度不小于0. 15米的砂土或素土,且平整夯实。对岩石基础,应 铺垫厚度不小于0.15米的砂层。5、管道敷设与回填:按照埋地聚乙烯给水
53、管道工程技术 规程(CJJ 101-xxxx)执行。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米内的 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不得用冻土回填。 距离管顶0.5米以上的回填土允许有少量直径不大于0. 1米的石 块和冻土,其数量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6、管道附件:管道分支处根据检修需要适当设置阀门,水 表根据计量需要设置,配套设置排气泄水阀门。7、消火栓:采用SA100/65-1.0地下式消火栓,支管深装方 式,安装详见国标07MS101-l/21o8、管道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管道水压试验压力为0.8MPa。 具体要求按照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及GB xxxx8-xxxx 执行。9、阀
54、门井井盖及支座采用。700球墨铸铁材质,车行道下选 用重型井盖,人行道下选用轻型井盖。踏步选用塑钢踏步,安装 见国标06MS201-6o井盖中心应分别标明“给、“消”、“排气、“泄水等字样。检查井周围0.5米范围内采用2: 8灰土夯填, 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5%。管道施工及验收按照GB xxxx8-xxxx执行。回缜材料同境赚实崖图6管道回填土土质及压实系数要求(mm)各类设施使用指导一览编号名称规格标准图1聚乙烯(PE)给水管2地下式消火栓SA100/65-1. 007MS101-1/213消火栓井0 xxxOO07MS101-2/144砖砌圆形立式闸阀井0 xxxOO07MS101-2/1
55、45高位水池80m3参见 05S804/27(五)投资估算xxx村给水工程总投资190万元。1、输配水管网:管径dnll0-32mm,总长约xxx. 6公里,投 资170万元。2、集水井、高位水池各1座,投资5万元。3、消毒设施及配套工程:2套,投资约15万元。三、排水工程排水现状1、现状乡村地处山区,地形高差大。村内无任何排水设施,村内居 民厕所均为旱厕,其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渗入地下或蒸发,污 染土壤及环境;雨水依靠地面漫流,就近直接排入村周围附近沟 渠坑塘。2、排水现状存在的问题旱厕卫生条件恶劣,极大地破坏环境卫生,制约了村 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放,处于自然蒸发的状
56、态,遇到 雨天地面污染物随雨水任意流淌,污染地面环境和土壤。排水系统规划1、规划排水体制规划排水体制采用不完全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地表径流和 道路边沟有组织地就近排至村周边的河流或坑塘;由于道路较 窄,大部分宅前路宽度在1.0米至2米之间,且当地建筑基础较 浅,铺设污水管道困难,因此规划建设8座三格式水冲公厕,下 游通过管道收集,排入小型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坑塘或灌 溉农田。有条件的地方污水管道入户。2、污水系统规划污水量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的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 衣机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按照污水排放系数法计算污水排放量,即污水量采用平均日 综合用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57、。根据当地用水习惯及室内给 排水设施水平情况,综合污水排放系数取0.6,日变化系数取 1.6o经计算,xxx沟村平均日总污水量为1. 28m3/d, xxx村平均 日总污水量为1.34虻/山xxx村平均日总污水量为39.9虻/(1。污水处理设施规划XXX村农户较为集中,为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不宜采用采 用渗水井、渗水坑等排水方式,有条件的地方(道路较宽或附近 有位置铺设污水管网的地方)通过管道收集生活污水,经污水处 理站处理后就近排入附近沟渠。管道不宜铺设的地方结合公共厕 所布置,通过污水管道将粪便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其他排 水可用于庭院的菜田灌溉。结合村民住宅布局及地形,规划XXX村设置
58、小型污水处理站 两处,一处位于村北河道南侧,负责村北河道南侧地势较低区域 住宅及和北侧居民住宅污水处理,处理站规模10. 0m3/d,占地面 积约50m2; 一处位于乡村南部,负责南部住宅污水处理,处理站 规模30m7d,占地面积约100虻,处理后的污水出水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xxxx8-xxxx) 一级A类要求后直 接排入河道或用于农田灌溉。考虑到该地区冬季寒冷,且乡村建 设用地紧张,规划推荐采用运行费用较低、节约用地、维护管理 简便的WTBOX多功能污水处理工艺。规划污水管道沿宅前路、干路等铺设污水管道,宅前路污水 支管管径d225mm,干管管径d315mm,管材采用高
59、密度聚乙烯双 壁波纹排水管。污水管道铺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埋深控制在 1.6米以下。(三)排水管道设计说明1、排水管道位于道路的西侧、北侧,距道路中心线0. 5米 控制,道路宽度允许,在施工不影响两侧建筑物基础的情况下, 可适当调整。管道覆土厚度不小于1. 5米(管道应铺设在给水管 道下侧)。2、管材及接口:排水管道采用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 接口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做法见国标06MS201-2/28、30,车 行道下环刚度不小于8KN/m ,其余不小于4KN/m。3、管道基础:管道基础采用土弧基础,并视覆土深度敷设 砂垫层,做法见国标06MS201-2/317、54o施工过程中如遇地 下
60、水,必须保证良好的施工降水效果,沟槽不得有积水。施工要 求详见国标06MS201-2/317。在地下水位高的软土地基段,在 地基不均匀的管段上,高水位及地下水流动区内应采用铺设土工 布措施,做法见06MS201-2/55o4、接户管管径均为d225 mm,坡度4%。,坡向接户检查井, 接户井位置现场确定,直线管段检查井最大间距d200300 mm 管道不超过20米,d400 mm管道不超过30米。检查井采用混凝 土模块排水检查井,井径口 xxxx,做法见国标06MS201-4/14, 如果当地市场不宜采购到混凝土模块,可改为0 xxxx mm圆形混 凝土污水检查井,做法见国标06MS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供应链金融
- 燃气工程安全
- 技术人员个人工作计划5篇
- 专业实习报告
- 申请书格式范文模板(7篇)
- 环保主题演讲稿模板集合五篇
- 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三篇
- 财务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七篇
- 高一演讲稿范文集锦4篇
- 给高考女儿的一封信15篇
-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提升练习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NGS与感染性疾病医学课件
- 2024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教案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煤矿事故汇编
- Unit 7单元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Unit 6 My sweet ho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教案正比例函数案例分析
- 行政文秘笔试题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