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_第1页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_第2页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_第3页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针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挑战和国家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大需求,结合安全工程专业覆盖领域广、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的特点,充分发挥我校安全学科特色、师资队伍科研实践经验丰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完备的优势,构建了“厚基础、重特色、强实践、研究型”培养方案,系统实践了课堂教学、双重导师制、创新实践和国际交流“四位一体”教育教育体系,为全国近200所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解决专业普适性和行业服务特殊性相矛盾的问题提供示范,对全国类似专业具有引领作用。(1)构建了“厚基础、重特色、强实践、研究型”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安全工程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特点。女口:课程体系设计涵盖“致灾机理-预测预警-灾害预防-灾害感知-应急处置”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知识,同时涵盖了安全管理等课程;创新性教学环节突出,为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引领作用。(2)构建了研究型创新人才多层次课堂教学模式。安全工程专业任课师资队伍科研实践经验丰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强化创新人才课堂教学。近四年完成教改项目、教材与课程建设31项;出版教材或参考书16部;发表教学论文50篇;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4项。(3)建立以教授、副教授为核心的“全程导师”和“创新导师”双重导师制,实现学生全覆盖、培养过程全覆盖。“

3、全程导师”贯穿大学四年,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导师”从大二开始,指导学生文献检索、科研选题、科学实验、论文撰写。近四年,学生参加项目20余项/年,发表学术论文45篇,专利18项,学科竞赛获奖111项。(4)建成了多层次多行业的创新研究、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建成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建成了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6)、矿山火灾与爆炸防治工程研究中心(2017);与北京市昌平区安全生产协会共建了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2014);建成了49个不同行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5)建成了国际化人才合作交流培养平台。与澳

4、大利亚、美国等国6所院校成立国际煤炭研究联盟(2017);与德国、奥地利等国5所高校建成国际化拓展培养联盟(2015);35徹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近四年,举办国际会议4次,9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出国1年,学习交流50人次,学术报告30人次,联合指导毕业设计10人次,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国际化。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字)(1)通过特色模块课程群与创新教学环节构建,制定并实施了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2次专业认证(2008、2014)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每年2次共8次专家咨询与研讨、150余名毕业学生调查、50余家就业单位回访、100余名学生家长反馈,设计并

5、完善了“厚基础、重特色、强实践、研究型”创新教育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根据安全科技进步迅速和安全生产人才社会需求的特点,对传统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制定,更新课程设置,实现模块化配置。通过增加力学类、化学物理类基础体现“厚基础”;实现专业分“矿山安全”、“安全工程”与“安全监察监管”3个培养方向体现“重特色”;教学环节中增加48学时创业基础课、科研导论课及4学分的选题、大学创新项目研究,体现“强实践、研究型”。(2)充分利用教学水平高、科研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优势,强化课堂教学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积累、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经验,多人担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或在国内多个安全学

6、科领域学术组织担任学术兼职;编著的教材涵盖了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课堂教学中,以“矿山安全工程”、“应急救援基础”等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试点,推广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将最新研究成果、工程实践和法规修订内容等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应用创新能力。(3)实施“全程导师”和“创新导师”双重导师制,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及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全程导师”制规定导师每月至少1次定期指导,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计划、明确职业规划;“创新导师”制通过结合导师科研设立的市、校级两类大学生创新项目,从大二开始指导学生文献检索、科研选题、科学实验、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4)充

7、分发挥多层次教学支撑平台作用,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作用,完成课程实验和创新项目;依托北京市昌平区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和49个实习基地,完成创新实践、实习,为研究型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5)重视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交流,适应不同人才层次需求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廷大学2所高校签订“2+2”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大三、大四在国外学习,毕业后可获得国内、国外两个高校毕业证书;成立的国际煤炭研究联盟、国际化拓展培养联盟为学术报告、学生毕业设计、创新交流提供了支撑和平台。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字)(1)学

8、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成果实施以来,近五年(20132017)共培养本科生323名,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升学率近五年平均值为64.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2018年81名学生国内升学率达73.58%,其中到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985及211高校攻读研究生比例为98.28%;近四年就业率保持100%就业行业分布广泛;用人单位、毕业生、学生家长对学生培养满意度100%所有学生都配备了全程导师、参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45篇,授权专利18项;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学科竞赛奖111项。(2)专业建设成果突出成果建设和应用期间,安全工程专业被评为教

9、育部一级特色专业;在国内安全工程专业中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4年再次通过认证;安全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采矿概论成为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建设完善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煤炭行业矿山火灾与爆炸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昌平区安全生产协会共建了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近四年设计了建筑施工、商场、危化、木器加工等8个行业30家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案;建成了49个不同行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4)专业团队建设进步明显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制优秀教学团队。出版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6部,完成教改项目、教材与课程建设31项。获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优秀教材1部,发表教学论文50篇。1人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入选科技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获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专业团队建设成绩突出。(5)辐射作用与国际交流扩大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30余所高校,来我校交流安全工程研究型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