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写作策略_第1页
我的作文写作策略_第2页
我的作文写作策略_第3页
我的作文写作策略_第4页
我的作文写作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我的写作教学策略 黄河路小学 谢晓辉 江林今年我再次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众所周知,三年级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特别是作文教学,是本年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个特殊阶段的作文教学,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教学策略。一、学会说、大胆说本来,写作作为一种自由表达的方式,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大多畏惧写作呢?谈到作文,大家心都纠结一处,不知道该怎么下笔。想写才是引导!我们大多数老师,总喜欢把眼睛盯在怎样使学生“会写”上,总是钟情于讲解与训练写作方法与技巧,做了许多小练笔,总以为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与技巧就等于会写作文了,根本不考虑“想写”的问题,结果学生总是把作文当

2、做任务来对待,写出来的东西总是不能使我们的老师满意,这是作文教学中的重大误区!是导致作文教学走进死胡同的根源!所以我竭力提倡学会说,大胆说,从顺应孩子内心表达的需要出发,让孩子自由而畅快地表达,这就是我“说”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学会说,大胆说”,设法让学生寻回生活,激发起其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需要,以提高习作教学效果的一种习作教学观点。它恰恰体现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教学指导思想。当他们不断地接触到充满文字的环境时,他们很快地便产生了使用文字表达的强烈欲望。许多成功的作文辅导课,大多是老师从善于创设写作情境、设法激发学生强烈的

3、表达欲望开始的。有了表达的欲望,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用文字表达出他们内心的世界,从而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了。二、形成语感积累。什么叫“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对阅读来说决定着阅读质量的高低优劣;而对写作来说亦然。但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任其自然,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如何有效形成良好的语感呢?诵读是最绝妙的一种办法!祖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就是靠背诵传承的,广泛

4、读书往往能形成良好语感。当然多说多写也能形成一定的语感。但是,如果要将背诵、广泛阅读和多说多写此三者做一比较,那么与背诵(烂熟于心的背诵、融入血液的背诵)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文章二百四,不会写文也会赏。多读多背能使人终生受益。三、通融阅读教学。这就是我们特别关心的阅读教学。谁与谁“通融”?当然是阅读与写作通融。这里的“通融”, 是指贯通融会的意思。其实,读与写本来就是一回事,这是由阅读与写作相互迁移理论支撑的。因为,阅读与写作几乎是两个相同的过程。共同拥有关键性的认知机制,都运用一系列心理过程,积极参加探索意义,是创建语篇世界的活动,并在处理语篇时,两者

5、都从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库里提取资料,其思维过程是完全一致的。通融阅读教学,如何通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虽然好像是输入与输出两件事,虽然表面上使用的是人体上的两种不同器官,一个是眼睛,一个是手指,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要看到它们的实质!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用的都是大脑。而且都与语言,都与表达,都与篇章结构,都与审美有关!阅读与写作也只是文章(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进出”形式上的不同,这样一理思路,你就不会在阅读课上不知所措了。你只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就行了。普通的阅读者很大程度上只要理解文意就行了,而学生不行,而应该站在怎样表现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理解不仅能更深刻,而且能更有味

6、,更有意义。有什么意义?默化表达、默化写作的意义,这就是教写作!这是站在阅读的位置教写作,而不是站在写作的位置教写作,这就叫“通融”!因此,要教好学生的作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不能用机械的读写结合式写作方法教作文,唯有“通融”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正能量。四、写作实践。写作的形式很多,但目前大家常用的主要可能是作文、日记和小练笔等几种。这里的作文,是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习作”。 作文,对于写作教学来说,可以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心骨,日记、小练笔等可以不搞,但每学期这七八篇作文却是绝不可少的!少了它,作文教学就一无所依了,所以每位有责任心的

7、老师,都会精心辅导,精批细改,慎之又慎。既然平时大家都是这样教的,而且还很有一些效果,就无需多想,顺理成章了。五、“评与展”。评是评价,展是展示。它是学生写作的另外一种是激发内心的表达需要与愿望的动因机制。“评”的形式有多种,诸如老师对作文的精批细改、作文的课堂评讲、学生的自评自改、生生互改、家长助改等。“展”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生生交流、作文展览、板报呈现、作文获奖、作文发表等。这些评展或多或少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作文评展作为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不仅仅是一点一滴操作层面上的意义了。眼睛盯着的不是对作文的精批细改,侧重的不是“改”,而是“评”,以评代改,以评促改。这样看似大而化之,好似不够严谨,其实这与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与客观情况是相符的,它关键在于引导与鼓励。在评的过程中,它也会接触具体的语言材料,虽然指导的是这一篇,但其效用却远不止这一篇。作为老师,要悉心地“引导”与“鼓励”。在“改”作文上,我一般是注重自改、互改、重点改、分层改、轮流改,尤其是评改。这不是方法与操作问题,是思想问题,是理念问题。 作文教学,显而易见,不是孤立的一事(作文)一议;不是几种策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