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刑法学(1)-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01-202007共2套)_第1页
2107刑法学(1)-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01-202007共2套)_第2页
2107刑法学(1)-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01-202007共2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代号:2107国家开放大学2 0 1 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刑法学(1)试题2020年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2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 )。 A聋哑人和盲人 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C生理醉酒的人 D故意伤

2、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 )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7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

3、当( ) 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8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确有悔改 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_,二是_。10我国的_和_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11.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_和_判处刑罚。 1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_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_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13对于中止

4、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处罚。 14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_或_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15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_的刑罚方法。16缓刑考验期限应从_之日起计算。17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_原则和_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是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1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_、_的犯罪分子。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犯罪20犯罪主观方面21正当防卫22没收财产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4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五、案例分析(16分 25案情: 于某,男,17岁。2018年

5、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2018年9月刑满释放。2018年10月,于某到某烤鸭店打工,与老板黄某(女,40岁)相好后发生了两性关系,并一直保持到2019年2月初。2月中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2月27日晚8时许,于某在烤鸭店内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砍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菜刀脱手但仍然大骂于某,并说要杀死于某。于某便继续用椅子砸打黄某,直至其不再出声才住手。于某发现黄某已死,非

6、常惊慌,遂仓皇逃离现场。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试卷代号:2107刑法学(l)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20年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AD 2.D 3.A 4.B 5.ABCD 6.C 7.A 8.B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强制性最为严厉 10.国家工作人员 军人 11.主管人员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2.可能 放任 13.免除 14.方法行为 结果行为 15.强迫劳动改造 16.判决确定 17.吸收

7、(原则) 并科(原则) 18.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21.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8、,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4分)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分)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2分)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2分) 24.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禾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3分) (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2分) (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

9、原来的犯罪。(2分) (4)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3分)五、案例分析(16分) 25.评分要点: (1)于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间接故意犯罪。(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于某在受到黄某暴力侵害时用椅子抵挡并将其打倒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但在黄某倒地、侵害已停止的情况下继续用椅子打击黄某直至其死亡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而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分) (3)于某明知用椅子打击黄某可能会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却放任不管,以致造成黄某死

10、亡的结果发生.但纵观全案于某并无希望致黄某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故对其防卫过当行为应当以间接故意犯罪论处。(4分) (4)于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 (5)于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符合累犯构成条件,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3分)试卷代号:2107国家开放大学2 0 2 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刑法学(1) 试题2020年7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

11、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 -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3.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B.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C.公安机关的看守所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

12、( )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D.免除6.死刑不适用于( )。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三个月B.六个月 C.-年D.二年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_ _、司法解释和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 和_ _。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 _及其 _

13、,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和_ _。13.精神病人在或者_ _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_ _与 。15.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 和_ _。1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 给不法侵害人造成_ _,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1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_ _决定罚金数额。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9.刑事责任

14、能力20.犯罪预备21.主犯22.犯罪集团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五、案例分析(16分)25.案情: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男,25岁,元业。陈某的外甥。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犯故意伤害罪服刑2年半。朱某,男,17岁,无业。吴某的朋友。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住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2017年11月的上中旬,陈某带着吴某和朱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和朱某如何接近

15、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和朱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17年11月22日下午,吴某和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却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试卷代号:2107国家开放大学2 0 2 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刑法学(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2020年7月一、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6、。每小题3分,共24分) 1AC 2B 3ABCD 4D 5B 6ABD 7C 8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立法解释 学理解释 10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社会危害性 程度 12作为 不作为 13不能辨认 不能控制 14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15同类客体 直接客体 16超过必要限度 重大损害 17犯罪情节 18裁定减刑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0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

17、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2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2分)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2分)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2分)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18、2分)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分)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4分)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1分)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1分)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3分) (4)数罪中有判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