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贵族的特性和衣食住行_第1页
中国古代贵族的特性和衣食住行_第2页
中国古代贵族的特性和衣食住行_第3页
中国古代贵族的特性和衣食住行_第4页
中国古代贵族的特性和衣食住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贵族的特性和衣食住行2022/7/14 中国古代,是等级森严的等级社会。周代是一个礼制被极度规范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先人,无论是个人的生活还是整个的社会制度,都被纳入到了一个有着严密规范的礼仪系统之中。什么样的日子适宜出行?什么样的日子适宜婚嫁?迎接客人要穿什么衣服?出席丧礼要带什么物品从平民到王侯,人们都在一个礼的框架内循例有度地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周代的玉器也被纳入到一个严格的礼仪制度之中。君王应该用什么样的玉器?它的大小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尺寸?使用的时候放置在什么位置?而臣子相应的规格和用途又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有章可循,不得有丝毫的越轨之举。2022/7/14 出土于虢国墓的

2、一套组玉佩保留的非常完整,7个玉璜是它的主体,中间用丝线串连,丝线上缀满了精美的玛瑙石。在盛大的礼仪活动中,君王要佩戴上这组庄严的玉佩,它的长度直达人体的膝盖部位,这样的长度限制着君王的每一个举止,他只能有节制地迈着方步,一种神圣的仪式感通过这样的举止,来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2022/7/14玉器崇拜 周代之前,人们对玉器带有某种原始性的崇拜,而到了周代,这种崇拜更多地变成了理性的崇敬。君王和贵族赋予了玉器更强烈的政治色彩,他们使用的玉器成了王朝森严等级的象征物。在当年,贵族和君王身上的玉佩是最显眼的装饰,它们象征着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古籍中说,玉佩的组合和长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2022/7/1

3、4目录一、衣二、食三、住四、行五、用2022/7/14一、衣 锦衣而立2022/7/14历代服饰概览及其特点2022/7/14夏商周时期服饰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服饰,一般是上衣下裳的配套,或襦裤深衣下裳配套;后者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两只裤脚管套在胫上,也称胫衣,穿这种服装款式行动不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 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2022/7/142022/7/142022/7/14周代王后服饰2022/7/142022/7/14春秋战国服饰: 春秋战国之际

4、,又出现一种服装,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被称为深衣。深衣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衣式采用短领,衣长到跟,续衽钩边。随着诸侯国那时“百家争鸣”导致到列国服饰异俗。胡服第一次被汉族人民所接受,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东湖族及搂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 春秋战国服饰文化 2022/7/14 汉魏时男人们都戴头巾,和衣服一样,头巾也是基本着装之一。当时东汉名士郭林宗外出,头巾被雨水淋湿,一角陷下,可能郭林宗的翩翩风度具有引领潮流的潜质,也可能这一角搭下来的头巾以缺陷美挑战了传统审美观,不管是巾造就了人,还是人衬托了巾,总之路

5、人觉得很风雅,都学着他故意将头巾折出一角。一次小小的意外造就了一个延续了许多年的流行风潮。这种头巾在魏晋南北朝名士间很受欢迎,成为他们访友或聚会时首选的饰物。2022/7/14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2022/7/14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

6、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2022/7/14男性服饰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周人的图腾是火,因秦始皇十分迷信阴阳五行之说,所以认为是秦的水灭掉了周的火。而黑色主水,固尚黑),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上朝用的记事工具),耳簪白笔。当时的男子多以袍服为贵,袍服的样式以大袖

7、收口为多,一般都有花边。2022/7/14女性服饰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因此秦代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泥金鞋,以衬托它。2022/7/14 翻开史籍,凡提到魏晋名士贵族一定要仔细描绘一下他的外貌,总是外形俊朗,肤色白皙,那时有美得到现在都常被人提起的超级大帅哥潘安,有美得被粉丝们看死的卫阶。王羲之见到杜弘治时赞叹: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这是当时通行的贵族审美标准,所以抹粉熏香是一个优秀男人不能不做的事,出门之前

8、,名士们一定要抹得面如白玉,熏得香气扑鼻,然后才信心十足地握着拂尘,找人聊天,只有打扮和聊天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隋唐之后,男人开始更加注重功名的追求和儒学精神的完善,爱美慢慢倾斜成为女人的主要功课,贵族的男女分工越来越明晰,男人承担功名利禄,女人除了相夫教子,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2022/7/14 唐代是服饰最为缤纷的年代,皇室和贵族引领起一波一波的流行高潮,安乐公主堪称当时时装界的潮流女皇,她有一条百鸟羽毛织成的裙子,史料记载裙子的穿着效果为“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皇室成员引领的潮流路线,在长安很快掀起一股旋风,王公大臣家的女

9、子也坐不住了,仆人们的工作中又添了重要的一项,就是上山捕漂亮的鸟,一时之间山林里奇禽异鸟被捕得快要绝迹,朝廷出于环保需要不得不出面收拾公主惹下的祸,即使这样也不能禁绝人们对这种时装偷偷摸摸的追逐,爱美之心本来就是无法根除的。2022/7/14 唐朝的永乐公主专门开辟了一个种植各种香料香花的园圃,其中有二三十种植物是用来自制胭脂的,作为一个地位尊贵的胭脂DIY爱好者,永乐公主和她的姑姑安乐公主一样很快将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民间,那时候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们躲在深闺里,闲得无聊又心思活跃,也只能和姐姐妹妹们讨论了女红,再研究胭脂。2022/7/14 明朝大学士张居正生活也很讲究,当他还是皇帝最尊敬和信赖

10、的先生时,每天早晚都要抹香脂,他经过的地方都会香气缭绕,衣服每天都要换一套,他曾经在接待一个客人的时间段里,换过四套衣服,此人给历史留下了太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出行工具当属他的轿子。轿子是由32人抬的,里面装修豪华精致,前有会客室,后有卧室,还有回廊,里面侍立两个小童焚香挥扇。那时候他谁都不需畏惧,他的生活里有着权力与财富造就的奢华,有着文人自古风流的天性,有这些光环的掩护,即使专权行事也高雅起来。”2022/7/14 如此奢华、精致的生活是靠等级制度维系的,只有达到了贵族的等级,才配享用顶级的奢华,其他的人既没有资格,也不会有那么大的财力来用于个人的如此的消费。为了保证少量的贵

11、族们的顶级,为贵族们提供奢侈品的作坊一般都是官有的,是专门为皇家和贵族提供产品的,也只有他们配享用而且有能力享用这样的生活。2022/7/14后妃头饰簪,是用来固定头发的工具,古代男女都用簪。杜甫有诗句“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常在节日赐给大臣用珍奇物品制作的簪子。罪犯一般要被迫摘下簪子,脱簪后头上只有一个囚髻,后妃有过失,在皇帝面前也要脱簪、摘下耳环。簪有玉制、骨制、犀角制、象牙制、金银及其它金属制。 东汉太后礼服中规定的发簪长有一尺,以玳瑁为簪股,一端为华胜(华胜是一种饰物、又寓吉祥祛邪之意),上立一只凤凰,以翡翠为毛羽,下嵌白珠,垂以黄金饰物。 2022/7/14步摇步摇这种发饰据

12、古人考证是纣发明的。步摇插在头上,会产生一步一摇的妩媚状。宫中后妃的步摇一般用金作梁,垂以白珠。2022/7/14钗钗,具有两条尖枝。宫中有金、玉、玳瑁等珍奇物品制作的钗,而贫家女子只能戴荆钗,“拙荆”便是男人对外称自家妻的谦词。后妃钗上的装饰花样有凤、燕雀、鸾及花卉。魏文帝新宠薛灵云时,异国献火珠龙鸾钗,文帝拒不受,说:“珠翠都无法戴,何况龙鸾这么重的东西?”唐代一支玉钗在当时市场上高达七十万钱。唐代一位公主头上戴的九玉钗上刻九鸾,五色并呈,她发现钗上刻着“玉儿”二字,料知是南齐东昏侯宠妃潘玉儿的宝钗。 当年潘玉儿慷慨地用数倍的价钱买民间宝物,一只虎魄钏出价一百七十万钱,而晋元帝要封某女为贵

13、人时,却因雀钗太贵而不肯出钱到市上买,为此夏侯湛作了一篇雀钗赋。2022/7/14宋仁宗的母亲李宸妃怀孕时,与真宗一起游砌台。忽然玉钗从头上堕下,李宸妃唯恐不祥,真宗估算,如果钗未摔坏一定生男孩,侍从们把钗拾起,果真无损,真宗非常高兴,不久果真得了儿子。事属巧合却被传诵开来,好似玉钗有灵。 2022/7/14钿钿,是金属制成的发饰,图案以花为主,常称为金钿或花钿。钿和步摇都不起固定头发的作用。宫中女子将上述各种发饰相调配,戴在头上,与发髻一同显示美和富贵。2022/7/14花花,是最为鲜艳、随意又实惠的头饰,宫女游春时,无不将喜爱的花戴在鬓上。隋唐时流行花冠,皇后的礼冠就受了这种影响,礼冠上树

14、十二支花,应算作最华贵的花冠。明代宫女正规的冠服中就有帽上饰花的规定。 2022/7/14头发护养后妃宫女们不会忘记寻找护养头发的方法。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了叫做香泽的护发剂,涂在发上以防干枯。汉成帝宠妃赵合德沐后用九回香膏润发。隋炀帝时,宫女朱贵儿“插昆山润毛之玉拨,不用兰膏而鬓鬟鲜润”。 由此可知,隋时宫中已普及兰膏为润发之物。明代宫女们常用青纱罩在发髻外面,再插簪钗。她们发现桑汁可以润发,于是将桑叶捣成汁,和香料配在一起,装入小银盂,经常沾一些涂在头上,效果不错。明嘉宗的乳母客氏霸道又爱美,常令一群宫女手持梳具环侍左右,一旦她想润一下头发,宫女们就得一一用口中津液把梳子沾湿,为她梳发,此

15、法叫群仙液,据说是从岭南传入宫中的,可以令人黑发永驻,客氏用此法十分灵验,配上面妆、衣妆,四十多岁时仍如二八姑娘般鲜丽。 2022/7/14二、食玉食而肥 在秦汉时代,美食还只停留在锅里炖肉的低级水平,区别仅仅是官阶高的餐桌上多支几口锅而已,至于肉炖出多少种花样还没有发展成为文化。晋朝成为最重要的分水岭,这是个花样百出、离经叛道的朝代,贵族们此时真正觉醒过来,该好好享受自己拥有的特权了。皇帝司马炎到女婿王济家做客,对一道蒸小猪赞叹不已,王济得意地揭开谜底,原来小猪是用人奶喂大的。享受皇帝都未曾拥有的生活并且不需要心存畏惧,给了晋朝富豪一个宽容的空间。不止王济,何曾去皇宫吃饭都是自带美食,当时的

16、发酵能力有限,皇帝也只能将就着吃死馒头疙瘩,但是他何曾却一定要吃开花馒头,他在饮食上的开支达到每天一万钱。2022/7/14 有着享受才是正道的道德标准打底,两晋南北朝的菜谱越来越丰盛,江南有一道名菜叫鱼脍,流传至今,就是现在的生鱼片,切得薄如蝉翼,蘸点调料,入口即化。江苏人张翰到洛阳做官,时时怀念家乡鱼脍的美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辞官回乡,只怪鱼脍太美味,否则怎能令一个官场中人作出如此率性的选择?生鱼片一直到宋朝,依然得贵族的厚爱,不过那时叫水晶脍,大概因为晶莹剔透如水晶而得名。宋仁宗喜欢钓鱼,钓上来就让人做成水晶脍,赏给近臣一起吃,恩赐的东西也不是随手取来就给,总是皇帝认为好,大臣们边

17、吃边感受皇恩浩荡,暗下决心继续卖命干活,一道水晶脍让君臣两方都感觉自己成了最大赢家。2022/7/14 一场豪门盛宴讲究的是每一个细节,吃得美味与否有时候并不重要,享受奢华本身带来的乐趣才是盛宴的内在精神。明朝宰相严嵩家中的餐具,光筷子就有两万多双,材质高档,品种应有尽有,金筷、象牙筷、玳瑁筷、乌木筷、斑竹筷、漆筷等等,当然每一场豪门盛宴的背后一定都有自己珍藏的奢侈展览,它所带来的满足感也许可以抵挡内心很多的虚弱,毕竟他们并非如我们以为的因为财富而一定快乐。2022/7/14先秦时,古代宫廷就很讲求肉食,王的平日膳食多取用六牲,即:马、牛、羊、豕、犬、鸡。还总结了美味八珍,即用牛、羊、麋、鹿、

18、麇、豕、狗等原料制成的淳熬、淳母、炮豕、捣珍、渍熬、糁肝、膋炮、牂盖。春秋战国时又将八珍衍化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鹗炙、猩唇、熊掌、酥酪蝉(羊脂)。不知龙肝风髓是由何物取代的,已知的明代宫廷大宴上的炰凤烹龙,是用雄雉代凤、白马代龙。不过这些珍奇不是帝王平日常能吃到的。 周礼中将王的膳食称为玉食,并不只是形容。古人认为玉是阳精之纯者,食玉可以御水气。所以玉还有食用一途。不过玉实在太珍贵了,也谈不上味美,把玉屑配成食物摆上膳桌的事很难出现。把玉粒含在死者口中则是丧礼中的一项。 2022/7/14传说黄帝发明了蒸谷为饭,此后,饭成为贵贱均受用的主食。礼记中说,武王陪父亲文王进餐时,为表示孝敬,

19、文王吃完一碗添饭,武王也同样再添饭,不使父亲感到吃得比儿子多。古人赞颂周公求贤时,常说周公一饭三吐哺,可见当时饭便是日常主食。 在未用麦磨面时,麦是用来蒸食的。麦饭是民间常用食物,对于君主来说,食麦饭则意味着俭朴,有时匆忙或不得已只能用麦饭充饥。东汉光武帝一次外出遇大雨,冯异侍从光武帝,把车驾引至路旁空舍前,君臣躲进空舍,烧灶烤干衣服,冯异煮好麦饭,端来请光武帝食用。 王充生活在汉代,在论衡中讲到当时粟饭的做法,粟是小米,“春于臼,簸去糠,蒸于釜甑,举之以火,成熟为饭,乃甘可食也。”其实粟饭在春秋战国时已成为粗饭。梁是上等的谷子,膏梁是指肥肉加梁米饭,为富贵人家的膳食,那么宫廷中自然多用梁加工

20、为饭。古人将麦以外的脱粒后的谷物都称为米,“粲”和“精”指的是上等米。糯米早就出现,但并不普及。 自宋代引入占城稻以后,粳米成为人们的主食,尤其在南方,宫廷也不例外。2022/7/14“为稻粱谋”一语出现在唐以后,指的是谋一份不错的饮食(生计),可知稻、粱为较好的食物。到明清,稻米成为细粮中唯一的米类,小米、高粱已没有资格进入御厨,清代康熙皇帝还潜心研究稻种,培植了优良品种的稻米,在全国推广,在京西用玉泉山水灌溉的优质稻,为宫廷专用。清末宫廷用米除玉泉山米以外,还有紫、白、黄三色米,由河南产,因颜色奇特,受到两宫太后的欢迎。 大概从西汉开始,人们将麦磨成面,加水和成团、压扁,烤或蒸熟,叫做饼。

21、馒头是由蒸饼发展过来的,面和米成为主食中的两类。在宫廷,主食应算是肉而非谷物。 2022/7/14经常出现在御食中的汤饼,是煮熟的面食。饼又是面食的通称。汉代汤官负责供应御膳中的饼类。魏文帝曹丕曾怀疑何晏面色是涂粉之故,为验证此事,文帝召何晏来,赐食汤饼,何晏脸上冒出汗,文帝用朱衣拭其面,面仍皎白。唐代御膳中有“银饼馅”,用乳酪和面、膏腴作馅,皇帝有时将此饼赐给大臣食用,品尝到这种饼的大臣觉得美味无比。 五代时后唐明宗命人按他的意思做饼,用碎肉与面揉在一起,做成臂状,用刀截成每只二寸厚,蒸熟食用,称为“同阿饼”。北周宫中有种莲花饼,内有十五层,每层夹一朵莲茶,共十五色,宫中将此饼称为“蕊押班”

22、。北宋宫中御膳的饼类有鹭鹚饼、天喜饼、密云饼,外面还进贡龙团凤饼。也是一种饼,宋御食中有驰蹄、春分。 可知唐以后御膳用的饼越来越精细、考究,别出心裁,普通的饼在御膳中失去了地位,只是在刻意锻炼节俭风尚和困顿无奈时才食用。唐玄宗和太子之间曾在饼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则微妙的事情:一次,玄宗与太子共进餐,太子用刀切割熟羊肉,刃上沾满了油渍,太子用一张饼把刀擦干净。玄宗观察着太子的举动,见他用饼洁刀,面露不快之色;太子正不知怎样处理这张饼,象抹布一样仍掉当然痛快,发觉了父皇的脸色后,太子只好慢慢把饼送到嘴里。玄宗立即有了笑容,并说:“福当如是爱惜。”唐僖宗避战乱逃到蜀地的那段日子十分狼狈,粮食匮乏。到几乎

23、断粮的那天早晨,有位宫女拿出方巾包着的半斤面,用村人进献的酒和面做饼,烙成后请皇帝进用。嫔妃捧着饼哭着请求道:“此消灾饼,官家若以社稷生灵为意,乞强进半枚。” 2022/7/14至少在南北朝时,宫廷就已出现发面饼。南齐时曾用“面起饼”作祭品。 发面食品无疑也加入了御膳之列。宋代馒头的价值和美味被皇帝所承认,宋神宗视察太学时,对其伙食中的馒头十分满意,并说:“以此养士,则无愧矣。”御膳中也有子母馒头。 馄钝估计是由汤饼发展来的,宋御食中有五色馄饨。而饺子与馄钝做法相似,唐代已有水饺饵,又称为汤中牢丸或粉角。但未见唐宋皇帝如何赞赏它的美味。一生向往先贤的孔子,从古书上得知周文王喜食菖蒲葅(用一种有

24、香气的水草制成的酱),孔子也试图对菖蒲葅感兴趣,每日把菖蒲葅摆上食桌,缩着鼻子吃下去,三年以后才适应了,孔子是个讲求美食尤其喜好肉食的人,必知先贤的嗜物并不甚佳。 其实三代、秦汉乃至南北朝的宫廷膳食都远不能和后世相比。 2022/7/14魏晋南北朝有特殊的政治、社会格局,当时皇帝的膳食居然不如门阀贵族,皇帝经常对富臣的美食垂涎。晋武帝曾到王济宅中做客,王济之父王浑是晋朝大将,王济是名士兼附马。在王家,晋武帝发现这里的佳肴自己从未尝过,其中一样用琉璃器皿蒸熟的食物美味无比,武帝问王济此菜如何做法,王济答曰:“以人乳蒸之。”武帝脸上出现不平之色,未进完餐就起身离去了。宋文帝常到大臣谢弘微家求食,谢

25、弘微是个理膳能手,文帝光临其家,谢弘微忙与家人在厨中烹制,呈上,文帝得以美餐一顿。南齐武帝向祠部尚书虞悰求扁米粣,虞悰献粣及杂肴数十(器具),太官御厨愧然不如。武帝亲自向虞悰求其饮食秘方,虞不肯献出。武帝某次醉酒,周身不适,虞悰仅拿出醒酒鲭鲊一方。武帝仍无怪罪之意。以贪吃肥胖著称的宋明帝,尤其好食逐夷,即用石首鱼、鲨鱼、鲻鱼的肠肚制成的酱,明帝将此物由银钵盛蜜浸渍,每餐吃上数钵。一次明帝对扬州刺史王景文说:“这是奇味,你有吗?”王景文答:“臣一直很喜欢吃,但家贫很难得到。”明帝听了十分得意,更加嗜好此物。由于贪吃,五脏难以负荷,胸闷腹胀,以至透不过气来,复又大量饮酒以助消化,最终困于饱食而死。

26、 隋唐以后皇宫的膳食跃上了新的台阶,尚食局集中了全国一流的厨师,其手艺在朝廷外很难找到对手。皇帝便可享受天下至美的食品,南北朝的困境不再复现。 唐代的御食用装饰华贵的牙盘盛装,日常膳食每餐用九个牙盘装食味。2022/7/14唐代尚食局的手艺被人们传为佳话。中书省的冯给事曾帮过新提升的尚食令的一点忙,尚食令提出要去冯家献点薄艺。这位尚食令是位造子(薄饼)手,他在冯家厨房操作,冯氏一家人在帘后观看。只见他极为利落地团面,旋即一张薄饼置入铛(三爪锅)中,将熟,又渡出入水中,良久,忽又投油铛中,取出抛在台盘上,饼仍旋转不止,冯给事一家人品尝,其昧脆美,不可名状。这不过是略施小技。制作珍味御膳要比这复杂

27、得多,如“浑羊殁忽”的做法是:取鹅,去毛及五脏,内中置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取羊一只,去毛及肠胃,置鹅于羊中,将口缝好,放在火上烧制。羊肉熟时,取出肚中之鹅食之。皇帝经常将这种美味赐给翰林学士。 唐玄宗曾设计了一种食样,用刚射来的鲜鹿(幼年的鹿),取血、剖肠,用鹿血加热煎鹿肠,趁热食之,叫做热洛河。玄宗还将此味赐给安禄山和哥舒翰。 唐敬宗时,内廷新出一种供暑食的清风饭。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和,放入金提缸,垂下冰池,待其冷透,供为御膳。就是一种凉粥,只是原料除牛酪浆外,令人难以确认为何物。 很多物质名称上古今不同,使人迷惑,古人给食物起的名称多很奇妙。 2022/7/14唐代皇帝的

28、早膳有一种叫“玉尖面”,用“消熊栈鹿”为肉馅,就是今人的包子,玉尖面指的是馒头,熊之极肥者叫做“消”,鹿以倍料精养者叫做“栈”,所以这种包子的馅用的是熊和鹿肉,主要是肥肉。古人以肥肉为美味,“熊白”便是一项,取用熊背部的肥肉。 唐御膳中有很多食样,世人从未见过、尝过。御厨的绝艺也秘不外传,人们只能从皇帝恩赐的食样中管窥其豹。如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下嫁时,懿宗所赐的御馔中有灵消炙、红虬脯,颇为奇特。灵消炙是从一羊上取下的四两肉烤制成的,经酷暑而终不见F?B。虬脯大概是用牛或其它牲畜筋做成的,伫于盘中健如虬,红丝高一尺,按倒可再弹起来。没有人能看得出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唐代御食中很多食品是制好后可以

29、久存的熟肉,调料中有较多的盐和糖,经烧烤去掉大部水分,因此可以久存。炙的品种很多,其中有一样逍遥炙,不知用何种原料,逍遥炙用九龙食盛装,一定是炙中的佳品。其实炙这种熟肉制品先秦就已有之。 唐代皇帝为了广揽美食,制定了一项新规定,凡新升任的公卿大臣,都要向皇帝献食,称为“烧尾”。烧尾之意,意为新羊入群,多有不愿,必火烧其尾,才可窜入群中。烧尾本是士人新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被皇帝取用来,可见皇帝之贪婪饕餮。 韦巨源拜为尚书令后,大献烧尾,留下一本食帐,可供后人一睹当时饮食之盛。2022/7/14三、住广厦而居 房屋的规制体现的仍是居住使用空间的等级制度。成文的规定周朝时就出现了,如天子都城“方九里

30、,帝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周礼。考工记)春秋时,诸侯相互吞并,先是剩下十国,后来只剩了五霸,到战国时也只有七雄。财富和人力的集中,使权贵人士更可以争相建筑宫殿美室,供自己享用。 中国自古是讲究礼制的宗法社会,你建得阔大,我比你更阔更大,岂不乱了套。于是,从天子到百姓,从宗庙到居室,都定下了制度,什么等级建什么样的房子,有了一定之规。2022/7/14 古人喜欢造别墅,那时买地皮不难,倒是如何将别墅造得有情有调是更大的问题,谁也不想花了巨资,却效果平平。最后落得个土财主的名,这个词从古到今都是极不受欢迎的。所以,评价一个古人的修养或是窥视他的心灵密码,就去看看他家的园子。相比第一套住宅

31、,别墅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求,它能诉说太多的内容,可以彰显主人的财富和贵气,可以怡情养性,可以逃避官场无奈,可以寄托人生理想。2022/7/14 在晋朝,富甲天下的石崇就有一所别墅,这可能也是中国记录最早的别墅了,或者更确切地讲是一座地主庄园,名为金谷园,里面有清泉茂林,果树竹柏药草,面积四十顷,羊二百只,还有鸡鸭鹅猪,水礁鱼池,这些资产都是让石崇引以为傲的东西。他自豪地感叹娱目欢心之物备矣,并且兴致勃勃地以东道主的身份主办过一次大型文人聚会,来的人都身手不凡,大家慷慨赋诗,石崇将这些诗歌编订成册为金谷集。财富本来是无趣的东西,石崇原本也只是个奢侈的推崇者,斗富高手,一旦附庸风雅,主人顿

32、时底气十足,本来只是财富象征的别墅也理直气壮地跟着名垂千古。2022/7/14帐汉武帝曾用琉璃、珠玉做帐,珠玉在月夜下闪光,帐上还缀以各种天下珍宝,武帝将这座宝帐供给神仙居住,以示虔诚,自己在一旁用次之的乙帐。汉武帝还有玳瑁帐,在帐的四周嵌满玳瑁,与之相媲美的应是唐代同昌公主的珠帐,全部用珍珠连缀为帐。十六国中的后赵皇帝石虎,冬天用明光锦做帐,里层复帐用白缣为之,帐的四角安装纯金银铸刻的装饰物,帐顶是一朵灿烂的黄金制成的莲花。隋炀帝在扬州建造的迷楼,楼上设四宝帐,一曰散春愁,二曰醉忘归,三曰夜酣香,四曰迎秋月,各缀以宝物。唐玄宗时,用翠羽帐供皇后使用,王皇后被废,王译为之作翠羽帐赋。 幄一种大

33、帐,为四方形,周礼说幄四合象宫室。帐一般施于床上,幄则施于地上,幄的四周叫做帷。 帷幕、幔、帏与帐的形制大体相同。 2022/7/14屏风屏风首先用来挡风,一般摆在座位后面,屏风又称扆,取依倚之意,礼记中说天子当扆而立。 屏风高八尺,除了挡风以外,作用很多,堂中议事,屏风后面可设旁听者,不为人知。如汉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新寡,想再嫁宋弘,光武乃召宋弘议事,让湖阳公主躲在屏风后面,听他们的谈话内容。屏风上可雕可画也可书写文字,贪于淫逸的汉成帝命人在屏风上画纣与妲己的猥亵状,汉光武帝殿内的屏风上绘着美女图,宋弘一次和光武帝议事时,发现皇帝不时望一眼屏风上的美女,宋弘正色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光

34、武帝从善如流,立即令人将屏风撤去。唐太宗将地方官的姓名列于屏风之上,朝夕斟酌如何用人,后来又将魏征的“十渐疏”抄录于屏风之上,唐太宗的这种做法被子孙承袭,唐德宗命人在麟德殿的屏风上绘汉魏君臣,列其善言美事,唐代宗也将前代君臣事迹写于六个屏风上,宣宗则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上,经常神色庄重地拱手读屏风。不过,屏风更多的是装饰性的绘画、雕刻。 2022/7/14许多用珍贵材料制做的屏风被载入史册。汉武帝用白琉璃制作的屏风,光照洞彻。又有记载说,汉武帝造神明台,摆设着用玉片缀为龟甲的屏风。 吴国孙亮用琉璃制做的屏风,镂刻着瑞应图一百二十种。汉代多用云母、火齐制成珍贵的屏风,云母是一种矿物,可剖为片,薄者

35、透明,火齐与云母相似,也是一种矿物,色黄赤似金。翡翠是一种珍玉,制作屏风则用料可观。 唐玄宗曾赐给杨贵妃两件珍贵的屏风,一为水晶屏风,杨贵妃转赠给其兄杨国忠;另一屏风名虹蜺,雕刻着前代美人,美人的衣服和器玩都是用重宝星星点点嵌成的。这件屏风本是隋文帝赐给义成公主的,义成公主后来成为匈奴王的阏氏,隋炀帝的萧皇后在炀帝死后,辗转投奔了义成公主,贞观初年,萧皇后回归长安,也带回了这件屏风。 帘为户帏,也起障蔽的作用。在帝王宫中,金玉珠玑也被用来做帘。汉武帝为招致仙人,用白珠为帘,又制成翠羽麟毫帘,汉成帝宠妃赵合德所住的昭阳殿,户设珠帘,风来则发出细碎的鸣响。 2022/7/14床床的释义为装,用以装

36、载人。床对于古人,夜间则卧,白天则坐。当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时,要辅臣王导与他一同坐在御床上接见大臣,王导坚决辞谢。北魏人魏收在室外读书,坐在板床上,几年后床板被坐坏。皇帝的御床一般用柏木做成,也有用金属制成的。唐代内廷事务官尚舍负责掌管殿庭供设包括床,床有金铜行床。床栏用珍奇点缀。隋炀帝有五方香床,缀金玉珠翠。唐玄宗时,西域波斯进献玛瑙床,夏天皇帝如果怕热,可以用石床。南朝宋武帝刘裕曾患体热,有人献石床,刘裕没有用而是把石床打碎了,以防臣下为了献媚而劳民伤财。 2022/7/14榻榻的形状是长狭而单,离地较近。宋太祖赵匡胤准备伐江南时,江南国主(南唐)派使求饶,宋太祖说:“江南主有何罪?但卧榻

37、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乎?!”宋太祖此话用的是比喻,实际上榻很窄,很难挤下两个人,如果两人挤在一榻上睡,那么其中一个人肯定睡不好。皇帝的榻一般是用来坐的,或者临时性的躺下休息,但夜间不会睡在榻上,除非有繁重、紧急政务缠身。榻可以经常移动位置,也可以折起来放在一边。 簟簟是古人的床席。民间用的簟都为竹制,宫廷用的簟除了竹簟以外,还用珍奇的象牙等物制簟作为奢侈品,汉武帝曾以象牙簟赐李夫人,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所住的昭阳殿中也有白象牙簟。晋代太子纳妃的聘礼中有乌韬赤花双文簟。 梁简文帝萧纲作了一篇答谢定襄侯赠卧簟的诗文:“筠簟多品,筱荡杂名,校色比奇,独此为贵。自含苍紫,似久暴于柯亭,乍舒黝素,若屡沾于湖水

38、,三伏余炎,九折成用,便可旅食南馆,高卧此牎。”描述了用了宝囊侯的卧簟如何惬意。 2022/7/14席席也是竹制的。古人席地而坐,就是以席为地,坐在席上,孔子曾说:“席不正不坐。”汉时皇帝也经常坐在席上,汉文帝和贾谊谈话时,两人都是席地盘坐,汉文帝凑近一点听,就把席子向前挪动,再坐。唐宋以后,椅子通用,皇帝便很少坐在席上了,席多做铺床之用。 帝王后妃所用的席子中,恐怕只有汉文帝的莞蒲席最为廉价了。皇帝的席子至少有文饰和丝缎镶边。战国时燕昭王的席,编(或绘)成云雾麟凤图案,席上杂错宝饰,散荃芜香。汉代赵合德就有三种绝世之席,一为回风席,一为椰叶席,一为绿熊席。绿熊席毛长二尺余,人睡在其中,拥毛自

39、蔽,望之只见绿毛不见人,坐时,毛长没膝,席上熏香,坐此席后,沾上的香气竟百日不歇。 2022/7/14褥古人的褥铺在床上的为承床褥,垫在座下的为独坐褥。 皇帝的褥子一般用丝中棉为里,外裹绸缎,加缘饰,魏武帝曹操讲求节俭,褥子只用来取暖,不加缘饰。宋代曾规定,大礼时御座的褥子金裹、装钉、施珠,宋高宗认为事天以诚为主,不必用珠子饰褥。金缕褥和裘皮褥属于较奢侈用品。张易之因受宠于武则天,其母也分享富贵,张易之为母亲求得了牙席、犀簟、鼲貂之褥。 世说新语中说,晋孝武帝十三四岁时习性古怪,冬日白天只穿一层单衣,而夜晚叠数层厚褥睡觉。谢安劝道:“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热,恐非摄养之术。”孝武帝却说:“

40、夜静宜温。”谢公出门摇头叹气。 2022/7/14枕中国古代民间很早就用杨花、柳絮或其它松软物质作枕。曹魏宫中皇帝用漆画韦枕,韦是熟牛皮,作为枕的外层。晋代皇太子纳妃聘礼有龙头髻枕,是指枕的外形,不知内层用的什么材料。从史书上看,古代财富拥有者们包括皇家爱用宝物作枕,而宝物们如琥珀、玛瑙都是硬物,不知如何消受。 古诗曰“睡爱珊瑚枕上凹”,做成凹形大概可以解决后脑不舒服问题。南朝宋武帝刘裕北征时,有人献琥珀枕,光色堪丽,刘裕听说琥珀可疗治金疮,便将琥珀枕粉碎,分给将士们。古代曾出现过水晶枕,夏天用时非常凉爽,水晶应是水银,有首咏水晶枕的诗“千年积雪万年水,掌上初擎力不胜。南国旧知何处得,北方寒气此中凝。黄昏转烛萤飞沼,白日搴帘水在簪。蕲簟蟓琴相对好,裁诗乞与涤烦襟”。唐代皇帝曾用水玉腰带祛暑,不知水晶枕是否在御用之列。不过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