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昌市高三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南昌市高三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南昌市高三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南昌市高三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南昌市高三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南昌市高三语文二模检测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5.04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风洞是一种空气动力实验管道状设备,由洞体、驱动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它通过人工方式产生和控制气流,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及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常用来测试与周围空气流动有关的工程应用。作为地面上人造的“天空”,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成为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产的“绿色通道”。

风洞洞体主要用于测量和观察模型,试验段上游有稳定段和喷管,稳定段的作用是提高气流的平直度和减小气流的紊乱程度,喷管则是将气流加速到所需的速度;试验段下游一般有扩散器,用于降低流速和残余速度损失,还有一个排气段,用于将风洞外的气流或回流段引导至风洞入口。为便于实现和测量,风洞试验中,模型一般固定不动,而让试验气体高速流过模型,相当于将研究问题坐标系固定在飞行器上。当然,也有一种更接近实际问题的试验模式——气体不动而模型运动,其困难就在于模型的高速发射、回收以及测量。

以膨胀管风洞为例,驱动系统主要依靠活塞驱动和膨胀管加速。活塞驱动段,通过控制高压空气的释放驱动活塞运动,完成驱动轻质气体压缩。高压空气的内能转化成活塞机械能,再转换成轻质气体机的内能。在压缩终了,活塞将以一定进度与活塞压缩管底部以及央膜环碰撞,压缩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膨胀管加速采用多级、分次加速方法,经活塞驱动的轻质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控制第一道膜片破裂,形成第一道激波,进入至激波驱动段。第一道激波使低压端中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一次加速,此后激波通过全部试验气体后击破第二道膜片形成第二道激波,进入激波被动驱动段。第二道教波促使被动驱动段内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二次加速,达到一定压力击破第三道膜片,激波进入膨胀加速段,使试验气体第三次加速,在加速同时试验气体的温度、压力亦随之下降。经过三次依次加速,试验段内气体具有很高的速度和较高的焓值,从而具备模拟飞行器气流状态。此外,由于膨胀管风洞在试验段前增加了喷管,扩大了膨胀管的试验流场均匀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膨胀管的试验时间。

(摘编自《风洞究竟是什么?》《国之重器缔造者:中国风洞如何领先世界?》)材料二:

1936年,旅美归来的伍荣林教授在南京主持建造国内首座1.2米回路式低速风洞,开创了中国风洞建设的先河,为中国风洞事业搭建起最初的框架。他提出的串联双试验段风洞理念,至今仍在气象局仪器校准中发挥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进步建立完整的风洞试验体系,成为支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1958年,马明德教授带领团队克服了设备匮乏、技术空白等困难,成功设计并建造了新中国首座低速风洞,为中国风洞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中国风洞技术实现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俞鸿儒院士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风洞技术难题,培养了大批风洞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风洞理论和技术基础。此后,中国在高速风洞和高超声速风洞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8年,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JF-12高超声速风洞,可模拟飞行速度高达9倍音速的极端条件,为导弹和航天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持,被誉为“超级风洞”。2012年,中科院力学所姜宗林团队基于俞鸿儒院士独创的爆轰驱动理论,建成总长265米的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这座“超级巨龙”以100毫秒试验时间、9马赫风速、3000℃高温的性能,首次实现真实气体效应下的气动力精准测量,单次运行成本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千分之一,其反向爆轰驱动技术突破了美国LENS风洞的技术垄断。而乐嘉陵院士提出“多尺度模拟”技术,解决了高超声速飞行嚣气动性能测试中的关键难题。2018年,中国风洞技术成功应用于C919大飞机的气动性能测试,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陈懋章院士作为C919大飞机气动性能测试的核心专家,带领团队优化了风洞试验方案,确保了C919大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023年,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将试验能力拓展至更高马赫数,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全“飞行走廊”的国家。如今,新一代风洞技术领军人物张卫红教授提由了“数字风洞”概念,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洞试验的效率和精度,为中国风洞技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中国风洞技术正加速向多领域延伸,如今正以每年数千次试验的强度,托举着中国飞向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超级风洞技术突破》等)1.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对风洞洞体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激波被动驱动段②激波驱动段③稳定段④试验段

⑤喷管B.①喷管

②试验段

③排气段④激波驱动段

⑤激波被动驱动段C.①激波驱动段

②激波被动驱动段③稳定段④喷管

⑤试验段D.①试验段

②喷管

③排气段④激波被动驱动段⑤激波驱动段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洞主要通过稳定段、喷管等控制气流从而模拟飞行状态,试验段上下游的部件功能互补,以优化气流状态。B.风洞试验中模型固定、气流流动的模式,与实际存在差异,而气体不动、模型运动的模式更真实,难度也更大。C.JF-22的建成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全“飞行走廊”的国家,说明中国已完全掌握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技术。

D.中国风洞技术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过程,逐步在低速、高速和高超声速风洞方面,形成了自主研发系统。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港珠澳大桥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测试,优化抗风设计,保障工程安全。B.新能源汽车借助汽车风洞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续航能力和行驶稳定性。C.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利用风洞模拟不同风速条件,帮助运动员优化滑行姿势。D.某高校开发“数字风洞”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课堂上模拟测试。4.两则材料文体不同,在语言表达上却有相同之处。请从词语使用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风洞技术取得快速发展并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捉月刘以鬯

李太白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飞入月亮。他喝得醉醺醺的,手执横龙泉,逍遥自在地一边起舞,一边吟啸,刚才那一股悒郁的心情,顿即消失殆尽。暗忖:“如果这不是梦,多好!”醒来后,依旧是梦,心像上了锁,很懊恼。

他睁开忪惺的眼睛,首先看到的便是那柄挂在墙上的横龙泉。前些日子,在路上忽然遇见从甥高镇,久别重逢,寒暄几句后,拉他走进酒楼。三杯下肚,始发现身无分文,只好把多年悬在腰间的宝剑押掉,然后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大醉。过几天,忽然想起这把宝剑,于是向朋友借点小钱,赎回来,挂在墙上。

一个多月来,李太白一直躺在病桶上,没有提过笔,也没有执过剑。

太白是一个生性好动的人,打从廿五岁起,离开紫雪山,一直在外边邀游,从未有像此刻那么苦闷的。

夜已深,明月皎洁,纸窗上印着一簇簇竹叶影,虽凌乱,却摇曳多姿。

太白从小就爱月,一生最抵御不住的也就是月之诱惑。

他生平最喜爱的事物有三样:漫游、饮酒、洁白的月亮。他将自己的名字也题作“白”,足见他对纯洁的要求是如何的殷切了。现在,他对月亮的渴望,使他本能地喃喃而吟“床前明月光”,虽然是旧作,也不免撩起一番乡愁。

他开始驰骋想象——四川清廉乡的故居跃然出现在面前,依旧那么大,依旧那么峨奇,只是雕栏断了,泥金楹联斑落了,那两扇朱红油漆的大门,如今也因为脱落门闩而在风中时开时闭。

他又想起了长安。在繁华的长安城里,生活享受近乎豪奢,但内心的苦闷,在酒和诗的孕育中,越长越大。

他不欢喜唐玄宗,更不欢喜唐玄宗把大批斗鸡人当作国家栋梁。他讨厌高力士,更讨厌宠爱高力士的杨贵妃。为了这个缘故,他宁愿放弃仕途生活,唱着、笑着,离开这罪恶的京城。

在洛阳遇见了杜甫,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大事。那时候,杜甫才只三十三岁,刚从山东漫游归来,行装甫卸,便被李白的豪爽性格吸引住了。在吹台饮酒的时候,杜甫说:

“我已敏感地察觉了这盛世时代的危机。你呢?”

“宫廷中过着极度荒淫的生活。”李白感喟地叹息一声,继续说,“甚至连蹴鞠的人们也可以左右国政,那还像什么话?"

“所以你终于摆脱了富贵荣华?”杜甫问。

“只想求仙访道。”李白答。

“这样也掩饰不了你对国家的关切?”

“总比与那些斗鸡蹴鞠之徒厮混在一起好。”

杜甫颔首微笑,李白微是颔首。

于是两人一同到山东齐山去追求自由。到达山东后,他们常在鹊山湖的新亭相对饮酒。一切都显着那么单纯,那么调和,那么美丽。

然而这“有福”的日子并不长,杜甫要到长安去,李白也有意继续他的新漫游,因此在兖州的石门,两人一连干了好几杯,李白感喟地说了一句“别矣”,热泪满眼眶,沉吟良久,才说了一句:

“希望能够早日重开金樽!”

杜甫被感动得饮泣起来,关怀地对李白说:“兄长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但在做人方面,请恕愚弟多嘴,最好能够收敛一点。”

月亮里没有污浊,也没有忧患,更没有长安城内的乌烟瘴气。

然而尘世究竟不是月亮,尘世的忧患似乎是无尽的。这些年来,洛阳失守了,潼关也随之陷落,唐玄宗昏庸到了极点,杨贵妃虽然在马嵬坡被勒毙了,但仍无法保住长安。因此,他毫无豫疑地接受永王的邀请,准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年来,永王的失败使他在浔阳被捕,倘非郭子仪援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当“长流夜郎”的公事批下来时,他竟悲恸得痛哭流涕了。这位五十八岁的老诗人终于踏上了流窜的长途。

当他抵达巫山的时候,大唐为了册立太子和天旱,施行了全国性的大赦,李白因此也被释归了。

但是由于衰病交加,他只好来到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他走到李宅门口,病情已十分严重,两鬓如霜,满脸风尘,一见阳冰,感喟地叹息了:

“唉,倏忽之间,我已经历了一生。”

整整一个月,他静静地躺在木榻上,不出门。有一天,阳冰告诉他:“官军节节胜利,天宝之乱年内即可结束。”但李白对此已不大关心了。

他挣扎着起身,伏在书案上,将自己毕生的诗稿全部整理出来,双手捧给阳冰说:“替我编个集子,最好再作一篇序。”

阳冰只会颔首,哀恸得说不出话来。

早晨醒来,他发现自己的创作欲又强烈了起来,他想写一首诗。阳冰嘱他喝药,他不肯。他有一种怪僻而捉摸不定的脾气。

夜已深,他独自站在纸窗前,贪婪地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往事,实有无限的憎恨,心忖:“这个人世为什么不能像月亮一样美丽?”

他悄然回转身来,提起笔杆写下了他的“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特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写下了最后一个“涕”字,他陡然感到一阵轻松,他开始含着眼泪发笑。

他立即穿上锦袍,并将横龙泉佩在腰间,一连喝了几盅酒,周身充满活力。

他提了酒壶,奔到江边。采石江静静地躺在那里,银光射在江上,一江澄静的柔波浮泛起青色的幽辉,平滑而软嫩,用手指轻轻一点便会戳破。

芦苇丛泊着一叶钓鱼船,李白当即纵身跳入,执起木桨,开始徐徐划行,划到江心,放下木桨,让扁舟自由地在水上浮荡。

他高举酒壶,仰头倾饮,看到了那皎洁的团月,竟大声狂笑起来,笑声填满了宇宙的寥阔。

天上的明月笑了,江里的月影也笑了。

两个月亮同时听到一位傲岸者的笑声,发射出更强烈的银色流苏,仿佛在赞许他的愿望。

太白低头凝视水中的月亮,神往在一片纯白里。他站了起来,右脚踏入水中,大声狂呼:“我来了!”然后将左脚也踏入水中。

江水掀起一阵漩涡,月影破碎了。瞬息间,漩涡徐次消失,月影复归团,江面上浮起一只李白的布靴,慢慢地向皎洁的月影浮过去……

(本文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梦中手执横龙泉起舞,落魄时以宝剑为抵押物,最后又佩剑奔往江边,文章以这一线索之物串联情节,表现人物。B.李白整理诗稿托付李阳冰的情节,暗示他已接受生命将尽的事实,但通过“临终歌”仍流露出对功名的眷恋。C.文章写李白从选择放弃仕途,到接受永王邀请,再到不再关心军事胜利的消息,意在揭示他的人生选择与其性格相契相合。D.小说结尾写李白投江后“布靴向月影浮去”,象征其肉体虽逝,精神却与永恒的明月融为一体,达成超脱。7.下列关于文中李白与杜甫相遇的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与杜甫同时感受到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的危机,但李白对时代环境与自我处境的理解显得更为深刻。B.李杜对话后,二人不约而同“颔首微笑”,说明彼此深深理解,这为他们相约同去山东漫游做了铺垫。C.分别时,与李白的告别之语不同,杜甫的话既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才华的赞美,也有对朋友的真诚劝诫。D.李白与杜甫相遇时吹台饮酒,共游时相对饮酒,分别时连干几杯,可见酒是两人交往情谊深厚的体现。8.文章多次通过李白的视角写月亮的皎沽,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9.李白是我国唐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一代“诗仙”。文中通过饮酒作诗捉月等情节在表现李白自由豪放、诗性浪漫形象特点的同时,也借助更多艺术手法展露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成帝崩,哀帝即位,群臣奏议宗庙迭毁之次,谓孝武①亲尽宜毁。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孝文皇帝厚以货赂,与结和亲,犹侵暴无已。甚者,兴师十余万众近屯京师及四边岁发屯备虏其为患久矣。非一世之渐也。诸侯郡守连匈奴及百粤以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所杀郡守、都尉,略取人民,不可胜数。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远遁于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橅可见。又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下之祠,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藩,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臣愚以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不宜毁。

(节选自班固《汉书·韦贤传》)

【注】①孝武:即汉武帝。材料二: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官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四》)材料三:

武帝之劳民甚矣,而其救饥民也为得。虚仓廥以振之,宠富民之假贷者以救之,不给,则通其变而徒荒民于朔方、新秦者七十馀万口,仰给县官,给予产业,民喜于得生,而轻去其乡以安新邑,边因以实。此策,晁错尝言之矣。错非其时而为民扰,武帝乘其时而为民利。故善于因天而转祸为福,国虽虚,民以生,边害以纾,可不谓术之两利而无伤者乎!史讥其赞以亿计,不可胜数,然则疾视民之死亡而坐拥府库者为贤哉?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武帝》)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兴师A十余万众B近屯C京师D及四边E岁发F屯备虏G其为患H久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B.降,使……投降,使动用法,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相同。C.“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与成语“语焉不详”中的“焉”用法相同。D.穷,尽、极,与《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中的“穷”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汉初期,匈奴屡屡犯边,骚扰边境的百姓,成为影响汉朝统治的极大祸患,汉武帝展开了有效的战略反击。B.汉哀帝时,群臣认为与武帝的亲缘关系已经疏远,可迁其出宗庙,刘歆却认为武帝功业显赫,其祭庙不应废止。C.秦皇汉武,都曾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征伐四方、劳民伤财,但是二人后期的做法不同,结局也不相同。D.汉武帝率先提出振救饥民政策,迁徙灾民到朔方、新秦等地,并提供给他们粮食田产,百姓在此安居乐业。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觋代汉语。(8分)

(1)孝文皇帝厚以货赂,与结和亲,犹侵暴无已。(4分)

(2)错非其时而为民扰,武帝乘其时而为民利。(4分)

14.历史的评说,有时见解不一。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中对汉武帝的认识和评价,写一则人物短评。(5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喜迁莺·秋夜闻

康与之①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汉使②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烟水暝。声过小楼,烛暗金猊③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④,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⑤人远,玉关⑥无信。

【注】①康与之:南宋词人,本词为词人南渡初期的作品。②汉使:指汉代使节苏武。③金猊:香炉的一种。④裁诗挑锦:前秦窦滔之妻子苏氏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夫以传情。⑤杜陵:这里指汴京。⑥玉关:即玉门关,这里指北方。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以“秋寒初劲”点出节令和气候,营造出寒冷萧瑟的氛围,以凛冽的笔锋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B.“烛暗金猊冷”中,将“烛暗”的视觉描写与“香冷”的触觉描写相叠加,折射出词人当时的心境。C.词人想象洞庭上茫茫云海之景,心系“杜陵”,无奈相隔甚远,未能给北方的亲人带去任何消息。D.结合本词中相关意象的迁徙特点、飞行姿态、栖落景象及关联的典故,推测横线处所缺字为“雁”。16.本词通过时空的转换来表达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燕歌行》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战士久戍边疆的艰辛,又表现了家中妻子对远方丈夫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2)在安静的空间里独处时,我们可以如归有光在项脊轩里那样,时而“

”,时而“

”,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放达,或凝思。(3)“眉”这一意象在女性容貌的描写和文人意志的展现中有着独特的意义,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佳句,如“

”。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中国南方地区的山林中,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植物——金樱子。这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不仅本身带刺,其果实也同样布满尖刺,在采摘时不得不

A

。①金樱子尽管外表看似凶猛,②却因其果实甜美而深爱人们喜爱。③它的果实成熟后,④含糖量高达25%以上,⑤因此金樱子赋予了“糖罐子”的美誉。

(甲),金樱子耐旱、耐贫瘠,在海拔200到1600米的阳光充足的山坡、路边和溪流旁都能顽强地生长。金樱子发达的坚韧的藤蔓常常带着晨曦的执念让自己细密尖刺的手脚蜿蜒游走在岩石或其他植株身上,迅速便将整个山野蔓延了一片。花期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大约在3月到5月之间,因地域和气候而有差异。尖刺枝上的花朵洁白如雪,搔首弄姿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人们会采摘金樱子的花朵,晒干,泡茶。此外,金樱子成熟后转为红褐色或金黄色,它可以作为食材,与其他食材一起烹饪出美味的佳肴,为餐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味。

金樱子除了食用价值外,(乙),其根、叶和果子都能入药。此外,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索C、氨基酸、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

B

。18.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搔首弄姿”的妙处。(4分)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章甲、乙两处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作为一名植物知识宣传者,请为“金樱子”撰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100字。(4分)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阅读I的材料中,人造“天空”风洞,作为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经过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正托举着中国飞向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对这一“托举”,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3分)C2.(3分)C(风洞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的核心工具,但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涉及材料、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多领域的技术,因此“完全掌握”表述错误)3.(3分)D(风洞技术主要用于模拟气流条件,优化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的设计。D项中不属于风洞技术的运用,而是风洞技术的教育。)4.(4分)①科学严谨,大量使用“激波驱动”“马赫数”等术语介绍风洞技术,准确而专业。②形象生动,使用“天空”“绿色通道”“超级巨龙”“飞行走廊”等词语,增强可读性。(每点2分)5.(6分)①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推动中国风洞从仿制走向原创,进而实现全球领跑。②几代科研工作者持之以恒的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③多领域协同发展,风洞技术不仅服务于航空航天,还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开发、民用航空等领域,技术积累的广泛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④国家对风洞技术的持续投入和战略重视,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技术突破提供了资源和保障。(每点2分,答到任意3点可给满分)6.(3分)D(A项,横龙泉宝剑并没有串联起情节,不是线索之物;B项,“眷恋功名”错误,“临终歌”表达的是壮志未酬的悲慨;C项,文章关于李白的续写并不是意在表现性格与选择的相契相合,李白的选择更多地与他对现实的理僻相关)7.(3分)A(李白与杜甫都有各自对时代环境与自我处境的理解,二者不存在比较的问题。)8.(4分)①皎沽的月亮是纯净美好的象征,可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李白对高洁人格的不断追求。②衬托出人物在不同情境下内心的不同心境,是人物心理情感的寄托物。③形成文本内在结构上的呼应,让内容显得更为紧凑。④烘托意境,渲染氛围,凸显出作品的诗意和美感。(每点2分,答到任意两点可缔满分)9.(6分)①通过卧病、几次流泪等细节写出了诗人李白的另一面,即他作为普通人也拥有忧伤与快乐,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②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李白的真实性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活生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③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塑造了一个正直、高洁、多情、浪漫的诗人形象,丰富了作品的文化意蕴。(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3分)BEG(兴师十余万众,近屯京师及四边,岁发电备虏,其为患久矣)11.(3分)C(“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的“焉”为兼词,“语焉不详”的“焉”为助词)12.(3分)D(“汉武帝率先提出振救饥民政策”错,晁错先于汉武帝提出)13.(1)(4分)孝文皇帝拿丰厚的财物送给匈奴,与他们结盟和亲,可他们仍然不停地侵略中原。(2)(4分)晁错因为时机不成熟而给百姓带来网扰,汉武帝顺应时势而给百姓带来好处。14.(5分)示例:汉武帝为汉朝的中兴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军事上,他扩展了汉朝的疆域,奠定了汉朝边疆的稳定基础。在内政上,他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强化中央集权,关注民生,徙民救民,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繁荣。然而,他的统治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如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导致百姓疲敝,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尽管如此,汉武帝晚年能够改过白新,接受忠直之言,任用贤人,避免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命运。【参考泽文】材料一:

汉成帝去世后,哀帝即位,群臣上奏讨论宗庙祭祀的次序,认为汉武帝的京庙应当废除,因为与他的亲缘关系已经断绝。太仆王舜、中垒棱尉刘歆商议后上奏皇帝说:孝文皇帝拿出许多财物送给匈奴,与他们和亲结盟,可他们仍然不停地侵略中原。特别严重的时候,匈奴出劝十余万军队,逼近京城驻扎,围困四周边境:朝廷每年发兵防备匈奴,匈奴危害中原由来已久,不是一代形成的。诸侯国的郡守勾结匈奴、串通百粤,背叛朝廷的不止一人。匈奴杀害的汉朝郡守都尉,抢走的百姓也不可胜数。孝武皇帝哀怜中原人民疲惫困顿,没有安宁的日子,于是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等人,向南攻灭百粤,建立了七个郡:向北攻打匈奴,俘获了昆邪十万人,建立了五个属国,建起朔方城,夺取匈奴肥饶的土地:向东攻打朝鲜,建起玄菟、乐浪郡,切断匈奴的左臂:向西攻打大宛国,吞并了那里的三十六个小国,连结乌孙国,建立了敦煌、酒泉、张掖诸郡,来隔断婼羌,切断匈奴的右肩。单于孤立无援,远远地逃到了大漠以北。武帝终于使四边不再有战事,拓展了中原的领土,建起了十多个郡。建立功业后,武帝封丞相为富民侯,采安定天下,使百姓富裕,规范法式还可见到。武帝又招集天下贤人俊才,与自己协助共同谋划,建立制度,改定正朔历法,改变人民衣服颜色,建立天地祭祠之处,封禅泰山,改易宫号名称,保存周朝的杰出方法,制定分封诸侯的制度,使他们永远不生背叛争住的心思,到现在几代人还依靠它。单于称臣做汉朝守卫,百蛮服从汉朝命令,这是万世的基业,中兴之类的功绩没有比得上这的。我认为汉武帝的功业如此卓著,他的宗庙不应当被废除。

材料二:

臣司马光曰: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