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清风岭生态观光园建设规划_第1页
某市清风岭生态观光园建设规划_第2页
某市清风岭生态观光园建设规划_第3页
某市清风岭生态观光园建设规划_第4页
某市清风岭生态观光园建设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144 / NUMPAGES148某市清风岭生态观光园建设规划目 录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258578750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PAGEREF _Toc258578750 h 1HYPERLINK l _Toc2585787511.1观光农业概念与发展概况 PAGEREF _Toc258578751 h 1HYPERLINK l _Toc2585787521.2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政策导向 PAGEREF _Toc258578752 h 2HYPERLINK l _Toc2585787531.3符合某市城市发展的新要求 PAGEREF

2、_Toc258578753 h 3HYPERLINK l _Toc2585787541.4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现实需要 PAGEREF _Toc258578754 h 4HYPERLINK l _Toc2585787551.5盘活资源,发挥优势,解决清风岭村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PAGEREF _Toc258578755 h 6HYPERLINK l _Toc2585787561.6城市化进程中市场发育和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PAGEREF _Toc258578756 h 7HYPERLINK l _Toc258578757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PAGEREF _Toc258578757 h 9H

3、YPERLINK l _Toc2585787582.1区域概括 PAGEREF _Toc258578758 h 9HYPERLINK l _Toc2585787592.1.1自然资源概况 PAGEREF _Toc258578759 h 9HYPERLINK l _Toc2585787602.1.2社会经济概况 PAGEREF _Toc258578760 h 11HYPERLINK l _Toc2585787612.1.3历史文化底蕴 PAGEREF _Toc258578761 h 13HYPERLINK l _Toc2585787622.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PAGEREF _Toc25857

4、8762 h 14HYPERLINK l _Toc2585787632.2.1区位优势 PAGEREF _Toc258578763 h 14HYPERLINK l _Toc2585787642.2.2资源优势 PAGEREF _Toc258578764 h 15HYPERLINK l _Toc2585787652.2.3政策优势 PAGEREF _Toc258578765 h 15HYPERLINK l _Toc2585787662.2.4土地优势 PAGEREF _Toc258578766 h 16HYPERLINK l _Toc2585787672.2.5后起优势 PAGEREF _Toc

5、258578767 h 16HYPERLINK l _Toc258578768第三章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258578768 h 18HYPERLINK l _Toc2585787693.1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258578769 h 18HYPERLINK l _Toc2585787703.2基本任务 PAGEREF _Toc258578770 h 18HYPERLINK l _Toc2585787713.3基本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771 h 19HYPERLINK l _Toc2585787723.3.1生态性原则 PAGEREF _

6、Toc258578772 h 19HYPERLINK l _Toc2585787733.3.2特色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773 h 19HYPERLINK l _Toc2585787743.3.3可持续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774 h 20HYPERLINK l _Toc2585787753.3.4参与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775 h 20HYPERLINK l _Toc2585787763.3.5前瞻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776 h 20HYPERLINK l _Toc2585787773.3.6可操作性

7、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777 h 20HYPERLINK l _Toc2585787783.4总体思路 PAGEREF _Toc258578778 h 21HYPERLINK l _Toc2585787793.5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258578779 h 22HYPERLINK l _Toc2585787803.6规划依据 PAGEREF _Toc258578780 h 22HYPERLINK l _Toc2585787813.6.1理论依据 PAGEREF _Toc258578781 h 22HYPERLINK l _Toc2585787823.6.2现实依

8、据 PAGEREF _Toc258578782 h 25HYPERLINK l _Toc258578783第四章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PAGEREF _Toc258578783 h 27HYPERLINK l _Toc2585787844.1功能定位 PAGEREF _Toc258578784 h 27HYPERLINK l _Toc2585787854.1.1生产功能 PAGEREF _Toc258578785 h 27HYPERLINK l _Toc2585787864.1.2生态功能 PAGEREF _Toc258578786 h 27HYPERLINK l _Toc2585787874.

9、1.3旅游功能 PAGEREF _Toc258578787 h 28HYPERLINK l _Toc2585787884.1.4创收功能 PAGEREF _Toc258578788 h 28HYPERLINK l _Toc2585787894.1.5科教功能 PAGEREF _Toc258578789 h 28HYPERLINK l _Toc2585787904.1.6文化传承功能 PAGEREF _Toc258578790 h 29HYPERLINK l _Toc2585787914.2功能分区 PAGEREF _Toc258578791 h 29HYPERLINK l _Toc258578

10、7924.2.1入口景观区 PAGEREF _Toc258578792 h 29HYPERLINK l _Toc2585787934.2.2农业观光区 PAGEREF _Toc258578793 h 30HYPERLINK l _Toc2585787944.2.3户外拓展区 PAGEREF _Toc258578794 h 31HYPERLINK l _Toc2585787954.2.4生态保护区 PAGEREF _Toc258578795 h 32HYPERLINK l _Toc2585787964.2.5休闲度假区 PAGEREF _Toc258578796 h 32HYPERLINK l

11、_Toc2585787974.3 总体布局 PAGEREF _Toc258578797 h 32HYPERLINK l _Toc2585787984.3.1总体结构 PAGEREF _Toc258578798 h 32HYPERLINK l _Toc2585787994.3.2空间布局 PAGEREF _Toc258578799 h 33HYPERLINK l _Toc258578800第五章规划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258578800 h 35HYPERLINK l _Toc2585788015.1功能区规划方案 PAGEREF _Toc258578801 h 35HYPERLI

12、NK l _Toc2585788025.1.1入口景观区 PAGEREF _Toc258578802 h 35HYPERLINK l _Toc2585788035.1.2农业观光区 PAGEREF _Toc258578803 h 37HYPERLINK l _Toc2585788045.1.3户外拓展区 PAGEREF _Toc258578804 h 48HYPERLINK l _Toc2585788055.1.4生态保护区 PAGEREF _Toc258578805 h 55HYPERLINK l _Toc2585788065.1.5休闲度假区 PAGEREF _Toc258578806 h

13、 58HYPERLINK l _Toc2585788075.2配套工程 PAGEREF _Toc258578807 h 60HYPERLINK l _Toc2585788085.2.1道路系统 PAGEREF _Toc258578808 h 60HYPERLINK l _Toc2585788095.2.2给水工程 PAGEREF _Toc258578809 h 63HYPERLINK l _Toc2585788105.2.3排水工程 PAGEREF _Toc258578810 h 64HYPERLINK l _Toc2585788115.2.4电力工程 PAGEREF _Toc25857881

14、1 h 64HYPERLINK l _Toc2585788125.2.5电信工程 PAGEREF _Toc258578812 h 64HYPERLINK l _Toc2585788135.2.6供暖工程 PAGEREF _Toc258578813 h 65HYPERLINK l _Toc258578814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PAGEREF _Toc258578814 h 66HYPERLINK l _Toc2585788156.1规划期限 PAGEREF _Toc258578815 h 66HYPERLINK l _Toc2585788166.2实施阶段 PAGEREF _Toc2585788

15、16 h 66HYPERLINK l _Toc2585788176.3工程进度 PAGEREF _Toc258578817 h 67HYPERLINK l _Toc258578818第七章旅游开发与经营模式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18 h 68HYPERLINK l _Toc2585788197.1旅游开发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19 h 68HYPERLINK l _Toc2585788207.1.1旅游市场分析 PAGEREF _Toc258578820 h 68HYPERLINK l _Toc2585788217.1.2客源构成分析 PAGEREF

16、 _Toc258578821 h 68HYPERLINK l _Toc2585788227.1.3产品定位分析 PAGEREF _Toc258578822 h 69HYPERLINK l _Toc2585788237.1.4游线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23 h 69HYPERLINK l _Toc2585788247.1.5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24 h 70HYPERLINK l _Toc2585788257.1.6游览观光产品特色 PAGEREF _Toc258578825 h 70HYPERLINK l _Toc2585788267

17、.1.7旅游项目与游览组织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26 h 71HYPERLINK l _Toc2585788277.1.8游览服务项目 PAGEREF _Toc258578827 h 73HYPERLINK l _Toc2585788287.2经营管理与运作模式 PAGEREF _Toc258578828 h 74HYPERLINK l _Toc2585788297.2.1建设模式 PAGEREF _Toc258578829 h 74HYPERLINK l _Toc2585788307.2.2资金运作 PAGEREF _Toc258578830 h 75HYPERLINK

18、 l _Toc2585788317.2.3经营管理 PAGEREF _Toc258578831 h 75HYPERLINK l _Toc258578832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32 h 78HYPERLINK l _Toc2585788338.1项目环境现状 PAGEREF _Toc258578833 h 78HYPERLINK l _Toc2585788348.2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PAGEREF _Toc258578834 h 78HYPERLINK l _Toc2585788358.3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258578835 h 7

19、9HYPERLINK l _Toc2585788368.3.1保持水土 PAGEREF _Toc258578836 h 79HYPERLINK l _Toc2585788378.3.2植被恢复 PAGEREF _Toc258578837 h 79HYPERLINK l _Toc2585788388.3.3污水处理 PAGEREF _Toc258578838 h 79HYPERLINK l _Toc2585788398.3.4固废处理 PAGEREF _Toc258578839 h 79HYPERLINK l _Toc2585788408.3.5废气处理 PAGEREF _Toc25857884

20、0 h 80HYPERLINK l _Toc2585788418.3.6农业污染治理 PAGEREF _Toc258578841 h 80HYPERLINK l _Toc258578842第九章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258578842 h 81HYPERLINK l _Toc2585788439.1项目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258578843 h 81HYPERLINK l _Toc2585788449.1.1建筑物、构筑物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258578844 h 81HYPERLINK l _Toc2585788459.1.2户外拓展项目建设投资 PA

21、GEREF _Toc258578845 h 81HYPERLINK l _Toc2585788469.1.3生态工程与绿化投资 PAGEREF _Toc258578846 h 82HYPERLINK l _Toc2585788479.1.4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258578847 h 82HYPERLINK l _Toc2585788489.1.5交通运输与生产工具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258578848 h 82HYPERLINK l _Toc2585788499.1.6其它费用 PAGEREF _Toc258578849 h 82HYPERLINK l _T

22、oc2585788509.1.7项目总投资 PAGEREF _Toc258578850 h 82HYPERLINK l _Toc2585788519.2资金使用计划 PAGEREF _Toc258578851 h 88HYPERLINK l _Toc258578852第十章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258578852 h 89HYPERLINK l _Toc25857885310.1做好政策与组织保障工作 PAGEREF _Toc258578853 h 89HYPERLINK l _Toc25857885410.2形成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 PAGEREF _Toc258578854 h

23、89HYPERLINK l _Toc25857885510.3加大建设开发的宣传力度 PAGEREF _Toc258578855 h 89HYPERLINK l _Toc25857885610.4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PAGEREF _Toc258578856 h 90HYPERLINK l _Toc25857885710.5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 PAGEREF _Toc258578857 h 90HYPERLINK l _Toc25857885810.6把好整个工程技术质量关 PAGEREF _Toc258578858 h 90HYPERLINK l _Toc25857885910.7强

24、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PAGEREF _Toc258578859 h 90HYPERLINK l _Toc258578860专题一观光采摘果园 PAGEREF _Toc258578860 h 92HYPERLINK l _Toc2585788611.1规划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1 h 92HYPERLINK l _Toc2585788621.1.1生态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2 h 92HYPERLINK l _Toc2585788631.1.2经济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3 h 92HYPERLINK l _Toc2585

25、788641.1.3参与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4 h 92HYPERLINK l _Toc2585788651.1.4特色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5 h 92HYPERLINK l _Toc2585788661.1.5文化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6 h 93HYPERLINK l _Toc2585788671.1.6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67 h 93HYPERLINK l _Toc2585788681.2生态采摘园规划功能定位 PAGEREF _Toc258578868 h 9

26、3HYPERLINK l _Toc2585788691.3土地利用条件分析 PAGEREF _Toc258578869 h 94HYPERLINK l _Toc2585788701.4观光果品采摘园规划方案 PAGEREF _Toc258578870 h 94HYPERLINK l _Toc2585788711.4.1总体思路与布局 PAGEREF _Toc258578871 h 94HYPERLINK l _Toc2585788721.4.2分树种规划 PAGEREF _Toc258578872 h 96HYPERLINK l _Toc258578873专题二植被恢复规划 PAGEREF _

27、Toc258578873 h 108HYPERLINK l _Toc2585788741.1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258578874 h 108HYPERLINK l _Toc2585788751.2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258578875 h 108HYPERLINK l _Toc2585788761.3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PAGEREF _Toc258578876 h 109HYPERLINK l _Toc2585788771.4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258578877 h 109HYPERLINK l _Toc2585788781.5规划方案 P

28、AGEREF _Toc258578878 h 109HYPERLINK l _Toc2585788791.5.1规划思路 PAGEREF _Toc258578879 h 109HYPERLINK l _Toc2585788801.5.2绿化分区 PAGEREF _Toc258578880 h 109HYPERLINK l _Toc2585788811.5.3容与规模 PAGEREF _Toc258578881 h 110HYPERLINK l _Toc2585788821.5.4技术方案 PAGEREF _Toc258578882 h 112 附图位置示意图总体规划图空间布局图道路布局图植被恢

29、复图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1.1观光农业概念与发展概况观光农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与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相互延伸渗透,把农园观光、农艺展示、农产品提供与农村空间的出让等生产、经营赋予旅游的涵,形成的一种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娱乐、教育、生态功能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形式。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以生态为主题,将农业生产、田园景观、乡村文化、休闲娱乐、体验教育融为一体,满足不同需求人们特别是都市人群在高强度、快节奏工作生活下对自然轻松的田园风光和淡泊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乡村生活体验。观光农业突出了五大功能:观光功能、休闲功能

30、、科普功能、教育培训功能和展示与消费功能。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涵。世界观光农业的发展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目前发展迅速,并且走上了规化发展的轨道,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等大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观光农业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已初具规模,在推

31、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促进旅游产业拓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政策导向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与、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它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首位,体现了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

32、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这无疑是一个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契机。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建设生态农业观光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传统农耕文化,同时面临着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有限、经营经验不足农业收入不高的现实国情,也遇到资源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我们亟待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将农业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将农业与其它

33、产业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加快利学技术的传播和运用,促进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正是一种有着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集中体现。1.3符合某市城市发展的新要求。从工业经济结构看,某市仍属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重工业和能源一直以来在某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周边乡村,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这种产业格局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对于城郊,则承受着来自城市污染和郊区生态破坏

34、的双重生态恶化压力。同时,由于土地的压力,人口压力,企业污染等等诸多因素,某市区生态承载能力受到严重挑战,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还很艰难。目前某市确立了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绿色转型目标,同时要想在中部崛起中有所作为,必须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具有省会城市特色的产业体系。随着某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定位应与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需求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出发,把农业功能定位于提供生态保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与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的休闲场所,使某市农业向着兼具经济、生态、社会三功能的休闲

35、观光农业体系转变,是城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市区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改善,还要更加重视城郊生态建设所发挥的巨大潜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有效途径。1.4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现实需要清风岭村隶属某市南山区,地处西山边缘。南山区是某市的生态屏障和历史文脉源头,是古阳城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集中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南山自古为都会之地,历史上曾有15个朝代在此立都(包括诸侯国)。被誉为“汾水之神”的台骀5000多年前率领先民“打开灵石口,空出阳湖”,形成了今天的盆地。尧曾于4000多年前筑故唐城于此。这里是“桐叶封弟”的地方,是“三家分”中之初都,是孕育“文景之治”与“

36、贞观之治”两大盛世的策源地,是天下王氏、氏的始祖地。境历史文化遗存众多,人文景观独特,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现存各类文物古迹9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几乎是“山山有寺、村村有庙”。1998年南山区组建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定位为旅游特色区,区党代会、人大一次会议将“建设生态大区,发展旅游产业”确定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旗帜鲜明地提出将南山打造成以人文旅游为核心,集生态旅游、科技旅游、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南山新城总体规划确立了“龙脉渊源,盛唐风韵,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的理念。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南山区规划为某市的生态与文化休闲区。

37、根据某市旅游总体规划,某市旅游最终将呈现“一心、两带、四区”的空间格局。“一心”即唐风韵龙脉观光中心,。它以清凉寺为龙头,天龙山、龙山、蒙山、太山等文化遗存为龙身,结合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底蕴,建设“唐风韵龙脉风景区”,使其成为某市国外观光游客最为集中、旅游吸引物分布最为密集且品位最高的核心品牌,打造某市继“五大平(五台山、平遥)”之后又一国家级著名景区。 昔日西山是某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是城市的生态屏障,但是由于长期的资源开发和重工业污染,如今,西山已经成为某市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灾区,并已对整个城市生态造成巨大影响。在经

38、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某市已出台西山地区综合整治规划,并确山地区发展四大目标,将着力建设绿色西山、活力西山、和谐西山、人文西山,对生态环境实施全面保护和修复,建立绿色的产业体系,培育接续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生态观光园建设,符合南山区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可深化和突出南山区生态休闲与人文旅游的主题,美化南山区旅游环境,拓宽旅游业的广度,培育壮大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旅游带动各业发展,以各业发展促进旅游”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生态观光园可拓展景区环境容量,缓解核心景区人满为患矛盾,增强南山区旅游的文化涵。同时,生态园建设也

39、与整个西山地区的生态重建与产业结构转型的要求相一致,并走出一条适宜西山城郊区农业发展的可行道路。1.5盘活资源,发挥优势,解决清风岭村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清风岭村属南山区金胜镇,地处某市西南城乡结合部,旧村位于金胜镇西北部,总面积10403.3 亩,地形属丘陵山地,最高海拔1200米,有沟谷,有山岭,山体挺拔俊朗,山上植被郁郁葱葱,景观宜人,村落依山而建,窑洞式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极具站在高处可观全景,还有罕见,与其难得的自然泉水。清风岭旧村北毗邻规划建设中的长风商务区与义井街道接壤,距离旧清凉寺路6几公里,距南环城高速罗成收费站7公里,距离长风街10公里,与市区的连接通畅便捷。清风岭村西枕西山山

40、脉与太山、龙山、天龙山相连,距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驰名中外的旅游名胜清凉寺仅 公里,距拥有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的,被誉为“雕塑艺术宝库”的天龙山10公里,距“天下第一佛”的蒙山大佛仅一山之隔,并有龙王庙、和尚卯、水母娘娘传说等人文资源,文化底蕴丰厚。清风岭村在80年代前是远近闻名的花果村,土质、气候、水质非常适合各种果树生长,产量高,品质好,至今仍保留着原有各种果树10余种,2000多株。山坡上果树成荫,硕果累累,争香斗艳,山涧中泉水潺潺,清澈怡人,鸟语花香,至今中老年人回忆起村庄美妙的田园风光依然津津乐道。 1997年,清风岭村实施了整村搬迁,新村迁至距离

41、旧村9公里, 旧清凉寺路旁的南宴村附近,搬迁时,全村所有土地包括村庄都统一收归村集体所有,由于距离新村较远,往来不便,原有土地农业生产基本颓废,全部院落闲置。而迁村后,大部分村民靠就近打工,无固定收入来源,而且靠近市区,生活成本增加,生活压力加大,村域经济发展无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窘境。如何改变传统观念,顺应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的政策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突出的区位优势,鲜明的资源优势,开拓农业和土地利用的新领域,强化村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是新一届村委一直思索的问题。而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成为当前形势下必然选择的发展道路。1.6城市化进程中市场发育和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近

42、几年,南山区大力实施绿色经济转型,将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工作中心,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在如、等大城市城郊观光农业近十几年的发展证明,观光农业园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对于近郊,由于特殊的经济结构,城郊型农业发展被严重忽视,哪怕生态观光农业的概念也

43、在强势的资源经济和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被冲淡,某市近郊观光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以至于没有一个像样的、能让人值得一看的农业观光园,现状与城市发展以与市民需求严重不相适应,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2.1区域概括2.1.1自然资源概况2.1.1.1地理位置某市清风岭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省某市西南约2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北纬37 41,最高海拔1356.4米,最高处可看到全景,最低海拔961米,相对高差395.4米。东与某市南山区金胜镇冶峪村和石庄头村接壤,南与南山街办箱子村和罗城街办寺底村毗邻,西与国营西峪煤矿相连,北与金胜镇

44、西峪村交界,区域面积为6.94平方公里。2.1.1.2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为金胜镇清风岭村旧址,属吕梁山脉的庙前山向东南支出的龙山山脉。项目区呈东西走向,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四周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区有14道沟,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2.1.1.3气候特征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燥,夏季多雨炎热,秋季温和晴朗,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 9,一月零下6.4,七月 23.5。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0天,年均降雨量462毫米。2.1.1.4水文特征项目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丰富,且随着周边小煤窑的关停、整顿,区域水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区

45、有4处露头泉眼,其它每条沟也有地下泉水涌出,泉水流量每天达100吨,可满足生活饮水需求。境泉水冬不结冰,常年流水;口感绵甜爽口,具有养气、治病等功效,久饮精神矍铄、大病皆除,据村中许多人证实,肚痛的人喝上泉水疼痛即刻消失。据1998年省卫生防疫站水质检测报告,山中泉水铁含量为0.143 mg/L,锰含量为0.003 mg/L,铬含量为0.004 mg/L,砷含量为0.01mg/L,含量为0.143 mg/L,含量为0.143 mg/L,含量为0.143 mg/L,氯化物含量为48 /L,硫酸盐含量为34 mg/L,氟化物含量为0.23 mg/L,氰化物含量小于0.002 mg/L,符合饮用水标

46、准。2.1.1.5土地资源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403.3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6%,果园面积632亩,占总面积的6.1%。区乔灌面积7780亩,占土地面积的74.6%,荒坡荒地698亩,占土地面积的6.7%。土壤类型以褐土和石质土为主,黄土覆盖较厚,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2.1.1.6生物资源项目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0%,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植物以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最大。栽培植物主要有核桃、苹果、梨、枣、杏、葡萄等果树品种和玉米、高粱、小麦、油料、甜菜等农作物品种。野生动物种类以山鸡、野兔较多,还有狼、狐狸等野生动物。家

47、畜主要以奶牛、羊、鸡、鹅养殖为主,同时还有水产养殖。2.1.1.7矿产资源项目区矿藏资源丰富,以煤炭储量最大,煤层总厚度为9.5-14.3米,平均为12.9米,煤种以贫煤为主,为优质动力用煤,发热量在7500大卡/kg以上,灰分含量介于9%-27%之间,属于中灰煤,洗选精煤灰分小于10%,为特低灰煤;煤层为露头煤,易开采,另外还有石膏、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耐火粘土、砂岩、砖瓦粘土、硫铁矿等资源。 2.1.2社会经济概况2.1.2.1历史沿革项目村建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名为红寺庄村,早在现城区还是一片汪洋之际,红寺庄村就已存在,其时坐船从东山到西山,有“东山南坪头,西

48、山红寺庄、石庄头”之说,曾是某市有名的“四大村庄”之一;光绪三年,村庄遭受特大旱灾,村民因生活所迫,居住地从山上下迁,改名为清风岭村;1964年“农业学大寨”时期,村庄更名为满山红;1970年,又恢复为清风岭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区曾遗存龙王庙、钟、石碑等文物古迹,不幸在文革中被毁。1997年,因某市一电厂六期扩建,村庄实施整体搬迁,整个村庄搬至旧清凉寺路东,与某市河西菜市场相邻。某市一电厂曾将村庄旧址作为灰场使用,占地100亩;随着灰渣作为建材原料的循环利用,现已不再往项目区倾倒灰渣。2.1.2.2 南山区概况项目所在地属省某市南山区管辖。南山区地处某市西南,是某市六大城区之一。区域面积29

49、1平方公里,总人口19.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64万人。辖金胜、清凉寺、村3个镇和义井、罗城、南山3个街道,90个行政村与18个社区。南山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51.0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45元。区现有高速公路出口四处,307国道、太汾路纵贯全区,四通八达,交通便捷。随着某市城市发展南移西进战略的实施和长风商务区的规划新建,带给该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南山区建城有25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龙兴之地”、“唐之根、之源”。历史遗存丰厚,现存各类文物古迹百余处,其

50、中清凉寺、龙山石窟、古阳遗址、天龙山石窟和明秀寺等5处国家级保护文物享誉海外。辖区有华北第一大人工湖,面积5.1平方公里的阳湖,有正在建设中的奥体中心,有森林覆盖率达60%的西山山脉。南山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优美区域,被某市确定为“文化生态旅游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1.2.3项目村社会经济概况项目村现有150户,590人。村经济以采矿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乳制品6000余吨。改革开放以来,该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运输业和矿产开发,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51、。项目区农业以果树、蔬菜、奶牛养殖、苗木种植为主。年产粮食20万斤,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小麦、水稻、豆类、薯类等,其中以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0%以上;经济作物有油料、甜菜、药材等。果树品种有苹果、梨、桃、柿子、核桃、枣等,以苹果、梨、桃、枣种植为主。现有奶牛存栏1800余头,蛋鸡存栏14万只,年上市鲜蛋600余吨。渔业面积300余亩,年上市鲜鱼68万公斤,产值100多万元。区现有1座水坝和4处露头天然山泉,分布在庆城窑沟、小水沟各和大水沟,且每条沟都有流量不一的泉水涌出,农业灌溉条件便利。区果园面积632亩,多为60年代栽植,树体粗壮,结果量大,已达到盛果期,水果生产经济

52、效益大,发展水果采摘有很好的基础。项目区距离新清凉寺路仅有10分钟的车程,南临罗城高速出口和东关高速出口,交通十分便利。区沟坡地多为土路,稍加改造即可利用。2.1.3历史文化底蕴南山区是某市的历史文脉源头,具有丰富、集中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南山历史上曾有15个朝代在此立都(包括诸侯国),是古阳城所在地,尧曾于4000多年前筑故唐城于此。这里是“桐叶封弟”的地方,是“三家分”中之初都,是孕育“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两大盛世的策源地,是天下王氏、氏的始祖地。境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存各类文物古迹9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几乎是“山山有寺、村村有庙”。项

53、目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蒙山后花园之称,文化底蕴丰厚。区现存“和尚峁”遗址,相传因项目地风水好,在蒙山寺庙参禅的和尚选中了位于蒙山大佛正背后的这块风水宝地,于是死后均埋葬于此,逐渐形成了较大的“和尚峁”。 传说“水母娘娘”路经此地,看到此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准备在此安家,但因村外下冶峪有条沟名为猫儿沟,恐路经猫儿沟时与其属相(水母娘娘属鼠)相冲,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此地,落户清凉寺。此外,区还有“龙王庙”、“白马腾飞”、“小牛吃铁”等传说,给这片风景秀丽的地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项目建设有着邻近蒙山景区和紧挨公路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有着田野风光和特色农居的环境

54、,有着农田、水体、坡地地形地貌,构成了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的宝贵资源。2.2.1区位优势项目建设地位于省省会城市某市区,距中的市仅30分钟车程,距离平遥商文化旅游区仅有1小时车程,可成为地区乃至省,以山水田园风光为载体的重要生态休闲旅游基地;位于蒙山景区正北面,走小路10分钟可到达蒙山大佛,蒙山景区已成为某市旅游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景区日渐上升的人气将拉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项目建设;位于某市和南山区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清凉寺天龙山旅游区的规划线路,距天龙山仅10公里,距清凉寺景区也仅30分钟车程,可形成清风岭景区蒙山景区清凉寺景区天龙山旅游区的旅游线路。项目建设地公路交通十分便捷,良好的交通

55、条件为客流、物流的集散提供了方便,项目建设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2.2.2资源优势项目建设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0,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局部小气候,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山林茂密,有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泉水,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较为丰富,有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所必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项目地址位于古阳城所在地,有水母娘娘、和尚峁、牛郎织女等传说,素有蒙山后花园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项目建设地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初期矿产资源的开发积累了初期财富,建设单位经济实力雄厚,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2.3政策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

56、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空闲时间增多,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更加注重绿色消费,更加注重亲身体验和参与,适应大中城市市民生态观光需求增长,某市在经济与社会 “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加大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形成历史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观光旅游四大主导旅游产品。”南山区作为某市的六大城区之一,大力实施绿色经济转型,将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工作中心,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全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推进蒙山大佛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实施蒙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二期和风峪沟地质灾害治理,全力服务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为打造旅游

57、大区奠定基础”。南山区金胜镇政府对休闲观光农业高度重视,把清风岭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项目作为本镇三大旅游开发项目之一。项目建设村的干部群众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利用其地理优势打造北都万亩生态示观光园的愿望强烈,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正紧有序地进行。2.2.4土地优势土地所有权分散是土地资源开发最大的难题。但项目村的居民已整体搬迁,原有土地农业生产基本颓废,全部院落闲置,旧村全部土地归集体所有。项目建设使用土地可以统一支配、成片开发,有利于项目的规划建设,土地能够整体开发利用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最大优势。项目区部分地段因采矿遭受破坏,可进行适当的生态恢复、景观培育,将复垦土地开发成为生态农业休闲用地,成功打

58、造出高品位的休闲乐园,同时也会相应享受到一定的政策优惠。2.2.5后起优势项目区产业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主,环境污染较小,旅游业目前仍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主要旅游产品尚未定型,加之某市近郊观光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只要把握好方向,采取高效措施,借鉴已有的先进开发模式和现代营销模式,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南山区规划为某市的生态与文化休闲区,最终将呈现“一心、两带、四区”的空间格局。即以清凉寺为龙头,天龙山、龙山、蒙山、太山等文化遗存为龙身,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底蕴,建设“唐风韵龙脉风景区”。 项目建设适应了产业政策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求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具备了建设生态休闲

59、观光园的部基础和外部条件。2.3 市场需求分析2.3.1旅游市场分析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异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生态环境、生态产品以与生态旅游的需求。目前,我国生态旅游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6.6%,生态旅游规模迅速扩大,表明了我国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强烈渴望和我国生态旅游雄厚的市场基础。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从单一型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转向集休闲、度假、会议、商务、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度假产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该项目集生态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突出主题化旅游特色,项目建设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2.3.2 客源构成分析据调

60、查,我省旅游市场以近距离旅游为主,尤其是市消费水平高,可支配的收入丰裕,交通便捷,而每周两天的休息日也使居民不可能长途跋涉, 近距离旅游是市居民的重要选择。项目区属市区围,距离市中心与晋祠景区仅有30分钟车程,距离平遥晋商文化旅游区仅1小时车程和也在3小时车程以,具备开发面向、晋中、晋北等市场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品的条件,和周边地区是主要的客源市场。因此项目在牢牢把握市本土市场客源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吸引晋中、晋南、晋北客源市场。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项目区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外客源。2.3.3 产品定位分析通过对项目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和对未来客源增长趋势的预测,项目游客出游目的主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