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_第1页
2022年《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_第2页
2022年《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_第3页
2022年《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_第4页
2022年《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1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江山如此多娇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它气势宏大,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 奔腾不息、 源远流长的情景, 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 3 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 涤、尘埃、灌溉、磅礴” 等词语的意思。4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 风采、荡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搜集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2

2、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收获和感受。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长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重难点分析: 课文中有几个词是关键词,例如“ 磅礴”“ 灌溉” 等比较难写,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留意这些字词, 并能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 好铺垫。 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 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引导者、 组织者的角色, 让学生通 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等多种形式进行美读,并及时指导背诵,由此更加 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教学过程与设

3、计说明: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话说长江。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 一的长河叫什么名字?(板书:长江)2学生们展示课下查阅的有关长江的资料 及图片。教师将同学们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3在地图上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 方。学生谈自己的感受。4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 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 的秀丽风光。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 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为学 习课文做好了铺垫,同时也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对长江的介绍以及 歌曲的播放充分地调动了学 生各种感官,大大激

4、发了学 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 书:长江之歌)。5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大 家一起来欣赏。 播放歌曲 二、初读课文,走进长江。1引导学生交流: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 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 受?教师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 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着这种 感受指导朗读课题“ 长江之歌” 。2学生初读诗歌。初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 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2)边读边思考: 作者赞美了长江的什

5、么?出示阅读要求明确学习目的,通过不 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理解 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学生 边读边思考的读书好习惯。埃3教师检查初读情况。荡涤尘(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起灌溉奔去磅礴。(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4全班交流读后的收获和感受。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5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 涤、埃、礴” 三个字:这三 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笔画比较多,在书写时要注 意笔画间的紧凑。(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三、作业。练写学习的生字并组词。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

6、内容。1听写课文生词。指 导 学 生 写 字 抓 住 重 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 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 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2用一句话说说对长江的了解。二、感悟课文,赞美长江。印象。1教师引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课件2课文两次出现这两句话,引导学生提出问 题: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 有母亲的情怀?3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精读课文第一小节。出示课件(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从哪里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学生交流预设: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 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教师引导:此时在我们眼前出现的长

7、江是怎样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将这种感情带到课文中。(2)同桌讨论:从哪里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学生交流预设: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再抓住关键词,例如“ 哺育” “ 挽起” 等词的意义,从而体会到长江的 伟大,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提示:长江“ 走” 出了从容与大气, “ 奔” 出了豪放本节课采取了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方式,通过对“ 长 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 情怀” 这句话深入地剖析,充分理解课文,从而感受到 长江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也感受到了课文对长江的赞美与依恋之情。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共同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在学习 第一小节的

8、基础上总结出学 习课文的方法,为学生自学 第二小节打下基础。与活力。“ 春潮” 、“ 惊涛” 写出了长江的壮美多姿。“ 哺育各族儿女”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挽起高山大海” 写出了长江的母亲情怀,写出了她的无私与力量。出示课件(3)总结方法:首先抓住重点词句挖掘文章 内涵,感悟课文情感,再将情感送入文本做到有 感情地朗读。 出示课件 4围绕“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 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这两个问题精读第二小 节,方法同上。第二小节的学习有第一小节的基 础,应侧重于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学习预设:“ 远古” 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 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 停息

9、,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 走” 、“ 奔” 句与第一 部分的“ 走” 、“ 奔” 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 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 :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 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 无穷的源 泉” 。第二小节的学习以学生 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学生在看、说、读、议中,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 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 机会,同时也为提高学生多 方面综合素质提供了机会。“ 推动新的时代” : 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 :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 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

10、新的时代” :母亲 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 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出示课件 4再读课文,升华情感。引导学生用一个或几个词来赞美长江,然后 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学唱歌曲、组织比赛,以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从而 达到学生情感的升华。与依恋之情。全班学唱长江之歌 。5练习多种形式地朗诵全诗,或者开展朗诵比赛。三、拓展延伸,丰富积累。赤增 宽 了 学 生 阅 读 的 广积累有关长江的美文和古诗词,感受长江的度,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厚度。伟大,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苏轼的 念奴娇壁怀古、李白的望天门山 、杜甫的登高、杨慎的临江仙等。 出示课件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长江

11、之歌的教后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效果才会让人满意。以长江为话题, 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 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 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前、课中让学生对 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充 分的体现了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这样,一 堂课没有过多的赘述, 学生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阅读与 思考了。意境是诗歌的核心, 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 叶圣陶先生曾 经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之中,受到形象的感染、意境的熏陶,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感受、理解、体会等,必将实在、亲切、自然。所以,教学诗歌,必须在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上下功夫。本堂课中,运用饱含激情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播放长江之歌的音乐,通过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