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_第1页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_第2页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_第3页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_第4页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标导航第 1 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第 1 课时课题: 自然资源与人类课标要求目标解析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 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 发展的意义。知识回顾1了解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2认识自然资源的共性及特征按照以下程序说出下面几个物品的生产和来源(铁锅、自来水)程序:物品生产厂原料来源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什么是自然资源?学习知识1读教材P79 图 41 1,其中的5 幅图片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2在我们的生活中,太阳光变为被我们人类所利用的太阳能说明了什么?总结: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有用和无用是 的。3阅读右图 说一说自然资源与

2、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知识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的物资和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B.自然界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是自然资源 C.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 D.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的自然物质 自主探究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学习知识 阅读教材 P7980“ 认识自然资源” 一、二段内容思考:1自然资源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2自然资源按照性质可以分哪几类?具体的含义是什么?3自然资源按照用途可以分哪几类?运用知识1连线题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草地煤炭生物资源河流水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风土地资源森林水资源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反映了自然资源的什么特 征?自主探究

3、三: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学习知识阅读上图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和初中地理学过的内容,思考:(1)该组材料反映了自然资源在分布上的 特征。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多、我国多煤,多磷;北方多、少、少,南方多、多;西北干旱区强、大,西南湿润区少、多。不同性质的自然资源形成的差异:显的各种可再生自然资源受。条件的影响明显,导致某些可再生自然资源分布具有明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 的制约,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分布格局和特点,内生矿多分布于 地区,外生矿多分布于 地区。( 2)中国年降水量、中国温度带和中国森林的分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4、是。这种关系在各种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要求我们必须。(3)中国煤矿分布图反映了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该特征决定了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 4 ) 随 着 科 技 进 步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 人 类 对 自 然 资 源 的 利 用 范 围 和 利 用 途 径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运用知识1我国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沿 自然资源的什么特征?40 N),植被是如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2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这反映 了自然资源的什么特征?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3瑙鲁国计划搬迁,搬

5、迁的原因是该国主要经济来源磷矿几乎开采殆尽。该材料反 映了自然资源的什么特征?第 2 课时 课题: 自然资源与人类 目标导航课标要求 目标解析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 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1分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某种自然资 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发展的意义。2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知识回顾 1 什么是自然资源?2 自然资源按性质和利用类型可分几类?3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学习知识 1读教材 P8284内容后思考填写下表:社会阶段采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工阶段业文 明 阶 段 生

6、产力水平 生产特征 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土地的影响(出现的问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与规模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运用知识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下对土地使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B经常对耕地大水漫灌 C对丘陵地区坡度较缓的坡地可以开垦成梯田 D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除草剂除草,降低劳动强度 自主探究二: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学习知识1阅读教材 P84图 4 14 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思考:(1)亚马孙热带雨林不断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后产生了哪些问题?(3)如何解决因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后产生的问题

7、?2阅读材料: 不给大地留疤痕澳大利亚将矿区土地的复植作为获得矿产开采权的先决条件,采矿公司不提出一个切 实可行的采后复植计划,便不可能取得开采许可证。澳大利亚矿区复植可分成三种类型:其一是在荒无人烟的最偏远地区,要求确保采后环境的安全稳定,大体恢复,不留下污 染;其二是一种普遍做法,即要求恢复原有植被和自然面貌,数年后土著人可继续他们传 统的林间采集活动;其三是一种高层次的做法,即创造出一个更加优美的环境。在澳大利亚大陆的最西南角有一处金矿,开采时曾清除了数百公顷松林和荒地,经过 数年的复植后,现已变成一片湿地保护区:湖水清澈,天光云影倒映其中;湖畔林木葱 郁,水草丰茂,成了众多水鸟的繁殖与

8、栖息地。经过检测,水质、有机质和生物繁殖率都 优于以前。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环保成就为世界所瞩目,荣获世界环保最佳奖。以上材料反映出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 径:首先 其次 再次 此外 运用知识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A 公众参与B。开源节能C 保护环境D。适度开发我的收获:1.知识联网:2.自测自评:人 文明 土 可2000 年 8 月 19 日上午,在海拔 3700 米的青海省通天河畔,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 持“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立。据此回答(类1)( 5)题。” 纪念碑揭幕,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正式成 数量 地 续利(1)三

9、江源素有“ 中华水塔” 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文 资 用 总水量的 25% 、水量的(明)49% 和 文明 总水量的质 15都来自这一地区。就“ 三江源” 的三江,填充正确的是 源 的途A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B 长江 径 黄河 澜沧江)总C 黄河 澜沧江 长江 D 长江 澜沧江 黄河(2)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除了我国之外,它的中下游主要还先后流经(文明A 老挝、柬埔寨、越南B 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C 老挝、柬埔寨、缅甸D 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3)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B 以保护水环境为主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类型的保护区C

10、世界上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D 位于青海省北部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4)对于上述三条河流有关内容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三条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最大的是黄河B 澜沧江与长江分属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C 长江与黄河流域水能、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均很丰富D 三条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均是著名的稻米产区(5)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从中后期,我国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逐渐取代北方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A 汉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朝宁夏西吉县黄土高原区有个黄家二合的小流域。这里的人民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和贫穷落后的无情冲击;蒜黄色的天、地和阳光,

11、满目疮瘦的光山秃岭,可是人们还要刨草根当柴烧。每平方千米一年的水土流失量达到7000 多吨。为了粮食,他们拼命耕作,田越垦越多,粮超产越少,山越开越荒,人越来越穷。吃着国家的返销粮,身穿陆海空三军送来的救济衣,每人每年才能挣 30 多元钱。( 6)从宁夏西吉县人民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的事例,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的含义是 ( ) A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物质生活水平B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拓展环境承载量,主动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C 为保护现有资源,严格控制经济的发展,放慢开发与改造自然的步伐D 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造成危害(7)土地荒漠化

12、的范围和强度正在不断扩大。自19 世纪末到现在,世界上荒漠和干旱区的土地面积由 11 亿公顷增加到 26 亿公顷。据联合国估计,全球每年有 2100 万公顷农田由于荒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的状态,由此造成的农牧业损失每年达 260 亿美元。不仅如此,全世界 35以上的土地面积正处在荒漠化的直接威胁之下,其中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尤为严重。目前我国有262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并且还以每年2460 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荒漠已在逼近一些大中城市。土地资源丧失的原因有哪些?将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8)阅读材料:“林地,耕地,谁为先? ”长期以来,我们在为农业生产各部门“ 排队 ” 时,习惯于以农林牧副渔为序,只重视耕地(农田) ,而忽视了林地、牧地(草原)与渔地(湖泊与鱼塘)。人们常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无农不稳 ” ,加上我国 10 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个次序似乎是无可非议的。其实,“农 ” 关系到人们的吃饭问题,而“林”则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问题,没有“ 林 ” 就没有 “ 农 ” 的发展。在此意义上,“林” 应该放在首位,林地不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