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投资人及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_第1页
EPC模式投资人及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_第2页
EPC模式投资人及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_第3页
EPC模式投资人及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_第4页
EPC模式投资人及项目总承包单位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92634449第一章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92634449 h 4HYPERLINK l _Toc4926344501.1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92634450 h 4HYPERLINK l _Toc4926344511.2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 PAGEREF _Toc492634451 h 4HYPERLINK l _Toc4926344521.3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及规、规程、图集 PAGEREF _Toc492634452 h 5HYPERLINK l _Toc492634453

2、第二章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492634453 h 7HYPERLINK l _Toc4926344542.1 建筑概况 PAGEREF _Toc492634454 h 7HYPERLINK l _Toc4926344552.2 招标围 PAGEREF _Toc492634455 h 7HYPERLINK l _Toc4926344562.3 其他要求 PAGEREF _Toc492634456 h 7HYPERLINK l _Toc492634457第三章工程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457 h 8HYPERLINK l _Toc4926344583.1 工程质量

3、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458 h 8HYPERLINK l _Toc4926344593.2 施工工期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459 h 8HYPERLINK l _Toc4926344603.3 现场管理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460 h 8HYPERLINK l _Toc4926344613.4平安生产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461 h 8HYPERLINK l _Toc492634462第四章施工部署 PAGEREF _Toc492634462 h 9HYPERLINK l _Toc4926344634.1 工程管

4、理组织机构 PAGEREF _Toc492634463 h 9HYPERLINK l _Toc4926344644.2 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492634464 h 9HYPERLINK l _Toc4926344654.3 施工部署 PAGEREF _Toc492634465 h 10HYPERLINK l _Toc492634466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66 h 12HYPERLINK l _Toc4926344675.1 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 PAGEREF _Toc492634467 h 12HYPERLINK l _Toc4

5、926344685.2 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68 h 13HYPERLINK l _Toc492634469第六章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492634469 h 166HYPERLINK l _Toc4926344706.1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分析 PAGEREF _Toc492634470 h 166HYPERLINK l _Toc4926344716.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71 h 166HYPERLINK l _Toc4926344726.3屋面、卫生间防水工程难点分析及对

6、策 PAGEREF _Toc492634472 h 169HYPERLINK l _Toc4926344736.4粉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492634473 h 170HYPERLINK l _Toc4926344746.5楼地面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492634474 h 171HYPERLINK l _Toc4926344756.6涂料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 PAGEREF _Toc492634475 h 171HYPERLINK l _Toc4926344766.7保证工期对策 PAGEREF _Toc492634476 h 172HYPERLIN

7、K l _Toc492634477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77 h 173HYPERLINK l _Toc4926344787.1 质量保证措施与创优方案 PAGEREF _Toc492634478 h 173HYPERLINK l _Toc4926344797.3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79 h 178HYPERLINK l _Toc492634480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0 h 180HYPERLINK l _Toc4926344818.1 本工程方案

8、的特点 PAGEREF _Toc492634481 h 180HYPERLINK l _Toc4926344828.2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2 h 180HYPERLINK l _Toc4926344838.3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3 h 180HYPERLINK l _Toc4926344848.4 工期目标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4 h 182HYPERLINK l _Toc4926344858.5 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5 h 183HYPERL

9、INK l _Toc492634486第九章平安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6 h 185HYPERLINK l _Toc4926344879.1 平安生产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487 h 185HYPERLINK l _Toc4926344889.2 平安生产保证体系与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492634488 h 185HYPERLINK l _Toc4926344899.3 平安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89 h 187HYPERLINK l _Toc4926344909.4 现场施工消防平安保证

10、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90 h 194HYPERLINK l _Toc492634491第十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91 h 197HYPERLINK l _Toc49263449210.1 总体思路 PAGEREF _Toc492634492 h 197HYPERLINK l _Toc49263449310.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93 h 197HYPERLINK l _Toc49263449410.3文明施工具体方案 PAGEREF _Toc492634494 h 197HYPERLINK

11、l _Toc492634495第十一章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95 h 203HYPERLINK l _Toc49263449611.1 环境管理方针 PAGEREF _Toc492634496 h 203HYPERLINK l _Toc49263449711.2 环境组织管理体系 PAGEREF _Toc492634497 h 206HYPERLINK l _Toc49263449811.3 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498 h 207HYPERLINK l _Toc492634499第十二章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资源配备方案 PAGE

12、REF _Toc492634499 h 209HYPERLINK l _Toc49263450012.1 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PAGEREF _Toc492634500 h 209HYPERLINK l _Toc49263450112.2 各岗位职责 PAGEREF _Toc492634501 h 209HYPERLINK l _Toc49263450212.3 资源配备方案 PAGEREF _Toc492634502 h 214HYPERLINK l _Toc49263450312.4 劳动力配备方案 PAGEREF _Toc492634503 h 218HYPERLINK l _Toc492

13、63450412.5农忙季节稳定施工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04 h 220HYPERLINK l _Toc49263450512.6劳动力方案表 PAGEREF _Toc492634505 h 222HYPERLINK l _Toc492634506第十三章冬雨季施工及排水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06 h 223HYPERLINK l _Toc49263450713.1 冬季施工 PAGEREF _Toc492634507 h 223HYPERLINK l _Toc49263450813.2 雨季施工 PAGEREF _Toc492634508 h 2

14、25HYPERLINK l _Toc49263450913.3雨季防排水方案 PAGEREF _Toc492634509 h 228HYPERLINK l _Toc492634510第十四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 PAGEREF _Toc492634510 h 230HYPERLINK l _Toc49263451114.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PAGEREF _Toc492634511 h 230HYPERLINK l _Toc49263451214.2重大紧急事件辨识及监测 PAGEREF _Toc492634512 h 235HYPERLINK l _Toc4926345

15、1314.3重大紧急事件救援控制原则 PAGEREF _Toc492634513 h 236HYPERLINK l _Toc49263451414.4重大紧急事件的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14 h 236HYPERLINK l _Toc492634515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15 h 243HYPERLINK l _Toc49263451615.1成品保护的定义 PAGEREF _Toc492634516 h 243HYPERLINK l _Toc49263451715.2 成品保护的根本分类 PAGEREF _Toc4926345

16、17 h 243HYPERLINK l _Toc49263451815.3成品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18 h 244HYPERLINK l _Toc492634519第十六章针对本工程合理化建议 PAGEREF _Toc492634519 h 249HYPERLINK l _Toc49263452016.1 积极采用新技术 PAGEREF _Toc492634520 h 249HYPERLINK l _Toc49263452116.2 施工过程中的节材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21 h 250HYPERLINK l _Toc49263452216.3

17、 优化管理方式及工序组织 PAGEREF _Toc492634522 h 252HYPERLINK l _Toc49263452316.4 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本钱 PAGEREF _Toc492634523 h 253HYPERLINK l _Toc492634524第十七章创新技术应用 PAGEREF _Toc492634524 h 254HYPERLINK l _Toc49263452517.1节能减排 PAGEREF _Toc492634525 h 254HYPERLINK l _Toc49263452617.2绿色施工 PAGEREF _Toc492634526 h 255HYPERL

18、INK l _Toc49263452717.3其他方面创新技术 PAGEREF _Toc492634527 h 263HYPERLINK l _Toc492634528第十八章扬尘治理措施 PAGEREF _Toc492634528 h 264HYPERLINK l _Toc49263452918.1环境保护宣传 PAGEREF _Toc492634529 h 264HYPERLINK l _Toc49263453018.2扬尘控制方案 PAGEREF _Toc492634530 h 264HYPERLINK l _Toc49263453118.3扬尘控制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49

19、2634531 h 267HYPERLINK l _Toc492634532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PAGEREF _Toc492634532 h 269HYPERLINK l _Toc492634533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PAGEREF _Toc492634533 h 271HYPERLINK l _Toc492634534附表三:劳动力方案表 PAGEREF _Toc492634534 h 272第一章 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及答疑;3.国家相关技术规、标准、技术规程、建筑法规及规章 ,行业规程及企业的技术资料;4.施工所在地的地方规定及政

20、府文件;5.招标人对该工程工程的有关要求;6.施工现场水、电、道路、原材料渠道等调查资料;1.2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序号名称编号1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工程构造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4建筑构造荷载规GB50009-20125混凝土构造规GB20010-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7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007-201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9建筑变形测量规JCJ8-2007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119-2003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规20

21、09版12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GB50045-200813省建筑地基根底勘察设计规DBJ41/138-201414地基处理技术规JCJ79-201215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JCJ3-201016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止规DBJ41/070-200517基桩检测技术规JCJ106-20141.3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及规、规程、图集序 号名 称编 号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

22、方法标准JGJ52-20067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9建立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JGJ90-9210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JGJ95-2003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0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JGJ46-200514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2011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规JGJ80-9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JGJ130-201117高空作业机械平安规则JG/T50999818省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节能检测验收技术规程DB41/06

23、5-200519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41/065-041-200520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DB29-115-200421住宅建立通用规程DB29-120-200522砼构造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构造详图11G101、09G101及08G101系列2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24钢筋砼构造构造详图02YG00225围护构造外墙保温构造详图L04SJ11326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DBJ411070-20052705系列工程建立标准设计图集05YJ28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z.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2.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省市经济技

24、术开发区经开第六大街、经北二街、经开第五大街合围区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0.3万平方米,施工场地地势根本平坦,施工环境较好。2.2 招标围招标围:经开区泰和安置区投资人与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即交钥匙工程,包含但不限于红线围的地勘、文探、设计、*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桩基工程、土方工程、基坑支护、电梯设备及安装、道路及广场、景观绿化、燃气工程、热力工程、供水工程、污水工程、变配电工程居民用电,公共用电,有线电视,网络,对讲系统,监控系统等、安防智能化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监控、门禁、对讲系统、监控系统等、消防工程,工程检测监测类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检测、监测以及专家论证等城市根底设施配套等到达交房标准涉及的工

25、程及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地勘、文探、设计、监理、管理费等到达交房标准涉及的所有费用。2.3 其他要求2.3.1 工程要求:本工程方案工期22个月2.3.2 质量要求:本工程质量要求:合格-. z.第三章 工程目标针对本工程,我公司将精心打造、精心施工,确保到达国家验收合格标准的要求。3.1 工程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合格。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并执行高于国家规要的企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以管理求信誉、以质量求效益、严守合约、确保用户满意。3.2 施工工期目标本工程总工期为22个月。3.3 现场管理目标以科学、先进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手段,做好过程效劳和保修效劳。按三步节能施工规进展

26、施工,到达三步节能施工标准。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化建议、优化施工方案等措施降低本钱,获最正确的社会、经济效益。3.4平安生产目标1.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严格执行省文明施工管理、对工程管理、平安环保要求和对施工现场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 z.第四章施工部署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前提,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容和实际情况由工程部制定施工的准备方案。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良好的根底4.1 工程管理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按时、优质、高效的完成,我公司由工程管理经历高、具有丰富施工经历的优秀工程经理担任本工程的工程经理,挑选最优秀的管理干部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工程工程部。工程管理部设技术

27、组、生产组、材料组、质检组、预算组等,按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方法,层层落实,确保完成各级指标。4.2 施工准备4.2.1 施工技术准备1.图纸、规、标准图集等收集 图纸、规、标准图集等文件的收集工作分工原则严格按照下表执行:图纸、规、标准图集等文件的收集工作分工原则文件类别负责收集的部门/人员主要分发围收集时间图纸工程部技术组技术、施工等原则上是开工前具体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时间确定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规工程部技术组技术、施工等开工以前,后期分批收集,并及时更新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标准图集工程部技术组技术

28、、施工等开工以前,后期分批收集,并及时更新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法律、法规文件工程部技术组商务经理技术、施工、物资等开工以前,后期及时更新各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定的人员专业分包根据各自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来确定2.技术人员组织措施1针对特殊部位、施工难点部位的施工方法现场专门成立QC小组,先研讨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特殊作业指导书等,逐级进展技术交底,指导施工;2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立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积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施工经历,充分利用已有先进的技术,提高该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3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

29、好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展;4进展本钱控制,制定供料方案,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5构造施工采用均衡小流水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采用工程管理电脑软件系统,对施工进度方案进展网络优化,积极作好各项技术保障,在保证各项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构造、装修穿插施工立体作业,做好实际控制。3.设备材料技术组织措施1对于所选用的钢筋、水泥、砼、粘结材料、防水材料等作好复试和试验工作,同时做好各项见证试验,编制试验方案。对提供商品砼的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砼质量状况、运输能力以及生产厂至工地的道路情况进展综合考察,选定合格的供给方,并提前提出砼及原材料的各项技术要求;2由于本工程局部基坑

30、较深,根底用钢量很大,运用钢筋放样软件及早进展钢筋放样和预加工,使有加工的工作走在施工的前面,同时考虑钢筋的搭接、电渣压力焊、直螺纹连接等,做好技术方案,为正常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3提前对各种仪器设备进展检查,未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重新检定。4.3 施工部署为了确保整体施工目标的实现,将设立工程指挥部,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工作落实到实处,言行一致,具体实施原则如下:1.对本工程做到全力以赴,全方位作业,全公司支持,确保全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2.施工期间,加大在施工机具、施工设备、周转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投入,集中力量,精心施工,以求在最短的工期创出最优的成绩。3.采用先进、合理

31、、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目标完全兑现。4.采用工程法施工模式,实行科学管理,实行必要的质量和工期奖罚制度。5.施工期间,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自始至终坚持在施工第一线,尊重科学,尊重施工原则,尊重施工顺序。4.3.1施工段划分本工程属高层建筑群,根据平面布置特点,综合考虑运输方便性,施工易操作性,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因素进展施工流水段划分:地下室构造施工每幢楼为一个施工平面段,地下车库按主楼围划分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并按先深后浅施工原则组织施工。4.3.2 施工流程根据施工总体部署,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安装工程跟随土建同步上升,相互密切配

32、合。以混凝土构造为主导工序,整体施工实行分段分班组、平行流水作业。配备专业施工队,施工中应加强土建与安装的相互配合工作,各班组之间应确保做到相对独立施工,却又密切配合,加强相互间的协调管理,以减少窝工浪费现象。本工程拟采取楼层剪力墙、暗柱、顶板、梁砼先竖向构件后水平构件泵送浇筑一次完成的方案施工。-. z.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1 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本工程由高层建筑群及地下车库组成,规模较大,各工种穿插作业多,因此合理、可行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安排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5.1.1施工总体原则贯彻先地下、后地上,先构造、后围护,先土建、后装修的原则,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

33、间,组织立体穿插作业,为及早插入装饰和其他各专业施工创造条件,做到科学管理,均衡施工。 针对工程特点,合理高效使用施工资源,创造有效的穿插施工面,平衡用工顶峰。5.1.2施工安排1.各单项工程为便于组织施工、加快进度,按分区管理,分块实施的指导思想,按各工种成立独立的施工单位,独立进展平行作业。组成混合土建劳务作业队的形式,分别承包施工,即包工期、包进度、包质量、包平安、包文明施工。2.工程进展流水作业,减少人员及机械的窝工。3.为合理、充分利用资源,大型机械,如砼输送泵、钢筋加工、模板加工等综合考虑全工程平衡。5.1.3施工段划分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

34、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体方案完成,需要采用主体和二次围护构造、主体和安装、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的立体穿插施工。流水段划分的原则1在保证质量和平安的前提下,以工期优先,确保工期最短。2施工段划分应综合平衡人员、机具、周转工具的均衡连续,提高机具周转利用率。3流水施工面积应适宜,确保人员占满、不闲置工作面。4保证各工序工作的连续性,防止窝工。5考虑构造整体性要求。5.1.4 施工顺序及流向1.施工顺序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以及构造形式的特点:1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拟采用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构造后粗装修,外墙装修与部装修同步进展。2以主体施工为先导,各分局部项工程紧随其后,平面分段,立面分层,科学组

35、织穿插施工。3主体构造按划分的施工段进展流水,以主体构造工程和外墙装饰为关键线路,回填土、防水、部砌体工程、室抹灰、粉刷、楼地面、门窗安装、水电暖安装、洞口预留和预埋件预留等工程穿插进展,装修及安装按区自下而上立体复式实时插入,自下而上分层分段流水施工。各阶段的施工顺序1地下室的施工顺序为:放线基坑清槽垫层底板根底支模根底底板钢筋根底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放线地下室剪力墙、柱钢筋绑扎-支墙模板浇筑砼顶板施工防水及室外回填。2构造标准层施工顺序:现浇柱、墙钢筋现浇柱墙模板现浇梁、板模板现浇梁、楼板钢筋现浇柱墙、梁板砼围护墙3屋面工程:在主体封顶后即进展施工,尽快完成屋面工程,为外装饰创造有利条件。4砌

36、筑及装饰工程:1在主体构造施工到10层时,穿插进展砌筑工程,当砌筑工程施工到7层时,穿插进展室抹灰工程,待室抹灰工程进展到3层时开场穿插楼地面工程。2散水、坡道作为收尾工程。5.2 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5.2.1 施工测量工程测量是保证建筑物平面定位正确,建筑物竖向标高和垂直度、构件安装精度的必要条件,如何保证测量精度到达本工程复杂构造体系的施工要求,将是施工中的关键。1.各施工阶段测量方法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针对本工程构造体系的特点将对重点部位采取如下表中所示的测量措施。测量控制重点部位及控制措施如下表:序号重点测控部位测量方法测量仪器1地下室平面及高程控制轴线:投直线的方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

37、联合测量法RPS238全站仪 LT202光学经纬仪、DZS3-1水平仪及100m钢尺2主楼高程及平面控制轴线:控法。高程: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激光铅直仪、S3水平仪及100m钢尺2. 控制网的建立1平面控制网 首先建立场区的平面控制网,依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建立现场平面坐标控制网,每隔100米建立一个坐标控制点。轴线控制网的测设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每隔10米增加组成轴线控制网,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2高程控制网1场区高程控制点联测 向建筑物引测标高基准点前,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引测。2建筑物高程基准点的建

38、立 建筑物高程基准点布设,每个施工段在四个角布设四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闭合路线,分别向南、北两侧加密,组成建筑物高程控制网。5.2.2 构造施工阶段测量1.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地下局部采用外控法,用全站仪直接对各轴线进展放样,地上局部采用控法控制,轴线控制点使用激光铅直仪逐层向上传递,每一次传递的控制点经点位自检闭合后作为该作业层的平面控制依据。2.高程控制 标高控制点地下局部采用水准仪加悬垂钢尺的方法将高程引测到施工部位,地上局部高程传递使用50m钢尺沿核心筒壁分段向上量距。每层高程传递点位不少于3个。建筑物外框架的标高控制点以核心筒施工时传递的基准点为依据。3.0.000以下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

39、桩的校测根底施工前对建筑物轴线控制网进展校测,以确定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在建筑物根底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轴线投测地下施工阶段的轴线投测利用T2经纬仪,将T2经纬仪架设在全站仪事先投好的点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或轴线标志点),以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施工段上、在同一施工段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且要组成闭合图形,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3轴线投测允许偏差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相临轴线3L 30 m530mL60m1060m90m204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引测高程时,首先联测

40、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高程。5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基于本工程,坑底高程的传递采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进展。 其中钢尺下段悬挂10kg重锤,以保证钢尺的垂直度,为减少摆动,将重锤放入油桶中,现场作业时,每次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传递标高时,改变钢尺悬挂位置,进展测量重复测量,以便校核。计算时对钢尺进展尺长及温度改正:钢尺实际长度钢尺名义长度尺长改正数现场温度钢尺检测时温度:代表钢尺膨胀系数,取0.000012m/C ;钢尺检定时温度为20C 利用前面提到的水准尺与钢尺联合测量的方法与场区高程控制网联测,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展下道工序;6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

41、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展。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和水准路线进展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其他误差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7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围高度H允许偏差mm每层3H 30 m530mH 60m1060m90m20测量成果的验收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展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表及测量成果记录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展下一步施工。基坑变形观测4.0.000以上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仪器设备 本采用精度为1/200000工程的激光铅直仪、经纬仪精度2与钢尺相配合的方法进展。1平面控制测

42、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轴线投测的方法:采用控法,即利用激光铅直仪将首层的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应的楼层上,然后利用电子经纬仪及钢尺相配合的方法对相应的轴线进展投测。控点竖向传递示意图2控制点的转移 待首层底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后,利用全站仪和经纬仪将控制轴线全部投测至首层底板上投测精度按照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执行,按照根底底板的做法进展角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控点的工作,经自己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线。 为了减小风力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保证轴线竖向传递的准确性,拟在10层重新布设控点轴线交点,具体位置与首层一样。3平面控点的布设 平面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展

43、,每一流水段布设4个点,并相互之间衔接,组成闭合图形,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点轴线交点或轴线的借线交点。4控点埋件的埋设 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结实。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内控点埋件尺寸图5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轴线交点处控点,经严格的仪器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翻开电源开关,发射出激光束。 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 通过旋转仪器望远镜,使激光束在承受靶上成同心圆,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则轨迹圆心为所

44、投轴线点。6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90m207楼层平面控制 待本施工段所有控点都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展角度、距离校核,结果到达规或设计要求后,进展各条轴线的测放。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构造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进展细部放线。室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门窗洞口等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围,并到达在装修阶段仍能以构造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以下控制线,所有主控轴线、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等。2高程控制1建筑物部高程基准点的建立 首先从场区水

45、准控制点将场区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的位置,检查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每施工段不得少于3个点,以便于相互之间进展校核。为保证高程的准确,构造施工各个楼层的标高控制点以首层起始高程控制点为准,进展测量。在主体构造施工过程中,每层都设立4个点高程控制点。2标高的竖向传递 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消除误差的积累及构造沉降等因素的影响都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直接进展量取或用悬吊钢尺与水准尺相配合的方法进展,直至到达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并作好明显标记,每施工段至少投测3个点。 其中:钢尺传递高程50m钢尺误差较小,同时为了减小风力、温度、大气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46、为保证精度在中间层设立高程基准点。3楼层标高控制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基准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完成后,换人进展复查。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90m20测量成果的验收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展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表及测量成果记录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展下一步施工。5.2.3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2国家一、二级水准测量规2.沉降观测的根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

47、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增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采用精细水准仪DSZ2,水准尺采用铟合金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本工程构造特点、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汇总出现的问题进展分析并正确的运用误差原理进展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准确地完成每次的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 在本工程施工阶段应由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二至四层做一次沉降观测。复测时主楼以每3层为一个周期进展。3观测点设置 观测点须设置在建筑物的

48、角点、大转角及沿周边外墙每隔15-20米处,当建筑物宽度大于15米时,应在建筑物部承重墙柱设观测点。监测等级为二级。4观测规则 为保证观测数据可靠性,故观测按照 五定原则即沉降观测所依据的基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稳定;仪器、设备稳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条件根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以尽量减少误差,确保沉降观测的可靠性。5观测准备工作 在首次观测前必须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展检查校正,使用每36个月并送往专业的计量部门进展校核一次。6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为了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相应的指标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状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h=a-b1.0,L

49、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30.0m3前后视距差:1.0m4前后视距累积差:3.0m5前后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6水准仪精度为N2级。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符合施工测量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展成果整理及计算。3.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环境条件制定施测方案,由建立单位提供的建立水准控制点及工程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2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将观测点自编号,以便记录、处理数据及分析比拟。3每个测站都有一个基准点后视,且在任意一站都能够清晰的通视两个基准点

50、,每站的观测点形成闭合的图形。4各水准点都设置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围外,且符合水准测量的规要求。各个测站根据每个建立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个水准点的高程。5固定的观测路线根据现场所设置的测站,按照水准点的大小顺序分站观测进展水准点的一一观测。6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展。首次观测自一层构造完成开场,在设置的柱子的相应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待观测点稳固后并立即进展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值是以后每次复测进展比照的根底,施测时采用DSZ2级精细水准仪进展两次以上观测后进展决定。第一次复测第二次观测在转换层构造完成开场,主楼局部实行3层一周期进展

51、一次复测直至竣工。7将每次的观测数据进展正确无误的整理,并进展平差计算,求出各个点的高程。比拟并确定出沉降量。4.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展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系,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上半局部荷载量,下半局部为各沉降观测点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系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系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便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的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响到相关主管部门,正确指导施工。利用沉降曲线还可以计算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5

52、.观测中考前须知1严格按照测量规进展实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展。4观测时防止照射,观测环境根本一致。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7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响给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顿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6.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展测量。2作业人员进展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过程;记录人员负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跑尺人员负责立水准尺。3作业应具备的条件:天气晴朗,通视良好,风力小于二级

53、。4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成后,沉降观测表上安装保护筒。5.2.4根底工程5.2.4.1 桩基工程一、施工预备1、完成钻孔灌注桩的定位工作,平整场地,接通水、电,为钻机进场创造好条件。2、钻机、护筒、钢筋、泥浆箱及各种相关材料,准备到位。3、开工前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使所有参与钻孔桩施工的施工人员明确本岗位的详细技术要求、职责,尽一切力量防止出现断桩。4、跟拌和站联系有关标号、配合比、坍落度及运输方面等事宜。5、处理好文明、平安施工有关事项,包括用电、排污、排放泥浆、三防等。6、备足有关配件材料,做到开钻后中途不停站,检查所有测量仪器及施工机械,确保无误。7、清理、去除钻

54、孔桩桩位杂物保证护筒顺利下放。8、对自备发电机组进展试机,并进展停电时的快速发电、通电检验,确保停电时能快速保证钻机重新开钻。二、施工方法采用CFG25型钻机,正循环回转法施工。钻头采用尖头笼式钻头主要用于粘土层中及平头笼式钻头主要用于粉砂土中。1、测量放样2、埋设护筒1护筒采用钢护筒,用5mm厚钢板制成,确保在护筒埋设稍有偏差时,保证钻头能准确就位,并能顺利提钻。2旱地里护筒长度为1.2m,位于现状河道的护筒长为2m并外套钢护筒,因为上部土质较差,大局部为杂填土。原则上保证护筒进入原状土50cm,并高出地面30cm左右,以确保不小于1m的水头压力,防止塌孔。如2m不够长,加长护筒。由于地质资

55、料第一层土为粉质粘土,第二层均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下为粉土夹粉质粘土,因此护筒埋深不宜穿透粉质粘土层,而使护筒外露段长一些有利。3护筒就位用十字穿插法定位。4护筒就位后,四周用粘土分层均匀填满夯实,确保泥浆不外漏,确保护筒位置正确结实。5假设底部土质很差。为防止护筒下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把护筒固定。6护筒埋好后,测定好护筒顶标高,做好资料,请监理复核认可后,钻机就位。7护筒埋好后,在桩基围整浇混凝土地坪,挖好泥浆排放沟。确保泥浆不外溢。3、泥浆循环在各桥位四周各设置一个四根桩泥浆容量的泥浆池泥浆比重1:3,用于泥浆循环,并及时组织泥浆车进展外运。4、钻孔1开钻前,配制好比重为1.3-1.4

56、的泥浆进入泥浆池及孔。2调平好钻孔工作平台,保证钻孔平台水平并确保结实,在钻孔过程中不发生倾斜位移。3调整好钻机,保证钻杆竖直,使钻架吊点、钻机的转盘中央和桩位中心三点在一垂直线上。4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平台的水平度,发现倾斜,及时调整,确保成孔垂直度。5在粘土钻孔过程中,及时检查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之间。粘度控制在1622秒,发现不符,及时调整。6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展,不中断。7升降钻具时,保证操作平稳,钻头提升时,防止发生碰撞护筒、孔壁及钩挂护筒底现象发生。8在钻孔中因故停钻时,一是确保有规定水位及相应比重的泥浆,防止塌孔,二是钻头上提2m左右,以防钻渣沉淀而埋住钻头,造成质量事

57、故。9钻孔中采用轻压慢钻,使孔底不全部承受钻具重力,以防止或减少倾孔、弯孔和扩孔现象。10在粉砂土控制进尺速度,加大泥浆比重至1.31.4,粘度2224秒。11在粘土中控制中等转速,大泵量稀释泥浆,防止泥浆比重过大,影响成孔质量。12当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及时停机。对孔径、孔深、孔斜率进展检查,自测合格后,报监理复测,同意后,开场清孔。5、清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场清孔,用换浆清孔法。当泥浆比重为1.151.18时,再放钢筋笼。6、下钢筋笼1钢筋笼现场分节制作,长度根据定尺钢筋长度及钢筋笼长度确定。保证接头按50错开。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错开100cm以上。2钢筋笼制好后,报监理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制

58、作原则是:主筋顺直,距离均匀,箍筋间距均匀,点焊结实,保护层垫块均匀合理放置,垫块采用圆垫块。3钢筋笼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长度为10d,持证上岗,保证焊缝饱满,长度满意规要求。4吊放钢筋笼,确保骨架垂直缓慢下放,控制好钢筋笼顶标高,用两根钢筋固定在正确的标高位置上,保证钢筋骨架不下沉不上浮。7、放导管1导管在使用前检验好水密性试验,不合格的接头不准使用。保证导管在填充水下混凝土中不漏水,不漏浆,确保桩的质量。2根据孔深配制好相应的导管节数,保证安装时一次性到位。3下放导管时,位置保证正确,卡口旋紧。4导管底与孔底保证有30cm左右的空隙,防止导管进入沉淀中,混凝土无法涌出管外。另防止离孔底太高

59、,使第一斗灌注混凝土无法埋住导管口或导管埋深太少,泥浆重新涌入导管形成夹泥,影响成桩质量。8、二次清孔放好导管后,通过导管进展二次清孔,测定好泥浆比重为1.10左右,沉淀10cm,孔径、孔深符合设计要求时,报监理同意后,开场浇注混凝土。9、浇注混凝土1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6cm22cm。2浇混凝土前,隔水塞在导管一定高度设置好,由初灌量计算确定,初灌量确定原则:当导管离孔底3040cm时,保证第一次混凝土下料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1m以上。3斗灌满混凝土,剪断铁丝,混凝土连续灌溉。用测绳测得导管埋深为6m,拆导管二节并保证拆导管后,导管在混凝土埋深1m,再浇混凝土

60、。也就是控制两点,第一,导管埋深不宜过大,控制在4-6m之间,过深导管无法拔出导致埋管形成断桩。导管埋深必须保证最少有2m,防止操作中稍有失误,导管提升过高、过快,出现导管埋深过小或拔空,涌入泥浆,形成断桩、夹泥的质量事故。4混凝土顶标高比设计桩顶标高出2米,确保设计桩顶以上1m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5配备一定数量泥浆车,保证泥浆顺利外运。三、质量保证措施1、每道工序须请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展下道工序施工。2、确保钻孔垂直,钻头带导向,孔底减压钻进。3、开钻前预先配制好优质泥浆,用粘土或膨胀土为原料,控制比重在1.31.4之间。遇夹砂土层时,为防缩颈,把优质泥浆注入孔。4、确保孔底沉渣小于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