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_第1页
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_第2页
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_第3页
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_第4页
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4PAGE 14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改进研究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异质性、资源误置与经济效率改进研究”(13CJL07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企业异质性、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基于TFP动态演化的视角”(11YJC790090)和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原经济区产业TFP比较优势的空间动态转换研究新新经济地理视角”(编号CXJJ-2012-3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杨慧敏(1971-),男,山东蓬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政策;李颖(1975-),女,陕西扶风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

2、是新新经济地理与产业经济。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杨慧敏1,李颖2(1.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200433;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开封475004)摘要:企业效率异质性源于效率垄断和非效率垄断特征对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包括“要素配置效率”和“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收益”两个方面。效率垄断能够提高企业内要素的配置效率,非效率垄断扭曲市场降低企业内要素的配置效率,非效率垄断因素的比重越大,企业获得的扭曲市场收益在超额利润中的份额就越高;通过消除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来纠正市场扭曲和激励企业效率垄断行为来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将低效率配置的生产要素从非效率垄断企业中释放出来是提高区域经济

3、增长效率的关键。运用2001-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非效率垄断的企业主体特征是企业所有制,国有企业是通过非效率垄断的方式扭曲了市场,降低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形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关键词:企业异质性 非效率垄断 配置效率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改进本质上是不断提高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在区域生产要素存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内微观企业生产要素的规模配置效率和企业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l世纪初

4、兴起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问题开辟了企业要素配置决策的微观研究视角。Baldwin and Okubo(2006)将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垄断竞争模型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结合,研究发现异质企业自我选择与企业生产率分布的空间差异来自于市场竞争驱动。Saito(2009)将异质企业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之中,考察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企业的自我选择作用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比单纯集聚效果更突出。Ottaviano(2011)提出了“两区位两企业”的“新”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从企业异质性作为分散力或集聚力的角度得出:企业之间效率

5、差距大小和市场竞争程度是企业异质性对经济增长效率累积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以上研究,大都是在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环境中研究企业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企业区位市场竞争机会的比较优势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对企业异质性特征与企业效率异质性的内在作用途径没有进一步研究,不能解释现实中存在超额利润比较高的企业并没有按照企业区位市场竞争机会的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区位决策。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Arnold(2010)从行业和企业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了欧盟市场服务行业发展不足的原因,发现:政府对市场外部性采取的不恰当政策行为也是市场扭曲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Jones(2011)认为微观层面上的资源错置

6、通常会减少宏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资源错置的角度解释了国别经济差异。Arnold和Jones的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非均衡与市场扭曲导致的资源错置有关。杨帆,徐长生(2009)研究得出:中国转轨阶段国有企业体制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是影响我国市场扭曲的重要因素。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受到金融机构歧视性政策待遇,要素资源并没有完全按照配置效率高低进行配置(Guariglia and Poncet,2008);Song et al(2011)认为国有部门与私有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差异源于不同的监督效率;聂辉华,贾瑞雪(2011)研究发现市场扭曲导致的资源误置程度与区域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相关

7、的关系。市场扭曲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是区域整体生产率较低的主要部分(简泽,2011)。而偏向国有企业的政策扭曲对于企业生产率动态变化有直接的影响(罗德明、李晔、史晋川,2012)。Brandt et al.(2013)发现中国非农部门TFP损失主要源于资本误置,认为鼓励国有企业而以牺牲更有效率的非国有企业投资的政府政策是导致区位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Bartelsman et al.(2013)从行业内的企业规模和生产率之间相关性视角研究了企业层面政策导致的市场扭曲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以上文献研究表明:基于企业效率异质性的自我选择作用效果取决于市场扭曲程度,而市场扭曲程度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和

8、市场主体的偏向性有关;在中国转型期间,微观层面的企业所有制的异质性与企业效率异质性确实相关,但对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特征获得的扭曲收益能否抵消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损失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所以还无法判断政策与制度的主体偏向性是否会带来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企业配置效率高低与企业超额利润大小的不一致性进行深入研究;在中国特定转型期间的市场环境中,忽略异质性的企业特征与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循环累积关系对异质性企业自我选择作用的影响,就难以考察由于生产要素在非效率垄断企业过多的低效率配置造成的经济增长效率损失问题,对非效率垄断企业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在生产要素企业层面的配置效率

9、改进方面破解三十多年“高增长低质量的经济增长”累积形成的区域空间与跨期配置效率损失难题。二、理论研究(一)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的机理分析企业异质性主要是指企业特征的差异性,包括:企业年龄、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企业所在的区位,企业的主营业务等。根据对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差异,把企业异质性特征划分为三类:一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特征,界定为效率垄断特征;二是降低要素配置效率的特征,界定为非效率垄断特征;三是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动没有影响的特征,界定为中性效率特征。企业效率异质性源于效率垄断和非效率垄断特征对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要素配置效率”和“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收益”两

10、个方面。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市场扭曲是对偏离完全竞争市场环境状态的描述,市场扭曲主要来源于垄断。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异质性企业通过市场扭曲获取市场扭曲收益造成了企业效率异质性,获取扭曲收益的企业收益就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市场扭曲中受损的企业收益就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扭曲收益来源于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其他因素。根据索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中的垄断因素导致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市场扭曲环境中企业之间的利润差异源于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和扭曲市场收益。在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中,完全竞争市场是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一种市场状态,认为在垄断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效率是低下的;而熊

11、彼特则提出了“技术进步和完全竞争不相容”的观点。美国哈佛学派学者谢佩德认为:“市场势力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是重大的,它在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就内部的低效率,资源配量不合理和外部影响合起来高达国民收入的5%”。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源于资源要素从生产中的两种分离存在两种垄断性质的消耗,一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决策能力、管理与生产技术水平的效率垄断;技术具有的区域和主体的非排他性的特点决定其具有边际经济效应递增的特点,会引起更高质量的产出。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就新技术创新而言产生的效率垄断为企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收益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企业规

12、模越大企业决策能力、管理与生产技术水平效率就越高。效率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所得到的超额利润是对高风险投资活动的回报。静态地看,消除企业由这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所获得的市场扭曲收益,打破技术壁垒,短时间内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效率水平;从动态视角来看,企业会失去为获取超额利润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长远发展来看,完全竞争市场也会由于缺乏创新的激励而变的动态无效率。二是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的部分,导致企业生产要素被分流在为获取与配置效率提高无关的扭曲市场收益方面,这种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垄断,界定为非效率垄断。为了研究市场扭曲与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的循环累积关系的相互作用途径以及市场扭曲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内在机理,

13、本文构建了区域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一般生产函数: (1)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公式(1)中表示区域内的产出,表示全要素生产率、 和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和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在完全竞争模型中,企业是完全同质的,市场不存在任何扭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于市场自发的渐进性技术进步和外生既定的对企业主体具有相同影响的制度和政策的影响,不存在技术垄断和行政垄断因素对企业规模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差异。可以假定相对于异质性企业,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不存在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异质性的配置,为了简化我们不考虑完全竞争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对生产要素的分流作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有一部分生产要素从生产环节独立出来用于

14、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产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生产要素起到了分流作用,区域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公式(2)中表示区域内的产出,表示全要素生产率、 和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 和 分别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分流的资本和劳动, 和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区域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标准是分流到全要素生产率的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相等: (3)即: (4)在存在扭曲的市场环境中,从静态的生产要素配置来看,具有效率垄断特征的企业在本身规模调整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边际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并未影响到其他企业的边际产出降低。但非效率垄断特征的企业在本身规模调整的同时却导致企业边际要素配置效率

15、的降低,同时由于公共设施和制度与政策等非直接提高效率的非效率垄断特征的非竞争性,导致了其他不具有非效率垄断特征的企业边际产出的降低,与完全竞争相比的要素边际产出降低是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的原因。垄断与竞争的企业异质性市场的混合经济效率高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时,应该满足:企业家获得的利润,劳动力获得的收入,资本要素提供者获得的利息(资本的利息收入),都优于同一时段的完全竞争时的状态,如公式(5)(6)(7)所示:企业家 : (5)劳动要素: (6)资本要素: (7)其中,、 、分别表示市场扭曲条件下的单位产出价格,单位资本价格、单位劳动价格,、 、分别表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单位产出价格,单位资

16、本价格、单位劳动价格,由于垄断产生的企业异质性对市场交易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扭曲,反过来扭曲的市场环境就对企业的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强化,二者存在很强的累积循环影响。效率因素导致的垄断,如技术创新、专利权保护等产生的市场扭曲对企业异质性产生累积循环效应,在提高垄断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不会降低市场扭曲期间其他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长远来说,技术保护期限过后还会普遍提高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增长效率;但具有非效率垄断特征的企业获取的扭曲市场收益会破坏市场竞争环境,生产要素的逐利性会进一步导致资源大量流入低效率的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机会成本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识别非效率因素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特征,消

17、除非效率垄断因素形成的企业异质性,从非效率垄断企业中释放出低效率配置的生产要素纠正资源误置,有助于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效率。(二)理论假说根据以上企业异质性与市场配置效率的机理分析,全要素效率高的企业,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进而能够获得较多的资源配置,但不一定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企业具有较高自我选择能力;企业非效率垄断因素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只有超额利润效应,而没有企业区位市场竞争机会方面比较优势,非效率垄断的企业特征会扭曲市场,限制生产要素在较高配置效率企业的配置比重,从而降低了所在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

18、场中,非效率性垄断因素会通过扭曲市场形成的企业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导致公共投资项目选择的有偏性,从而限制了其他特征的企业对公共物品的竞争性使用。消除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来纠正市场扭曲和激励企业效率垄断行为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的动态效率,将低效率配置的生产要素从非效率垄断企业中释放出来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鉴于中国特殊的经济转型期间,市场竞争主体存在较为明显的所有制特征异质性,在考虑具有异质性特征企业本身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研究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问题。市场扭曲是众多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对市场环境影响的综合体现,首先识别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特征,然后再考察具有扭曲市场特征的企业获得市场扭曲收益是来源于非

19、效率垄断因素,还是效率垄断因素?研究的目的是为消除非效率垄断因素提供企业的异质性特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纠正对扭曲市场主体特征企业的生产要素低效率配置问题,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文献研究表明,在中国转型期间,微观层面的企业所有制的异质性与企业效率异质性确实具有相关性。为了对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特征获得的扭曲收益能否抵消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损失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本文结合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特点、非市场化的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力惯性,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不完全独立性特征,认为国有企业可能会存在非效率垄断因素,提出了以下理论假说:“非效率垄断的企业主体特征是企业所有制,国有企业是通过非效率垄断的方式

20、扭曲了市场,降低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三、实证研究企业效率异质性的自我选择作用效果取决于市场扭曲程度,而市场扭曲程度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和市场主体的偏向性有关;在中国转型期间,微观层面的企业所有制的异质性与企业效率异质性确实相关,但对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特征获得的扭曲收益能否抵消整个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所以还无法判断政策与制度的主体偏向性是否会带来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考虑中国特殊的经济转型期间的因素,从市场扭曲力量的企业主体特征的企业所有制视角,对政策与制度的企业主体偏向性是否会带来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损失进行研究。选择从国有、私有、外资的企业所有制异质性

21、的角度对企业异质性、市场扭曲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谁扭曲了市场谁就从市场中获取扭曲收益”的经济理性对扭曲市场的企业特征主体实证研究;然后根据实证的结果对企业特征主体是否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损失进行实证检验。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层面考察扭曲市场的市场非效率垄断因素是否存在,检验市场扭曲收益的存在是否降低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为政府在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改进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提供实证支持。(一)扭曲市场主体的实证研究1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本文针对的区域经济层面是在区域内所有企业整体根据最大成本收益率行动假设前提下,研究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虽然新近超

22、越成本对数函数、广义超越成本对数函数与复合成本函数在评价企业规模效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企业层面规模效应研究的是总成本与产出的关系,因此选择区域经济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形式: (8)全要素生产率实质上指的是除了资本和劳动要素之外的所有外在的经济环境因素,因此,结合市场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市场化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完全是在微观企业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维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门间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率存在差异,投入要素从低生产率水平或者低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部门流动时所产生的“

23、结构红利”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产业结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在既定区域内企业数量的增长同时意味着平均意义下企业规模的下降,推动企业数量增长引起的经济总量的提高和规模经济的损失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孰轻孰重?在此本文选择区域内同一所有制企业数量作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规模经济效应的替代变量。以上分析可知,本文中全要素生产率是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和企业数量等因素的函数,假设其函数关系式为: (9) 式中Y、L、K分别代表产量、劳动和资本,A、a为常数,是未考虑的因素、是外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区域内所有企业根据最大成本收益率行动假设前提下,研究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建立指数函数回归模型

24、。 将(9)式代入(8)式,并对等式两边取对数,我们得到下面计量回归模型: (10)其中 i表示地区,j表国有、私有、外资,t表示时间,a为常数项,将未考虑的因素和外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纳入随机误差项,集中反映模型中忽略的区域其他因素的影响。因变量Y表示产出,选用企业增加值的区域汇总数据,分区域分所有制的制造业增加值以2001年为基期用分区域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核心解释变量mkt表示市场化指数,选用樊纲、王小鲁等(2011)的区域市场化综合指数; 其中L、K、q、sfw为控制变量, L表示劳动力投入,以年末从业人员数计量; K表示企业资本,采用永续盘存法得到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然后

25、分区域加总为不同所有制的区域企业资本;q表示企业数量,统计指标为“全部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鉴于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更密切,本文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代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用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产值的比值指标来衡量产业结构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与樊纲、王小鲁等(2011)所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2.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模型(10)运用20012007年数据,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国有(0.874)最大,私有(0.647)次之、外资(0

26、.537)最小,三种所有制性质的资本弹性都非常显著,产出增加值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国有(-0.172)最小,私有(0.166)居中、外资(0.300)最大,三种所有制性质的劳动弹性从全国来看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外资企业,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劳动弹性甚至出现了负数,国企的劳动效率明显低于私企和外企;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的资本和劳动的弹性之和分别是 0.702、0.813、0.837都小于1,意味着三种所有制的企业整体的投资规模都超出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最佳边界,其中国有企业规模不经济的程度最高。实证表明国有

27、企业与私有和外资企业相比具有很强的资本依赖性,员工劳动效率低下人员臃肿明显。国有企业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最大(0.220),私企(0.135)最小,国有企业的数量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此外,控制变量sfw都为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不合理无论对国有、私有、外资企业增长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对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为核心解释变量市场指数对因变量(产业增加值)的差异化影响提供了企业所有制特征方面的解释;市场指数对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经济增长的弹性分别是为0.192、0.162、0.163,说明在现有的存在相对扭曲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对市场环境的

28、变化最敏感,国有企业从市场扭曲中受益,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企业所在的区域市场环境中相对受损;结合以上对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根据“谁扭曲了市场谁就从市场中获取扭曲收益的经济理性”的原理,得出:国有企业是造成企业效率异质性的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层面的解释,是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表1 2001-2007年全国国有、私有和外资模型计量结果解释变量国有私有外资lnk0.874*(28.14) 0.647*(9.02) 0.537*(14.28) lnl-0.172*(-1.86)0.166*(2.15)0.300*(3.71)lnq0.220*(7.15)0.135*(2.17)0.153*(3.22)

29、sfw-0.878*(-4.47)-1.224*(-15.05) -0.681*(-4.45)mkt0.192*(13.24)0.162*(6.81)0.163*(18.11)常数项1.649(1.2)2.244*(2.44)2.244*(5.64)模型设定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参数联合检验F=3108.8ProbF=0.0000F=1784.9ProbF=0.0000F=3503.5ProbF=0.0000R20.9170.9620.944观察值203203203注:1. 对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通过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和Hausman检验等相关方法来检验,还利用修正Modified Wald

30、检验和Wooldridge检验分别对残差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检验结果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参数估计(Hoechle,2007)。2.计量结果由 STATA10. 0 给出,上标* 、*、*分别表示在 10% 、5% 和 1% 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系数值后括号中的数值为经过Driscoll-Kraay标准误处理过的t值。3国有企业是扭曲市场主体结论的稳健性验证在理想的完全不存在任何扭曲的竞争市场中,由于信息完全对称、生产要素在企业间充分流动使所有企业的资产净利润率离散度趋向于零,区域内各种异质性企业的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维持动态均衡状态。 任何区域的市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市场

31、扭曲程度越低,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越高,低生产率的企业被高生产率企业通过兼并吸收的速度就会越快,可以说在同一时间段上低生产率企业的寿命就越短表现出的离散程度就越低。选择市场的扭曲程度作为因变量,国有企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和国有企业数量份额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国有企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越高和国有企业数量份额越大是否国有企业对区域内市场环境的影响也越大;考虑市场化程度除了受到区域市场中国有企业份额的影响,结合计量模型(10)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选择区域企业净利润率离差系数来度量市场的扭曲程度,净利润率离差系数CV越大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各省国有企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gychb)用来

32、度量国有企业的资产份额,各省国有企业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gyqb)用来度量国有企业的数量份额,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比值(sfw)用来度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设定模型如下: (11)根据模型(11)运用20082009年数据,得到最终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模型11-1的结果显示:国有企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越高和国有企业数量份额都与区域企业净利润率离差系数正向相关,统计上非常显著,表明: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数量变动确实对市场扭曲的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考虑到2008年2009年时间比较短,资产数量变动相对与资产规模的变动存在的较高的相关性见附表(相关系数为0.782),我们选择剔除“国

33、有企业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国有企业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作为解释变量,得到模型11-2,解释变量“国有企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重”对区域企业净利润率离差系数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008上升为0.028,而且非常显著,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变动对市场扭曲的解释力度加强了,这一实证结果使“国有企业是扭曲市场主体”的结论得到了验证。表2 2008-2009年模型(11)计量结果模型11-1模型11-2gychb0.008*(3.33)0.028* (121.02)gyqb0.039*(9.89)sfw0.112*(45.06)0.144* (367.86)常数项-0.012*(-28.07)-0.015* (-3

34、43.85)模型设定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参数联合检验F=97.85 ProbF=0.0000F=135322.04 ProbF=0.0000R20.8610.819观察值6060注: 同表1.(二)企业主体的国有特征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1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和市场相对扭曲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的国有企业的产出增加值对市场环境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且非常显著的实证结论,可以得出:如果国有企业产出增加值是由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因素导致的,就意味着市场会引导更多的资源向国有企业流动,国有企业的总产值对市场环境的敏感程度同样会明显高于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否则,就可以证明:用

35、相对较小的产出获得较大的产出增加值的国有企业存在非效率垄断的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损失是存在的。扭曲市场主体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国有企业是扭曲市场的企业主体,但不能有效证明国有企业扭曲并主导市场环境的行为导致了区域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我们选择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总产值替代计量模型(10)中的因变量产出增加值,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不作调整。 (12)考虑到中国特定的市场转型期间,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改革措施来源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国有企业效率的变动要明显快于单纯由市场推动为主的市场经济阶段,考虑到不同时间段之间国企效率在市场转型期间的特殊差异对实证结果带来的影响,本文选用最近的2008

36、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对企业所有制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来研究。2.实证结果及分析由表3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总产值对市场环境的敏感程度来看,国有企业0.070非常显著,明显低于私有企业0.130不显著,外资企业0.117,私有企业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私有企业规模较小,对市场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较低的抵抗风险能力导致的产出能力不稳定。结合表1、2的实证结果,得出国有企业产出增加值与总产值对市场环境的敏感程度不一致的结论为“非效率垄断的企业主体特征是企业所有制,国有企业是通过非效率垄断的方式扭曲了市场,降低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的假说提供了实证支持。表3 2008-2009年全国国有、私

37、有和外资模型计量结果解释变量国有私有外资lnk0.318*(3.25) 0.463*(2.02) 0.273*(2.31) lnl0.092(0.31)-0.061(-0.10)0.625* (1.95)lnq0.669*(3.34)0.801*(1.91)0.585*(1.91)sfw-0.940(-1.11)-1.114*(-1.12) -0.508(-0.80)mkt0.070*(1.76)0.130(1.61)0.117*(1.96)常数项5.426*(3.18)3.075(0.76)-0.082(-0.03)模型设定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参数联合检验probF=0.0000Prob

38、F=0.0000ProbF=0.0000R20.9510.966 0.970观察值585858注: 同表1.四、政策启示(一)企业数量和结构层面的经济增长效率改进从存量资源调整的角度来看,如果将国有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原来存量企业规模扩张作为两种选择方案,选择设立新企业要优于原有存量企业的扩张,企业数量增长引起的经济总量的提高大于规模经济的损失,在政策导向上应着重鼓励区域内新企业的形成、旧企业的分立、通过减小国有企业增加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数量会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呈现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说明经济增长效率的结构调整贡献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通过消除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

39、通过资源在企业间的进出提高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缓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制约。(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层面的经济增长效率改进从资源要素动态调整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对市场新增投资机会的捕捉能力低于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资本依赖性,员工劳动效率低下人员臃肿明显,规模不经济最为严重,国有企业是通过非效率垄断的方式扭曲了市场,对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造成了损失,降低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我国多方面的改革实际上就是为有序推进市场化的进程而消除障碍的过程,实证结果为国有企业转型、改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实证支持。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国企该进不进或该退不退,都会对市场产生效率损失或市场

40、扭曲。政府对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应当减小扶持力度,加快国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转移到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社保等公共服务具有较强外部性领域的步伐,规避财政收支及货币政策引起与非效率垄断相关的市场扭曲收益。参考文献1Arnold, J. ,Nicoletti, G., Scarpetta, S. Regulation, Resource Re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Papers, 2011,16:90-115.2 Baldwin R, Okubo T .Heterogeneous Firms, Ag

41、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 ,6:323-3463 Bartelsman, E, Haltiwanger J., Scarpetta,S.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 The Role of Allocation and Sele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103(1):305-334.4 Brandt L., T

42、revor.T, Zhu.X.D.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 across time, space and sectors in China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13,16:39-58.5 Guariglia and Poncet. Could Financial Distortions Be No Impediment to Economic Growth After All?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8,36: 633-657.6

43、 Hsieh,Chang-Tai,Peter J Klenow.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24 :14031448 . 7Jones,Charlie. Misallocation,Economic Growth, and Input-Output Economics. NBER Working Paper, 2011,No. 16742.8Ottaviano, G. I. P. 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

44、y: firm heterogeneity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3:231240. 9 Saito H, Gopinath M.Plants self-selectio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regional productivity in Chile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9:539-55810 Song,Zheng,Kjetil Storeslet

45、ten,Fabrizio Zilibotti. Growing Like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 101 :196233 . 11樊刚,王小鲁,朱恒鹏. 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2简泽. 2011. 市场扭曲、跨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 (1):58-68.13罗德明,李晔,史晋川.要素市场扭曲、资源措置与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2(3):4-14.14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7):27-42.15杨帆,徐长生.中国工业行业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定J.中国工业经济,2009(9):56-66.A study on firm heterogeneity and market alloca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sthe Evidence from the Manufactu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