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_第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_第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_第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金色的秋天-用数学 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图中的意义,能从图中看清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使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结合用数学的过程,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对学生进行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活动重、难点:理解图意,掌握解答方法。活动用具:教科书第47页主题图。活动设计一、欣赏秋色,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欣赏。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美丽景色吗?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好吗?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出示图1出示图1背景,师: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师:这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相互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强调:图中告诉我们有四个小朋友在捕蝴蝶,有两个小朋友在观察小虫子,问号是让我们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教师边讲边加上手势。教师进一步鼓励:谁能完整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多让几个同学说一说。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师:加法算式怎么列?师:4、2、6表示什么?2、出示图2演示:7个向日葵,大括号。师:大括号表示什么?教师接着演示:摘了3个。?个师:谁能将这幅图的意思完整说一说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幅图告诉我们有7个向日葵,摘了3个,让我们求还剩几个?谁来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师:7、3、4在图中各表示什么?3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表现真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日常中问题。三、自主探索,巩固提高1、重点提示尝试练习让学生独立看书,尝试完成第47页的“做一做”。教师强调: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着两幅图,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2、因人而异个别指导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参与到学生中间。对于失败的同学鼓励他们找一找失败的原因,认真订正。3、相互交流人人成功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做题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争当小老师。四、课堂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数学。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内容。这是培养学生用

4、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启发引导,由扶到放,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亲身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解决问题。只就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作指导。主次把握得好,突出了重点,攻克了难点。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明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进一步

5、明确“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及“共有几人”这类问题及计算的方法。3、在整堂课的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能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课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生:想。(板书课题:数学乐园)师: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哪个小组在做游戏时获得胜利,老师就给这个小组加一颗五星,游戏结束时,哪个小组的五星最

6、多,哪个小组就是冠军队,老师为冠军队的每个人准备了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可一定要加油呀!哪个小朋友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老师还会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二、组织游戏,寓教于乐。游戏1:对山歌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对山歌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组成8。师:我出5。生:我出3,3加5等于8。师:我出2。生:我出6。6加2等于8(1组和2组、3组和4组各派一名代表对9的山歌,然后1组和3组、2组和4组派一名代表对10的山歌)游戏2:小小邮递员师:刚才4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很精彩,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名小小的邮递员,谁知道邮递员是做什么的?生

7、:送信的。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信箱,信箱上标有数字(3、6、7、9),请各组小组长发给每名同学一封“信”(口算卡片),先在“信”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信”上的题目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它投到标有这个数字的信箱里去。(学生在音乐声中依次上台,读出题目,说出得数,然后投到相应的信箱里。)注意:可适当安排投不出去的“信”,对于没有送出去的信,先让学生在一边等候,等其他学生投完后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送不出去。师:信都送完了,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是合格的邮递员呢?(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里,由组长带领组员检查信箱里的“信”是否送对了,由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游戏

8、3:比多少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组男.女生的人数,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提出比谁多几,比谁少几的问题。游戏4:接力赛跑师:小朋友喜欢赛跑吗?我们来做一个接力赛跑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出示4块小黑板,每块黑板上写出相同的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并用纸蒙上,学生做题时撕去蒙住的纸,做完后拍下一个同学的手,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检查正误。游戏5:贴一贴,说一说1、教师:草地上,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3只小鸡。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1)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3=7)(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3+4=7)(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4-3=1)2、教师:荷叶上,左

9、边贴6只青蛙,右边贴2只青蛙。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1)一共有多少只青蛙?(6+2=8)(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2+6=8)(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6-2=4)三、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小奖品。四、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其实今天我们做的游戏是应用了我们刚刚学过的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了更多的知识,老师还领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渗透统计思想。 2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

10、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11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录像片、接力棒、小跳绳、篮球、沙包、统计彩图、笑脸图等。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 师:现在小朋友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生活吗?为什么?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 生: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知识。 可以交朋友。 可以做游戏。 师:小朋友说的不错,我们的校园生活的确是多姿多彩的,不仅能学到知识,交到好朋友,还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过哪些校园活动呢? 生:我们看到跑步;看到过打篮球 师:你们参加过什么

11、课外活动? 生:我们参加过跳绳;我们做过掷沙包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接着熟悉“我们的校园”(板书课题)。 播放录像,回顾知识 1放录像:出现美丽的校园,多种校园活动(有跳绳,有跑步,有打篮球) 设置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校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谁来答? 生:共有10人,我是数出来的。 生:我是算出来的,我看到男生有5人,女生有5人,加起来是10人。 师: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不少,有的是数出来的,有的是算出来的,最后都得出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下面我们到室外去做各自喜欢的活

12、动,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参加每项活动的总人数。 尝试统计,感知统计,渗透统计思想 1室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 在教室外有五个活动场地,第一个是接力跑,第二个是跳短绳,第三个是拍皮球,第四个是掷沙包,第五个是游戏(转移目标),大家可以任意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活动5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代表来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跳绳组汇报:我们组有12人参加。有的是用数的方法;有的是根据分工的不同来计算的,有6人记数,6人跳,合起来是12人,我们贴出12张笑脸。(把彩色笑脸贴在空白圆上) 掷沙包组汇报: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掷沙包?”我们每人一张笑脸图,一张一

13、张数出来共8张,有的是一组一组地数,一组有4人,两组应该是8人,我们贴出8张笑脸。 把课堂教学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在学生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尝试简单的数据收集,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3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师:大家看这幅你们自己整理的活动笑脸图,多漂亮呀!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活动情况的统计图。从图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咱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5项活动) 哪些活动最受欢迎?哪项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跑接力和掷沙包的一共有几人? 跳短绳的比掷沙包的多几人? 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 4想一

14、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a同桌两人先互相提问,然后解答。 b一人提问,全班解答。 全课总结 今天通过开展活动,小朋友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我们的活动作了清楚的统计,还会根据活动的情况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小朋友真能干! 课堂中或课外再次实践 下面,老师还有个任务要交给小朋友,你们能完成吗?打开书第114页,请大家把书中的活动也作一下统计,并把第115页中的笑脸涂上颜色,试着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它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收尾篇,是在学生有了对新教材内容认知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活动并含有

15、统计思想的渗透。由于本节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因此,本着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法的设计上和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上都作了大胆的尝试,由课堂内的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的教学。以流动的场面,达到动与静的最佳结合。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以“情”、“趣”开路。 老师以聊天、谈话的方式引出学生熟悉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2动与静的结合,生生互

16、动的形式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教室外。 先播放录像给学生以形象具体的了解,再安排学生自由结合开展所喜欢的活动。在学生的活动体验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观察、组织、交往等多种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游戏中学习的目的。 此外,把课堂教学由室内延伸到室外,也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使学生向往学习。 3学科交融,易于学生情感的渲染。 由于课堂教学呈现方式上的变革,使单一的数学课与体、音、美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的身心以美而舒展的渲染。在此情景中更易于学生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 专家评析 “我们的校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实验教材最有新意的内容之一。它打破了教材传统的呈现形式,提

17、供给学生的是他们喜爱的、熟悉的场景,同时具有挑战性。范老师这节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问题意识,培养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与人合作、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在活动中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收集数据、根据数据提出和分析问题等统计初步知识的教育。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新。首先是引入新。上课开始,教师以语文课的口语交际形式亲切地和学生们谈论校园以及校园的活动。引出课题“我们的校园”。第二,展开教学活动新。播放录像展示校园情景,让学生观看录像,从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

18、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从一年级开始抓起,让学生不断经历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会逐渐增强,创新意识也会孕育而生。第三,室内外结合方式新。改封闭安静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室外体育活动,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在学生观看录像,初步经历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把学习活动延伸到室外,给学生5分钟自由选择参加游戏活动“统计”成为游戏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人人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喜爱数学之感油然而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活。

19、活用教材,把书上静止的场景变为真实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合作,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参加活动人数的信息,并作了清楚的记录。之后,通过交流,用涂色的方法制出统计图。再让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合作的意识。 3实。全课各项教学活动实实在在。以学生对校园的了解入手,让学生根据录像提出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某项游戏活动并进行数据的收集,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交流,完成简单形象的统计图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的过程,经历了看图提出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每项活动中都在动脑思考、动手做、动口说,真正在“活动”。

20、总之,这一节课“情”“趣”交融,学科渗透,动静结合,给学生创造了活动空间、观察空间、思维空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体会生活中蕴含着数学问题,从中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室外活动带领学生在校园走一走,提出要求:注意参观,想一想从校园中可以提出哪此数学问题,回到教室后再讨论交流。进教室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校园,并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

21、。(二)观察挂图1、 让学生仔细看图,比较与我们的校园有什么不一样?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上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2、小组讨论,师提问:“从图中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该怎么解决?”(三)课后拓展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事物或者周围的环境,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该怎么解决?教学策略:大家来锻炼这一节课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梳理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我认为这一节课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点学习,而是一种综合活动、体验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对半学期以来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2、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回顾与反思,提升与实践。因此,我以各种数学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体现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下面,具体谈谈我是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来设计这一堂课的。(一)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是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一年级的学生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六七岁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充分巩固旧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节课我多处地方让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比如:看图说说图上有没有包含着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我们学过的知识。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自己的语言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做,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知识结构。孩子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教师也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旧知的情况运用旧知的能力。(二)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方向,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才会主动地思考、探究、发现、创新。现代心理学表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学的是代表科学和真理的教科书而忽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我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提问能力的训练,创设了以比较为主题的问题情境,让师生、生生之间互问互答,在编数学故事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