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世家西汉司马迁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讲学图孔子寄语 走进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人,出生于鲁国陬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 分别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
2、乱中被杀。孔防叔生下伯夏,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zu)定居。伯夏生叔梁纥(h),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 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纥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四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孔子生而头上圩顶(wi),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
3、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公元前537年),孔子15岁,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时,他的母亲颜征在去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时迎娶了宋国人亓(q)官氏之女为妻。孔子孔鲤儿子亓官氏妻子孔娆女儿孔子于南子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时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
4、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孔鲤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53岁时升
5、为鲁国大司寇,(掌管司法)摄相事,鲁国大治。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 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59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
6、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这一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后来又去了蔡国、卫国。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67岁时,他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回到鲁国,创办私学 鲁
7、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69岁,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先后死去,子路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
8、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孔子的封号 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十大文化名人1孔子 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 4哥白尼5牛顿 6达尔文7
9、培根、 8阿奎拿9伏尔泰、 10康德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 培根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阿奎那 伏尔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 康德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他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10、。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课文重点节选的十几种表现孔子好学善学、穷且益坚、整理古籍、教书育人的有关内容。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合作学习,研讨文本探究学习,研讨问题 第1段:孔子的身世【原文】(1)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注释】先:祖先。 颜氏女:名征在。 野合:叔梁纥(h)与征在成婚时已超过六十四岁,而征在岁数尚小(19岁),二人年龄相差悬殊,此种婚姻在当时不合礼法,故谓野合。 祷:祈祷,向神求福。纡
11、()顶:形容人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呈“凹”字形。 【译文】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不合礼法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第2段:孔子从政情况【原文】(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注释】尝:曾经。 史:一作“委吏”,古代管理仓库的小官。 料:计算。 量:
12、量具。 平:公平,精确。 司职使:管理牧场的小官吏。畜蕃息:牲畜繁殖兴旺。 司空:官名。周代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的官,为六卿之一。已而:不久,后来。乎:于,在。反:通返。有,即“又”。【译文】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探究问题】:1、课文第二段主要概括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从政情况,在这段简短的介绍方
13、面的评价中,流露出作者对孔子怎样的评价? 明确:(1)孔子出身贫贱,但才貌双全;(2)孔子具备从政为政才能,施政效果显著;(3)孔子一生谋求从政为政的生涯,但仕途坎坷,屡遭“斥”“逐”,不能如愿。 第二课时第3段:孔子适周问礼【原文】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注释】鲁君:指鲁国国昭公。 适:往,到。与,给。乘:辆。俱,一起。竖子:童仆。 【译文】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允许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原文】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
14、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状语后置】【注释】窃:自谦之词,冒充。 【译文】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原文】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注释】者,-的人。发,揭发。毋以有己:忘掉自己。 稍,渐渐。 益进:增多。【译文】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接近于走投无路的人,是因为喜好评论他人。广博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自身的人,是因为揭发别人的丑恶。做人儿子的
15、一切为了父母,就不要考虑自己,做人臣子的一切为了国君,就不要考虑自己。”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孔子向老子问礼第4段:孔子适齐闻韶【原文】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注释】 家臣:卿大夫的幕僚、私臣。 太师:乐官。语乐:谈论音乐。 称:赞扬。【译文】孔子来到齐国,做高昭子的家臣,打算通过他与齐景公交往。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 孔子前往太师家学乐孔子于齐太师语乐探究问题2、孔子适齐,闻韶乐而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16、?作者以“三月不知肉味”主观感受,表现了孔子的好学和乐学的精神。 孔子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能力极高,当年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立即如痴如醉。韶乐的主旨,是歌颂虞舜的功德,音乐古朴平和、悠扬悦耳,后来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三月不知肉味,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有些夸张,但孔子痴迷韶乐,沉醉在艺术之中,获得心灵和道德的升华,使他暂时忘记了欲望,忘记了感官的刺激。这表现了他学习音乐全身贯注,专心致志,勤奋刻苦,好学和乐学的精神。第5段:孔子学琴【原文】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注释】鼓琴:弹琴。进
17、,学新的内容。益,增加学习内容。数:指演奏乐黄的技术、方法。 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不学新的内容。师襄子说:“可以增加新的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于师襄子学琴【原文】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注释】志:指乐曲的情感意蕴。 为人:乐曲作者的人品。 穆然:严肃认真的样子。【译文】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18、“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体会不到乐曲作者的风范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严肃的沉思着,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原文】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注释】几然:身长的样子,“几”同“颀”(q)高。 望羊:又作“望洋”,远望。 辟:同“避”,离开坐席。再拜,拜两拜。 盖云,就叫做。文王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的琴曲名。【译文】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
19、礼,说:“我教的就叫做文王操啊。” 【探究问题】:3、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精神? 明确: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这段叙述,一是表现孔子的乐学好学,学琴十日而不进,仍乐此而不疲,勤奋而钻研;二是表现孔子的善学会学,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由浅入深,深思善悟,扎实有序。 这段文字,有对话描写,也有情态描写,有对孔子的直接描述,也有师襄子的侧面映衬,写得十分传神。 第6、7段:孔子被困陈蔡【原文】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注释】军:军队
20、临时驻扎。 剌:指责。 讥:讽剌。 疾:弊病。 【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原文】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注释】 设行:指施政。 用事:当权。 【译文】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当权的大夫就危险了。”【原文】
21、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注释】徒役:服劳役的人。 兴:站起。 穷:走头无路、困厄。 斯,就。滥,胡作非为【译文】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安于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孔子被困陈蔡仍讲习不衰【第7段】【原文】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
22、“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释】色作:脸变色。 识:强记。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译文】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做人能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的人。” 【探究问题】4、课文第6、7两节写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作者描述了孔子与身边弟子们的哪些不同表现,有何作用? 明确:【表现】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情况危急,身边的弟子们都“病”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至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 和怨愤。【作用】这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
23、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第三课时检查:翻译下列句子1、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3、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2、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接近于走投无路的人,是因为喜好评论他人。3、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严肃的沉思着,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4、君子能安于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第8、9、10段: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的谈话。【原文】孔子知弟子有愠(yn)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s)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24、吾何为于此?”【注释】愠,怨恨。匪,不是。兕(,):犀牛。 率:行走。 【译文】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行走。我的思想和主张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原文】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注释】意者:是不是。人之不我信,即“人之不信我”(宾语前置句)。人之不我行,即“人之不行我”(宾语前置句)【译文】子路说:“是不是我们还没有达到对人仁爱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是不是我们还不够聪明吧!所以别人不跟着我们走。”【原文】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
25、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注释】是,这些缘由。 譬,打比方;使:假使。知者,聪明的人。知,同“智”,聪明。【译文】孔子说:“哪会是这样啊!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的遭遇呢?假如聪明的人就一定能让别人跟着干,那怎么还会有比干的遭遇呢?” 第9段【原文】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注释】道,思想和主张。至大,极其宏大。夫子,古代对老师的尊称。盖,同“盍”,何不。贬,减少,降低。【译文】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
26、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行走。我们的思想和主张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思想和主张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何不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原文】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注释】稼,耕耘播种。穑,收获。顺,迎合所有人的要求。修,研究完善。纲,制定法度(名作动)。纪,规范。统,建立道统,(名作动)。为容,被世人接受。而,同“尔”,你的。【译文】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
27、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研究完善自己的学说,制定法度来规范国家,建立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接受。赐,你没有远大的志向!”第10段【原文】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译文】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原文】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
28、君子!”【注释】虽然,即使如此。病,忧虑。见,现出。丑,耻辱。有国者,当权者。【译文】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忧虑什么呢?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完善,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完善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忧虑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原文】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注释】使,假使。宰,当管家。【译文】孔子高兴地笑道:“确实如此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探究问题】4、课文8-10节写了孔子与三个高徒的对话。
29、三个高徒对孔子“吾道”分别有怎样的看法?从他们的对话中,能够反映各人怎样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明确:(1)子路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贡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只有颜回,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和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 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 第11段【原文】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然后,这样以后。免,脱身。【译文】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派军队迎接孔子,孔子这样以后才得以脱身。 第
30、12、13、14、15段叙述孔子对诗书礼易的研习和整理。【原文】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注释】微:衰微。废:坏。 三代:指夏、商、西周。 序,整理。书传:即尚书之传。 缪:通“穆”。编次,依次编排。杞:西周初年分封的一个诸侯国。 【译文】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而礼乐废弃,诗书残缺。孔子追寻探索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整理书传,上记唐尧、虞舜之际,下至秦穆公之时,依次编排其间史事。孔子说:“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夏人后裔杞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殷代的礼制
31、我能说出来,但殷人后裔宋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加以验证了。”【原文】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注释】观,考察。 损:减少。 益:增加。 :文:指文采。 质:指质朴。 周监二代: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在借鉴了夏、商二代礼乐制度长处的基础上制定的。监,通“鉴”,借鉴。 郁郁:丰富多彩。 (11)从:遵行。【译文】孔子考察周代对殷礼、殷代对夏礼所作的变动后,说:“往后即使推到一百代,它的礼制也可以知道,因为总是一代崇尚文采而一代崇尚质实。周礼借鉴了夏、殷两代,(周代的礼仪制度)多么丰富多彩呀!我依从周代的礼制
32、。”所以书传、礼记出自孔门。第13段【原文】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大()同“太”。 翕(,戏)如:配合一致。 纵:放开。 纯如:和谐。 皦()如:清晰。 绎如:连续不断。 乐正:即“正乐”,整理那些错乱的乐曲。 【译文】孔子告诉鲁国的太师说:“音乐的特点和规律是可以了解和掌握的。开始演奏的时候,气势盛大;接着展开,和谐清纯,层次分明,连续不断,这样的音乐是成熟的。”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审定规范各类乐曲的音调声律,使雅乐、颂乐分别处于适当的位置。” 第四课时第14段【原文】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
33、,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状语后置)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注释】 重,重复。 三百五篇;诗经的总篇数。弦歌,用琴瑟伴奏而一一歌唱。合,符合。六艺:为诗、书、易、礼、乐和春秋六种经籍的总称。【译文】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干多篇,等到孔子整理的时候,删去其中重复的,选取可以在礼节仪式中使用的 。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用琴瑟伴奏而一一歌唱过,以求符合韶武雅颂的音律。礼仪、音乐从此又得到正确描述,以此具备了王道的礼乐制度,编成了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 第15段【原文】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n)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
34、于易则彬彬矣。” 【注释】易:易经,又称周易,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序,为-作序。 这句意在说明孔子读易勤而刻苦。 韦,熟牛皮条。古代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用熟牛皮条穿起来的。 三绝,多次断开。 三,并非确数,其言多也。 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彬彬:繁盛的样子,指了解和掌握更多。【译文】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为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作序,孔子反复阅读周易,以致把编连简册的绳子都翻断了多次。他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像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了解和掌握就会更多。” 第16、17段:孔子从教授业。【原文】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注
35、释】盖,大约,六艺:指礼、乐、射、御、数、术,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有,又,链接整数和零数。颇,略微。【译文】孔子用诗书礼乐进行教授,弟子大约有三千,其中兼通六经的有七十二人。像颜浊邹这类的人,略微接受过学业的就更加众多了。 第17段【原文】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注释】文:文献。泛指学问。 行:实践:行事。 忠:忠恕。 信:信义。 绝:杜绝。 意:揣测。 必:武断肯定。 固:固执。 我:指自以为是。 齐:同“斋”,斋戒。 (11)战:战争。 (12)疾:疾病 。弗复:不再重复。 【
36、译文】孔子设立四种教学内容:文献,行为,忠恕,信用。戒绝四种陋习:不随意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他所谨慎对待的有: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很少谈及的是利益,如果谈到,就与命运和仁德连系起来。对弟子不到为渴求知识而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就不去启发,不能举一反三,便不再教他新的东西。 【探究问题】5、孔子在育人方面成绩显著,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可谓儒家之“正果” 者颜渊对孔子的评价是: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 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 对这段话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段话的意思
37、是:“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觉得它无比崇高, 越是钻研探讨,越觉得它坚实深厚。看见它是在前面,忽然间又在后面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却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从这段话中可见孔子的学识高深、育人有方、教育理念先进(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并重)。 第18、19段:孔子撰写春秋【原文】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注释】病,痛恨。称,被称道。
38、道,主张。见,显现。史记,鲁国史官的记载。【译文】孔子说:“不行了不行了,君子痛恨活了一辈子而名声不被人们称道。我的主张不能实行了,我用什么将自己显现给后人呢?”于是利用鲁国史官的记载撰作春秋,上溯至鲁隐公,下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包括十二位君主。【原文】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注释】据鲁:以鲁国为中心记述。 亲周:指奉周王室为正统。 故殷:把殷朝的旧制作借鉴。 故:古,引申有借鉴之意。 三代:指夏、商、周。 (11)约:简约。指:同“旨”,宗旨,内容。 (12)贬 ,贬称
39、。(13)狩:巡狩,即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 (14)绳:这里是衡、纠正之意。【译文】依据鲁,维护周王室,借鉴殷代为隔朝的散旧,将道统贯穿、推广于三代。简约精炼其中的文辞而意旨博大恢弘。所以吴国;楚国的君主自称为王,但春秋贬称他们为“子”;晋文公在践土的盟会实际上是他召来周天子,但春秋避讳此事写作“天王狩于河阳”;推衍这类春秋笔法来绳正当时的世道。【原文】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注释】贬损,褒贬。举,兴起。开,推广。【译文】春秋中褒贬的大义,后代有王者兴起的话,就能推广开来。春秋大义实行之后,那么天下的乱臣贼子便都害怕了。第19段【原文】孔子在位
40、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注释】听讼,审理诉讼案件。笔,写。削,删。赞,改动。【译文】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原文】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注释】受,听讲授。罪,怪罪。【译文】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第20、21段:孔子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原文】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注释】卒,去世。大夫的
41、死曰卒。【译文】孔子享年七十三岁,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第21段【原文】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注释】服,服丧。诀,道别。唯,只有。庐,搭了一间小房。凡,总共。从,相陪。家,安家居住。因,因而。【译文】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岸边,弟子们都在心里为他服丧三年。三年心丧完毕,大家道别离去时,都相对而哭,又各尽哀;有的就又留了下来。只有子贡在墓旁搭了一间小房住下,守墓总共六年,然后才离去。弟子及鲁国他人,相率前往墓旁相陪并安家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而就把这里
42、命名为“孔里”。【原文】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注释】岁时,每年定时。讲礼乡饮大射,讲习礼仪,举行聚会,切磋射艺。【译文】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每年都定时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们也在这时来这里讲习礼仪,举行聚会,切磋射艺。孔子的墓地有一顷大。【原文】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注释】庙,改成庙。绝,废弃。太牢,牛羊猪三牲。祠焉,祭祀孔子。谒,拜谒。【译文】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们所居住的内室,后来就改成庙,借以收藏孔子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使用过的琴、车子
43、、书籍等,直到汉代,二百多年间没有废弃。高皇帝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俱全的太牢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谒孔子墓,然后才去就职处理政务。 第22段:司马迁对孔子的赞词。【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注释】 仰止:敬仰。 景行:大道。止,句尾语气词。乡,同“向”,向往。【译文】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他的为人。链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大道,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品德像
44、高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行为正大光明的人就会有人效仿他。比喻崇高的德行。也作“高山景行”。例:周总理以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深受人民的爱戴。【原文】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注释】适,到-去。以时:按时。习礼,演习礼仪。祗回,同“低回”,流连忘返。【译文】来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不愿离去。【原文】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释】没,死后。已,默默无闻。宗,尊崇。中国,中原
45、。折中,作为准则。【译文】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默默无闻了。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探究问题】6、最后一段是作者对孔子的赞词,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段赞词从孔子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极 度仰慕、崇敬和赞美之情,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探究问题】7、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明确:(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孔子的身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下册地理商务星球版】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素养综合检测
- 2025年人教新课标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茶馆合伙经营与文化传承协议3篇
-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
- 2024版全新房地产分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度食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合同3篇
- 2024版分包砌体抹灰工程合同
-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垃圾焚烧发电环保培训
-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附答案)
- 2025贵州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 2025年云南省大理州事业单位招聘339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有答案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弱电施工验收表模板
- 探究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关键施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