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贺雁门太守行目标启动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通过品味词句,赏析诗歌画面, 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3、初步了解李贺的写作风格。预习检测1、这首诗的题目中“ ”字提示了体裁,这个题目多写 (内容)。 2、李贺, (朝代),字 ,后人称他为“ ” 行边塞征战之事唐长吉诗鬼人物名片 名:李贺,字长吉,时:中唐地:福昌之昌谷(后人称他李昌谷)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人生经历:少有才名,仕途失意,苦心吟诗,英年早逝评:诗鬼、三李之一写作风格:浪漫主义,奇特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奇峭的语言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家居福昌之昌谷(今河南宜阳西)人,后人称李昌谷。 据说,七岁能辞章。
2、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卒年二十七。李贺作诗务求新奇,诗风奇异诡谲,人称其“诗鬼”。【背景】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某些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常常侵扰内地,所以当时常常引起激烈的战争。 李贺是站在进步的政治思想的立场上,维护唐王朝的完整统一,反对割据和侵扰的。 诗写得悲壮苍凉,但也流露出作者忠君思想的阶级局限。自主行动: 雁门太守行黑云 压城 城欲摧,甲光 向日 金鳞开。角声 满天 秋色里,塞上 燕脂 凝夜紫。半卷 红旗 临易水,霜重 鼓寒 声不起。报君 黄金 台上意,提携 玉龙 为君死。要求:朗读诗歌,读清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
3、感。/合作互动1、小组交流本首诗的译文2、圈出疑难,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3、推举代表交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第一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铠甲比作鱼鳞,以黑云压城城好象将要被毁坏的形象,夸张地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二句,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
4、的泥土在紫色晚霞的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角:角声满天:燕脂:古代军中的号角。描写战斗的激烈。即胭脂,指战士流的血像胭脂一样红。这句说,塞上战士们的鲜血在夜里和土壤凝结成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颔联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这两句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色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1、半卷:河名。战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此别众出发,慷慨悲
5、壮。诗中用此典。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2、临易水:“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支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君:玉龙:黄金台:皇帝。这里指宝剑。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
6、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诗人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这首诗浓墨重彩描绘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既描写了唐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主题:渴望建立功业战争场景浴血奋战、视死如归1第一句用“黑云”比喻什么? 2诗中用“燕脂”“紫”的颜色表达怎样的情调? 3“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不起”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前六句与后两句的情调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 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指鼓声沉重不响亮。 前六句用各种
7、色彩和形象的描绘,渲染出紧张严峻的战争氛围,情调低沉;后两句描写战士们奋勇作战的精神境界,情调高昂。 5、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从诗中找出这些描写色彩的词。 答: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 6、“甲光向日金鳞开”与“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甲光向日金鳞开”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阳光映照下的铠甲金色的鱼鳞城内的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样子 6、“甲光向日金鳞开”与“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请具体分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战地的场面。悲壮晚霞映衬下染了鲜血的泥土胭脂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的黯然凝重的氛围,7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C (对“鼓寒声不起”理解不当。“
9、鼓寒”指战鼓遇寒受潮,“声不起”指声音沉重不响亮。) 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句分别描写敌我双方,互为反衬,写出敌人兵临城下,守城将士披甲迎战的紧张局势。 B第五句中“易水”不仅是指这场战争的地点,而且运用典故表现出悲壮慷慨的氛围。 C诗中前六句运用了各种色彩和形象的描写,来象征这场仗我方失利,战士们浴血奋战,情调是压抑的。 D最后两句用慷慨激昂的议论说明在危急关头,战士应该英勇赴难,为国捐躯,表现了全诗的主题。 D (并非议论,而是巧用典故叙述战士的斗志和决心。) 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场面?试着用短语概括。2、这些场面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关键词)3、哪幅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可以从修辞、用字、感官角度、画面色彩等方面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及集装箱运输合同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股份认购协议范本:特殊场景条款与合同终止条件
- 2025年度高性能环氧地坪漆施工与验收标准合同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场地规则与条款详细约定合同4篇
- 2025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用品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与销售合同
- 2025年汽车泵租赁市场定制合同范本
- 2025版贵州事业单位合同制管理岗位聘用协议
- 2025年度化妆品品牌形象重塑设计与授权合同
- 商标法基础知识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聪明格练习题(初、中级)
- 小批量试制总结报告
- 2023年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表态发言
- YY/T 0216-1995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01课件
- 2022年试行林木采伐管理方案
- 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承诺书
- 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