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教学PPT课件【优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1.gif)
![《红楼梦》教学PPT课件【优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2.gif)
![《红楼梦》教学PPT课件【优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3.gif)
![《红楼梦》教学PPT课件【优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4.gif)
![《红楼梦》教学PPT课件【优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f3cb05dae0f4cc20f20f8e298fe06ce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 一、解题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就写于他的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小说第一回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死后连他的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个好友草草地殡埋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一百二十回。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高鹗字兰
2、墅,别号“红楼外史”,乾隆时进士。他根据原书线索,把宝、黛爱情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从曾祖父曹玺起,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一代是曹家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 曹雪芹的生平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幼年时期。居家江宁,富贵繁华。第二时期:愤世嫉俗,豪放不羁的青壮年时期。家产被抄,定居北京,家境迅速衰落。第三时期:“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晚年时期。迁
3、居北京西山,著书黄叶村,泪尽而逝。三、红楼梦的版本脂评本甲戌本(1754)己卯本(1759) 庚辰本(1760)程印本程甲本(1791)程乙本(1792)程丙本(1792)第二节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一、封建文化由盛而衰的社会悲剧形象象征:贾府的衰朽腐败日常生活的穷奢极欲,入不敷出 家庭内部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贵族子弟不务正业,腐化堕落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
4、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小说揭示出这一家族必然崩溃的深刻原因:物质生活上穷奢极侈,导致坐吃山空;精神生活上腐化堕落,导致后继无人;家族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再加上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少,即使没有抄家之类的外来冲击,它也难以维持下去。 二、青春少女由生而死的人生悲剧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黛玉葬花:诸艳悲剧序曲。大观园遭抄检:“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直接受害者:晴雯)小姐悲剧:黛玉为情死;宝钗守活寡;四艳(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凤姐 “家亡人散各奔腾”;李纨年轻守寡 婢女悲剧 :晴雯冤屈而死;袭人青春耗尽;司棋自撞身亡;芳官等十二女伶 “斩情
5、归水月”;香菱被拐卖“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三、男女青年理想失落的婚恋悲剧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三寸柔肠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之二)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 宝、黛爱情及宝、钗婚姻悲剧,是红楼梦的主线和灵魂。所谓“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黛重“情”,钗守“礼”,宝玉“重情不重礼”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有爱无婚”;金玉良缘“有婚无爱”。黛玉“魂归离恨天”,宝玉“到底意难平”,宝钗“婚后
6、守活寡”。 红楼梦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展开了全面的抨击。无论是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以及作为这些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还有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等,小说都作了广泛的揭露和程度不同的批判。宝玉黛玉爱情的新特点1、是知己之爱而不是一见钟情。2、宝黛爱情是两个叛逆者的结合。1)黛玉的个性是恬静、闲淡、自由的。宝玉黛玉是在酷爱自由和个性解放上心有灵犀一点通的。2)黛玉也以平等地位对待丫环。3)宝玉从黛玉身上发现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契合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恋爱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主义发生矛盾:(1)它违背了“父母之命,
7、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2)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共同反对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 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峙着;而封建家庭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又决人能允许这种恋爱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冲突毫无调和的余地。制造悲剧的不是贾母、元妃或王熙凤某几个人,而是封建主义。作为外祖母的贾母并非不心痛黛玉,但她选择孙儿媳妇终究要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尽管和贾宝玉有着“木石前盟”,尽管贾母对她疼爱有加,宝玉对她情有独钟,但最终与宝玉有缘无份,泪尽而亡,绛株归天。薛宝钗、贾宝玉的婚姻悲剧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
8、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当宝玉发现自己最终不能忘怀的是黛玉时,绝然遁入了空门,留下独守空房的薛宝钗。 宝、黛爱情是两个叛逆者的爱情,贾宝玉爱林黛玉,是因为她从来不说那些“仕
9、途经济”的“混账话”,是因为他们志同道合地对封建思想与制度的反抗。他们的爱情故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闪烁着朴素民主思想光辉的爱情观,即要求爱情必须建立在以反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性情相投、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宝、黛这种叛逆者的爱情,在18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得不到更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抵不住旧的社会势力的打击,只能是悲剧的结局。曹雪芹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提高了爱情题材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政治性,从而丰富了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提高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薛宝钗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标准的淑女形象,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她的性格特征是“无情”,因此,她完全生活在理智之中,是一个按照封建淑女的全套规范自觉行动着的人。她
10、处处用封建的行为规范约束宝玉,她对宝玉经常说“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尽管她这一做法,非常符合贾府这一封建大家庭,最终登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她却失去了宝玉宝贵的心,落得人去楼空的悲惨结局。薛宝钗的悲剧不同于宝、黛的悲剧,她是封建思想和制度的殉葬品,因而她的悲剧引不起人们的同情。四、奇苦极郁的人生悲剧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吾谓作是书者,殆实有奇苦极郁在于文字之外者,而假是书以明之。故吾读其书之所以言情者,必泪涔涔下,而心怦怦三日不定也。”(潘德舆读红楼梦题后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生长在功名富贵之家,却极为鄙视功名富贵;
11、生活在科举是正途出身的时代,却极端鄙弃科举制度; 处在封建伦理观念巩固等级制度森严的环境里,却痛斥: 八股文为“饵名钓禄”的工具,讥讽“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忠臣,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 “水泥骨肉论”更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公开挑战。 格格不入,无可奈何,满怀希望,无路可走,浓厚的失落感和幻灭情绪,出家就成为他唯一的归宿 。第三节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创造性,在于作者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具有新思想的主人公。突破了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表达了新的主题思想。 红楼梦以前的小说都没有突破传统封建观念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 敷贾 敬 贾 珍 贾 蓉贾惜春(
12、秦可卿)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母) 贾 赦(邢夫人)贾 琏(王熙凤)巧 姐贾迎春贾 政(王夫人)贾 珠(李纨)贾 兰贾元春贾宝玉贾探春贾 敏(林如海) 林黛玉三国演义其正统思想是一种比较反动的思想水浒传其所提倡的忠义、义不负心也是传统的封建观念“忠心报答赵官家”西游记孙悟空头戴封建的紧箍咒,“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金瓶梅“明人伦,介淫败,分淑匿,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轮回报应之事”儒林外史提出礼乐一、贾宝玉(一)宝玉叛逆性格产生的客观原因(条件)1、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2、贾家后继无人,家长实现望子成龙的手段、方式不同。贾政严格,贾母纵容、庇护、娇纵3、宝玉生活在大观园,较少感染了男性
13、封建贵族的恶习。狠:贪得无厌、极力搜刮滥:糜烂透顶、道德败坏。焦大“如今生下些畜牲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伪:极端虚伪、色厉内荏蠢:愚蠢不堪,腐朽无能(二)宝玉叛逆性格的主要表现1、厌恶没有自由的富贵之家2、要求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3、要求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 “泥骨水肉论”“天地间灵慧之气只忠于女子,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4、反对程朱理学。揭穿“文死谏,武死战”本质朝庭受命于天,若不行仁政,老天要叫他灭亡,死谏、死战都是徒劳的,沽名钓誉而已 。5、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三)宝玉黛玉爱情的新特点1、是知己之爱而不是一见钟情。2、宝黛爱情是两个叛逆者的结合。1
14、)黛玉的个性是恬静、闲淡、自由的。宝玉黛玉是在酷爱自由和个性解放上心有灵犀一点通的。2)黛玉也以平等地位对待丫环。3)宝玉从黛玉身上发现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契合点。3、宝玉黛玉爱情的结合更为艰难,其间斗争更为错综复杂。其叛逆性若不更坚决的话,其结果必然是悲剧。1)红楼梦中卫道者与叛逆者的矛盾更尖锐,封建阻力更是重重叠叠,势力更强大。)黛玉难与宝钗抗衡“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钗金锁“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玉玉石第八回,宝钗鉴赏宝玉的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宝钗一边看,一边口里念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做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
15、一对。” 引得宝玉看项圈,果然是一对。)黛玉本人个性的软弱无力,也造成失败的必然性。、宝玉黛玉的叛逆具有新的时代特色二、林黛玉如何看待林黛玉?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黛玉的魅力在哪里? 喜欢黛玉的人说黛玉纯真;不喜欢黛玉的人说黛玉小性儿;喜欢黛玉的人说黛玉飘逸;不喜欢黛玉的人说黛玉病态;喜欢黛玉的人说黛玉清高;不喜欢黛玉的人说黛玉伤感;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种林妹妹。 愚以为,黛玉之美美在其貌,美在其才,美在其思,美在其纯,美在其情,美在其愁。一、捧心西子病态美作者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了林黛玉。宝玉看黛玉:“两弯似
16、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神仙似的妹妹”)“降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 曹雪芹把中华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新的熔铸和创造,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从而使林黛玉的形象具有一种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绝美。二、诗化了的才女: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不但读四书,而且读脚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善鼓琴,且亦识谱。 曹
17、雪芹似乎是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别人写诗,总是苦思冥想,而她却“一挥而就”;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三、心思机巧,内慧外秀 黛玉的心思机巧在大观园里是有名的,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 宝玉看宝钗,正 “识金锁”、 “认通灵”,黛玉摇摇摆摆的一进来,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 宝玉听宝钗说吃
18、冷酒对身体有害放下酒杯,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巧思的颦儿,把她的妒意表达得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敲而又点滴不漏。 大观园里有几张“名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有一张更利害的“嘴”。但黛玉的“嘴”与凤姐等人的“嘴” 又有文野之分: 凤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则显得典雅俊则。正如薛宝钗所说:“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
19、一句是一句。” 由于巧思,又由于寄人篱下的处境,她非常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疑心是别人挑剩下才给她的;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没开门,气得怔在门外;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认为是骂自己,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她确是个“小性儿”,甚至有些“病态”。但是,我们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的极强的自尊心,就会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四、善良热情,胸怀坦荡 林黛玉不像宝钗世故、城府深,她对人坦率纯真,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对紫鹃,亲如姐妹。香菱学诗,宝钗讥讽、厌烦;黛玉却热诚相接,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 湘云把她比作戏
20、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与湘云同看”。 与宝钗本为情敌,但宝钗对她略表关怀,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掏出心窝子的话,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五、为爱而爱,为情而愁 从小就缺少母爱的林黛玉,渴望在茫茫人海中有一个心灵的依傍、情感的依托。可是,贾母高高在上;王夫人与凤姐,是宝钗的靠山;要好的史湘云定亲远嫁;李纨与探春只能与她泛泛相处。她只能将全部的情、全部的爱寄托在宝玉身上。可是,宝哥
21、哥迷恋过宝钗那肥润柔美的手,受过鸳鸯粉嫩脖子的诱惑,对于林妹妹,只在初次见面时注意过黛玉微微颦锁的眉头,此后说得更多的却是“神仙似的妹妹” 。为什么?被珠光宝气腻绿肥红包围着的贾宝玉,追求的是超现实的灵感,向往的是超俗的生活。黛玉忧郁的神态,奇逸的文思,超脱的性情,给了宝玉别人所不能给的满足,给了宝玉别人所不能给的寄托。所以,在宝玉眼中,黛玉疲弱的身材就是脱俗,黛玉含愁的眉眼就是深刻,而黛玉也就成了宝玉心中的“万王之王”。 于是,孤独无助的黛玉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自己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诗,是她的寄托;哭,是林黛玉的发泄。 著名文学家蒋和森先生说:“你是眼泪的化身,你是多愁的别名!”
22、于是,林黛玉的眼泪从秋流到冬,从春流到夏,从生命的开端延伸到生命的尽头,绵绵不断的泪河浸泡了她的一生,那短暂而曲折的一生。 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
23、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第一回) 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的一生,是视情为唯一的一生;黛玉的一世,是以泪洗面的一世! 著名红学研究家王昆仑说:“黛玉之前,中国原有着千千万万的局部的林黛玉;到了黛玉出现,那许多不完整的人物之情、之才、之貌、之思,就都汇流在这一个人的身上。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叛逆爱情之比较同:反对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爱情异:一、爱情内涵不断深化(矛盾冲突)1、崔莺莺以“情”抗“礼”,无视封建礼教的存在,“非礼而视、非礼而听、非礼而言、非礼而行”,与张生恋爱甚至私自结成夫妻。崔莺莺的“情”,是男女之间的一种互相爱
24、慕的情感情愫。2、杜丽娘以“情”抗“理”,与梦中情人幽会,然而现实与梦境相去甚远,丽娘最终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杜丽娘的“情”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情欲,一种天然的原始的生命的冲动,即肯定人的欲望的存在和存在的合理性。3、林黛玉追求的不只是爱情自由,更重要的是个性自由、人格的平等。她和宝玉都不说“仕途经济 ”之类的“混帐话”,这意味着宝黛的爱情是以政治道路上的叛逆为基础的。 钗黛之间在爱情上的纠纷,实质反映了她们思想上的冲突。钗黛之间的矛盾,不仅反映为一般的从性爱对象上争夺贾宝玉,更主要的是在政治道路上争夺贾宝玉。说到底,就是要宝玉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可以说,假如在人生道路上,宝黛没有共同的
25、叛逆意识,也就没有他们逐日深化的纯真爱情。 曹雪芹以宝黛的爱情为线索,赋予它更多的社会内容。因为爱情、婚姻、家庭密不可分,而中国的家庭制度又与政治制度相交融。曹雪芹细致地描写宝黛的爱情,揭示封建制度下爱情婚姻制度的腐朽,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否定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来动摇封建国家制度的根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黛玉的爱情内涵具有更多的社会内容,含有更多的底蕴。 从崔莺莺的“以情抗礼”到杜丽娘的“以情抗理”,再到林黛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叛逆爱情,她们的爱情内涵越来越丰富,体现出来的文明的因子也越来越多。二、主题思想的演变1、西厢记通过崔莺莺的叛逆爱情,表达了“反对包办婚姻”这个主题思想。
26、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这种理想的出发点虽然只是个人的幸福,但是,它重视的是当事人的情感意愿,这同借联姻扩大家族政治势力的婚姻相比,却合理得多,也进步得多。2、杜丽娘的叛逆爱情,已经超出了爱情的范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和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扬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和尊重。杜丽娘的爱情历程于崔莺莺截然相反,它首先是由欲望的满足,再到感情的建立。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也不象林黛玉那样,要求志同道合的婚姻。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
27、性的需要。、黛玉的爱情主题,实质上是初步的民主思想对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挑战。黛玉反对“仕途经济”,实质上就是否定了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破坏了地主阶级的政权;黛玉不顾贾薛两家的“权钱联姻”,执著地爱着宝玉,尖锐的表现出贾府家世利益的蔑视和对封建族权的反抗;黛玉没有屈从“金玉良缘”、“天命论”的压力,反而发出了“何以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强烈抗议,用“制天命”的思想,向封建神权发出严重的挑战;面对“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黛玉仍然特立独行,写诗作词不让须眉,表现在爱情上,则以民主、平等来反对男尊女卑。 正因为黛玉的爱情主题,实质上是初步的民主思想对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挑战,所以
28、为整个统治阶级所不容。由此看来,黛玉的爱情悲剧乃是一出时代的悲剧、社会悲剧,更是一出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人生悲剧。它与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大团圆结局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崔莺莺,杜丽娘,在追求自由爱情上,对封建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冲击性,但却自觉的维护封建主义人生道路。因此,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封建家长,在男方考中状元,走“夫贵妻荣”的封建道路的前提下,皆可成全子女婚姻自主的要求,而红楼梦中的家长则不能这样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是对全部封建宗法制的背叛,与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当然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 综上所述,从崔莺莺、杜丽娘,再到林黛玉,她们的叛逆爱情,无不打着深刻的
29、时代烙印,蕴涵着社会思潮的特质。在礼教因袭的重负下,她们走出了一条从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反抗到多元反抗的坎坷历程。同时,作家创作的主题思想也在不断的演变,从反对包办婚姻,到张扬人性自由,再到否定封建主义人生道路,显示封建社会的崩溃趋势。这一爱情链条形象的表明:中国女性民主爱情的最终到来,已经是百川归海,历史所趋了!三、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思想意识“女子无才便是德”处世态度 “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道德品质第四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一、复杂的人物描写1、注意形象的真实与自然。美女并非一无陋处,反面人物也非一副坏人脸谱。2、写出性格的复杂与发展。对人物
30、多侧面描写,总是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刻画。如风姐、宝玉形象。 王熙凤与贾母,王夫人:逢迎 既虚伪与做作,又机敏诙谐,泼辣豪爽与荣宁二府的姊妹、妯娌、侄媳间: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表现自私和权诈与尤二姐: “外作贤良,内藏奸滑”的两面手法与贾府大小管家奴婢: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的统治手段。与贾府外部的关系:勾通官府,胡作非为的性格。总之,一方面是当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支撑这个钟鼎之家的顶梁柱;另一方面又是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从内部蚀空贾府的大蛀虫。治家与败家构成了她性格中的一对矛盾。这是一个“有一万个心眼”的女人,每一个心眼里都盛满了机巧和毒辣。然而,从她那“丹凤三角眼”里,却随时可以流下温
31、柔的眼泪,而从她那威夺风雷的叱声中,又能立刻发出画眉鸟儿一般逗人的俏语。 五辣俱全香辣见黛玉;麻辣讨贾母欢心, 骗尤二姐;泼辣协理宁国府;酸辣贾琏跟鲍二家的、尤二姐等等;毒辣害死尤二姐,毒设相思局等 。3、注意个性的独特与鲜明 以相互对比区别个性。条件相同性格相异:黛和钗,“三春”姐妹等;基本性格相近又有细微差异:如黛和晴,钗和袭、凤姐与探春等。 以环境描写衬托个性。如黛玉潇湘馆清幽凄冷,衬托其多愁善感、孤高忧郁个性;宝钗蘅芜院朴素淡雅,与其“藏愚守拙”、冷情寡欲性格相谐。 以人物诗词表现个性。同是咏柳絮,黛玉唐多令满纸愁苦,情调低沉;宝钗临江仙乐观开朗,一片雄心。黛、钗: 一个是“行为豁达,
32、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 一个倾向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的冷美人;一个执著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 一个是以现实的利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以感情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晴雯为人任性率真,敢怒敢爱,行事坦荡;袭人为人小心谨慎,事事求妥帖,既柔顺又精细。 平儿的温顺中透露出善良,袭人的温顺中表现出世故。、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用内心独白代替心理描写。受金瓶梅的影响并超越金瓶梅。 善于深入人物心灵深处,写出感情与理性的真实搏斗。第33回宝钗探望宝玉时的内心冲突。 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震颤。第45回宝玉穿蓑衣戴斗笠,黛玉的微妙心
33、理。二、网状的结构方式 纵的方面: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横的方面: 红楼梦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一个是大观园之外的社会;一个是隐约虚幻的神话世界 。三、精美的小说语言 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古典书面语精粹,经高度提炼加工而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炼、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富有立体感。 人物语言:能准确显示其身份地位,能形神兼备地表现其个性特征。同是小姐语言,黛玉机敏、尖利,宝钗圆融、平稳,湘云爽快、坦诚。同为少妇语言,秦可卿温柔和婉,李纨平淡无味,凤姐机智诙谐。 四、情浓意郁
34、的诗的韵致 调动了我国诗词、散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诗化的性格和诗化的意境与风格,这又是对以前叙事体小说的一个突破。五、独特而深沉的悲剧美A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薛宝钗B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技术开发合同模板(31篇)
- 2025年上海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解析
- 2025年个体工商户委托加工合同
- 2025年临时教员聘用合同范例
- 2025年房产担保个人借款策划协议书
- 2025年公共设施维护工程标准采购协议
- 2025年人力资源雇佣管理协议
- 2025年电子美容仪项目提案报告范稿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废止示例
- 2025年标准射频天线租赁合同文本
- 国学经典校本课程设计
- 香港(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摸底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DL∕T 1844-2018 湿式静电除尘器用导电玻璃钢阳极检验规范
-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表格式全册教案
-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数学高一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2029年中国动画短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DZ∕T 0204-2022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土(正式版)
- 护士如何提高病情观察的能力
- 医保基金监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