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清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只因画幅中绘有雍正为皇子时所号“破尘居士”落款的条幅,所以曾一直被误定为胤禛妃行乐图屏。朱家溍先生据内务府雍正朝档案考证“只是美人绢画十二张而已。”因此,将其定名为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似更为恰当。此套图屏是为圆明园定做的,原贴于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间才传旨将其从屏风上拆下来,“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因此,图中求实写真的园林景致表现的应是初期圆明园的实景。此套图屏使用工笔重彩,表现出宫廷绘画雍容华贵的审美情趣和仕女画工整妍丽的艺术特色。画家在生动地刻画宫苑女子品茶、赏蝶、沉吟、阅读等闲适生活情景的同时,还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
2、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最为流行的妆饰。此套图屏是研究女子汉装服饰文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使我们领略到康、雍朝女子服饰文化的绚丽风采。2观书沉吟女子持半展书页,沉吟瞬间。背景以设色山水小景、横幅墨笔摹写的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元章的诗为装饰。画家巧妙地借助所录的米元章诗句“樱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风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点明了此图的画意和读书倦懒的仕女仪态。女子所展书页上录的是唐代杜秋娘金缕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图中“倚风娇无力”的女子形象反映出清代仕女画常见的“风露清愁”之美。3女子头上所罩之薄薄的纱巾
3、称作“结发巾”。它是一种小幅方巾,两角系结在发髻上,成为同心结状,使之不至于随意飘动,余幅则自然地披覆在头顶,露出前额与脑后的垂髻,起着盖头和装饰的作用。这种习俗产生于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愈益普遍,明清时期亦在各阶层妇女中广为流行。 4倚门观竹庭院中花草竹石满目,并摆放着香兰、月季等各色盆景,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倚门观望着满园春色,举止间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叹春情怀。5妇女头饰的一种。是由宋代女性的“包头”发展而来。最初以棕丝为原料,结成网状,罩在头上,避免发丝的散乱。明以后,改由纱或熟罗制作,其形制亦逐渐由宽变窄,成为系扎在额眉之上的一条窄带,因此又称“貂覆额”,俗称“头箍
4、”、“勒子”。清代,头箍已得到各阶层女性的青睐。宫苑女子一般在其上镶金嵌玉为饰,平民女子则绣彩线加以点缀。据气候冷暖的不同,贵族女子讲究戴用不同的头箍。冬季,她们戴的头箍由貂鼠、水獭等的珍贵毛皮制成;夏季戴的头箍一般由纱做成。 6烛下缝衣清风徐徐,红烛摇曳,仕女勤于女红,在烛光下行针走线。女红包括纺织、刺绣、缝纫等,古代隶属于衡量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中的“妇功”,是评价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女子们无论贫富贵贱,均以擅女红为能事。此图中女子兰指轻拈,针线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只红色的蝙蝠飞舞在翠竹间,“鸿福将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蕴涵在图画之中。7此图中女
5、子的发式属于“回心髻”,为拧旋式的一种。由于其造型与覆盖着的钵盂相像,因此类似于钵盂头。其梳法是将头发分成薄厚均匀的数股,然后似拧麻花般地把它们拧在一起,盘结回心于前额,再插入簪子加以固定。这种发型高耸而不散落,显得雍容大方并具有旋转的灵动性。南北朝时此发式就在嫔妃及富贵女子中流行,中华古今注有“梁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的记载。明清时期,此种发型在贵族女子中倍加盛行。 8博古幽思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种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
6、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9此图中发式属于结椎式发型的变形。结椎式是将头发拢结在头前、脑后或头部两侧,然后用丝绳扎结,盘卷成一椎、二椎等,最后以簪子固定。自商周以来,此发式一直为历代妇女所沿用。此图中女子的发式是先将两鬓的头发梳向脑后,盘卷成椎,再将前额头发的下部用红线扎起,并向脑后翻卷插入发椎中。此种发型给人以简洁持重的美感,突显的前额也表现出女子的睿智与才情。 10金錾团寿镯子直径7.36.3cm椭圆形,錾刻团寿字一周,内壁上刻“三义”、“赤金”等戳记。11持表对菊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坐于书案旁。桌上瓶中插有菊花,点明了时值八月时节。菊花清高典雅,是秋季重要的观赏花卉
7、,被赋予坚贞、益寿等含义,同时又以其素净优雅的自然美而成为女性的头饰或居室的点缀品。背景墙面上悬挂着明代董其昌的诗句。不远处几案上的西洋天文仪器与女子手中的珐琅表表明西洋物件已渐为宫中时尚。 12图中女子的发式为一种礼仪场合所梳的发型,系依照历代礼仪典、舆服志中所规定的宫廷后妃须博鬓的要求而梳编的。博鬓即以鬓发遮掩耳部,或将鬓发后拢掩耳一半,梳拢后的头发在脑后编结。这种发型最能显现女性端庄而不失娇媚的神韵。 13裘装对镜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画中背景是一幅墨迹酣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
8、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表示自已清心寡欲、不问荣辱功名的志趣 14贵族男女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据礼记玉藻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意为古代君子必佩玉器,为的是在一定的场合按一定的规矩行事,或进退,或揖扬,佩玉相互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另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用玉的各种特性来比喻君子的品德,充分显示出古人对玉佩的重视。清代玉佩更是集古代佩玉之大成,不仅品种繁多,做工精致,最重要的是玉质上佳,滢润如脂。 1516立持如意仕女手持如意,立于庭院内赏花。竹篱处繁花似锦,花团锦
9、簇。画家着重突出了紫、粉、白、红等各色牡丹。牡丹以雍容华丽、香味浓郁而被称作“百花之王”,并成为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结合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灵芝如意,蕴含了“富贵如意”的美好愿望。17耳坠是古代女子最常用的装饰品。仕女在行步、转颈时,耳坠随之轻轻摆动,增添了灵动之美。 金镶鲁滨石耳环长5cm耳环为金质,上嵌红色鲁滨石2块及珍珠、翡翠和水钻等,金托背面刻有“九金”、“志成”等戳记。此耳坠是清代后期,清宫内务府从京城金店购进。1819消夏赏蝶户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案静思。此画描绘的虽然是仕女夏日休闲的情景,表达的却是乞生贵子的吉祥意愿。萱草,又名忘忧、鹿葱。草木记
10、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因此,它以有助于孕妇生子,又有“宜男萱”之美誉。葫芦,属于生命力旺盛的多籽植物,常被用以喻 “百子”之意。画家巧妙地将萱草与葫芦绘于石侧、掌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又蕴涵了求子的深意。20中国古代女性发型样式丰富多采,仅唐代段成式髻鬟品中记录的即有百余种,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髾、鬓、髲等变化而来。其表现形式可概括地分为结鬟、拧旋、盘叠、结椎、反绾、双挂等六类。此图中女子的发式属于盘叠式梳编法,即将头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相互交错搭叠在头顶,最后以簪子固定。这种发型简捷大方并富有装饰性,是明清宫廷女子最流行的发式之一。 21妇女头饰的一种。贵族妇女,特别
11、是清代后妃们所用的发簪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因发簪上饰有珠翠宝石,可起装饰作用;另一方面,头发挽成髻后,用发簪上细长的金针插入头发内,可起连贯固定之作用。 222324桐荫品茶仕女手持薄纱纨扇,坐于茂密的梧桐树下静心品茶。茶饮原是一种日常饮食行为,由于品茶论道的盛行,而成为历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风雅之事,逐渐提高了茶的境界。图中月亮门内有一黑漆描金书架,满函的书籍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而且与仕女手中的茶具相互映衬,表现出宫中女子的文化修养。25此图中之女子发式亦名“回心髻”。与烛下缝衣中的“回心髻”不同的是,它是将发髻盘叠置于脑后,以便于在前额饰以“寿”字头箍。 26头花是妇女们戴在头上的
12、装饰品。清代妇女,尤其是清代宫廷的后妃们更是“戴金翠之首饰,缀珠以耀躯”,以满头的珠翠宝石为荣。头花的制作多取吉祥如意的题材,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在女子的发间熠熠生辉。 2728倚榻观雀室内仕女斜倚榻上,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鸣叫喳喳,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画家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女子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但却不自觉地将宫中女子精神空虚、孤寂压抑的心情溢于画面。背屏上书满了“寿”字,虽有祈寿延年之意,却也不敌“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祈盼。29此图中的发式属于结鬟式梳编法,即先把两侧及前额的头发拢结于头顶部,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汉代以前该种发式在贵妇中颇为流行,汉以后逐渐成为画中仙女们的
13、发型。这种发型的表现样式及鬟数并不固定,有耸立头顶的高鬟样、倾向两侧的平鬟样、垂挂式的垂鬟样等。此图为垂鬟样中的“分髾髻”,它在成鬟后无须再用托柱支撑,而是使之自然下垂,并束结髾尾垂于肩上,因而亦称“燕尾”,多为未出阁的少女发式,再以众多的菊花编成花串绕髻而饰,显得俏丽活泼。 30合璧连环为清玩之物,其形环环缠绕,取其无穷无尽、自始不渝的精神。 31捻珠观猫仕女于圆窗前端坐,轻倚桌案,一手闲雅地捻着念珠,正观赏两只嬉戏顽皮的猫咪。此图的取景面很小,仅透过二分之一的圆窗来刻画繁复的景致,但由于画家参用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将远、中、近三景安排得有条不紊,从而扩展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显得意韵悠长。
14、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时光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悄流逝。32图中女子发鬓插一朵牡丹花。鲜花气味芳香、姿色娇艳又便于采摘,是历代妇女头饰中最盛行的装饰物。女子们一般根据花朵的大小而决定插戴的多少。牡丹花瓣较大,因此图中女子仅择一朵插于鬓边。 33手串通常为18粒,既可作念珠用,亦可作装饰品。念珠是佛教中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法具。据佛经记载,念珠的数量各不相等,一般为18的倍数。最常见的念珠为108粒,表示断除人的108种烦恼。宫廷用的手串有翡翠、碧玺、白玉、伽楠香等质地,间配有佛头、背云和坠角等。 3435烘炉观雪仕女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户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白色腊梅则以“万花敢向雪中击,一树独行天下春”的风韵尽情绽放。梅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又以花分五瓣,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被人们用以寓意幸福、长寿、吉祥。36释名中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这种头饰佩戴起来行走时飘摇摆动,韵味无穷,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唐代诗人顾况在五郎中妓席五咏中即有“玉作搔头金步摇”之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样化六年级语文学习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企业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 核心客户的管理与维护策略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预测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趋势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市场营销策略的评估与调整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分析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师发展的法律环境考题及答案
- 为何选择成为二手车评估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考察内容及答案
- Creo-7.0基础教程-配套课件
-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
- 方格网土方计算表
- 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做好老师做好人
-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查房
-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史怀古诗
- 过程能力测量报告 Cg Cgk
- 免疫学检验技术-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 《遵义会议》教学课件
-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
- 电站地震应急处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