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上课资料:老子第40章 对读_第1页
古汉语上课资料:老子第40章 对读_第2页
古汉语上课资料:老子第40章 对读_第3页
古汉语上课资料:老子第40章 对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讨论出来的结果偏向于强调民不要有过多的欲望追求,“夫为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意思是没有想要过多欲望追求享受的人,比追求物质欲望享受的人来得更加的好。但是有问题,一个是帛书本里三句话的主语分别是人、百生、民(它们之间是否有区别或者是逻辑上的递进关系?)王弼本的里面都作人,是后世传抄的讹误,分不清楚里面的区别吗?帛书可能比较专业与权威一点,但是还是要看老子里面人、百生、民的用例,看看老子里面用历史有没有差别。王弼老子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貴生。人之飢也,以其取食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

2、,以其上有以爲也,是以不治;民之巠(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貴生。通过王弼本和帛书以及汉简本的对比我们发现,差别主要有三点,一个是三段的主语,王弼本的三个主语都是民,而帛书本三个主语分别是人,百姓和民,这里就要考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人、百姓和民在先秦汉语中的用法是否有差别?第二个差别就是上和其的差别与用法。传世本,大多其字前面有上字,指向性就非常的明确,是在讲君王对于民的剥削。而这里并没有上字,第二个可以确定是王无以为,但是第一个和第三个,取食税一个可以解释为获取食物的办法,一个可以解释为上收取粮食税。百姓: 1. 百官。 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孔

3、传:百姓,百官。 国语周语中: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 大戴礼记保傅:此五义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缉于下矣。 清陈鳣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 2. 人民;民众。 书泰誓中: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孔颖达疏:此百姓与下百姓懔懔皆谓天下众民也。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元旦占候:又云:芒种雨,百姓苦。盖芒种须晴明也。 明高启赋得乌衣巷送赵丞子将:春风三月满京华,肯入寻常百姓家。 杨朔昨日的临汾: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有驼背的老人,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顽皮的小孩,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而在老子中也有圣人视百姓为除草,上承天命,下绥百姓的用例,所以这里判断百姓在老子里面应该也已经可以指代平民而民更是在先秦的各个典籍中都是平民的意思,所以可以判断这里的帛书本里的人,百姓与民都是指代的下层的平民的意思。这里我更加偏向于理解为人对于生命没有太多的追求,满足于平凡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