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概要_第1页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_第2页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_第3页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_第4页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蛙养殖技术概要一、蛙场选址: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有地下 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二、蝌蚪池的修建: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 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 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 排水,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 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 三层比拟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 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 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当然, 蝌蚪池的宽度最好不要超过2米。这样利于将池中脏水换掉。面积的 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

2、一般100对种蛙有10 15平方的蝌 蚪池即可。三、蝌蚪期的喂养: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 10天,吃完后 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 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 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 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 四周的地面上。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 及成蛙,黄粉虫用麦赛子繁养(饲养方法极简便,详见技术资料), 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

3、)兑40 50份水加入少量麦效 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 5天自然产出大 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五、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变态 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 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 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网四周底边用土埋压,在拱棚下修建幼蛙 及成蛙养殖圈,修建蛙圈可以修一个大的养殖圈也可以修 建数个养 殖圈,在规划好养殖圈的大小后,沿每个养殖圈的四周每隔1米一2 米埋一根木桩,木桩高出地面1米,埋入地下20 30厘米,然后用塑 料

4、布将所有木桩围成一个圈形,塑料布底边埋入土中,上边用1米一 2米长的木板卷起用钉子钉到木桩的顶端,使塑料布垂直于地面,塑 料布的上边沿在木板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木桩成直角以防 蛙逃跑。蝌蚪池可以建在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中,这样,蝌蚪变成幼蛙 上岸后直接可以投喂而不需再换地方,省时省力,只是养殖蝌蚪时不 要在拱棚上罩遮阳网,等到蝌蚪变成幼蛙时再罩上遮阳网。保湿就 是在晴天每天往养殖场内的地面上喷一到二次水。六、延长生长时间:早春利用塑料提高水温,提早孵化蝌蚪,促进早变态进入陆 地生活,早春气温低也可先将网棚盖上塑料布,促使蛙提前捕食,晚 秋盖塑料布延长幼蛙捕食时间。这样可使林蛙提前到达商品蛙规

5、格。我公司在近两年搞了林蛙全年无冬眠养殖试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七、越冬管理:林蛙在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就开始冬眠,不吃东西,减少活 动。1、南方地区养殖可以采用地面上盖上一尺到二尺厚的杂草、 稻草,让林蛙在杂草、稻草下面直接越冬的方法。2、窖内越冬:窖宽2米,深2米,四壁用砖石水泥等砌成, 窖底为土层,窖盖覆土保温,留有通气孔道,地面放入石块落叶等隐 避物。每平方米大约贮小蛙3000只,大蛙700只。要经常喷水。3、室内越冬池越冬:在室内修建水泥池,面积因地制宜, 池深1米,水深70 80厘米。需经常换水,防止缺氧,水池上边盖上 窗纱等防逃网。4、焊接镀锌板水池越冬:有移动方便,控制温度方

6、便,换 水方便的特点,可放置在空房的炕上,天冷时烧一下炕,或在池下方 放一电暖器控制温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且安 全可靠。八、林蛙油的提取在每年的十月末到十一月末开始捕捉个大的雌蛙,这个季节 林蛙肥胖,油多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油就是雌蛙的卵巢,将林 蛙雌蛙干制后取油。将捕捉的活雌蛙用细铁丝或线绳从蛙嘴处的鼻 孔串起来晾晒7 10天成林蛙干。取油方法:林蛙油取出后是固体的 干块,容易存放。林蛙油的提取方法较多,一般是采用将林蛙干首 先放于60 70摄氏度的热水里,浸泡5 10分钟左右,然后从水里取 出放在盆或其它容器里,用湿润的麻袋等物覆盖,放在温暖室内进行 闷润,大约10

7、 15小时左右,可把整个林蛙闷软,皮肤和肌肉变软, 即可取油。取油时一只手托住闷软的林蛙,腹面向上,大拇指紧紧地 顶住林蛙的两条腿,另一只手掐住 林蛙的头部两只手同时用力下折, 这时将靠近两腿的皮撕破,露出片状油来,用手或刀片轻轻撬起一端, 将两大片油撕下,并同时取出零星小块油,放于盘内晾干即可。九、药用林蛙油是一种滋养强壮补益食疗性药品。对年老体弱、产后 体虚乳汁缺乏,神经衰弱,肺结核、肝炎等多种疾病,少量服,久服 必有益。1、林蛙油的服用方法:一般是加水浸泡,到达膨胀松软后 便可服用。浸泡方法:首先用凉水将林蛙油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碗里加 适量的凉水或温水(试验证明1克油加水15毫升),浸泡

8、8 12小时,林 蛙油便充分吸水,体积膨大松软,颜色雪白有弹性,没有硬心,即可 服用。服用方法:生服法,就是将浸泡好的油不经蒸煮而生服,其 优点某些成份不会因高温而破坏,保持林蛙油完整的营养价值。另一 种是熟服法,将浸泡好的林蛙油经过蒸煮后再服用。此法缺点是失去 某些成份十、怎样提高林蛙越冬期存活率北方冬天漫长而寒冷,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北方山区中国林 蛙越冬以水域为主。越冬期间,林蛙新陈代谢强度下降,呼吸次数减 少,心脏节律减慢,血管与微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使林蛙耗氧量 逐月递减,这有利于林蛙在水中渡过严冬。但影响林蛙平安越冬的不 利因素也很多,在长时间冰封情况下,水体内部必须要发生与 未封

9、冰前完全不同的变化。随着气温下降和冰层加厚,水温逐渐降至0t; 因冰冻及渗透,水量减少。由于有机物的分解,蛙、鱼等生物的呼 吸作用,使水中含氧量不断下降,二氧化碳含量那么不断上升。这些环 境条件的变化,对林蛙越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在提高林 蛙越冬期存活率上下功夫。首先,要做好林蛙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如新修越冬池,利用 原有塘坝、水坑越冬的,要将塘坝加大加深,尽量铲除淤泥和杂草, 以减少有机耗氧,防止有害气体发生。其次,要满足林蛙越冬期对溶解氧的需要。水中溶解氧的来 源有两方面: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二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但水面冰封后,水与空气的接触被冰隔断,空气中的氧 不

10、能溶于水中,靠空气补充溶氧的来源断绝了。很多越冬池内没有水 生植物。即使有水生植物,由于山区冰层厚及乌冰,直接影响 水生 植物的光合作用,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也不大可能。所以, 越冬期林蛙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窒息而死。据多年观察,活水越冬池问题不大,因自然流水不断,水中 溶氧及时得到增补。所以冬季不会发生成批死蛙现象。目前,养蛙的越冬池多数为死水(也叫止水)越冬池。冬天 水源干涸,没有活水流经越冬池,溶解氧得不到补充,水中含氧量的 降低速度逐月加快。到1月份水中含氧量仅4毫克/升水(林蛙正常 越冬需要量为6毫克/升水)左右。特别是蛙在水的底层越冬,而池 水缺氧往往是先从底层开始,水中的

11、溶氧量上多下少,对蛙 越冬期的威胁非常大。解决越冬池溶解氧缺乏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 越冬池蓄水量要充足,秋分前后要蓄满水,水深不低于2. 5米。按越 冬蛙每平方米150只的要求,水面面积不能太小。水面多大合适, 可按年投放1000个卵团,越冬池水面面积为1亩左右推算。二是蛙、 鱼一池越冬时,因蛙、鱼争氧,越冬鱼量应控制在1立方米水体0.2 公斤为宜,比正常量减少一半。并要尽量清除野生杂鱼,以减少耗氧 因素。三是整个越冬期要精心管理,定时观察蛙的越冬情况。因水生 动物对 缺氧非常敏感,严重缺氧时(如溶解氧降到3毫克/升水以下), 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剑水蚤、松藻虫、水斧虫、螂虫等水生昆生

12、。因此, 翻开冰眼时,观察水生昆虫是否上游,可作为推断水中溶氧多少的 标志。严重缺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注水补氧。抽取附近的水源(井水、河水、库水、泉水) 注入到越冬池中。二是打冰眼补氧。冰眼打在深水处,1亩水面打一 个宽L5米、长3米的冰孔。顺着主风向排开,借风力的作用形成 水浪,加速氧向水中溶解,以提高补氧效果。为防止冰眼重新结冰, 夜间可用草帘子遮盖起来。土蛤蟆油(田鸡油)又叫蛤蟆油,蛤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两栖纲动物中国林蛙或或黑龙江林蛙,干燥的输卵管。动物形态:中国林蛙:形态近似青蛙,雌蛙体长7-9厘米, 雄蛙较小。皮肤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面不同,秋、冬为褐色,夏 季为黄褐色,雌

13、蛙腹红黄色。雄蛙有声带。栖于长白山麓。松花江 及鸭绿江上游山区森林、荒地,喜阳光较弱的湿润山林背坡。夏季 离水,秋、春入水。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多,河北、河南、山东、 四川、山西,陕西、青海亦有。黑龙江林蛙:雌体长6-7厘米,雄体较小,皮虏粗糙,颜色 变异颇大,背侧褶及背部疣(疙瘩)上或附近多有黑龙斑点,鼓膜 上三角形黑斑大面显著。四肢反面有黑横纹,腹面多为深灰色。咽 喉及腹部有鲜艳的朱红色与深灰色花斑。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 宁省等地。性状鉴别:呈不规那么弯曲互相重叠的厚块,略呈卵形,长约 1.5-2. 7厘米。或散成数十个小的如同大米或碗豆大的碎块。由膜质 纤维连结,外 表淡黄白色或黄白色,有脂肪样光泽也有夹代灰白色 簿膜状干皮和黑色裂 痕,稍用力那么成碎块。遇水可膨胀10-15倍。 气特殊,味微甘,嚼之粘滑。以块大、肥厚、质干、色白、有光泽、 无硬皮膜都为佳。马铃薯加工品:呈不规那么扁块状,大小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