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燧绘画作品的现实功能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1.gif)
![程嘉燧绘画作品的现实功能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2.gif)
![程嘉燧绘画作品的现实功能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3.gif)
![程嘉燧绘画作品的现实功能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4.gif)
![程嘉燧绘画作品的现实功能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6/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854e9b39-c8ed-4666-9e17-0cc060d9086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程嘉燧绘画作品的现实功能明末清初艺术收藏家周亮工(16121672)的读画录著录了钱谦益(15821664)对程嘉燧(1565-1644)绘画的评论,认为程嘉燧“最矜重其画,不轻易为人点染”,故人间不多见。又自云:“(程嘉燧)画不多见,余仅得其数箑并册中一二幅而已。” 钱谦益与周亮工之语皆见周亮工读画录,卷二,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第7册,第597页。清人秦祖永(18251884)延此说,以程嘉燧“当日不轻为人点染,故传世不多”。 见秦祖永桐阴论画,续修四库全书,第1085册,295页。笔者以为,所谓“不轻易为人点染”实是古人撰写传记的某种修辞手法。孙承泽(1592-
2、1676)在跋李流芳(15751629)画册时认为:“长蘅长于诗文,画乃其余事,略为点染,即旷欲绝,然又不肯为人轻画。” 见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卷三,中国书画全书,第7册,第772页。李流芳与程嘉燧为肝胆同嗜之友,程曾为吴偈(连叔)所藏李流芳溪山秋霭图作跋,跋中云:“自少恒与长蘅游处,见求画者踵至,楮素山积,手阑兴尽,求益不已,而长蘅欢然无忤色,皆与之,满志而去。”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4春季拍卖会拍出李流芳溪山秋霭图,程嘉燧跋见于其中。钱谦益为作题李长蘅为吴生画溪山秋霭图,惜图中跋文已佚。文中之意与孙氏所言大相径庭。对于李流芳画辄“楮素山积”的情况,钱谦益也十分意外,他在题李长蘅画
3、扇册中写道:长蘅晚年游迹,多在西湖。邹孟阳、闻子将每设长案,列缣素,摊卷拭扇,以须其至。长蘅笑曰:“此设三覆以诱我矣。”挥毫泼墨,欣然乐为之尽,故两家所得最富,扇纸累百计不止。余平生爱惜朋友,檀园、松圆楮墨藏弆仅以十数计,绛云之灾,胥熸于火。 见钱谦益题李长蘅画扇册,前揭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卷四十六,第1539页。钱氏素以与李流芳为至交,所藏“仅以十数计”,且“胥熸于火”,语中难掩憾意。若其不知此事,想必也会以李氏“不轻易为人点染”。程嘉燧因为贫困的缘故,一生大部分时间需要为生活而奔忙,平时的生活也常常依靠友人的资助,而他的诗画之名,使得他的诗画作品成为时人追捧的对像,而
4、程嘉燧也多以书画之长,往来于文人卿士之间,应酬颇多。甚至因为索画的人太多,从而“旋悔疲心神,反为耳目用”, 见程嘉燧戏题汪无际泖上游册,松圆浪淘集,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385册,第664页。早在萬曆二十六年(1602),即发出“画请断人乞,诗欲请君替”的抱怨。 见程嘉燧题方伯雨寒林扇图,前揭松圆浪淘集,卷七,第637頁。因此,在程嘉燧有生之年,并非如钱谦益所云“不轻易为人点染”,而是很早即以书画周旋于文人卿士之间,并以书画为家庭经济支住之一端。 程嘉燧题画遗瞿起田云:“年来省作无钱计,自画云林著老顽。”孙尔准(17701832)在跋娄子柔书苏文忠石鼓诗册一文中云:“松圆、泡庵(李流芳)画笔
5、流传颇多。” 见孙尔准,泰云堂集,文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495册,第488页。盛大士(17711836)溪山卧游录中亦云:“李长蘅、程孟阳画,余在虞山张氏、屈氏见之最多。” 见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082册,第156页。既因生活之故而多有书画之创作,本文即通过对程嘉燧诗文集中的题画诗跋、后世的画史著录及其传世作品的研究与总结,以期还原程嘉燧绘画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功能。一 获利顺治十五年(1658),时距程嘉燧卒后十四年,吴士权(巽之)购得程嘉燧画扇, 渐江渔父词诗意册册前有吴士权题跋两开,款下钤“吴士权”、“巽之”两方朱文印。册中第十一开西湖寓公对题下也钤此两方
6、印,汪士清先生据此认为:“吴士权,字巽之,歙人,工诗,与程孟阳嘉燧(1565-1644)、李长蘅流芳(1575-1629)为友。”见汪士清,渐江画录补,手稿。请钱谦益题跋,钱跋中有句云:“断楮残缣价倍增,人间珍赏若为凭。” 钱谦益,戊戌新秋日吴巽之持孟阳画扇索题为赋十绝句,前揭有学集,卷九。可知彼时程的作品出现于艺术品交易之中。进而推之,跋中所云“人间珍赏若为凭”,不是因“断楮残缣价倍增”所得之结论,而是要以后者证明“人间珍赏”之观点。而“人间珍赏”所带来的又必然是其画作价格倍增。康熙二十九年(1690),靳治荆等修歙县志时,即云“鉴家得其(程嘉燧)片画只字,咸重直争购”。 前揭康熙歙县志(成
7、文出版社,1985),卷十,第1120页。程嘉燧自言慕宗炳之风,性喜画山水, 程嘉燧,题胡麟宾先生画册云:“余性亦喜画山水,尝为诗云:闲思净业投方外,老爱名山入画中。盖亦有慕于宗少文之风。”前揭耦耕堂集,文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386册,第78页。亦曾以“前身应画师”自许,在为好友李流芳檀园近诗所作序文中谈到自己“好以诗画自娱”。 程嘉燧,李长蘅檀园近诗序云:“余与长蘅皆好以诗画自娱。”前揭松圆偈庵集,卷上,续修四库全书,第1385册,第734页。另一方面他又抱怨绘画“疲心神”,却成为他人的耳目之玩。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了程嘉燧对于绘画矛盾的心理状态。而且,“欲作已辄休,清债久逋空”之语
8、又大有欲罢而不能之意,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那么,这种矛盾其来何处,程嘉燧又缘何而欲罢不能?程嘉燧从父亲程衍寿(1530-1588)去世后,很快陷入贫困之中。在题方伯雨藏寒林扇图诗中他写道:“老懒身益穷,贫贱恨不艺。纵躭书画癖,难使饥渴济。” 参见注7.此处之“艺”,乃种植之意。或许是觉得耕种是解其“贫贱”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而其所恨者,首先是“不艺”。事实上,程嘉燧是不事生产的,且以此为耻。而后句所言,看似抱怨书画无济于饥渴,实际是感叹书画之不能直接对生活有所帮助,或者说不能满足平时的生活所需,所以“画请断人乞,诗欲烦君替”。诗题于万历三十年(1602),程嘉燧38岁,而画作于五年之前。
9、从中可知,程嘉燧去世前四十余年即以书画济生活之需,或因其时书画之价过低,故在友人之前发此牢骚,在此后的生活中,书画依然是其生活来源之一。在为好友金兆登(1557-1638) 钱谦益,金府君墓志铭云:“又十二年,君年八十有二,以崇祯戊寅二月卒。”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卷五十四,第1359页。另,程嘉燧都事金子鱼先生行状:“寿八十二,崇祯戊寅二月晦,无疾而逝。”前揭耦耕堂集,文卷下,第69页。由此可推知金兆登生于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卒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所作祭文中,程嘉燧写道:“忆兄(金兆登)过存,视我几榻,卖文鬻书,狼籍分沓。” 前揭程嘉燧,祭金子鱼,耦耕
10、堂集,文卷上,第52页。足以证明书画买卖为其经济支柱之一端。溪堂题画诗引云:“余既不能有所咏述,然酒酣兴发,往往吮笔画为泉石竹木。虽零杂琐细,而友人好事者争自取去。” 前揭程嘉燧,松圆浪淘集,卷前,第591页。这种“取去”,自然不可能空手白得。黄山志定本卷二人物程嘉燧条云:“(程嘉燧)性好古书画器物,尤晓畅音律,善画山水兼攻写生,酒阑歌罢,兴酣落笔,尺蹏便面,人购之不啻珙璧。” 闵麟嗣,故宫珍本丛刊·黄山志定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卷二,第118页。从中可知,程嘉燧“兴酣落笔”之作,要给钱方能得到,所谓“取去”盖为修辞之语。除了当场作画为人所购以外,程嘉燧也会在闲时,预先作
11、画,以应索者之求。除了直接卖画得钱以外,友人有时也会以赀求画。故宫藏程嘉燧松石图, 南京博物院与上海朵云轩皆藏有松石图,画中所画松石及题跋与故宫藏图一般无二,因条件所限,笔者未能亲见三件作品,也未得到高质量的图片,暂不能辨其真伪,本文暂用故宫所藏图。画以墨笔为之,斜坡之右,一劲松以半身而出画外,至半幅时曲身内向,蜿蜒而上,干虽苍枯而松叶繁密,松下卧一石。画中景物虽少,但刻绘细致,非如程嘉燧一往之简疏之风,一松一石,松以永青,石示长久。画幅上部左侧,程自题云:乙亥秋七月,成之弟从山中来,即致酒赀,乞画为乃兄慎之寿。余嘉其意,遂作松石图以遗之。偈庵老人程嘉燧。按,许成之,钱塘人,与程嘉燧有交游。程
12、嘉燧万历三十七年(1609)及三十八年(1610)两至杭州时,皆住许成之家。期间曾为之作画。程嘉燧送客观潮夜归逢成之醉后作诗中云:“归帆已远酒初消,江上逢君破寂寥。无限乡愁不解说,篝灯空画夕阳潮。” 前揭松圆浪淘集,卷十一,第671页。离别之愁萦于怀胸的程嘉燧,逢许成之,又逢醉后,画兴骤起,于是为画“夕阳潮”。此后,程嘉燧虽曾作诗相怀,但往来渐疏。崇祯八年(1635),许成之携酒赀乞画以寿其兄,或感念往日之交谊,程嘉燧未以其一惯之简率风格,而是以细密之笔,十分尽心地为许成之作松石图。毫无疑问,“酒赀”在这里,就是润笔的借喻。另外,程嘉燧也以物物交换的方式,以画易生活所需品。松寥诗中有与曹稺躬易
13、岕茶二首:只爱经春旧岕香,雨前空自斗旗枪。紫磨白璧元非价,指射青山与抵偿。纵是参苓上党腴,茗柯一勺万金储。吴侬病渴全须此,不遣人看当酪奴。 前揭程嘉燧松寥诗(万历四十八年嘉定程氏刊本),第38页。诗题后自注:“以自画山水小幅。”万历四十六年(1618),程嘉燧应友人方有度之招,远赴山西上党。因此前基本居于江南,其地多尚茗柯,程平时更嗜岕茶。而山西则多参苓酪奶,难解吴侬之渴。因此,在他赴上党之前,过曹稺躬家,以己之画作交换岕茶。诗中之“紫磨白璧”盖指岕茶而言,程嘉燧言其“原非价”,因而以己之画作易之,从中也可见,此时他绘画作品的价格已非万历三十年(1602)所能堪比。而且,从“以己画山水小幅”之
14、语中可以推测,画很可能是程嘉燧事先画好的山水小幅之作。在程嘉燧的传世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上款,这些作品中有扇面,也有立轴。白谦慎先生在讨论傅山传世之无上款作品时,认为此类创作可能有三种情况:一为自娱之作;二是因为给代理人交易,不知谁是购买者,所以不写上款;三是不愿意题写上款。程嘉燧因贫困而欲以诗画治生,“这些作品很有可能在创作时即是为了用于买卖或用于交换生活必须品。” 参见薛龙春,应酬与表演:有关王铎创作情境的一项研究,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29期(2010年9月),第165页。而此类作品传世后,当然也会影响到后来者对其风格的评判。二 感惠所谓感惠,是对他人之给予的一种反应或回报。
15、杨联升先生认为回报是“中国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基础”,“当一个中国人有所举动时,一般来说,他会预期对方有所反应或还报。给别人的好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投资,以期将来有相当的还报。” 见杨联升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载费正清编,段国昌等译,中国思想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第350页。程嘉燧因家贫之故,其居乡里之时,常需友人资助,他在诗文中曾提及“途穷真欲仗友生”, 程嘉燧,送方平仲旭兼寄康候,前揭松圆浪淘集,卷七,第640页。“年去贫来不自由,暗伤颜面向交游。” 程嘉燧,友人徐孺穀饷粟,前揭松圆浪淘集,卷七,第639页。在祭金子鱼一文中说得更明白:“惟唐暨徐,偕公三人。六十余
16、年,视我弟昆。辅我以仁,恤我之贫。” 程嘉燧,祭金子鱼,前揭耦耕堂集,文卷上,第52页。这些资助,小到日常饮食,大到房屋居所。万历三十四年(1606)程嘉燧移居龚氏舍旁,龚氏即其友龚方中(1573-1634) 张世伟大学龚仲和先生墓志铭中云:“君生万历癸酉九月十一日,殁崇祯甲戌四月廿二日,享年六十有一。”见张世伟,张异度先生自广斋集,崇祯十一年刻本,卷十二,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第162册,第372页。1634年,龚方中卒,程为作祭文,有云:“当予食贫,突无朝烟。君语仁祖,营其粥饘。将卜东隅,水静竹娟。面流背樾,往抅数椽。伯夷之居,以授我廛。郁攸为灾,子意弗愆。汛埽闲馆
17、,庇息钝顽。” 程嘉燧,祭龚仲和,前揭耦耕堂集,文卷上,第55页。礼记云:“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见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卷一,第11页。从表面上看,这种“给予”是出于自愿,但基于这样一个“礼尚往来”的传统,在给予的同时,在其潜意识里通常也会预期到对方将会有所回报。而从接受者角度来说,感惠,或者说回报,往往是义务性的。 法国的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在礼物一书中认为:“在斯堪的纳维亚文明和其他为数甚多的文明之中,交换与契约总是以礼物的形式达成,表面上这是自愿的,但实质上,送礼和回礼都是义务性的。见马塞尔
18、·莫斯著,汲喆译,礼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页。也即是说,这是必须的。而且,这种回报通常要等量,当然,这种等量不是指物质体量上的相等。当一个人有了给予这样一个行动之后,其所送出的并不只是物质本身,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一种一般性的人情。那么,接受者回报时,自然也是针对人情而言。为感友人提供住所,程嘉燧在编定松圆浪淘集时,以“移居”为卷八之题,盖为纪之。当然,绘画自然也是程嘉燧能够回报他人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传世作品中,即有两幅是为龚方中所作。两幅都是扇面作品,其中一幅作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画面以典型倪瓒“一河两岸”的形式结合扇面的特点构图,以两近角为前景,右为坡石,
19、左则水岸,岸渚立疏树数株;隔水之后为远山,山间云缭雾绕,与坡岸处林木交相掩映。画虽采倪式构图,用笔却纯系“米氏云山”之法,水墨淋漓,气韵流动。画之右侧题:“己酉春,孟阳画仲和兄扇。” “米氏云山”在文人绘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程嘉燧传世作品中,亦只见有两幅。松圆浪淘集总目遇琴卷十解题云:“己酉春,翁吾鼎复自闽至,余送入郡,因游钱塘。” 前揭松圆浪淘集,总目,第592页。同书卷十中有诗题为己酉春暮,唐正叔、郑闲孟携榼就吾家饯莆田翁吾鼎,醉后自为短歌。又,同书卷十一中有诗题为送翁吾鼎过昆山宿张氏山园,此诗后隔两首,有莺脰湖道中值雨漫兴诗,首句云:“江南四月楝花风,绿雨生寒水气通。” 程嘉燧,莺脰湖道
20、中值雨漫兴,前揭松圆浪淘集,卷十一,第666页。按,莺脰湖,位于吴江平望镇。己酉春暮时,翁吾鼎在嘉定,此后,程嘉燧送至苏州,至莺脰湖时已四月,已是夏日,后即“因游钱塘”。由此可知,此扇面当作于程送客阊门、游钱塘之前。此时距程嘉燧“移居龚氏舍旁”三年,在其出游之前,不以习见之法,而以米氏云山画送龚方中,作为对友人授居之感报。晚明人好旅游,尤其文人,把旅游当成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活动,同时,也将其作为区隔其他人群的象征。对于下层文人尤为如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参见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185-190页。归庄(1613-1673)在
21、五游西湖记一文中对旅游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将其分为贵人之游、豪士之游与布衣之游三种,又以“恃其高名,挟其长技,王公倒屣,君彦捧杖”为布衣之游。 参见归庄,五游西湖记,归庄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6,第374页。程嘉燧为晚明时的布衣诗人,“性爱佳山水”, 娄坚,送程孟阳游楚诗序,前揭学古绪言,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5册,第37页。故“数轻去其家”,其诗文集中有大量与友人游乐宴集时的诗作及游记。旅游纯属休闲消费活动,且耗资甚巨。归庄把布衣之游分为:因人之游、作客之游及独往之游。并指出:“贵人作官资书记,遨游需伴侣,则必以文人骚客自随,文人骚客遂得不费资斧而登览山川,此因人之游
22、也。” 前揭归庄,五游西湖记。程嘉燧之游多属此类,娄坚(1554-1632)在书孟阳所刻诗后中言及程嘉燧的游历时云:“有能知其(孟阳)诗文兼重其为人者,要与之俱,未尝不从也。” 前揭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五,第284页。作为布衣文人,是无法承受此种消费的,所以,程嘉燧之游往往要依靠他人之助。万历三十八年(1610),程嘉燧游楚,众友人为之饯行,各作送别诗,娄坚为序。李流芳诗中有句云:“君今新得贤主人,相将且拽寒江柁。” 见李流芳送程孟阳游楚中,前揭檀园集,卷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5册,第316页。娄坚序文中亦云:“孟阳以是岁冬首将为楚游。与之善者咸谓孟阳性爱佳山水,遇所快意尝独留经时
23、,况自吴适楚,溯江而西,南浮洞庭,历衡湘而返,数千里之遥,怪奇伟丽之观皆平生之所未遇也。又得贤主人焉,从之游,岂复如儿女子眷眷焉恋不能别乎哉?” 见娄坚送程孟阳游楚诗序。又,娄坚岁暮寄孟阳武昌诗中有“新知自可宽羁旅,书札难忘旧友生”之句。吴歈小草(清康熙间刻本),卷八,第12页。程嘉燧病酒书怀呈羽明兄有句云:“何当远道逢多病,赖有新知慰索居。”由此可知,李、娄所言“贤主人”即陆羽明。按,陆化熙,字羽明,常熟人。平生惟以钩贯古今、穿穴经史为好,著有诗通,业诗者人挟一编以为法守。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四十一年(1613)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工部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最后迁湖广布政司参议
24、,未赴任而卒。陆化熙与李流芳为同年举人,程嘉燧因李流芳而得识陆化熙。檀园集卷四有旅宿滁州同子将、无际步屧至龙潭山,忆丙午偕羽明、孟阳来游已一纪矣,由此可知,程、陆当相识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同羽明兄惜别诗云:“缄完远信自题诗,与话归期未可期。讵意春风俄送客,还听夜雨各伤离。三年形影空皮骨,一夕悉心长鬂丝。去住相看真是梦,思君何日解人颐。” 前揭松圆浪淘集,卷十二,第677页。可见此次三年武昌之游,乃与陆羽明相随。娄坚秋尽书怀遥寄孟阳武昌诗中云:怀君已是一年期,白尽衰翁颔下髭。酒盏味忘疏老伴,禅门路熟少新诗。文书满案犹关我,梨栗堆盘且任儿。三伏凉多秋更热,雨淫吉贝正花时。 前揭吴歈小草
25、,卷八,第16页。可见此行之中程嘉燧乃充文书之职。那么,作为对友人的回报,程当然也为陆羽明作画。游武昌期间,程曾有书前冬画柳条双雀题画诗: 鸟雀闲门有,寒暄异俗偏。武昌官柳色,春物又经年。 程嘉燧,书前冬画柳条双雀,前揭雪浪诗(万历四十八年嘉定程氏刊本),第27页。诗题后自注:“似陆羽明”。程嘉燧虽以山水见称,但亦善于花鸟,且甚为自信,以为不逊粉墨工,李流芳对之颇为青睐。而且,他的花鸟作品都只赠与好友及关系非同寻常者, 关于此,笔者将另文详述。以此画赠友人纪此次武昌宦游,足见感惠之意。程嘉燧游南京,常得友人许康侯的帮助。短歌送许大康侯云:“好事扬云老寂寞,独置一床卧高阁。心中未忘惟故人,唤我出
26、游尚疎索。当时相送君颜摧,至今别处湍声哀。等闲念此各惆怅,携手重上清凉台。城南艳舞娇如玉,与子楼居心自足。匣有孤琴不用弹,临行为写无声曲。” 按无声曲即指绘画而言。此时,程嘉燧已陷于因顿,出行往往靠友人的资助,虽然未有署上款的作品传世,但从诗集中的题画诗可知,程嘉燧曾为许康侯作画。如松圆浪淘集中题画扇别许康侯、临别画滩月图题别康侯诸诗。另外,程嘉燧游吴中、金陵、广陵、杭州等地,皆得友人相助,他也总是以绘画作品作为回报。有时,程嘉燧也会以友人的惠施之举为题材作画,以示感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程嘉燧的一幅楷书诗扇面,诗后有程自书题跋云:“莆田翁吾鼎,清真迈伦,与予邂逅资善僧舍,一见语合,乞予一诗为
27、母夫人寿,且以古砚为贽。予愧其意,因以所旧藏寅画佛使归献阿母,辄赠长句。”由此知万历三十六年(1608),程嘉燧游嘉定资善寺, 按,资善寺,元至大四年建,初名资福,后废。明万历三十一年,僧道林重建,殷都为之作疏。三十一年,嘉定知县韩浚更名为资善寺。康熙嘉定县志,卷十三,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第7册,第693页。邂逅翁吾鼎,相与甚洽。翁出古绿贡砚为见面之礼,即求嘉燧为其所得东吴李生画题诗一首, 程嘉燧所书诗中有“东吴李生擅笔迹,迄得青松与白石。亭亭偃盖势千尺,挂时松风吹素壁。其中歌词好风格,我今才老畏促迫。索我题诗复何益,子留赠我绿玉砚”之句,
28、可知,翁吾鼎乃是求程嘉燧为其所藏东吴李生画题诗。以为其母作寿。程自云“才老畏促迫”,“题之复何益”,当然,这些都是谦让之语,在以其所藏唐寅画佛回赠而后, 诗文中云:“东吴李生擅笔迹,乞得青松与白石。亭亭偃盖势千尺,挂时松风吹素壁。其中歌词好风格,我今才老畏促迫。依然“赠长句”。隔一年之后,程嘉燧将游武昌,因盘缠不足,不得已而质此砚于同宗程景岑家,其后也一直未能赎回。直至崇祯十一年(1638)程嘉燧因钱谦益遭逮而待之西湖, 程嘉燧,耦耕堂集自序云:“丁丑,受之以诬奏逮系,予待之湖上,戊寅放归。庐居丙舍,馆予于东偏花信楼。”前揭耦耕堂集,自序,第3页。这年夏日,程景岑以砚见还,程嘉燧“感其谊,画图
29、”,并为赋还砚歌。 程嘉燧还砚歌题后自注:“万历戊申,莆田翁吾鼎致绿端贡。庚戌,将游武昌,质宗老景岑翁家。戊寅夏,翁以见还,余感其谊,画图,因赋此歌。”前揭耦耕堂集,诗卷下,第29页。既以还砚歌赋此图,可以推知所画图亦与还砚事相关。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程嘉燧一幅扇面作品,全画无皴染,皆以笔写而成之。款题:“戊寅(1638)九月九,万房生日,载酒湖中,邀梁娃同景岑翁泛白隄採菊。余曾绘图,因怀旧重写以存胜事云。庚辰三月偈庵嘉燧,时年七十有六。”此画以其友人万房生日的西湖之聚为题材,于近角以杂生水草为景,其后以留白为水,浮以小舟。画之中心即在此舟,舟子于舟尾掌舵,舟中坐三老,当系万房、景岑翁及程嘉燧,三
30、老之后探出一女子,应是梁娃。四人作交谈状。画扇右空之处,以柳为补,以作视觉平衡,柳上画之空白处,题诗云:“胜事高情世罕无,轻盈罗袜狎晴湖。颠狂肯被黄花恼,自向风前画白须。”舟中四人所谈论之事当即是题诗及款识中所云“胜事高情”。友人之生日,“胜事”可云,“高情”则过之,更何况“世罕无”,由此可以断定,诗中所云“胜事高情”,定然不是指友人生日而言,当是指程景岑是年之夏的还砚之举。程在还砚歌中以“世上罕有如君贤”称之,且“再拜持归泪盈手”。 见程嘉燧,还观歌,前揭耦耕堂集,诗卷下,第29页。因此,此画题诗中所谓“胜事高情”及款识中“以存胜事”云云,皆是指还砚之事而言。从此画的款识所云又可知,图中之事
31、乃于戊寅之岁,此画乃是程嘉燧于此二年后,即庚辰年为“存胜事”而重写,其于当时即“曾绘图”,彼图也应该即以此“胜事”为题。那么,既如此,此图也必然是赠予程景岑以感其还砚之谊。 三 徇知在与友人的交往过程中,绘画也经常被程嘉燧用以建立自己的交往圈或维系与友人之间的感情。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程嘉燧的松鷹圖扇面。畫中題识别云:“壬戌春,值文初兄于都下,同夜醉,輒信筆寫生,曾為畫鷹。去年在虞山留此扇索畫,初夏攜在舟中,戲為作此,不審可意否。嘉燧。”按康文初(1570-?),松江人,錢謙益引為紀群之交,曾為作六十壽序,“且屬孟陽為詩以招之”。 前揭钱谦益初学集,卷三十七,第1031-1032页。壬戌之春,钱
32、谦益因前一年(天启元年)复被起用,居北京,程嘉燧也于天启元年之冬隨友人方有度入京,经常造访錢謙益,钱氏称“诸公争物色,孟阳皆避而不见”。 见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卷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624册,第99页。那么,與康文初相識很可能是錢謙益所介紹。或因系钱谦益所引介之故,与康文初初见之日,程嘉燧即为其作画。后又为作此扇面。在好友之间,程嘉燧有时也会以自己的绘画作品相投赠。如他曾以松石图寄友人孙种,题诗云:“头颅今若何,相见不相识。欲知故人心,苍苍岁寒色。” 见程嘉燧,题松石寄履和,前揭松圆浪淘集,卷十三,第679页。按,孙种(1566-1616) 松圆浪淘集卷十四末一首为除夜书怀寄履和六安诗,后自
33、注云:“君亦五十矣,君少尝有学佛之志。”前揭松圆浪淘集,卷十四,第691页。按,此诗作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由此推孙种生年当在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另,程嘉燧祭孙履和云:“维万历岁丙辰秋八月五日,功服友弟某衔哀缄词,遥告于亡友履和三兄这灵。”前揭松圆偈庵集,卷下,第790页。可知其卒年在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字履和,歙县人, 程嘉燧祭孙履和文中云:“前兄书来云病未差,欲令兄子介归侍而未得父命。”同文又云:“秋冬归计未可自由,抚棺一恸,未知何时,聊属令子介为余奠一觞以告余哀而已。”前注已言,此祭文作于万历丙辰年八月,时程嘉燧正在嘉定。松圆浪淘集卷十五有八月过薖斋留宿诗
34、。那其所言“归”应该是歙县无疑。另,娄坚送李茂修孙履和北上兼寄叔达冋伯无隅三君子诗云:“好子来新安,混迹于耕渔。”因娄坚系嘉定人,因此此诗所云“来新安”盖指来自新安之意。见娄坚吴歈小草,卷一,第16-17页。由此可以推定,孙种应为新安歙县人。居嘉定。好为拳勇,爱读兵书。 娄坚送李茂修孙履和北上兼寄叔达冋伯无隅三君子诗云:“平生好辞赋,自惭非壮夫。所交多跅弛,不肯学为儒。要当奋拳勇,为国效驰驱。”又:“啸傲若有得,读书窥穰苴。”按,穰苴,“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
35、之,以为将军。”“尊为大司马”,故又称司马穰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参见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卷六十四,第2157页。以嘉定籍中万历丁酉、庚子二科武举。 前揭万历嘉定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卷十,第733页。与程嘉燧相识于丱角之年, 前揭程嘉燧祭孙履和。因程年轻时亦“崭然有志于功名”, 钱谦益汪群六十序云:“嘉定程孟阳为余言,弱冠时薄应举之业,崭然有志于功名”。前揭初学集卷三十七,第1032页。所以时常同与游历。而且,程、孙之间兼有姻亲关系,程嘉燧以其次女嫁孙种之子介(石甫)。 罗店镇志卷六人物志:“有孙石甫者,程
36、嘉燧婿也。”前揭罗店镇志,卷六,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第4册,第279页。程嘉燧四月初一日,孙氏女佛容举外孙,喜书二绝诗中亦云:“自夸择婿婴孩日,已道他年宅相成。”诗后自注:“时石甫方始试郡城,余与之俱,闻报书此。“前揭程嘉燧,松寥诗,第23-24页。又,送春同子柔作二首诗后自注:“是年长女归鲍氏。” 见松圆浪淘集,卷七,第640页。可知,其以次女嫁孙介。二人患难相恤,但以生活之故,而不能“常聚首,杯酒言笑如往时”。 前揭程嘉燧祭孙履和。从题画诗中可知,两人已多时未见,几至“相见不相识”,但对故人之心如松石,经岁寒而不移。在万历四十六年(161
37、8)至天启四年(1624),辗转北方的七年之间,程嘉燧与吴中友人的联系完全依赖信札。其中有与唐时升(1551-1636)一札,中有句云:老兄生朝,春物韶丽,遥想亲知贤从之乐,酒阑啜茶,当复念弟远客。每思龆年追随以至皓首,中间观劘之节,风义之笃,宜稍见之叙述,一时文字苦未能尽,客中时有酬应,遂未暇作。旧年写经,曾自画佛像,亦欲写一轴奉寄,须长夏斋月为之,遇的当邮信方可寄归耳。路远易致浮沉也。 前揭程嘉燧松圆偈庵集,第796页。唐时升是程嘉燧于嘉定的中心友人之一,二人与娄坚并称“练川三老”。程嘉燧笃事佛教,也善长人物写真。值唐时升生辰之际,遥想远方友人之宴集,每思龆年之追随,虽欲“见之叙述”,然“一时文字苦未能尽”, 于是以自画佛像及写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办公室租赁及商务接待服务合同
- 电子产品运输保险合同模板
- 工程管理与规范操作指导手册
- 投资融资协议书
- 工副业承包经营合同
-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合作指南
- 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
- 原始股权转让协议书
- 承包注塑机维修合同
- 销售服务费合同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消除医疗歧视管理制度
- JT-T-1180.2-2018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2部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 2024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必考题库附答案
- 脑脊液常规检查
- 202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柴油机油-标准
- 监狱安全课件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查房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专科技能考核(全科医学科)妇科检查及分泌物留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