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1页
李志勇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2页
李志勇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3页
李志勇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4页
李志勇五年级下美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第一课 形的魅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2、)展示各种形状。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

3、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教学反思五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是“形的魅力”,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的概念,感受不同的形状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之后充分展开想象,采用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欣赏了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状,感受不同的组合表现出的不同感受,并且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规则形状演示了创作的过程,同时在作业前提出作业要求,要用各种形状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形成抽象的画面。整个课堂都在力图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的运用形状进行抽象画的创作。但是作业效果并不

4、理想,学生的画面内容还是趋于雷同,模式性的东西很多,学生有意无意的都在描绘具象的东西,没有放开胆子去画抽象的画面。学生习惯于模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重复的同样的绘画模式,缺少自己独特的想象和创作。每个学生都像生产线中的产品一样,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都几乎一样。我想学习美术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与众不同,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需要在课堂和课下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和启发,特别是在评价环节,要起到明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不单单是画面整洁美观就可以的,还要有自己的内容,生动独特的画面才是最好的。美术教学中展评学生的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明确作业目

5、的,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在五年级第一课“形的魅力”作业完成后,我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了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作业,并且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简短的评价。但是在展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学生对好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我是有所不同的。有的作品我认为不错,提出表扬时,下面的学生会发出嘘声,并且纷纷议论。我慢慢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和我有不同的看法,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在评价时侧重于学生的创造性,喜欢与众不同的画面,而对于画面的整洁、美观方面则相对弱化。这与学生的思维不同,他们更看重的是后者,强调的是好不好看,漂不漂亮。其次,学生对作业的评价还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某个学生在平时成绩不太好,而这次他的美术作业完成的不错

6、,也不过会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反而有些不以为然的感觉。对于第一个方面我想需要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好作品的评价标准,知道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美术作业的优劣。而对于第二个方面,我想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要针对不同的画面做出公平的评价,而尽量减少画面之外的因素对评价的影响。课题: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具学具: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

8、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五、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八、教学延伸与拓展: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建立在线描画的基础上的造型活动,是学习立体造型的基础和过渡,具有承上而启下地位。 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规定,联系学生生

9、活的现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教育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学练的形式,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学得开心 ,学得认真、画得不错、评得更棒;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基本形体,他们可是一切设计造型的基础,通过大家的不断地学习和努力,美好的生活、宏伟的建设蓝图还要靠他们来描绘和创造。 他们在课堂上,自由表达,放胆想、放胆做、放胆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完善人格与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促进和培养了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提高了学生对物体形体的感受能力、观察分析能

10、力和学习兴趣。初步学习了简单物体结构的表现方法。 加深了对物体基本形体组合的理解,并懂得了迁移。课题:第三课 抽象雕塑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1、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教具学具:各种线材、板材、块材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

11、么?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二、发展阶段: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

12、、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八、教学延伸与拓展: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教学反思 相对于表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具体物象的具体雕塑,艺术家还常常采用抽象造型来创作雕塑作品,这种雕塑以各种几何形体或不规则形体的组合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形象,从而传达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原以为学生读了课前提示能够理解抽象雕塑的寓意,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创作的目标还是不太明确,对抽象的理解有难度,想象不出与实际生活有关的要学创作的作品,学生见得少,又在技巧上欠缺,所以我又利用了一节课进行引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但仔细观察

13、、欣赏了课本上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我还利用教学参考书图例引导学生欣赏思考,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有了创作欲望,期待着下节课他们有好的作品造型,从而达到本课发挥学生创造力、提高动手动脑等多方面能力的目标。课题:第四课 多样与统一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教学重难点:1、了解

14、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二、发展阶段: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3、绘画步骤(1)摆好静物(

15、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物写生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教学反思学生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课题:第五课 静物写生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

16、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3、体会写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2、学习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教具学具:各种静物、写生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师问:哪一幅好看,为

17、什么?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三、拓展阶段: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3、写生步骤:(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四、学生作业: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八、教学延伸与拓展:1、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

18、察生活的能力。2、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教学反思静物写生一课,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造型能力。学生通过实物写生练习,观察事物必须细心敏锐,才能准确画出物体结构,造型能力才能有所提高。画好一幅画,经过细心观察后的构图是关键,画的在形象逼真,没有一个好的构图也是徒劳。虽然经提示都知道主体要画中间,但是还是有的同学“跑偏”,画面不稳定,还有的同学胆子太小,放不开手脚,画得太小,整张纸太空、不饱满的感觉,还有的太大,好像要把纸涨破,都是构图不合理导致的。在处理静物的空间前后层次感时,有一部分同学透视感强,很快能表现出来,但还有部分同学透视观念不强,出现了远小近大的现象,使前后层次混乱,画面给

19、人不舒服的感觉,我鼓励他们今后要多观察,找透视规律,加强练习,一定会对自己以后画画有非常大的帮助。透视问题是美术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今后要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提醒并改正错误认识。学生通过写生练习,不但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大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这对学生学习各门功课都有好处。课题:第六课 喜怒哀乐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2、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20、: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1、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体验色彩情感性。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1、 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2、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作业要求:

21、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题目自拟。四、作业展评五、课堂小结:六、课后拓展:1、回家后可以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写生时注重分析不同年龄层以及男女性别差异之间的表情差异。2、可以适当进行速写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好人物的脸部表情。教学反思喜怒哀乐是五年级人教版的一节绘画课,教学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的表情变化及规律,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比较多,而对表现哀愁、愤怒的情绪缺乏经验,为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掌握人

22、的表情变化规律,我在整堂课中正确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堂课从猜表情到看眼神猜表情;从玩一玩、讲一讲、贴一贴到读一读;从色彩感知到作品欣赏;从课堂练习到作业讲评,无不体现课堂结构的严密性,营造情境自然流畅,环节设计有创意,体现了很深的教学理念,课堂中采用了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作品完整、美观,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课题:第七课 夸张的脸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2、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

23、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2、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二)新授揭题:夸张的脸 1、欣赏课本中的范例:(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鼓的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态。(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

24、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3)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2、欣赏一些漫画人物头像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夸张。3、请几位同学做模特,对他们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练习。游戏: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观察五官特征。方法:观察-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4、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创作,画面构图安排得当;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 三、作业: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六、课后拓展:1、用铅笔或钢笔临摹一幅自己

25、满意的漫画作品。2、对着镜子画画自己带有夸张性的表情。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设计课,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创作一张夸张的脸是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习泥塑不仅是让孩子们接触陶泥亲近大自然,更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在学习中体会手能创造美的乐趣,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美术学习活动中,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寓教于乐。有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这话不错。只有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潜力才能得以深刻的挖掘。整节课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如我搜集名人漫

26、画并亲手作画,学生感到惊喜并羡慕,这使他们学习更有动力。最让学生兴奋的是做游戏,我设计了“变脸五连拍”,学生情绪高涨,我让一个学生到台前,然后用一块板子遮住他的脸,揭开一次要变出一种表情,看谁变的又快又好,完成的出色就奖励一颗小星星,还能得到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可乐坏了。“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本课是让学生对人的脸进行大胆地想象、夸张,设计表现一张“夸张的脸”。通过这样一种富有挑战与创意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课题:第八课 十二生肖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27、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2、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教具学具:彩纸、彩泥、手工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用谜语引入课题。"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你猜这是什么?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

28、;十二生肖"。(二)新授1、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2、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3、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众不同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可用彩泥或彩纸制作你喜欢的生肖四、展示学生作品。五、

29、拓展延伸1、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2、了解一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和出生年代,用拼贴彩纸的方法制作一件生肖作品赠给他们,以示对长辈的关心。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我设计用猜谜的形式,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也很高,从而引出十二生肖是指哪十二种动物?授课时,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精美的古代生肖作品,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分析作者是抓住生肖动物什么特征?最大创意在哪儿?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生肖文化的魅力

30、,从而发展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欣赏完古代生肖作品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要完成好一件生肖作品,必须要抓住该生肖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我是这样设计:观察老师现场作画的几种生肖简笔画,说说老师画得像吗?从哪儿看出老师画得像?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抓住该动物的特征,并让它大的更大,长的更长,使该生肖动物更形象生动(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同时,老师现场作画,即展现老师的基本功,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效率更高。这节课我始终坚持对学生的闪光点,哪怕一点小小的成功都应该用激励性语言给予肯定,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学生制作的环节中,我对每个人同学的创意都给

31、予充分肯定,使学生更大胆去想象,富有创意的作品一件件应运而生。本节课中能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学会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的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当然,在其他教学环节中,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结尾部分太仓促了点。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努力探索,进一步完善。学生能回去跟爸妈说一说今天学习的关于十二生肖的知识,更进一步感受十二生肖所带来的文化。课题:第九课 学画山水画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

32、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2、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教具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欣赏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

33、,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2、揭题:学画山水画3、新授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 B技巧运用 C表现手法 D感受 E 如何表现 F 绘画步骤4、山水画作品欣赏。游春图展子虔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

34、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6、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

35、。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1)披麻皴:分长、短披麻皴,中锋或中锋略带一点侧锋,大胆落笔,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皴笔长短相间,错错落落,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上轻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阴阳,最忌平头齐尾,毫无变化。短披麻皴,皴笔上松下紧,笔锋按至笔肚,皴、擦并用,下笔不可迟疑。皴笔上紧下松、枯、湿、浓、淡作一笔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轮廓、皴笔要沉着痛快。这是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2)斧劈皴:斧劈皴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其特点是侧锋落笔,头重尾轻。画大斧劈,一般连勾带皴,一气呵成,不可迟疑,用笔要沉着、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轮廓,再加皴擦,画出阴阳

36、。画大斧劈,用笔尖按至毛笔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锋。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3)点苔:中国画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介"字、"个"字,或"梅花"、"鼠足",或"破笔"等形状的点,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疏密相宜,以表现山石、地坡、树干和树根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点法也用于线条之纠结处,借以明显界限,或墨光不显、阴凹不深处,即以点苔法补之。传统山水、花鸟画中,点苔用笔宜轻,忌杂乱板滞。7、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勾。用墨勾

37、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4)点。最后着色点苔。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38、。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四、作业展评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五、课后拓展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教学反思画家亨

39、利曾说,绘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绘画和玩的关系。教学学画山水画第一课时,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水墨之间尽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线条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的变化,感受水墨线条的丰富性和动态美。学生用水墨的点线表现人物、动植物和场景,表现实在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表现愉快的事和烦恼的事。无论学生的水墨尝试是什么样的效果,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体验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悦,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上中国山水画一课时,也可以制作古诗词与画相结合的课件,供学生学习欣赏,同时也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在许多自然风光中,留下了历代诗人名人的词句,为这

40、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风光的同时,给他们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写下的诗篇,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并为我们祖国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题:第十课 风的魅力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风能。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1、利用风能,制作风能玩具。2、如何将风能的运用和纸玩具完美结合。教具学具:竹条,薄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

41、织教学: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2、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3、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风筝简史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qu

42、ot;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 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

43、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五)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玩法:中国

44、风筝的玩法: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1)斗风筝: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2)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3)"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

45、回饭"。(4)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5)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4、欣赏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5、引导学生说说人类是怎样利用风能及其原理为人类造福。(风能发电机、滑翔机、降落伞6、引导学生在了解生活中风能运用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对风能纸玩具的设

46、想(纸蜻蜓、风车、飞机)7、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技法点击:(1) 先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2)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3)用一根线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三、学生动手制作风能玩具或风筝,师巡视指导。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过材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四、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设计、美化的某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六、课后延伸:利用放学或活动的时间进行风筝、玩具的放飞和比赛教学反思风的魅力是一节美术制作课,启发学生制作出风力玩具。课始,在启发学生想一想可以制

47、作哪些风力玩具之后,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可以做风筝”,“可以做风车”,“可以做纸蛇”.甚至有的孩子踊跃的说:“老师,我会作八卦风筝。”“我会作双轮小风车”,望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我说:“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风力玩具。也可以小组合作,不仅要制作出来,还要做的美观一些,可以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也受到了感染,看着孩子们饱满的热情,也想参与到他们中间,跟他们一齐来制作。“老师,咱俩合作吧!”一个小男生,将手中的竹片递给我,“你来拿好骨架,我来帮绳子。”孩子边说边从位底下取出一捆绳子。我按照他的“吩咐”将风筝骨架摆好,他扯了一段绳子挨着将每一个缺口

48、固定住。做好支架,我们又将彩色皱纹纸粘贴在支架上,“你说我们要不要在上面画些图案?”孩子在征求我的意见,“你觉得呢?今天我就给你做帮手,主要还是你自己拿主意。”我不断鼓励他。听了我的话,他坚定的说:“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这是大好事,我想在风筝表面画上奥运会标志,当我的风筝高高飘扬在空中时,人们都会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默默祝福的。”我心里一阵欣喜,没想到平时粗枝大业的“男子汉”也有心思细密的一面。我高兴的说:“这主意真不错,我来帮忙。”我们一起动手将奥运标志五环画在了上面,又在四周装饰了奥运福娃,注上了“2008,北京欢迎您!”的字样,望着手中的作品,孩子开心的笑着:“老师,我现在就想到外

49、面试一试风筝能飞多高?”“好,等同学们都做完了,我们一起去放飞。”再看身边的孩子,手中的作品完成得差不多了,有:风车、各种各样的风筝(图案不一样)。“起风了,我们出去试一试吧!”窗边的孩子喊起来,其他孩子也都喊着:“去吧,老师。”“好!”孩子们飞奔出教室,将手中的作品纷纷放上天空。望着他们那一张张笑脸,我也象回到了童年,跟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太开心了。课题:第十一课 微观世界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

50、与绘画的乐趣。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教学重难点:1、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2、微观世界的表现。教具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剖面观察法: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

51、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图象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二)发展、表现阶段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B、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三、布置课堂作业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

52、、互评与师评活动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六、教学廷伸与拓展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教学反思微观世界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在本课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课堂”的特点,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减少以往美术课堂中的单调和乏味,注重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绘画及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在教学中通过欣赏、观察、体验比较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微观世界的丰富

53、变化,并能尝试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去表现。在教学之前我做了大量的课前谁备。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观世界的纪录片,把学生带入到微观世界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微观世界的精彩画面,大量的图片资料,情景创设,亲身体验,观察比较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学生观察、比较微生物的外形特征,并根据本课题的内容进行表现。在本课中,我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法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作要求上,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全员参与,共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作品没有完成,在第二节课上,学生们能够积极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完成作品,

54、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大胆的进行表现。但个别创作困难的学生,我只是鼓励他,让他多看范例,今后还要加强这些学生的辅导。 课题:第十二课 会亮的玩具课时:3课时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2、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教具学具:制作发光的材料及玩具外观

55、的废旧材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电路、光源制作阶段)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激趣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实验器材,(出示:一节干电池,一小节电线,一个小灯泡,胶布);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吗?(师生共同探讨,并进行尝试,也可以请学生现场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备注:结合科学课的知识,将电线的一端绕在小灯泡的线圈上固定好,另一端则用胶布固定在干电池的负极,这时只要将小灯泡接触到干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即会发亮。2、新授:a ) 引导阶段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做了这一组实验,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一幅电路图(展示电路图),有没有同学知道灯泡、电线、开关等的工

56、作原理呢?(可做小组讨论,师生交流,一起探究得出灯泡发亮的相关工作原理)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灯泡发亮的工作原理,现在请你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接下来将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做好内芯。(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b ) 发展阶段现在同学们都能完成内芯的制作,但只有光源材料能称得上是玩具吗?当然不能。要知道我们要"发明"的可是会亮的"玩具"啊!而且制作光源难道只有通过制作"内芯"这种方法吗?(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多种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构思,如何设想会亮的玩具。)三、

57、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完成了"会亮的玩具"的光源制作,下一节我们将在现有"光源"的基础上,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希望你们能收集更多的材料,结合"光源",设计出有创意的科学小玩具。第2课时(设计构思,设计稿制作阶段)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光源"制作知识2、发展阶段(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身边已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2)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探究。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设计图稿(实物图、原理图、拟出设计方案、材料分析等)(备注:

58、参考方案,见学生用书图例)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四、作品展示学生典型设计稿展示,学生互评,请小发明家进行介绍,教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结合下节课的实际操作提出相应的建议。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完成了设计稿,也就是说我们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已初具模型了,下一节课我们将根据设计稿进行实物组装,请同学们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材料。第3课时(模型组装阶段)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完成了设计稿,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设计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备注:在现代设计中,设计稿是设计方案的书面体现,它结合了图象、文字,包含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