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诉讼法_第1页
-第八章诉讼法_第2页
-第八章诉讼法_第3页
-第八章诉讼法_第4页
-第八章诉讼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一、概念一、概念二、犯罪概述二、犯罪概述三、刑罚制度三、刑罚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四、我国的仲裁和调解法律制度四、我国的仲裁和调解法律制度分饼的故事分饼的故事一

2、个一个女人女人生了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某年圣诞夜,晚餐只有。某年圣诞夜,晚餐只有一块小小的面饼。当她把两个儿子叫到桌前,准一块小小的面饼。当她把两个儿子叫到桌前,准备掰开这个面饼时,儿子有意见。用刀从中切开备掰开这个面饼时,儿子有意见。用刀从中切开面饼,但儿子又有意见。面饼,但儿子又有意见。无论无论她心里她心里怎么样想把怎么样想把面饼切的公平面饼切的公平一些,饼一些,饼也分不好也分不好。母亲想了一个。母亲想了一个办法:办法:“老大,你过来,你来切这个饼。但有个老大,你过来,你来切这个饼。但有个条件,你要让你弟弟先挑切好后的半个饼条件,你要让你弟弟先挑切好后的半个饼。”又又转头对小儿子说:转头

3、对小儿子说:“老二,饼让你哥哥切。但切老二,饼让你哥哥切。但切好后,让你先挑,你要认为哪半边饼大,你就挑好后,让你先挑,你要认为哪半边饼大,你就挑走。走。”故事分成两个内容:故事分成两个内容:一是面饼的归属;一是面饼的归属;二怎样来划分这种归属。二怎样来划分这种归属。实体法实体法规定了人们(主体)享有什么规定了人们(主体)享有什么权利,负有什么义务;权利,负有什么义务;程序法程序法规定了人们怎样去行使权利,规定了人们怎样去行使权利,怎样去履行义务怎样去履行义务辛普森杀妻案辛普森杀妻案19941994年年6 6月月1212日,警察发现日,警察发现辛普森前妻辛普森前妻和其和其男友男友被人刺杀被人刺

4、杀。警方确定的。警方确定的嫌疑犯是辛普森嫌疑犯是辛普森,因为在,因为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与辛普森血型一样的血迹,接着案发现场找到了与辛普森血型一样的血迹,接着在对辛氏住所进行的搜查中发现了血迹,并找到在对辛氏住所进行的搜查中发现了血迹,并找到了手套、球鞋等与出事现场留下的痕迹相吻合的了手套、球鞋等与出事现场留下的痕迹相吻合的物证。物证。9595年年1010月月3 3日,法官正式日,法官正式宣判辛普森无罪宣判辛普森无罪 一年以后,被害人一方打民事官司,加州高等一年以后,被害人一方打民事官司,加州高等法院的审理此案。经过法院的审理此案。经过4 4 个月的审判,作出裁决,个月的审判,作出裁决,辛普森辛普

5、森对其前妻尼科尔及其男友戈德曼的谋杀负对其前妻尼科尔及其男友戈德曼的谋杀负有责任,并判向戈德曼的父母有责任,并判向戈德曼的父母支付总计支付总计33503350万美万美元的赔偿元的赔偿 “辛普森杀妻案辛普森杀妻案”中的中的重要物证:全球仅有重要物证:全球仅有299299双的布诺马利鞋双的布诺马利鞋2 2诉讼法诉讼法一、诉讼法的概念一、诉讼法的概念 二、诉讼的种类二、诉讼的种类三、诉讼的基本原则三、诉讼的基本原则四、民事诉讼的普通程序四、民事诉讼的普通程序 一、诉讼法的概念一、诉讼法的概念诉诉,是告诉、告发、控告之意,是告诉、告发、控告之意讼讼,是争论、争辩,即在官府争辩是非曲直,是争论、争辩,即

6、在官府争辩是非曲直诉讼诉讼,含义是经原告的告诉、告发或控告,由国,含义是经原告的告诉、告发或控告,由国家的权威机构解决原、被告的争议或纠纷家的权威机构解决原、被告的争议或纠纷规范定义:规范定义:诉讼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处理诉讼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案件的专门活动诉讼法是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又称为程序法规范的总称,又称为程序法二、诉讼的种类二、诉讼的种类1 1、民事诉讼、民事诉讼2 2、行政诉讼、行政诉

7、讼3 3、刑事诉讼、刑事诉讼1 1、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件的活动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规定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是规定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在审理民事案件中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人在审理民事案件中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991 1991年年4 4月月9 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同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同日公布施行日公布施

8、行20072007年年1010月月28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正,第三十次会议修正,20082008年年4 4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2 2、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和证实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和证实犯罪,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依法给犯罪人以应得惩罚的活动。并依法给犯罪人以应得惩罚的活动。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国家公安、司法机关,是规定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和诉

9、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程序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程序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791979年年7 7月月1 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801980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19961996年年3 3月月17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 3 3、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公民、法人,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请求,依法审理和解决行政和其他组织的请求,依法审理和解决行政案件的活动。案件的活动。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规定人民法

10、院在当事人及,是规定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中进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中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法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1989年年4 4月月4 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1990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二、诉讼的种类二、诉讼的种类1 1、民事诉讼、民事诉讼2 2、行政诉讼、行政诉讼3 3、刑事诉讼、刑事诉讼三、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三、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诉讼法的一般原则(一)诉讼法的一般原则

11、(二)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二)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四)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四)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一)诉讼法的一般原则(一)诉讼法的一般原则1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 4、审判公开原则、审判公开原则5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 6、回避原则、回避原则7 7、合议制原则、合议制原则8 8、两审终审原则、两审

12、终审原则1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忠于客观事实,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忠于客观事实,以以查证属实的证据查证属实的证据和凭借这样的证据证明的案件和凭借这样的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作为各种决定、裁定或判决的基础事实作为各种决定、裁定或判决的基础以法律为评判标准以法律为评判标准,辨明是非曲直,作出处理,辨明是非曲直,作出处理2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不受民族、种族、职业、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不受民族、种族、职业、身份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任何公民的合法权身

13、份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依法给予保护,对一切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益都依法给予保护,对一切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依法追究,都应依法追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人物和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人物和特权行为存在特权行为存在3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国家司法权国家司法权由司法机关统一行使由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行政机关、,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力;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力;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

14、独立行使职权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4 4、审判公开原则、审判公开原则指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案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指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案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的以外,都应当对群众和社会公开应当对群众和社会公开不公开审理的特别情况:不公开审理的特别情况: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时不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时不满1616周岁的周岁的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等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等5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各民族公民

15、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利,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加人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加人法院还应当提供翻译法院还应当提供翻译6 6、回避原则、回避原则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是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

16、关系的;二是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是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代理人的;三是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代理人的;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的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的回避的方式有两种:回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行回避,即司法人员发现自己符合法定情形应予一是自行回避,即司法人员发现自己符合法定情形应予回避而主动提出不参加诉讼活动;回避而主动提出不参加诉讼活动;二是申请回避,即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提出回避的请求二是申请回避,即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提出回避的请求7 7、合议制原则、合议制原则指由审判人员数人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数人指

17、由审判人员数人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数人组成合议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案件进行审判对具体案件进行审判8 8、两审终审原则、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的制度我国法院的组织设置:我国法院的组织设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最高法院审理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件,实行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一审终审制9 9、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在在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法律

18、监督是全过程中,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是全过程的,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的,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同时也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专门机关的监督;同时也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专门机关的监督,也包括对诉讼参与人的监督监督,也包括对诉讼参与人的监督在在民事、行政诉讼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检察院对法院的审判中,人民检察院对法院的审判活动和法官的审判行为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是活动和法官的审判行为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一)诉讼法的一般原则(一)诉讼法的一般原则1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

19、则2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 4、审判公开原则、审判公开原则5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 6、回避原则、回避原则7 7、合议制原则、合议制原则8 8、两审终审原则、两审终审原则(二)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二)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1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 2、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3 3、辩论原则、辩论原则4 4、处分原则、处分原则1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

20、等原则指在民事诉讼中指在民事诉讼中, ,当事人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权利。利。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一方面,民事诉讼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民事诉讼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 ,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平等地行使法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平等地行使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提供保障和方便律规定的诉讼权利提供保障和方便2 2、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的原则进行调解进行调解; ;调解不成的调解不成的, ,应当应当及时判

21、决及时判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第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只要有调解可能只要有调解可能的的, ,应当尽量用调解方式结案应当尽量用调解方式结案; ; 第二,第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时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时, ,必须遵守自愿原则必须遵守自愿原则与合法原则与合法原则; ;第三,第三,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不能久调不决不能久调不决3 3、辩论原则、辩论原则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 ,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争议的问题, ,各自陈述其主张和根据各自陈述其主张和根据, ,互相进行反

22、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驳和答辩。包括以下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第一, ,辩论的主体只限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论的主体只限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第二第二, ,辩论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辩论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 ;第三第三, ,辩论的内容辩论的内容, ,主要应当围绕案件如何进行处主要应当围绕案件如何进行处理的实质性问题展开理的实质性问题展开, ,但也包括案件涉及的诉讼但也包括案件涉及的诉讼程序问题程序问题4 4、处分原则、处分原则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具体体现是具体体现是: :民事

23、纠纷发生后,是否起诉,在什么范围内起诉民事纠纷发生后,是否起诉,在什么范围内起诉 变更或者放弃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变更或者放弃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也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也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法院调解; ;可以提起上诉可以提起上诉;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等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等 (二)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二)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1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 2、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3 3、辩论原则、辩论原则4

24、4、处分原则、处分原则(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1 1、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2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3 3、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4 4、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的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的原则1 1、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约的原则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讼,应当明确职权分工,互通情况、互相支持、明确职权分

25、工,互通情况、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和约束互相监督和约束,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2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是指在法庭上指在法庭上提出的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提出的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从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事实材料和理由的活动从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事实材料和理由的活动3 3、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审判权审判权由法院统一行使由法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其他任何人、任何

26、机关团体都没有这项权利,审判前,任何人或机关都团体都没有这项权利,审判前,任何人或机关都无权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成罪犯无权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成罪犯4 4、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的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的原则刑事诉讼法第刑事诉讼法第1515条的规定,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比如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亲属的财物而且数额比

27、如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亲属的财物而且数额又不太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又不太大的,不认为是犯罪;(2)(2)犯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的;(3)(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三)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1 1、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2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3 3、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4 4、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的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

28、的原则被告人甲是朝鲜族人,被告人甲是朝鲜族人,17岁时因犯有盗窃罪而岁时因犯有盗窃罪而被捕,到审判时,甲已满被捕,到审判时,甲已满18周岁。(周岁。(1)法庭)法庭审理时对本案是否应该公开审理?为什么?审理时对本案是否应该公开审理?为什么?(2)甲顾虑自己的汉语表达不畅,说本民族)甲顾虑自己的汉语表达不畅,说本民族语言又怕别人听不懂,请你运用所学的诉讼法语言又怕别人听不懂,请你运用所学的诉讼法有关知识帮助他打消顾虑。(有关知识帮助他打消顾虑。(3)假如甲实施)假如甲实施盗窃罪案发后,仓皇逃跑横穿公路时被一辆卡盗窃罪案发后,仓皇逃跑横穿公路时被一辆卡车撞死,司法机关对甲的盗窃行为可能作出的车撞死

29、,司法机关对甲的盗窃行为可能作出的正确决定是什么?正确决定是什么?(1)法庭审理时对本案是否应该公开审理?为什么?)法庭审理时对本案是否应该公开审理?为什么?应该公开。根据司法解释,我国对未成年人案件是否应该公开。根据司法解释,我国对未成年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以审理时是否满十六周岁为界实行区别对公开审理,以审理时是否满十六周岁为界实行区别对待,十六岁以下的绝对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的原待,十六岁以下的绝对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的原则上不公开审理,但确有必要时,也可以公开审理。则上不公开审理,但确有必要时,也可以公开审理。18岁一般公开审理。岁一般公开审理。(2)甲顾虑自己的汉语表达不)甲顾虑自

30、己的汉语表达不畅,说本民族语言又怕别人听不懂,请你运用所学的畅,说本民族语言又怕别人听不懂,请你运用所学的诉讼法有关知识帮助他打消顾虑。诉讼法有关知识帮助他打消顾虑。我国诉讼法规定:任何一个民族的公民都有权使用自我国诉讼法规定:任何一个民族的公民都有权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其他人无权加以限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其他人无权加以限制或反对;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制或反对;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司法机关应免费为其提供翻译。司法机关应免费为其提供翻译。(3)假如甲实施盗窃罪案发后,仓皇逃跑横穿公路时)假如甲实施盗窃罪案发后,仓皇逃跑横穿公路时被一辆

31、卡车撞死,司法机关对甲的盗窃行为可能作出被一辆卡车撞死,司法机关对甲的盗窃行为可能作出的正确决定是什么?。的正确决定是什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或者宣告无罪。(四)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四)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1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审查权原则合法有审查权原则2 2、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3 3、诉讼不

32、停止执行原则、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4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1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审查权原则否合法有审查权原则指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作出的指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拥有司法审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的内容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查权,审查的内容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具体要求是:具体要求是: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的对象是行政主体的具体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的对象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不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不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审理行

33、政案件,应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对行政主体运用对行政主体运用自由裁量权过程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自由裁量权过程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与适当,原则上不予审查是否合理与适当,原则上不予审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是否合法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参照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参照行政规章2 2、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行政诉讼中的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承担包含

34、三方面的内容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既要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举证,被告既要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举证,又要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举证又要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举证如果被告不能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如果被告不能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则被诉行政机关可能承担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则被诉行政机关可能承担败诉的诉讼后果败诉的诉讼后果3 3、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在行政诉讼中,原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在行政诉讼中,原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并不因并不因原告的起诉

35、而停止执行原告的起诉而停止执行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1)(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3)(3)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4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

36、行政审判行政审判不适用调解不适用调解的原则的原则包括两层涵义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一是调解不能作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必经程序调解不能作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必经程序二是二是调解不能作为行政案件的结案方式调解不能作为行政案件的结案方式(四)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四)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1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审查权原则合法有审查权原则2 2、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3 3、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4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张是某县个体工商户,张是某县个体工商户,2009年年6月月24日,该县日,该县工商局执法人员来到他的商店,以其涉嫌销售工商局执法人员来到他的商店,以其涉嫌销售假冒产品为由,对其进行查处。张某不服县工假冒产品为由,对其进行查处。张某不服县工商局对其的处罚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请行政诉商局对其的处罚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由一名审判员和三名陪讼。人民法院受理后,由一名审判员和三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一名陪审员为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中一名陪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