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设计这是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感受*诗歌的思乡旋律。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浙一带,在途经*苏省镇*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二)朗读明义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2、。(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投影: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上春潮已生,故谓“*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
3、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三)感悟抒情1氛围创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如李白的静夜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静夜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请问你最喜
4、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参考理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
5、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明亮,意境优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水*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
6、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与“一*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
7、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中升起,“*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使作
8、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四)拓展达理1思乡是*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投影: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
9、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的内容表述: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听得越来越清楚了,原来是一曲思乡怀家的折杨柳呀!诗人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杨柳的情调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是谁人在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这令人感伤的曲调呀!这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
10、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是“随风潜入夜”,也许有的人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她或他,此时正在与家人同处一室,甚至已经安然入梦,当然无由听得,但是“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自由问答:你是如何认识*诗歌的思乡情感的?理解参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方便,出外做官或他乡游玩,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那时人们的思乡意识很浓。乡情像亲情、友情和爱情一样,是人类自身正常而又独特的一种情感,但可以这么说,乡
11、情是放大了的亲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变化了的爱情。这种由乡情而转变成的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诗人,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超越时空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构成了*诗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情感又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著名诗人于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投影:乡愁于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
12、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播于光中的乡愁朗诵)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无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如果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乡愁诗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
13、主义是相通的,再放大一点,它同人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纯、狭窄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员,我觉得应该要树立“大家乡”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树立人类意识,甚至树立宇宙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大,更加宏伟。(五)背诵体味自由朗读背诵。(附:音乐背景送别)(六)拓展作业到图书馆找一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设计第2篇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作者简介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712年713年(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717年(开元五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721年(开元九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729年(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二、注释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3.客路:旅途。4.青山:指北固山。5.行舟:乘船前行6.绿水:长江7.前:向前航行。8.平:涨平,潮
15、水涨得与岸齐平。9.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10.风正:风顺(而和)。11.悬:挂。12.海日:海上的旭日。13.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14.旧年:未尽的一年。15.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16.乡书:家书(家信)。17.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18.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19.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三、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
16、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四、诗歌赏析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对偶句
17、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3、这是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品;体例上属于_诗,内容上属于_之作。次北固山下是唐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律诗,内容上属思乡之作。4、解释加点词语。次北固山下 次: 客路青出下 客路: 乡书何处
18、达 乡书:海日生残夜 残夜次:旅途中暂时停歇 客路:旅途 乡书:家信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5、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顺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7、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 “鸿雁传书”或 “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从江苏镇江市北寄向河南洛阳 向西北方向8、翻
19、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家信怎样寄给故乡的亲人呢?北归的大雁正飞向洛阳城边。9、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的情怀。客游他乡思念故乡10、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答:喜欢“首联”。 喜欢在青山绿水中泛舟的感觉。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展开全文阅读喜欢“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喜欢“颈联”。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喜欢太阳从天际徐徐升起的意境。(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的。喜欢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喜欢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意境。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
21、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11、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等)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透露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生
22、”“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太阳冲过黑夜迎来新的一天,春天到来迎来新的一年。说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解体上建立的。13、这首诗主要选取的景物有?景物:路 青山 行舟 绿水 潮 岸 白帆 海日 和风 夜 春 归雁等。14、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阔"换成"失"好吗?为什么?“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不好,“阔”写出了潮水漫无边际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一轮旭
23、日升起,而“失”达不到这种效果。15、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来形容中国当前的形势: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充满信心。前人评价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它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妙在:时序交替,触景伤情;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设计第3篇教学准备:王湾生平简介:王湾,洛阳人,登先天进士第,开元初为荥阳主簿。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召学涉(广博)之士分部撰次,湾在选中。秘书罢撰,又与陆绍伯等同校丽正院书,终洛阳尉。湾词翰早著。(全唐诗)
24、2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节奏,体会重点字词。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情感内涵。3教学过程:1、导入:自古以来,表现思乡之情的诗歌层出不穷。王湾作为盛唐诗人,全唐诗中仅录其诗十首,但这首诗却一直被人们称道。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更被宰相张说书于政事堂上作为写诗的范式。那么,这首诗歌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我们来学习这首诗。2、把握诗歌节奏,体会重点字词。五言律诗,一般的节奏为“2-2-1”或“2-1-2”,那么这首诗歌的节奏是什么样呢?请大家在诗句中划分一下,然后再来朗读。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
25、洛阳/边。(学生比较朗读一下,是否读出节奏,感受有什么不同)提示:大家在朗读时,觉得哪些字词在朗读中被突出了?(单个的字)朗读时,如果要突出这个字词,可以提高音调,也可以降低音调,可以读短促一些,也可以延长读音。这几个字要如何突出呢?请大家说说这几个字的含义。(学生结合书侧注释,讨论字义)外:舟停泊于青山之外,前方是重重青山,不知前程何在。前:此地仍是暂时的停泊之地,还要踏上行程。阔:江水茫茫,一片空旷。悬:风大帆高悬,正在向着未知的前方急驶。生、入:表现时间流逝之快,新年旧岁在江上完成了交替,似乎旧的时光还能看见,新的一年已经出现。达:到达的时间依然是未知的。边:点明自己所思念的地方。(明确
26、语义之后,学生自己选择重读的方式,不同的学生朗读,大家讨论哪种方式更适合)3、把握诗歌意象,感受情感内涵。除了重读之外,还需要确定整首诗时的节奏,是舒缓还是急促,是否需要变化。那么,请问大家,在诗中作者笔下的一个个意象,有哪些在变化?(学生反复朗读诗歌,结合具体诗句回答)归纳:旅程:船停泊在山水之前,没有终点,不知归宿船只:空旷的江水边,乘风前行提示:此时江面上只有诗人的一只船吗?(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王湾还有江南意一诗传世,颈联与本诗完全一样,首尾两联完全不同,颔联略有区别。这首诗的颔联为“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大家觉得与本诗相比,有什么不同?(突出了环境的空旷,但孤寂感也削弱了
27、)“两岸”“一帆”,数字的比较衬托出了内心的孤寂。时间:新年旧岁在江上迅速地转换。提示:消逝的仅仅只有时间吗?(以及美好的年华)但在诗中,诗人说消逝的是“残夜”,初生的是“江春”。因此,后人又给这一联赋予了新的含义旧的事物总要被新事物取代,时代永远向前发展。于是,原本的人生感叹又多了一层积极、乐观的含义。那么,在这些飞速变化的意象之中,有什么没有变化?对故乡的思念。即使远隔千万里,但诗人的内心却一直牵连着故乡。补充:传说西汉名臣苏武被匈奴扣押于北海(贝加尔湖)多年,后汉使者说皇帝在上林苑射雁见到雁足缚有苏武的书信。此处诗人指雁可归去,但自己无法归去。虽不知乡书能否传到故乡,但依然希望大雁可将自
28、己的思念带回。(学生确定四联的朗读节奏前三联略快,尾联舒缓低沉,再朗读全诗)4、补充诗人生平,深入了解诗意。王湾是在唐玄宗在位初年就考中了进士,五六年后才得到了一个小官荥阳主薄。又过了五六年,才得到别人的推荐得以进入首都去编撰书籍,然后才得到了洛阳令这个官职。王湾虽然“文翰早著”,但长期也得不到提拔,全唐诗中也仅留下十首诗。早年间,他曾经长期在风景秀丽的吴楚一带游玩,这首诗同样就是这种情感的体现。秀丽的风景,并不能冲散对家乡的思念,故乡成为了他流浪旅途中心中的温暖。或许,正是因为有这种温暖,才让他写出“海日生残夜”这样的诗句。4教学后记:这首诗本身诗意较浅,因此把朗读作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朗读
29、不宜过于复杂,我只要求学生把握好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同时,诗歌的解读需要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对于诗人情感的把握,由字入景,再补充诗人的生平,学生的理解也应当有一个由浅而深的过程。对于诗歌的鉴赏,可深可浅,但我们应当以浅切入,引导学生逐渐向较深的层次去思考。学生的理解可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变化,但对于诗歌的主要意象还是应当有一个方向,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打好一个基础。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设计第4篇【教材简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南景象,但时近春节,
30、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教学设想】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明义感悟抒情拓展达理背诵体悟四个环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情及理进行学习活动,并由此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歌的思乡情感。【教学目标】、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感受*诗歌的思乡旋律。【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
31、*浙一带,在途经*苏省镇*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二、朗读明义、学生自由朗读。、听老师范读。、作朗读指导并齐读。(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投影:、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
32、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上春潮已生,故谓“*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三、感悟抒情、氛围创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如李白的静夜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静夜诗。、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
33、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参考理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
34、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明亮,意境优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水*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
35、照物的切入,使得长*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
36、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与“一*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
37、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中升起,“*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四、拓展达理、思乡是*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投影: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的内容表述: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10kv变配电工程环保验收合同3篇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固定期限承包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中央空调安装工程质量保修与维护合同3篇
- 直播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代缴社保及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合同2篇
- 声明拒签劳动合同
- 房屋抵押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解读及合同起草技巧3篇
- 2025版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研发与应用合同3篇
- 高速服务区经营分析报告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0)
-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三起)连词成句专项训练
- 养老机构风险管控清单
- 办公室消防管理制度
- 动火作业审批表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数学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