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权威版_第1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权威版_第2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权威版_第3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权威版_第4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权威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7 / NUMPAGES8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 ,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 ,1876年 ,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 ,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 ,“以西学为主 ,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表达该书院A. 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B. 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C. 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D. 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BA依据材料“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以西学为主 ,而旁及时事分析得知 ,格致书院的办学主旨表达的是“西用而非“中体 ,故A项错误; B依据材料格致书院的学习

2、内容“工艺之法、制造之理“旁及时事、洋务可知 ,格致书院突出学以致 ,用利国利民 ,故B项正确; C格致书院的办学是“以西学为主“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 ,与文化渗透不符 ,故C项错误; D材料“以西学为主 ,而旁及时事、洋务说明格致书院重在学习西方 ,故D项错误 应选B 此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格致书院是一所完全新型的近代学堂 ,在中西文化剧烈冲突、国难当头之时 ,格致书院能突破旧教育之藩篱 ,引进西方学制和教材内容 ,延聘西人授学 ,实开风气之先这说明 ,当时的有识之士已深刻地认识到:“非变法缺乏以图 ,而变法非先培育人材之基不可“他们试图以日本为典范 ,以向西方的技术

3、作为防卫列强凭陵的上策 ,而途径也是通过教育:改革传统教育 ,兴办新式学堂 ,全面引入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近代中国教育的特点的了解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 ,而人心翕然 ,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 ,皆自下始;众可可之 ,众否否之;三占从二 ,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A. 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B. 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 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D. 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D魏源只是认识到美国民主制度的先进 ,作为早期关注世界形势的士大夫 ,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

4、问题 ,故B项错误; 魏源属于封建士大夫 ,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故C项错误; 材料“议事、听讼、选官、举贤 ,皆自下始;众可可之 ,众否否之;三占从二 ,舍独同可不谓周乎!认为美国民主制度比中国的“管家之局要好很多 ,故D项正确 应选D 此题考查魏源的思想魏源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 ,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此题考查魏源的思想 ,解题的关键在于识记魏源属于地主阶级以及根据材料“议事、听讼、选官、举贤 ,皆自下始;众可可之 ,众否否之;三占从二 ,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提取有效信息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以下言

5、论主张通过改进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A.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 ,外采东西强国 ,立行宪法B.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 “立国之道 ,尚礼仪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D. “今日之民智 ,不必恃它事以开之 ,而但恃革命以开之AA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通过改进 ,实行君主立宪 ,故A项正确; B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封建顽固派的主张;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应选A 此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思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提出

6、的变法维新的政治思想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号召 ,以“变法“、“改制“为旗帜 ,期望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进 ,改革封建专制政体 ,建立君主立宪制 ,开展资本主义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的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思想及其改进方案 ,指导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践他们“革故鼎新“的根本思想和精神 ,冲击了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思想和风气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但是 ,他们的政治思想体系中也含有保守的、反对根本变革的思想成分戊戌变法失败后 ,他们转为保皇派 ,其政治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成为保守、倒退、直至反对革命的思想根源颜炳罡评价某一历

7、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 ,相反 ,更加深入人心 ,“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A. 新思想的萌发B. ?资政新篇?C. 百日维新D. 辛亥革命C新思想是指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但主要是“器物层面 ,主要目的仍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排除A; ?资政新篇?由太平天国洪仁干提出 ,但是在政治上主张开明君主制 ,也没有明确提出民主思想 ,排除B;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依据:倡导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开展资本主义;宣传

8、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民族意识觉醒 ,因此选C 辛亥革命虽然主张民权 ,但是发生在戊戌变法之后 ,排除D 应选C 此题考查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影响 ,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此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影响 ,解题的关键在于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影响在近代。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 ,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 ,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一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说明A. 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 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 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 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C此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

9、放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近代救亡意识、“变法一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鸦片战争的发生 ,民族危机推动着中国文化的转型 ,故C正确;A说法片面 ,故排除;政治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文化 ,故排除B;D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没有成为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排除D。应选C。维新变法期间 ,梁启超在提出“变革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时指出:“政治习惯不养成 ,政治道德不确立 ,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 ,犹废纸也在此 ,梁启超的“育人才主张旨在A. 提高国民参政意识B. 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才C. 提高围民的政治素养

10、D. 培养从事法制建设的人才C从梁启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其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政治习惯和政治道德 ,增强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以使宪法不至于成为废纸其他三项都没有紧紧抓住政治习惯和政治道德的根本内涵 应选C 此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主要思想主张 梁启超政治思想的转变的几个阶段:1、戊戌变法前的君主立宪;2、戊戌变法后-1903年之前的破坏主义;3、1903年-辛亥革命之前的开明专制;4、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的拥袁反孙;5、袁世凯称帝后的反袁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主要思想主张的理解认识据史载 ,戊戌变法后慈禧欲以光绪病重为由将其废黜 ,各国公使便推荐一

11、法国名医进宫诊治 ,认为并无大碍 ,慈禧只得暂时作罢。这反映出当时A. 西方列强全力支持戊戌变法B. 清廷决策受到列强态度影响C. 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变化D.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BA西方列强并未全力支持戊戌变法 ,故A项错误; B从题干材料“各国公使便推荐一法国名医进宫诊治 ,认为并无大碍 ,慈禧只得暂时作罢可以看出清廷决策受到列强态度影响 ,故B项正确; C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故C项错误; D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故D项错误 应选B 此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戊戌变法 ,又称维新变法 ,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

12、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进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 ,提倡科学文化 ,改革政治、教育制度 ,开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进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抗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 ,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相关知识点的了解掌握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促进了思想解放 ,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开展 ,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861年 ,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 ,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

13、之道但使彼之所长 ,我皆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 ,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A. 剿灭太平天国 ,以平内乱B. 学习西方科技 ,以求自强C. 实施军事改革 ,以强国防D. 兴建近代工业 ,以谋国富B材料“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 ,我皆有之可知 ,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以求自强 ,抵御外辱故B项正确 应选B 此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曾国藩创办军事工业的目的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 ,外指列强侵略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强兵富国 ,镇压人民 ,摆脱困境 ,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4代表人物:中

14、央奕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5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6口号思想主张和任务:师夷长技以制强 7内容: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轮船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海军:19世纪7080年代中期 ,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兴办新式学堂 ,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8评价: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局限性: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积极性: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一

15、些抵抗作用对中国的影响: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 ,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也起到了一些抵抗作用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 ,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 ,能与洋人分利 ,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一认识A. 说明洋务思想有新开展B. 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 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开展D.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认A根据题干中“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 ,能与洋人分利 ,即能与争胜无疑矣可知郭嵩焘认可商民可以制造火轮与洋人分利 ,

16、进行商战 ,可见其思想有新的开展 ,故A项正确 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政治主张 ,故排除B项 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 ,应排除 应选A 此题主要考查洋务思想考查洋务思想的新开展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 ,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其内容虽然十分广泛 ,但核心一直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展 ,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又有消极的局限性?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 ,1

17、894年 ,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 ,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 ,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 ,中国历史那么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A. 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B. 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C. 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D. 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D此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结合其思想 ,可以分析出 ,AC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人物“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史实不符 ,排除;

18、题目中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和“孙中山分别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重要代表 ,均倡导在中国建立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D正确;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不符 ,故排除B项。应选D。甲午战争失败后 ,许多官员认为战败主要是因为李鸿章“不能当场力争 ,示弱四邻 ,已辱国体。他们上书建议改革 ,主要包括严官法、浚财源、求将才、加强海军等。这主要说明A. 制度变革成为官员关注焦点B. 新旧官员相互轻视勾心斗角C. 外交问题应由内政改革解决D. “中体西用模式仍大行其道D此题考查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模式的认识与理解 ,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

19、“不能当场力争 ,示弱四邻 ,已辱国体、“主要包括严官法、浚财源、求将才、加强海军等 ,分析、认知 ,材料揭示出许多官员骨子里仍然固守“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模式 ,不主张涉及中国政治制度政体方面的改革 ,D符合题意 ,正确;题干材料“严官法并不代表变革政治制度 ,排除A;题干信息明显表达不出“新旧官员相互轻视勾心斗角 ,直接排除B;C的说法题干信息无从提及 ,直接排除。应选D。粱启超后来在反思维新变法时指出:学习西学 ,维新改革是追求真理 ,是大势所趋 ,不必事事缘附孔子 ,西学缘附中学 ,作茧自缚 ,束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他这里直接驳斥的是A. 洪秀全B. 李鸿章C. 康有为D. 谭嗣同C此

20、题考查近代中国维新思想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借助孔子权威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所以材料中梁启超指责“不必事事缘附孔子 ,西学缘附中学 ,即对康有为进行批判 ,故C正确;A排斥孔子 ,故排除;B排斥西方民主政治和思想 ,排除;D作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其代表作?仁学? ,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故排除。应选C。二、非选择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本大题共4小题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 ,传播到全世界。国门洞开之后 ,中国也逐步走上学习西方的道路。阅读以下材料 ,完成问题。 材料一这

21、种气氛不可防止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 ,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 ,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法律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一条根本规律 ,就是只有人民可以指定法律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 ,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指定暴虐的法律 ,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孟

22、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 ,当然要重视“拿来 ,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三个方面 ,物的局部、心物结合的局部、心的局部 ,都要拿。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1材料一中推动“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被人认识的主要事件及其意义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3根据材料三 ,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1事件和意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开展。内涵:崇尚理性 ,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

23、性;提倡科学 ,重视知识 ,反对愚昧;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2思想:法由理出;只有人民可以指定法律;法律必须保护每个人的人权;法律必须限制政府权力 ,防止政府专制;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分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监督。3物的局部:洋务运动 ,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心物结合的局部:戊戌变法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采取措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心的局部:新文化运动 ,主张用西方的民主、科学彻底变革儒家传统。1此题主要考查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开展 ,旨在考查运用所

24、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 ,根据材料“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并结合所学判断 ,“自然属性的世界即自然科学的世界 ,“正在被认识指的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从而解放了思想 ,促进了理性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开展;第二问 ,结合所学可知 ,启蒙运动崇尚理性 ,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反对专制、等级制度、愚昧和迷信。 2此题主要考查孟德斯鸠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 ,孟德斯鸠倡导法律是由理性产生的;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法律必须保护每个人的人权;法律必须限制政府权力 ,防

25、止政府专制;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分权;由所学知识可知 ,孟德斯鸠提倡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监督。 3此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物的局部、心物结合的局部、心的局部分别指具体器物、制度和器物、思想。根据所学 ,近代中国的探索中“物的局部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心物结合的局部指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及先进政治制度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心的局部指新文化运动。依次答复其主张即可。“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 ,教

26、授儒家经典 ,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 ,以使得“教化大行 ,天下和洽。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 ,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 ,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 ,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 ,能以忠告引导国家 ,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根底。 1阅读材料一 ,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 ,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 ,其事常三宗:曰体育 ,曰智育 ,曰德育 ,三者并重。1912年 ,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 ,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27、。同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 ,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57年 ,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开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阅读材料二 ,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 ,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 ,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

28、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 ,它是文明的根底和核心 ,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 ,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 ,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 ,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效劳。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开展。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 ,

29、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 ,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 ,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效劳的全面开展的人。3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开展;理性主义的开展。1此题考查董仲舒与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提取、比拟概括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和材料“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概括得出“两人的教育对象不是全体民众;由材料一中“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和“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概括出“两个人都是重视学校教育

30、的;由材料一中“教授儒家经典 ,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和“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 ,还要有完美的品格概括出“两个人都重视品德教育;由材料一中“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和“能尽公民之义务 ,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 ,能以忠告引导国家 ,能以立法莫定其雄厚根底概括出“人才要为国家效劳。2此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及其认识 ,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 ,依据材料二中严复、蔡炎培、毛泽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目标、原那么的主要主张或规定的理解 ,分析比拟、概括归纳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 ,即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

31、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开展;第二小问 ,依据以上材料信息的理解并结合时代背景 ,概括说明各个时期教育目标的特点和作用 ,即清末思想家提出 ,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 ,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 ,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效劳的全面开展的人等。3此题考查近代英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争论的时代背景及正确认识 ,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三19世纪英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争论侧重的内容、目标等理解 ,结合其所处的时代及英国社会开展等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兴起、科学的开展和理性主义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材料蒲安臣 18201870 ,美国对华合作政策的代表人物。19世纪中期蒲安臣积极参加废奴运动 ,参与组建了共和党。1861年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公使。1865年8月 ,蒲安臣把?万国律例?送给总理衙门“参酌援引 ,使新任普鲁士公使被迫让步。 1867年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外国 ,蒲安臣被任命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1868年7月 ,蒲安臣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国近代首个对等条约?蒲安臣条约?。美国在条约中声明不干预中国内政。美国那么通过这一条约得到廉价的华工 ,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此后 ,蒲安臣代表中国与英、法、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