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_第1页
建筑毕业论文_第2页
建筑毕业论文_第3页
建筑毕业论文_第4页
建筑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紫荆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办公用房方案设计 姓 名:褚柯吟班 级:10建筑6班 指导教师:陈重东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某实训办公楼设计实例,突破以往办公楼设计的常规做法,引进人性化的生态节能理念,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当代先进的建筑技术工艺,为办公楼建筑设计理念创造具有时代气息,可有效地指导同行思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办公楼;建筑布局;功能分区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 high-rise business office building design example, bre

2、ak through before the general practice in office building design, the introduction of humanized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concepts, combining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technique and modern advanced building technologies, for office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is to creat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ca

3、n be effectively guide counterparts think.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buildings; The architectural layout; Functional partition 目 录1任务书 32毕业设计指导书 53开题报告 104文献综述 165外文原文与翻译 236实习报告 34浙 江 工 业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 建筑学 班级 10建筑6班 学生姓名:褚柯吟一设计(论文)题目: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办公用房方案设计二原始资料:(1)项目任务书(2)电子地形图(3)建筑设计资

4、料和法规等参考书三设计(论文)要求:规划地块现状: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办公用房位于我国紧水滩水电站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紧水滩镇西北金水峡口,距云和县城12km,系国家开发瓯江流域龙泉溪干流梯级发电的第一级水电站,隶属省电力工业局。安装水轮发电机组6台,单机容量5万kW,总容量30万kW。电站设计发电头69m,单机发电流量 84.7立方米/秒,设计年发电量4.9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1633h。保证出力3.03万kW。电站水库集水面积2761平方公里,占龙泉溪流域总面积3548.85平方公里的77.8%。多年平均降水量 1833.8mm,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该电站是一座大型水电站,在

5、云和县紧水滩镇西北金水峡口,以滩得名,是瓯江流域龙泉溪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电站水库库容13.93亿立方米,水库水面面积34.3平方公里。大坝为水工I级建筑物,坝型采用变圆心,变半径,三心双曲变厚混凝土拱坝,属国内高坝中首次选用。最大坝高102米,坝顶轴线弧长350.6米,坝顶宽5米,坝底宽26.5米。大坝左右两侧,每侧各设1个浅孔和1个中孔滑雪式溢洪道,单孔最大泄洪量1594立方米/每秒,全部溢洪设施最大泄洪能力为6177立方米/每秒。大坝右岸有845.4米长的斜坡卷扬道式钢筋混凝土船道和竹木筏道,设计过船吨位为30吨,年过坝能力18.4万吨,竹木筏2974万立方米。发电厂房设在坝后左右两侧中也

6、溢洪道之间,面积1951.2平方米,由6个机组段和1个装配间组成,厂房左端设176米长的交通洞至金水坑口。电厂设11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经金华并入华东大网。紧水滩电站1978年开始施工准备,1981年10月主体工和动工,1983年10月31日截流,1986年6月下闸蓄水,1987年4月4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1988年12月31日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引。电站投资5.59亿元,迁移人口21767人。紧水滩电站以发电为主,并有防洪、灌溉、航远、渔业、林果业、旅游业等综合效益。电站建设期间,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副书记陈作霖等领导先后到工地视察、指导工作。紧水滩电站除大坝等主体工

7、程外,厂区占地200余亩,有绿地150余亩、房屋建筑259012平方米,内设仙宫山庄,为园林式厂区。紧水滩电站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规划设计要求:本工程原有的基底面积为438平米左右,利用地形的凹凸,成折线形沿原有道路东西向布置。现状地势较高较为平整,处于整个台地建筑的中间高度上,西侧已经建成的建筑为相对较低的台地,基地东北侧的拟建的建筑为较高的台地,周边地势呈西低东高的走势。本工程根据地形条件,还是呈东西向布置。在西侧为厂区道路留出足够的宽度后沿道路布置建筑,在适当的高度再增加建筑的基底,满足大空间的实训用房的使用要求,尽量避免山体开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整个单体呈南低北高的形态而存在,入

8、口设在西侧道路上,最北边为次入口,也是连接东北侧上山的建筑的主要入口,建筑的主入口靠建筑中部设置,仓库的入口靠最南边设置,每个出入口功能不同,位置也不同。建筑主体四层,局部二层,为外廊式,廊在西侧;建筑内共有两部楼梯,一部在北侧,为次要楼梯;一部在中部,为主要楼梯;主要楼梯与两部电梯前的厅堂形成该建筑的主要交通枢纽。在建筑北头靠近辅助楼梯设有一预留电梯,为以后与西北侧较高建筑连接提供可能性。卫生间布置在电梯厅后面相对隐蔽又相对中心的位置,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各楼层主要的功能:一层:在建筑南头,设有两间相对独立的仓库,出入口直接对外。门厅南边为两间办公室,北边为实训用房、生产技能培训室;二层:二层

9、的功能以健身为主。在电梯厅南侧,为9.3高的室内球场羽毛球场;电梯厅北侧为健身房与乒乓球室;三层:设有一个多媒体仿真机教室,一个电教室,还有羽毛球场顶的屋顶花园;四层:基底适当往东拓展,设有一个310平米左右的大空间的实训用房。四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1设计(论文)说明书(根据大纲要求)写出格式规范,内容完备、要素齐备的设计说明书。2 设计(论文)图纸:图纸内容: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绿地景观分析图、给水规划图、排水规划图、电力规划图、电信规划图、平面定位图、竖向规划图、主要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等。其中总平面图CAD和PS图各一张。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限:任务书发给日期 2012 年

10、 5 月 6 日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2 年5月 6 日 至 2012 年 12月 6 日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陈重东 学科(方向)负责人 主管院长 毕业设计指导书设 计 题 目: 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办公用房学 生: 褚柯吟指 导 教 师: 陈重东 专 业: 建筑学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2012年 6月 25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及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高效、舒适、便利” 的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环境。砌体结构就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

11、造低矮的民房,发展到现在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许多领域的工业建筑,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我国在砌体结构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修订颁发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在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多层砌体房屋中考虑空间工作,以及考虑墙和梁的共同工作设计墙梁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丰富了我国砌体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砌体结构不仅应用于低层、多层建筑,也用于高层建筑;不仅用于非地震区,也用于地震区,并经受了20多年的地震考验,表现出良好的抗

12、震性能。在设计理论方面,许多国家改变了长期沿用按弹性理论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的传统,积极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砌体结构技术委员会正在编制国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使砌体结构达到1、设计研究课题目标:一个新的水平。本课题来源于实际工程、具有现实实际的地形图便于学生,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规划设计能力。2、任务书解读(详见任务书):(1)建设项目背景: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基地用房位于我国紧水滩水电站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紧水滩镇西北金水峡口,距云和县城12km,系国家开发瓯江流域龙泉溪干流梯级发电的第一级水电站,隶属省电力工业局。安装水轮发电机组6台,单机容量5万kW

13、,总容量30万kW。电站设计发电头69m,单机发电流量 84.7立方米/秒,设计年发电量4.9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1633h。保证出力3.03万kW。电站水库集水面积2761平方公里,占龙泉溪流域总面积3548.85平方公里的77.8%。多年平均降水量 1833.8mm,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该电站是一座大型水电站 (2) 区位与基地范围:地块西南侧为规划中的城市主干道滨海大道,向西北通向城市中心区;西侧为现状的中东路。交通方便,配套设施完善,适于开发大规模住宅区。 (3) 地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小区建筑密度、容积率一般分别控制在25%、1.5左右,绿地率不低于30%,并配建足量的

14、相应公建。3、设计参观实践与案例资料收集设计参观与资料收集是一个贯穿设计整个过程,针对不同阶段和问题连续的学习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种研究型设计的重要方法。这一内容将结合学生设计过程贯穿始终,并作为毕业设计阶段成绩的重要参考内容。4、毕业设计内容与程序41设计程序1)总平面设计:完成总平面规划图、平面定位图、竖向规划图。2)建筑设计:完成主要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3)给排水设计4)电气设计5)智能化设计6)环境保护设计4、2毕业设计成果:1)方案设计说明分总平面、建筑设计、给排水、电气、智能化、环境保护等方面书写设计说明。2)规划、建筑、场地设计图纸与内容(1) 现状与区位分析图

15、(2) 总体规划图(总平面图)(3) 平面定位图(4) 场地设计图(5) 建筑单体平、立、剖面图(6) 建筑表现图(鸟瞰图、主要外观透视图)3)图纸规格A3彩色打印,装订文本1本。CAD图纸量不少于10张;效果图不少于2张。5、毕业设计进程安排与考核表安 排 与 考 核起 止 时 间阶 段 任 务 要 点完成情况*阶段成绩备 注5月5日6月4日预习,收集资料6月5日7月20日下达设计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7月21日7月29日场地分析。分成设计小组,从场地影响因素分析形成设计概念,完成分析报告8月10日8月18日设计理念下的多方案比较研究(体块模型)8月19日9月15日确立场地方案,完成建筑方案一

16、草和二草或研究初稿和二稿(体块模型修改)9月16日10月23日完成方案二草并讨论(建筑模型完善)10月24日11月19日完成方案三草或并研究讨论11月20日12月8日制作正式成果、建筑表现模型制作。出图、装裱。准备毕业答辩12月9日12月14日上缴所有毕业答辩文件、图纸教师评阅*注:1、阶段成绩分A、B、C三级:A为全面完成任务、B为完成任务、C为完成任务差2、建筑案例收集和考察以具体辅导通知为准。6、参考书目1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4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

17、T97-2003)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基地用房建筑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 褚柯吟 学号: 自己的学号 专 业: 建筑学 指导教师: 陈重东 一、研究背景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及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高效、舒适、便利” 的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环境。砌体结构就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造低矮的民

18、房,发展到现在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许多领域的工业建筑,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我国在砌体结构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修订颁发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在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多层砌体房屋中考虑空间工作,以及考虑墙和梁的共同工作设计墙梁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丰富了我国砌体结构理论和设计方法。砌体结构不仅应用于低层、多层建筑,也用于高层建筑;不仅用于非地震区,也用于地震区,并经受了20多年的地震考验,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

19、设计理论方面,许多国家改变了长期沿用按弹性理论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的传统,积极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砌体结构技术委员会正在编制国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使砌体结构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目前,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对于培养我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处理,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同时积极、独立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也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20、总之,本次选题为砌体办公楼设计,理论意义在于理解办公楼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并将理论与实际设计经验紧密结合,设计出功能较为完善,结构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混合结构办公楼。同时,本课题以紧水滩实训办公建筑方案设计作为实践载体,力求在这一实践中创造出新的形式,以提高办公生活品质。在实践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以办公实训的环境创新和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为课题研究的突破点,有利于从本质上掌握办公实训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不论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19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

21、理论,亦或19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等。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

22、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例如社区功能不完善、居住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安全差、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因此,不管事国内还是国外,对研究住区的绿化和景观环境的优化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内不少高品位小区都在山水园林景观上做文章,创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如广州二沙岛以绿、静、美为主题,点、线、面相结合,突出江景,展现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地方风情。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四、项目概况:紧水滩电站生产技能实训办公用房位于我国紧水滩水电站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紧水滩镇西北金

23、水峡口,距云和县城12km,系国家开发瓯江流域龙泉溪干流梯级发电的第一级水电站,隶属省电力工业局。安装水轮发电机组6台,单机容量5万kW,总容量30万kW。电站设计发电头69m,单机发电流量 84.7立方米/秒,设计年发电量4.9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1633h。保证出力3.03万kW。电站水库集水面积2761平方公里,占龙泉溪流域总面积3548.85平方公里的77.8%。多年平均降水量 1833.8mm,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该电站是一座大型水电站,在云和县紧水滩镇西北金水峡口,以滩得名,是瓯江流域龙泉溪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电站水库库容13.93亿立方米,水库水面面积34.3平方公里。

24、大坝为水工I级建筑物,坝型采用变圆心,变半径,三心双曲变厚混凝土拱坝,属国内高坝中首次选用。最大坝高102米,坝顶轴线弧长350.6米,坝顶宽5米,坝底宽26.5米。大坝左右两侧,每侧各设1个浅孔和1个中孔滑雪式溢洪道,单孔最大泄洪量1594立方米/每秒,全部溢洪设施最大泄洪能力为6177立方米/每秒。大坝右岸有845.4米长的斜坡卷扬道式钢筋混凝土船道和竹木筏道,设计过船吨位为30吨,年过坝能力18.4万吨,竹木筏2974万立方米。发电厂房设在坝后左右两侧中也溢洪道之间,面积1951.2平方米,由6个机组段和1个装配间组成,厂房左端设176米长的交通洞至金水坑口。电厂设110千伏和220千伏

25、变电站,经金华并入华东大网。紧水滩电站1978年开始施工准备,1981年10月主体工和动工,1983年10月31日截流,1986年6月下闸蓄水,1987年4月4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1988年12月31日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引。电站投资5.59亿元,迁移人口21767人。紧水滩电站以发电为主,并有防洪、灌溉、航远、渔业、林果业、旅游业等综合效益。电站建设期间,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副书记陈作霖等领导先后到工地视察、指导工作。紧水滩电站除大坝等主体工程外,厂区占地200余亩,有绿地150余亩、房屋建筑259012平方米,内设仙宫山庄,为园林式厂区。紧水滩电站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26、 五、设计成果1)方案设计说明分总平面、建筑设计、给排水、电气、智能化、环境保护等方面书写设计说明。2)规划、建筑、场地设计图纸与内容(1) 现状与区位分析图(2) 总体规划图(总平面图)(3) 平面定位图(4) 场地设计图(5) 建筑单体平、立、剖面图(6) 建筑表现图(鸟瞰图、主要外观透视图)3说明和图纸内容 应包括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确定规划设计分析与构思,道路交通,建筑单体分布,景观规划,建筑物与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等内容。处理场地与建筑以及城市的关系,做好场地用地功能布局、土地的调整和利用、道路交通系统、广场与停车场、绿地系统、开放空间系统、竖向形态、环保与卫生、消防分析等。建筑单体设

27、计以当地文化气候地域性为主要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六、进度安排六月中旬 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七月下旬 信息搜集与完成调研报告八月上旬 总平面布置九月中旬 完成方案一草十月中下旬 完成方案二草十一月上旬 完成方案三草十一月下旬 制作正式成果十二月上旬 毕业设计答辩七、主要参考文献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德华居住区规划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朱家谨建筑学场地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闫寒建筑环境心理学 常怀生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建筑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设计新理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 美)C亚历山大建筑与场地环境 建筑论坛于建筑设计 王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8、(GB 5018093)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国家现行其它相关规范、规程及地方标准。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自己文本的名字建筑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 自己的名字 学号:自己的学号 专 业: 建筑学 指导教师: 张弦波 综合办公楼设计创新理念探讨摘要文中对当前针对这次设计任务,我认为办公实训建筑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其设计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何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建筑的立面处理、安全疏散和防火设计。为了做好这一设计,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选取了部分建筑进行

29、了实地调研,现介绍如下:关键词 设计 理念 办公 实训前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住宅小区从简单绿化向高品质的景观住宅环境发展,小区的景观设计也随之成为小区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尽管如此, 在实际过程中对住宅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具体问题, 设计者并未真正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将小区景观进行综合设计,保持人、景观、自然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 是当代景观设计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正文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我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建筑艺术更是我们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偏重于技术而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化

30、环保化科技化等多方面发展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也注重设计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共同进步。为此建筑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视建筑设计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中把握满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在传统的设计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进行效仿。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要求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分析人们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相互结合并贯穿开发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2.建筑设

31、计创新的主要三个方面21 建筑形态创新从20 世纪90 年代未以来建筑形态研究得到建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建筑形态创新是人们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从建筑结构的制约中解脱出来采用不同的构思方法和手段形成与此以往任何建筑都不同的更优秀的建筑形态。建筑形态创新是建筑设计作品创新外在现象的具体体现是可以由视觉观察到或者触觉感受到的现象和有形事物建筑实体形态和建筑的空问形态是建筑形态的两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建筑实体形态创新叉包含建筑实体形体创新与建筑实体态势创新建筑空间形态创新包含建筑空问形体创新与建筑空间态势创新此外数量方位。动静光线及时空等条件。都是影响辨别建筑形态创新的重要条件因素现代建筑形态创新更强调

32、以人为本引入更多的自然元素。22 建筑功能创新建筑功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包含着设计必须考虑的所有因素不仅是实用的技术的经济的因素而且也包含心理的。感情的美学的和精神的因素它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的整体功能的内部构成和复杂程序以及通过感性感觉和精神对它作出的实际解释是随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变化的它可以说是建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索是社会生活方式的最持久的反映建筑的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因而人们对建筑功能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和新建筑类型的产生建筑功能创新足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

33、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以下为建筑创新设计概念图。23 建筑技术创新建筑技术创新是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技术创新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利用不断创新的建筑技术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建筑作品任何一个建筑作品都不能离开建筑技术而单独存在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建筑而技术上却不是一个优秀作品的总之建筑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创新离不开有效的技术创新的支持现有建筑技术条件与所提供的可能性决定着建筑设计创新的走势与趋向。建筑技术的创新受到社会经济与文化领域方面的影响。3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

34、新策略31 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现代化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的外部环境及场所也对建筑设计构思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包括空间因素.建筑形式等难以具体.形象体现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其本质就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相结合体现建筑内在统一与和谐的逻辑规律。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应尊重环境的多样性与整体性将建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这既是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对环境文理与城市文脉的充分尊重与认同。32 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现代建筑设计趋向于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对美的映照与转换。因此建筑中的艺术形象应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与视觉表达能力这样会引起人们对美感的共鸣。在市政

35、建设发展迅速的新建筑中既包含公众精神.首创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就是建筑的灵魂承载着人们对新城市.新建筑的美的追求。建筑的人文趋向是人们心中归属感与认知感的聚焦体现了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也是与人们自豪感相结合的全新美学意向它们均通过城市现代化建筑反映出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尊重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是影响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33 现代建筑的智能发展趋向现代建筑的智能化就是将智能型计算机.智能保安.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此外通过自动化监控设备还可将信息资源及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情况与建筑优化组合

36、让建筑使用者的投资物有所值既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又能拥有舒适.灵活.高效.便利.安全的建筑空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作环境及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在建筑中人们能够获得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与通讯手段其中温度.照度.湿度等可以自动调节并通过利用自然界的冷.热.光.大气等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34 应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不仅适用于信息存储与处理而且是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建筑技术越来越趋向于人类发展的需要 .并存逐步实现人们对生活.工作的各种梦想与蓝图。人们可以足不出户

37、实现在家中购物.休闲.学习.工作等如西方发达国家的SOHO 住宅概念已传入我国它融合了高科技和网络应用的设计理念。在家庭办公亦成为现代住宅的一项必备功能将办公与居住合并在一个空间内其实现的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团体.集群式的合作形式通过网络连接实现独立.自由的工作方式将办公分散在家居中。数字化的住宅除了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带来自由外还有效地节省了城市的办公建筑占地面积减少了环境污染避免了交通阻塞。这一概念的应用受到诸多工作者的欢迎加之建筑噪声等抗干扰处理的创新设计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的必然需要。35 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现代建筑也开始趋向于

38、生态建筑发展的方向。生态建筑作为一个宏观概念涉及到新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步等多个方面它不仅限于建筑本身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同时也可将生态建筑当作一个技术集成体很多技术问题如能源优化.中水利用.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这些并不属于建筑专业但需要建筑师与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共同配合。从技术方案的角度来讲除需要满足合理规划选址的要求外还应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减少环境污染也是现代生态建筑需采取的技术策略。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对节能与耗能资源的比较加大对生态建设的关注主要有材料的综合运用.传统技术的革新与新技术的支持等方面。结束语创新是建筑

39、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所以就需要设计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自然知识积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龚维敏教授曾经说过“相信真正的创新是有创意的建筑师个体内部隐含着的一些要素通过长期积累在合适状态下的实现。”他自己觉得有些创作灵感不是来自建筑而是来自电影.文学.艺术甚至是生活创作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像画家在创作前都要经过大量的写生与临摹一样其实创新的源本都在于平常的生活之中。参考文献1 邹广天予戈日本现代化建筑设计创新探析J建筑学报200922 霍军夏捷浅谈建筑设计的理解与创新J广西城镇建设2006103 王明建筑工程中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科技20098_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

40、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论文题目:自己文本的名字建筑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 自己的名字 学号: 自己的学号 专 业: 建筑学 指导教师: 张弦波 2012年 11 月 30 日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建筑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中国的北京城,如果前门、天安门、午门、太和殿这些房子没有一个城市设计的轴把它们串起来,它们将失去人们赋予它们的建筑涵义。在美国的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碑,这些房子(建筑)离开了那个理性的城市设计格局,它们也就不成气候了。这就是为什么学建筑学的人只琢磨房子还不够,还要把视野扩展到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问题,建筑物就有了它相应的存在理由;而规划师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

41、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视野,研究相关的城市规划设计问题,那么规划也就不会那么空洞,那么干巴巴了。因此,如果要定个性的话:城市设计是介于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个设计思维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建筑教育思想的狭隘,把建筑当成了一种自我表现艺术与技术的活动,或者是一种局部利益的物化,致使建筑师有意无意地屈从于政治、商业需求而孤立地研究建筑本身的表现力;很显然,这种建筑师不可能是城市设计的建设者,甚至有破坏者之嫌。无独有偶,许多规划师致力于贯彻毫无调研的城市设计发展要求,被动地将城市一圈圈地扩大,反正设计房子不是他们的事,领导意图的落实含糊不得。因此,又造成了城市节点的无序建设,街的概念在中国城市建设里逐

42、渐消失,规划设计变成了路网分隔、圈地手段或是卖地计划。 其实,我们十分需要有人去做城市设计工作,踏踏实实地处理好房屋与整体环境的关系,留给人们行走的街道、宜人的街坊与市集,为人们的城市生活行为留下一点余地,留下一点有人情味有个性的或者说有地方性的、有审美可能性的场所。 现在可好!房地产商“画地为牢”,竟然有人用老百姓的存款圈城市用地,甚至是农民的耕地,进行他们所谓的“造城运动”。这还不算,他们又廉价地购买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肯定评语。那些盲目的政客,水平低一点的,以旧城改造为名,拓宽马路、建设广场,搞得城市雕塑和喷泉到处都是;水平高一点的,又以 CBD 之类的幌子或者以培训中心、服务中心、市

43、民中心什么的,大搞象征主义的建筑群建设;更滑稽的是,居然又冒出了许多大学城,这哪里是大学城?实质上是极不负责任的圈地,以教育的名义侵蚀着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之所以如此这般地反复着这种破坏城市的“城市设计”活动,是因为我们缺乏城市设计教育,缺乏一支有城市设计眼界的技术队伍,而建设的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十分肤浅。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城市设计呢?我以为,它是一种城市生活行为,是关于城市各区域的、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城市形态的一种思考。第一,它务必审慎地借助与利用我们有限的山水资源、尊重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特征;第二,它务必认真地研究城市和局部地区的中、远期功能性质,特别是机动车交通

44、、消防和行人通道问题、停车问题、垃圾处理、燃料供应、电力供应等问题。当下,中国不少城市都在闹水荒、水灾、拉电闸,教训还不够么?当水漫金山的时候,壮观豪迈的建筑形象已经无人问津了;当酷暑可以夺命、电梯停运的时候,丰富的城市轮廓线将是城市居民痛苦的记忆。难怪那些所谓的战略家会想得出在怒江搞“高峡出平湖”,也难怪他们嚷着要南水北调了。 在中国,以前没有景观设计这个词,有关这类设计活动在中国称为“园林设计”。由于门户不同,在中国这类设计教育往往被排斥在建筑学科之外,只是在农学院、林学院有那么几个园林设计系,这种做法与英国 Horticulture 这类学科的设置非常接近。 所谓景观设计,又所谓景观建筑

45、学是发生于英、美资本主义成熟时期的新兴学科,典型案例则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华盛顿的中轴线景观以及英国的一些公园设计。“景观设计”这个词在中国正式启用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设计的介入,环境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思考归思考,当今中国的所谓景观设计业务又大多数来自于那些个圈地发财的房地产奸商。因此,景观设计还没有开始在中国奠定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就堕落成为了房地产商们的售楼圈套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此做法,严重地扭曲了景观设计的基本精神,那些既不遮荫又十分昂贵的棕榈树飞遍大江南北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由于封建时期太长,也就是说:中世纪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过于深刻

46、,人口众多,贫富悬殊,长期以来自我保护意识强于向公众、大自然开放必要的生活空间。欧洲中世纪的城堡,石壁坚厚,缺少窗子,正是人类恐惧自然甚至敌视自然的表现;在中国,客家民居,空间的内聚性很强,对外封闭,强调以家族的力量抵御外来势力,这些都是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回避自然,以至对自然景观视而不见的居住习惯。因此,在中国,我们从前辈那里所得到的设计遗产,只是几个封闭的园子,园子里模仿自然山水,并自诩为“宛若天开”。中国文人、帝王将相的所谓景观意识连几个出家人都不如,只要看看喇嘛寺、普陀山、五台山,这一点就非常明白了。依我之见,中国铺天盖地的景观设计都是那些地主老财思想指导下的相对封闭的造园活动

47、,与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相去甚远。 那么,什么是景观设计呢?我的回答是:首先,不要造作,不要浪费,不要无病呻吟,造房子留点儿空地让居民们有个出口气的地方就得了,我们没有那么多水资源、人力资源、苗木资源来为谋暴利者提供附加值。真正的景观设计务必是自自然然的,当然也是安安全全的,经济实惠的,设计形态是服从于原始的自然景观形态的。也就是说,景观设计是以属于自然一部分的人和其相关物象的多样化生存环境、多层次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因素相关联的一个系统工程为工作对象的。此间,没有以艺术为幌子的骗局,只有动植物学基础,水资源的运用与保护,对地形地貌的尊重,以及该方便时候给人提供的方便等必要疏导性的设计处理。这里,

48、要强调的植被是个基本问题,本土化、地方化和多元化是基本原则。其次,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看法”问题, 一个重要的说法 : “ To see and to be seen ”。在中国园林中 , 这一点体现得尤其充分。窥视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法,许多好的摄影作品都是窥视的杰作,景观设计中框景、借景的手法说白了就是占便宜。按中国的看法,道学与景观设计是有无之间的辨证关系,中国人做的就是关系:生活与道路的关系,叠水与交通的关系,休憩与桥梁的关系,桥梁与水和山体的关系,桥梁与对面房子的关系,村落与亭子的关系,铺地与当地材料的关系等等。中国的景观设计就是用道家思想在有无之间、不经意之间形成的, 不是

49、施工图能画出来的,是匠人们因材、因地一点点儿弄出来的,好的景观是科学的,同时也是艺术的,当然,也必然是技术的。那么,建筑师如何设计景观呢?当我们处在景观设计还不成形的时期,我们不得不认真地调查研究地域、地貌、周边环境这个基本问题,对基本的物理因素在学习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早期就应该关注。另外,对于建筑师和建筑学的学生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总图,某种意义上讲,我是主张“总图决定论”的。我永远不会看好那些花里胡哨、张牙舞爪、自我表现的中外建筑师,我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环境,他们根本就不尊重地方文化和那个地方本身。从一张普通的总图我们一定能看出来这个建筑师是否关注周边房子,关注

50、由于建筑的存在而引起的资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甚至我们能看出其职业道德的高下。生存环境能够决定人的心态,因此,不能将建筑仅仅理解为“房子”,应充分考虑其室内外的联系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我们设计的是场所,而不是空间”。空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一个没有阶级、没有文化、没有更多思想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少用这个词,多用“场所”这个词,多考虑一些环境、文脉、关系以及物象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并且,用这些常用的语汇来表达我们的建筑设计。 好的总图正是一个真正的景观设计的开始,如果一个建筑师、一个建筑的学习者能够在总图上有清醒的景观意识,再加上他能谦逊地与植物学家、农学家以及其他相关的水利、地质、能源专

51、家协作,那么这个团队的同心协力的设计活动,往往会引导出一个相对健康的所谓景观设计的雏形。有了一个健康的雏形,有了一个系统的构筑思维,很显然,地形得到了尊重,资源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景观之美也就在其中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景观设计是科学与设计的结合,而这个科学我指的是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科学,而不是简单地找个施工员,邀一帮人种种树、铺铺马路牙子、搞点喷泉叠瀑、台阶、放个雕塑、搞个形象工程那一类不入流的伪劣产品。 Building and view in the city designCity in Peking in China, if ex- door, Tienanemen, n

52、oon door, too and palace these houses dont have a city design Of the stalk string together them, they will lose people to give their building connotations.Washingt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incoln is in remembrance of hall, Houses of Parliament, the White House and Washingtons monument, these houses(building) left that rational of the city des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