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5大气化学和污染 _第1页
Ch05大气化学和污染 _第2页
Ch05大气化学和污染 _第3页
Ch05大气化学和污染 _第4页
Ch05大气化学和污染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暂定10月26日(星期5)傍晚,去南四环观测场参观,下午5点出发,大约6点到达,先参观观测场,再观看释放探空气球。大约9:301Ch05 、大气化学和污染1、平流层臭氧损耗Chapman臭氧层理论异相催化作用和平流层臭氧损耗南极臭氧洞2、对流层化学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流层臭氧增加气溶胶酸沉降阅读:Meteorology Today 第17章21、平流层臭氧损耗1.1Chapman的臭氧层理论在第1章,我们知道大气平流层指的是从大约10到50公里的这一层;在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我们也提到平流层温度的升高时由于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造成的。但臭氧层的形成及其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说明。3大气臭

2、氧层及其对紫外辐射的吸收From NASA4臭氧简史1840年,由Schonbein发现,由于它的令人讨厌的气味, Schonbein 将其命名为Ozein, the Greek word for to smell,英语是 Ozone。1881年,Hartley第一个推测地面太阳光谱在300nm处截断的原因是大气中臭氧吸收造成的。1917年,Fowler和Strutt以及1921年Fabry和Buisson用光谱分析方法验证了这一点。1925年,Cabannes和Dufay指出了臭氧层大约在地表以上几十公里的高度而不是在大气低层。这些发现为Sidney Chapman的理论工作和Dobson的

3、观测工作奠定了基础。5臭氧简史20世纪50-60年代,Bates和Nicolet提出了氢氧根离子的催化作用.1970年,Crutzen提出 Nox催化理论。Harold Johnston提出飞机尾气的影响。Molina and Rowland的CFCs理论。1985年Farman观测发现平流层臭氧减少。1986年,Crutzen et al. , McElroy et al. , Solomon提出了异相化学反应理论解释南极臭氧洞的形成。6Chapman的理论1930年,Chapman考虑的是O2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为氧原子,氧分子和氧原子合成臭氧。该理论正确地估计了大气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最

4、大浓度在大约25公里高的层次。240nm240nm 320nm7臭氧的生成和结构8动画显示的臭氧生消过程From NASA9臭氧的最大浓度出现在25公里的地方是氧气的浓度和太阳辐射的结果氧气浓度高度辐射强度10地球大气平流层出现逆温和臭氧层是由于地球大气中有氧分子VenusMarsJupiter11Chapman理论的弱点经过70多年的验证,Chapman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它准确地给出了臭氧层的高度范围以及最大臭氧浓度的高度。但是,Chapman理论估计的臭氧浓度比观测的平流层臭氧浓度高出了将近30%。另外,该理论也无法解释对流层臭氧的浓度,该理论给出的对流层臭氧浓度太低。12臭氧含量的单位

5、一个空气柱中的臭氧含量通常用其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的臭氧气体厚度来表示。1个Dobson(DU)单位表示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0.01mm的臭氧厚度。全球平均的臭氧含量为300DU,也就是把大气层中的臭氧压缩到0的地面,它只有3mm厚。13UV与健康以及臭氧的过滤作用UV-A: 320-400 nm; 大部分达到地面无害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古铜色皮肤UV-B: 290-320 nm;大多数有害生物体对辐射有反应不象UV-C那样被臭氧完全吸收可导致皮肤癌和眼病(白内障)过多的UV-B可使植物生长缓慢UV-C: 200-290nm; 能量更高,更有害,但被臭氧吸收,很少达到地面DNA的吸收峰

6、值是在UV-C区域141.2、气相催化作用Bates和Nicolet的氢氧根催化作用导致O3损耗。这里的OH来自H2O和CH4的光解,或是H2O的氧化。OH的终结化学反应是HNO3是稳定的,以冰晶的形式沉降出来。30-50 KM18-25 KM NO2 +O2NO2 +O NO+O2结果:O3 +O 2 O2NO和NO2的来源是N2O, N2O是稳定的化合物,它来源于土壤和海面的生物细菌反应,人工施氮也增加它的含量,它在大气中的生命期将近150年。在平流层被光解,也可以与激发态的O(1D)反应生成NO。N2O+ O(1D) NO+NO催化反应:催化剂增加反应的速率但不改变总反应,催化剂本身没有

7、损失。16Molina和Rowland的CFCs催化反应Molina和Rowland提出,CF2Cl2(CFC-12)光解生成Cl,它充当催化剂损耗臭氧。CF2Cl2+CF2Cl+Cl ClO+O2ClO+OCl+O2结果:O3+O2O217CFCs的命名CFCs的英文全称是chlorofluorocarbons中文名字是氯氟烃,它是由碳、氢、氯及氟构成的卤烃化合物,它被广泛应用作为一种制冷剂。CFCs的吸收区:185210nm,介于O2和O3的吸收波段之间。因此,CFCs在对流层非常稳定,只有到了平流层才能够光解,但不需要上升到臭氧层以上后才产生光解。它们同时也吸收红外辐射,是一种温室气体。

8、18动画显示的CFCs的光解、催化和终结From NASA19动画显示的Cl对臭氧损耗的催化作用From NASA20大气中CFC-12的变化趋势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大气中的CFCs一直在增加。CFCs是人类制造的化合物,在对流层非常稳定,它通过热带地区进入平流层。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长达100年,直至ClO与NO2结合生成的ClONO2沉降出来。所以,即使人类不再向大气中释放新的CFCs,平流层臭氧损耗仍将持续许多年。21全球平流层臭氧都在损耗观测表明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平流层臭氧在急剧减少。22臭氧层行动计划1975年,WMO第一部关于臭氧层危险警告的声明1977年,WMO“臭氧

9、层研究现状调查”;1985年3月,维也纳公约;198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在伦敦修改和调整;1992年,在哥本哈根修改和调整;23CFC和预测的臭氧变化趋势上图:CFC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图:观测的和模拟预测的修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约到2050年全球臭氧才能恢复到1980年之前的水平。Weatherhead and Andersen (2006)241.3 南极臭氧洞自20世纪70年代末,每年的9-10月份,南极平流层臭氧浓度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迅速地降低50%以上,臭氧层像是出现了一个洞,这种现象称之为南极臭氧洞。10月中下旬以后,臭氧洞逐渐消失,到12月臭氧浓度恢复正常。2

10、51992年10月的臭氧垂直廓线与1967-1980年平均的10月臭氧垂直廓线比较26动画显示2000年南极臭氧洞生消From NASA27动画显示的2002年南极涡旋崩溃,臭氧洞提前消失(爆发性增温)From NASA28动画显示200年南极臭氧洞生消From NASA29动画显示2007年南极臭氧洞生消From NASA30臭氧洞强度加大,面积变大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臭氧洞的强度在增大、面积也在变大。From NASA31问题:为什么臭氧洞出现在南极,而没有出现在北极或其它地方 ?为什么臭氧洞出现在冬末春初(9-10月)?为什么南极臭氧损耗这么迅速?为什么它的强度越来越强,面积越来越

11、大?32异相化学反应理论气相化学反应无法导致臭氧这么迅速的损耗,下面的化学反应生成气态的Cl2固态的HNO3:ClONO2 (g) + HCl(s) Cl2 (g) + HNO3 (s)ClONO2(g) + H2O (s) HOCl(g) + HNO3 (s)HOCl(g) + HCl(s) Cl2 (g) + H2O(s)HNO3溶于水形成冰晶云(PSC,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 这样,化学反应可以在冰晶的表面进行,异相化学反应速率是单纯气相化学反应速率的50倍。33极地平流层云(PSC,冰晶云)34异相化学反应理论每年9月,阳光回到南极地区,Cl2被光解成

12、为Cl,由于极夜刚过,那里的温度还很低,存在PSC,于是,迅速和强的臭氧损耗开始:ClO + ClO + M Cl2O2 + MCl2O2 + hClOO + ClClOO Cl + O22 (Cl+O3 ClO + O2)_结果: 2 O3 - 3 O235动力学作用强的南极涡旋是臭氧洞形成的重要条件,风速极大的绕南极急流阻挡了极圈和中低纬度之间的物质交换,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无法进入极圈内(臭氧的源在热带地区),这样极圈内的臭氧被严重地反应掉。到10月中下旬,太阳辐射使极圈内变暖,急流减速,极涡崩溃,中纬度高臭氧浓度空气进入极圈内,臭氧洞消失。From NASA36臭氧洞形成的条件温度低于1

13、95K,冰晶成分的PSC形成为异相化学反应提供固体表面。太阳紫外辐射使得Cl从CFCs中分离出来。以上这2个条件决定了南极臭氧洞只能出现在9-10月份,因为在这个时段南极刚度过极夜期,南极平流层温度还很低,而阳光又回到南极造成CFCs的光解。强的极地涡旋(绕南极的西风急流)阻止了含有高浓度臭氧空气进入极圈内,在没有臭氧补充的情况下,化学反应导致极圈内臭氧含量急剧减少,形成臭氧洞。37臭氧洞形成的条件与上图类似38补充说明一般认为,臭氧洞的增强和变大与CFCs的增加有关。火山爆发也会导致臭氧损耗,因为火山灰尘进入平流层之后也有利于异相化学反应。在北极,由于动力学的作用,北极圈内的温度相对较暖,通

14、常高于195K,PSC不易形成,极地涡旋也容易破碎,臭氧损耗虽然严重,但还没有达到“臭氧洞”的程度,所以,我们通常只说北极臭氧损耗,而不说北极臭氧洞。39动画显示的2000年2-3月北极臭氧损耗From NASA40南极-北极臭氧损耗比较From NASA41Get out of the darkness!The 1995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422、对流

15、层化学和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CO)含硫化合(H2S,SO2,DMS,COS等)含氮化合物(NO,NO2,NH3,HNO3等)碳氢化合物,碳氢氧化合物(烃、醛、酮等)光化学氧化剂(O3,H2O2,PAN等)卤素化合物(HF,HCl,氯氟化碳等)大气气溶胶放射性物质43烟雾(Smog)Smog是Smoke和Fog合成的,代表烟雾空气污染形成的烟雾通常分为两种:伦敦烟雾:主要由硫化物形成的烟雾。导致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心脏病。因1952年12月伦敦发生持续5日大雾而得名(导致近4000人死亡)。洛杉矶烟雾:由光化学反应造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O3、 NOx和碳氢物光化学产物呈淡

16、兰色之烟雾。刺激人眼和呼吸道、伤害植物叶面、强氧化导致塑料、橡胶老化。44烟囱排放的烟雾(London?)45汽车尾气(New York?)46汽车尾气(某个发展中国家?)47三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对比北京名古屋汉城Photo by Prof. Chunsheng Zhao望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8蓝天白云下的青青燕园49对流层臭氧我们知道平流层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生命有保护作用,它可以是好的臭氧。但对流层臭氧对生命非常有害,所以,是坏的臭氧。对流层臭氧是通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来的。右边的图文给出了它的产生条件和一般城市臭氧的日变化50对流层臭氧生消的化学反应 NO2+hNO+OO2+O+M

17、O3+MO3+NONO2+O2上面的第3个反应是对流层臭氧的消失反应,如果有其它离子可以把NO反应掉,则臭氧可以不断生成,而且不消失。OH和其它有机和无机物反应后的生物可以与NO反应。例如,OH+RHR*+H2O (RH代表汽车和工业产生的碳氢化合物)R*+O2RO2*RO2*+NONO2+Others51大气气溶胶(以下照片均来自赵春生老师)何谓气溶胶?AEROSOL:AERO(空气), SOL(胶体),一种胶体状态,以大气为介质,其中悬浮了固态和液态的粒子。除了污染空气,气溶胶对全球气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它的直接影响是其反射太阳辐射导致地面气温下降(SO2);它的间接影响是其充当凝结核

18、的作用导致空中云量增多并反射太阳辐射,并造成地面变冷。52含硝酸盐的沙尘粒子,2002年3月丹后半岛采样53花粉54花粉55硫酸粒子。1994年8月29日11时57分12时03分气球于平流层(17.2-19.4km)采样。56燃煤发电厂的烟尘57金属溶解炉排放的烟尘58燃煤发电厂的烟尘59花粉?60花粉?61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1、风向风速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吹北风时,空气质量一般较好,因为北京以北地区空气污染不太严重。但当吹南风时,空气质量一般很差,因为南方的空气污染严重,加之北京的北边是山地,脏空气在北京地区辐合。当无风或弱风时,北京当地的污染累积的结果导致空气质量变差。622、温度层结如果大气中有逆温层,大气比较稳定,垂直扩散差,污染物堆积在逆温层下。63酸雨和酸沉降酸沉降指的是硫化合物(SO2)和氮氧化物(气态或固态颗粒)自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它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两种。酸雨主要指的是硫和氮的氧化物以降水的方式会到地面,也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