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时_不要侵犯我的隐私_第1页
第3-4课时_不要侵犯我的隐私_第2页
第3-4课时_不要侵犯我的隐私_第3页
第3-4课时_不要侵犯我的隐私_第4页
第3-4课时_不要侵犯我的隐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形成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和习惯。 2.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知道公民的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知道个人隐私受到侵害时的自护方法和法律手段。不要侵犯我的隐私自我保护法律保护阅读教材 讨论: 李黎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阅读P54课文,思考并回答:“文有人说,隐私就是不光彩的事情。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隐私不一定就是不光彩的事情。 因为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为人所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其内容很丰富,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光彩的事情一般指违反道

2、德或触犯法律的事情,它们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隐私。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不光彩的事情。隐私也许有不光彩的事情事,但不一定全是。一、什么是隐私?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个人信息,也称个人情报资料,如个人的财产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恋情况、家庭资料、社会关系、电话号码、个人习惯、兴趣爱好等。 (2)个人活动,指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个人的日常生活。个人领域。 (3)个人领域,也称私人空间,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私部分,个人居所,学生的书包、日记、通信等。P55阅读P55日记保卫战思考并回答:我们同龄人为了保护自

3、己的隐私,可谓煞费苦心!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一真一假“烟幕弹” 高度警惕“防窃听” 电话改为网络聊天 日记搬到网上写 短信看过就删除 用密码设置阅读障碍 漫画欣赏漫画欣赏P56认真选择倾诉对象认真选择倾诉对象 保管好自己需要保密的物品保管好自己需要保密的物品 掌握网上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中被浏览和扩散。散。 是爱?是侵权?对此你怎么看?是爱?是侵权?对此你怎么看?孩子的日记本,父母到底能不能看呢?P56 学生学生:“我有隐我有隐私权,父母偷看私权,父母偷看我的日记是错误我的日记是错误的,是对我的隐的,是对我的隐私权的侵

4、犯。私权的侵犯。” 家长家长:“我们是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法定监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看看你的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日记和信件算什么?么?” 父母翻阅子女的日记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位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子女的日记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该尊重子女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思想二、你怎样看待父母偷看子女日记的行为?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是错误的;是对子女的不尊重,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影响了亲子关系,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团结;为避免此行为的再次发生,

5、作为父母:1)、应尊重子女,多给子女一些自由的空间;2)、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作为子女:1)、应了解、体谅父母;2)、多与父母交流、沟通;3)、应规范自身行为让父母放心、三、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三、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 告诉侵权人他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告诉侵权人他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可以要求他停止侵害、自己的隐私权,可以要求他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可向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保护公民隐私的法律P5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

6、3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住宅不受侵犯。(第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通信秘密受法律 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第30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31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 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父母 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 如此保护隐私,可以吗?如此保护隐私,可以吗?讨论:讨论:保护隐私就是自我封闭、与世保护隐私就是自我封闭、与世隔绝隔绝。 保护隐私不

7、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阅读阅读P57“小讨论小讨论”,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你认为分数属于隐私吗?为什你认为分数属于隐私吗?为什么么?” 分数属于隐私 因为分数是学生的个人信息,而个人信息、个人活动、个人领域是隐私的内容,既不愿为人所知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阅读阅读P58“观点连接观点连接”,思考并回答:,思考并回答:你比你比较赞成哪种观点

8、?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处较赞成哪种观点?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处理分数问题?理分数问题? 我比较赞成乙、丙、丁、戊的说法。 处理分数的方法:不给学生按分数排队,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艺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保护,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好处。不给学生按分数排队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学校部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这应当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学校或老师公布成绩排名就算是违法行为,则这样的说法似乎一时间还难以让人接受。 分数是否公布应征询当事人的意愿。老师和家长不应“唯分是论”,应全面公正评价孩子。五、如何维护隐私1.要树立隐私意识要树立隐私

9、意识.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小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小事做起,管理好自己的隐私。事做起,管理好自己的隐私。2. 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不轻易打听、传不轻易打听、传播他人隐私。播他人隐私。3、要有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要有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别人不要侵犯我们的隐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是,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活准则。六、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随意打探他人信息、行踪; 跟踪他人、 偷听他人

10、谈话;偷窥他人;偷看他人日记、信件; 随意闯入、搜查他人住宅、特别注意: 公安机关为侦查案件对他人信件、物品、住宅、进行搜查、并不侵犯他人隐私权。七、维护公民隐私(权)的重要性你能把侵犯别人隐私的现象用语言、动作或漫画描绘出来吗?P58 1、老师的收入 2、某影星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偷税漏税。 3、阿强患上肝炎,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 4、小刚深夜偷车,被阿强发现了 5、班上有同学失窃,为了公正,老师要 求同学们打开书包搜查 6、我双休日的安排是是是是否否否否 是是请判断下列哪些为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隐私是是1、2010年9月3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艺人以及普通人被偷拍似乎有越发猖獗之

11、势。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选择对簿公堂。这表明( ) A尊重隐私仅仅是道德的期盼 B人们的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C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是一种犯罪 D对簿公堂的受害者小题大作B 2、阿芳进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往来频繁。班、阿芳进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往来频繁。班主任老师主任老师 怀疑她怀疑她“早恋早恋”,便私拆了她的多封信件,责令,便私拆了她的多封信件,责令她在班会上她在班会上 交待交待“早恋早恋”问题。班主任的做法问题。班主任的做法 ( ) A有利于阿芳放下包袱,努力把学习搞好有利于阿芳放下包袱,努力把学习搞好 B是对学生负责,对工作极端认真的表现是对学生负责,对工作极端认真的表现

12、 C虽然不违法。但方式方法与社会道德相悖虽然不违法。但方式方法与社会道德相悖 D侵害了阿芳的隐私权和人格权侵害了阿芳的隐私权和人格权D3、你觉得漫画中的这种行为,对你、你觉得漫画中的这种行为,对你 有什么启示?(有什么启示?( )看了不传播,不会影响他人名誉的看了不传播,不会影响他人名誉的不要随意打听他人的私事不要随意打听他人的私事 不要将他人的私生活进行传播不要将他人的私生活进行传播 只有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只有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才能真正才能真正 保护自己的隐私保护自己的隐私 A B C DC.民警的行为合法吗?派出所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他们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私人生活安宁权)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而该故事中,派出所虽然是有搜查权,但是只有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搜查才是合法的,没有搜查证的搜查是违反法定程序的,所以是不合法的。 警方对犯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听,发现了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人隐私权。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警方对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