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化_第1页
第三章 社会化_第2页
第三章 社会化_第3页
第三章 社会化_第4页
第三章 社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社会化 主要内容 社会化的涵义(掌握) 社会化的条件(了解) 社会化的执行机构(掌握) 社会化的机制(了解) 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掌握)1 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掌握)能力目标:能用社会化的相关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现象马加爵周杰伦 视频:狼孩的故事一、社会化概述1、社会化的含义 自然人 社会人 合格的社会人 一个烦琐但全面的定义: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

2、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儿童社会化的标准是:至少有一个朋友并且至少保持6个月以上;在看不到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主动帮助别人;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不良后果但未被别人发现的时候能主动认错;别人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时能原谅并且不告状;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能够分享他人的幸福和高兴。以上标准,6岁以下至少应达到一条;712岁至少应达到两条;1318岁至少应达到三条,才称得上社会人。 摩梭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等都通过更换服饰象征成年;四川凉山彝族少女的换裙礼称为“沙拉洛 漆齿是傣族、布朗族等成人礼的组成部分 文身和绣脚是傣族、布朗族男子的成人礼,指在身上、腿上刺纹。 冠礼和笄礼冠礼

3、和笄礼 瑶族男孩长到十五六岁,即要举行“度戒”成人礼,接受诸如 “上刀山”、“过火炼”、“睡阴床”、“跳云台”等近十种危险考验。 基诺族男孩长到十五六岁,便由其家长秘密操办十分隆重的成人礼。讨论:在现代社会生存,需要掌握哪些东西?2、社会化的内容1.学习生活和劳动技能2.内化社会的价值观念3.掌握社会的行为规范4.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5.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礼记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不应再像顽皮的孩童

4、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礼记冠义又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是父子、兄弟、君臣、夫妇、朋友,一个长大成年的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人年满二十,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 中国人的社会化内容举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不登高,不临深。”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敏于事而慎于言。”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社会化的类型 初始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主要任务: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它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3、社会化的类型 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逆向社会化 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 再社会化 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巩固与提高:1.下列属于发展社会化的是( )。 A、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去读MBA; B、幼儿园使用蒙氏教具对小孩子进行数

6、字认知教育; C、监狱服刑犯人接受正面教育; D、老年人向儿女学习操作智能手机中的炒股软件。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同龄群体 D、学校 3.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的时期是() A、青年期 B、老年期 C、儿童期 D、少年期 4.文化反哺指的是() A、反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多项选择题 1、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财富地位 D、制度因素 2.以下关于人的社会化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预期社会化和初级社会化一般发生在人的青年时期; B、预期社会化的主要目的

7、是传授语言和社会认知本领; C、逆向社会化是发生在人的中晚年时期; D、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有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接受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二、社会化的条件二、社会化的条件 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有语言和思维能力 社会化过程中,如果没社会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语言和思维,人与人有语言和思维,人与人之间就很难沟通,社会之间就很难沟通,社会互动就不易实现,个人互动就不易实现,个人社会化也难以完成。社会化也难以完成。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即使有长期的依赖性生活,即使有长期的依赖性生活,也无法达到社会化的目的。也无

8、法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人的学习:模仿、内化、人的学习:模仿、内化、创造,三者互相联系、逐创造,三者互相联系、逐次递进。次递进。 创造性是人学习能力的最创造性是人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高表现。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一个人在自己的全部一个人在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大约有生活中,大约有15%25%的时间依的时间依赖父母和家庭,这为赖父母和家庭,这为个体接受人类文化提个体接受人类文化提供了必要时间。供了必要时间。 三 社会化的执行机构 家庭家庭 学校学校 同龄群体同龄群体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家庭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一个最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家庭在人的重要的社会化因

9、素。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具体讲:具体讲:生命早期是个人社会化的奠基时生命早期是个人社会化的奠基时期;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期;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地位;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体的行为模式。 讨论:家庭对你的影响?学校 专业化 正式性 全面性 陶行知与他的导师杜威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他一生的教育实践,深受其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的导师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影响。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最初来源,也给了他毕生的影响。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也称同辈群体,它一般同龄群体也称同辈

10、群体,它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条件。这一群体在人的社会构成条件。这一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有身份认同的作用)有身份认同的作用 2)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3)学习人际交往的作用)学习人际交往的作用4、工作单位 职业亚文化的影响 单位亚文化的影响重庆“西装男”应聘销售拼命喝酒醉倒广场(2010年11月10日 来源:CFP) 5、大众传媒 电视 书籍 报刊 广播 网络四、社会化的机制 1、社会教化(社会化的外部动因社会化的外部动因) 2、个体内化(社会化的内部动因社会化的内部动因)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

11、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3、社会 个体 社会教化与个人内化相辅相成。人的社会化就是通过这两社会教化与个人内化相辅相成。人的社会化就是通过这两者的结合作用实现的。者的结合作用实现的。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一般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机构及其执行者对受化社会教化一般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机构及其执行者对受化者所实施的教育和感化过程。者所实施的教育和感化过程。个人内化 个人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个人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的价值观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念、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人格特

12、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其基本形式主要包括模仿学习、其基本形式主要包括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角色扮演、自我强化主观认同、角色扮演、自我强化等。等。 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讨论:每个阶段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五、关于社会化问题的几种理论五、关于社会化问题的几种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3、弗罗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二)、生命历程理论 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他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自我意识是关于“我是谁”的判断461、库利

13、的“镜中我”理论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成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就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2)形成阶段: 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再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他人的感觉; 其次,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评价,这是理解定义阶段,即我们想象他人的判断; 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这是自我反省阶段,有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主要内容:(1)“主我”与“客我” “主我”首先发展起来,“客我” 却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出现。 (2)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分为三个阶段:

14、 模仿阶段 嬉戏阶段 博弈阶段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我看人看我(1)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2)人格发展过程:口腔期(0-1岁)肛门期(1岁-3岁)性器期(3岁-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3、弗罗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潜意识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起源:20世纪的一种研究方法,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 2.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a.同样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也不一样。b.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使得研究事件之间的过度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二)生命历程理论例:(1)上学 (

15、2)丧父 (3)就业3.要点: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相关性 -生命的时间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 -人的能动性思考:社会化的生命周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六、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代差 简单的二分法 电影赏析:看上去很美成功抚育的十条准则:1、你的所作所为很重要。2、不能溺爱。3、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4、调整你的抚育方式来适应孩子。5、制定规则。6、培养孩子的独立性。7、始终如一。8、避免严厉的惩罚。9、对你的规则和决定做出解释。10、尊重孩子。 巩固与提高: 课后练习题P46 案例分析题 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根据妈妈的要求将玩

16、具和糖果与自己的哥哥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她走出家门,和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游戏时,她逐渐学会了根据游戏规则来进行游戏活动。 试用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解释。 材料一: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

17、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在考入北大的状元考生中,没有人报著名的哲学系,报其他文科系的也极少,大多数报了与计算机、金融、信息等相关的专业。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只有计算机、网络专家,而没有哲学家、艺术家、伦理学家。对工具理性的重视固然重要,但思想、人文情感、终极关切同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材料二: 在我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尤其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这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标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集体自杀”现象:某学校一个班上的学生有六个人成绩不好,竟相约在一起吃毒药!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青少年社会化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