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15_第1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15_第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15_第3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15_第4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宋词写法领悟借鉴晨读识记板块第5课苏轼词两首 语篇全解板块领悟发现板块落实应用板块读美文滋养心灵读人物知人知情背语基厚积薄发素材发现应用精读课文领读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精读课文领读课文?定风波? 抬头与低头 10年前,一支由7个探险家组成的团队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着。当他们经过一座险恶的山下时,山体突然发生迸裂,石块从山腰轰然而下。等一切寂静下来,7个探险家中有6个人被乱石砸死,而幸存的那一个探险家只受了点轻伤。 闻声而至的记者问这个幸存的探险家:“你只是侥幸没有被石头砸中吗?“不是!探险家淡淡地说:“只是因为我面对危险抬起了头,从而避开巨石的袭击。读美文滋养心灵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

2、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导师,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撞了一下。出来迎接他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痛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幸存探险家的抬头和富兰克林的低头,可谓是深得人生的真谛。面对危险抬起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当有人告诉我们头上正有东西掉下来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响是把头一低,把眼一闭。其实,这对避开危险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6个不幸遇难的探险家,当他们听到巨石滚落,都不约而同地低头蹲下

3、去,而没有抬起头来避开危险。 可见,在危急时刻或逆境之中,只有抬头面对的人,才有可能逃离危险,战胜困难。当然,这里所指的抬头,并非是目空一切和逞强好胜的抬头,而是面对危险和困难的一种勇气。 我们在为人处事上,倘假设总是头颅高昂,一味地坚强和逞强,而不懂得低头,终会撞上挫折的“门框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必要时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并且敢于低头的人,才会平安无事,趋吉避凶。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是稻子,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如果一味地眼睛向上,从不懂得低头,总有一天难免要摔跟

4、头,甚至要落于陷阱或误入歧途。 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缺乏和错误。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办错事,因为谁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不是“无瑕的白璧。既然谁也无法防止犯错,那么犯错就不可怕,只要学会低头而后知道自省,就能防止铸成大错。 抬头不是自傲,低头不是妥协。低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坚决地抬头。该低头时低头,该抬头时抬头,只有做到低头有勇气、抬头有底气,就能穿过人生荆棘,拥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作者档案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

5、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作品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评价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皆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诗词开豪放一派,在书法上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二、人物颂歌烟雨任平生苏轼 您,一人一笔,走遍天涯海角;您,

6、壮志难酬,唯有寄情于文字。屡次遭贬,打不倒您的信念;艰难世事,造就了您的豪放诗作。您的杰作,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怀古伤今,只为报效国家;论史谈玄,方显男儿本色。石钟山上留下您苦苦求索的身影,赤壁峰上有您潇洒咏叹的痕迹。一曲大江东去呼喊许多豪情,一首蝶恋花慨叹无尽愁绪。您,伟大的哲人! 您把苦难研成墨,把贬谪当作笔,挥洒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 是您,凝望庐山,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您,遥望苍穹,唱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是您,对饮明月,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间祝福。 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您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您那乐观向

7、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国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消逝了多少哀伤与生活磨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给赤壁带来了完美壮烈,这是诗,更是实。 您的一生,是风雨的一生,是豁达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是美丽的一生!您的多情造就了您的豪放,您的豪放造就了您的豁达,您的豁达造就了您“烟雨任平生!您,苏轼,让世人领悟到: 面对生活坎坷应乐观,面对人生浮沉应豁达。背语基厚积薄发一、字音认读1浪淘尽( )2.纶巾( )3.樯橹( )4公瑾( ) 5.酹江月( ) 6.吟啸( )7料峭( ) 8.蓑衣( ) 9.萧瑟( )tojnqiounqin lliyn x

8、iosuxio s.二、词语解释1风流: 。2故垒: 。3乱石穿空: 。4羽扇纶巾: 。5樯橹: 。6华发: 。杰出的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里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白发7多情: 。8何妨: 。9吟啸: 。10一蓑烟雨任平生: 。11料峭: 。12萧瑟: 。多愁善感不妨吟咏长啸披着蓑衣,顶着风雨,已饱尝风雨(此处含有人间风雨之意),故处之泰然微微寒冷风吹雨落的声音三、名句默写1大江东去, , 。2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3羽扇纶巾,谈笑间, 。4人生如梦, 。5莫听穿林打叶声, 。6 ,谁怕?一蓑烟雨

9、任平生。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江山如画樯橹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课考点提炼考点一赏析词作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掌握解答“炼字”类题技法。考点二评价词人观点态度,分析“人生如梦”中蕴涵的情感。一、相关知识1咏史怀古诗词类别名称内涵与例子常用手法常用意象咏史怀古诗词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江城子(欧阳修)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

10、照江城。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等。黍离、商女、明月、城池、流水、野草、燕子等。 2豪放派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称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汪洋恣肆、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 二、背景链接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起落沉浮。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挖苦新法,

11、被捕入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于是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三、主旨领悟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作者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仰慕之情,表达了因年岁将老而产生的人生苦短和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四、行文脉络答:_参考答案:(1)“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

12、、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的出场造势。(2)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答:_诗词鉴赏“炼字类题 解读: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高考 “炼字类题一般赏析是动词、形容词或叠词、数词。 指津:(1)了解高考设题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

13、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你认为这首诗(第联句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解答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时要涉及修辞等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修辞作用)。其中,第点和第点可以酌情删减,第点和第点一般要答出。 (3)答题模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后面落实应用板块中第4、7题。参考答案:(1)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江水与堤岸搏击的力度;卷: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力量之大。(2)这三句化静为动,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

14、画了赤壁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答:_参考答案: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状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第一表格:描写周瑜语句周瑜形象小乔初嫁了威武英俊气宇不凡羽扇纶巾指挥若定,战功卓著年轻有为 风流倜傥雄姿英发风度翩翩 儒雅潇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第二表格:人物项目周瑜苏轼建功年龄二十多岁四十多岁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答:_参考答案:苏

15、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答:_参考答案: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那么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定风波?本课考点提炼考点赏析词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一、背景链接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

16、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二、主旨领悟 ?定风波?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人生境界,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旷达之情。三、行文脉络答:_参考答案: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答:_参考答案:“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答:_参考答案: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

17、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似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念奴娇赤壁怀古? 1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词的上片,写长江和赤壁的雄伟景色,并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大江东去三句,因景起兴,以磅礴的气势直接切入怀古:“乱石穿空三句,从山和水两方面具体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祖国江山和古代英雄豪杰的赞叹,又收束了上片全部内容,引出下片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下片集中缅怀周瑜,并抒写自己壮志

18、难酬的感慨。 这首词融写景、咏史、议论、抒情于一体,气势奔放,境界宏大,风格雄放,气势磅礴,情感跌宕,语言高妙,不愧为词中绝品。 2使用衬托手法表达主旨 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到周瑜一人身上,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这首词的映衬有两种。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的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地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那么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象。二者相互衬托,所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这首词波澜起伏而章法严谨,跟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两种表现技巧有关。?定风

19、波? 1语意双关,幽默幽默 这首词幽默幽默的笔调,主要表现在语带双关。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清楚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而“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处指刚刚遇到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风雨和“晴从外表上看,说的是天气的变化,实际上都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这些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作者那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2于日常小事中生发哲理 途中遇雨实属小事,但作者却在常事之中表达出了自己的平生学养、处世精神和开阔胸襟,表示不为外物所累、不为

20、忧患所扰的心境。词中流露出的哲理并非消极的解脱之道,而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联系作者后来在海南岛所写的?独觉?诗,也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句子,可见作者这种学养、胸襟和人生态度,确是一以贯之的。素材发现课内素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苏轼无限的向往。“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到周瑜惊天动地的功业,再联想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在党争之中屡遭贬斥,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只有感叹自己老大徒伤,只好“一尊还酹江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一连串的打击、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

21、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在他看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于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泰然处之。这就是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相关素材林肯的挫折: 1818年(9岁),母亲去世。1831年(22岁),经商失败。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39岁),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