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文献综述_第1页
私人银行文献综述_第2页
私人银行文献综述_第3页
私人银行文献综述_第4页
私人银行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文献综述 金融专硕 2012级 周涵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推进,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然而许多人对这一舶来品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惑和不解。私人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开发的高端个人理财服务业务,属于银行零售业务,具有客户对象特殊、专业性强、产品范围广、盈利增长快、利润贡献大等特点,是零售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无论从客户需求、市场特征、金融机构的服务现状还是监管层面来看,中国的私人银行市场都依然处于“发展和引导”阶段。创新的实践需要创新的理论研究。基于此,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对私人银行“中国化”进行探索。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

2、私人银行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私人银行的定义、发展以及国内外主要理论和实务几个方面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了浅要的介绍和分析,以期对后续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学习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关键词: 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 高端理财 一、私人银行概述(一) 私人银行定义关于私人银行的定义,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学者、业内人士及机构、社会大众对私人银行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Lyn Bicker(1996)认为私人银行是为拥有高额净财富的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连建辉、孙焕民(2006)在走进私人银行一书中指出,私人银行不是指银行组织的私有产权属性,而

3、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社会富裕人士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这也是国内大部分学者所认同的定义。郭田勇(2012)将其补充为: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社会最富裕人士(家庭)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综合性、全方位的一揽子金融及非金融服务。才凤玲(2009)对私人银行的界定更为详尽,认为“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

4、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曹彤、张秋林(2010)将其界定为:私人银行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对客户投资企业做全方位投融资服务,对富人及家人、孩子提供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摩根士丹利认为私人银行是服务于拥有高资产净值的个人、家庭及控制巨额可投资资产的信托基金,为其提供设计精密、度身定制的财务解决方案,并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只提供给大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公司资源。美国众议院的有关法律规定所谓私人银行,就是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接受

5、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不向一般普通公众提供的金融服务。而维基百科的定义是:私人银行是银行服务的一种,专门面向高端富有人士提供投资与其他财务服务,私人银行服务是不同于大众零售银行业务的专属服务,只有拥有大量资产的个人才能享受此类服务。综上可以看出,无论私人银行的定义存在多少差异,其始终离不开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对象都是社会中特定的高净值人士及其家庭;第二,私人银行提供的是个性化、专业化,并具有私密性的服务;第三,私人银行业务范围广,呈综合化特点,主要涉及财产的保护、积累和传承。(二)私人银行起源和发展1、 私人银行的

6、起源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法国的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宗教信仰原因被驱逐出境,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的私人银行家,欧洲的皇室高官们迅即享受了这种私密性很强的卓越的金融服务,开始专门服务于200万美金以上的超级富翁家族,后来逐步演变为向众多的高净资产客户提供更多产品和更多内容的金融服务。还有一说法,私人银行起源于欧洲十字军东征时期,17世纪的欧洲贵族出外打仗,家中财产由留守的贵族代为管理,这些贵族逐步形成了第一代私人银行家。总之,私人银行的起源与专门向贵族和富人阶层提供的私密性极强的金融服务有关。2、 私人银行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变化私人银行从产生到当前,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起源发展阶段(

7、16世纪至19世纪50年代)。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到18世纪,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与个人财富中心,伦敦的银行开始向富豪提供财富管理的特殊服务。随着美国工业的崛起,涌现出大量富豪,花旗银行,J.P.摩根开拓的私人银行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二战”以后私人银行得到进一步扩张,国际化的趋势逐渐上升,此时服务形式的创新和专业化的产品促进了离岸投资的快速发展。二是稳定成长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早中期)。国际私人银行业此时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私人银行业务主要依靠银行以及券商所建立的客户关系、世袭遗产以及私人关系网络和推荐,行业信息的披露较为匮乏。三是初步变化阶段(20世纪80

8、年代早中期之9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私人银行业开始呈现初步变化: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影响使客户对私人银行的核心要求表现为对债券和股票资产组合的建议与管理。二是随着财富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增长,“新生富裕人士”产生,其特征为年纪较轻,短时间积累了财富,对未来期望较激进,更愿意承担风险,因此对对冲基金、风险融资等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三是几家大型银行开始自身发展或通过合并扩大其私人银行业务规模。四是第三方专业服务迅速崛起,很多服务都实行第三方外包,由专业服务商经营管理,这种对价值链的分解有助于银行集中精力专注于自身相关的资产和事务管理。四是调整变化阶段(2000年至今)。21世纪后

9、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市场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客户结构发生变化。新一代私人银行客户主要是年轻较富裕的企业家和财富继承人,具有丰富的金融知识,较之以往更注重投资表现和服务,且对银行的忠诚度较低,一般希望寻求较多较新较复杂的投资产品和顾问意见。因此银行和金融机构过去集中销售自身产品的模式不再适合,而为客户提供充分的选择成为对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二是科学技术的变革。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给予私人银行客户更多的选择。一些客户通过互联网,有能力在管理本身资产方面发挥更主动的作用。其三是监管条例变化。由于各国监管机构加强打击洗钱活动,以及许多国家的税收趋于一致,加上私人银行客户对

10、保密性的需求减少,从而对离岸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一定的压力。二、私人银行文献综述(一)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包括分析私人银行的特征、客户关系、发展趋势及发展障碍等),二是有关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结构理论。 1、 如何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过去十年,私人银行业快速发展,针对此,Imola Driga 等(2009)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特征展开分析。他们认为金融市场全球化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了更广泛的产品选择,由此为客户通过多样化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和最大化收益提供了便利。这些服务包括:当前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专门化的金融方案、制定退休计

11、划和安排遗产赠送等。美国富国银行的Gade Parasuraman(1998)和瑞士私人银行家Ivan Piekett(2003)都指出低调、保密性对私人银行客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保密性是私人银行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而要成功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拥有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教育、社会背景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也很重要,只有这样,客户经理才能更好、更深地了解客户的财务现状、需求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家庭、子女以及目标规划等,从而提供更迎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Gade Parasuraman还指出,美国的私人银行也是经历了漫长地发展,才一步步建

12、立了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美国的私人银行为了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客户的利益最大化,把信托、房屋贷款以及商业贷款等相互独立、竞争的部门联合起来,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投资理财服务。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的Michel Cicurel (2002)也对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和客户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也认为只有客户经理与客户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才能真正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从而提供更理想的服务和财富管理规划,同时他也指出团队的合作对于私人银行业来说也十分的关键,拥有先进、高效的财富投资管理团队是成功的私人因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David Maude(2007)(麦肯锡公司前咨询顾问)在全球私人银

13、行业务管理一书中对如何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包括客户细分、新产品定价、分销渠道、技术改造等等,并从运营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监管与税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他认为现代私人银行竞争在加剧,带来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新的特征。从客户上来说,客户作为主要争夺的对象,对于服务的要求在发生变化,由此各大银行为了能够赢得客户的满意就采取了多元化的客户细分标准;从产品上来说,产品的覆盖面越来越大,而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银行业者在不断修正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需求;在定价上,通过谈判定价仍然是普遍的做法,为了减少给予客户折扣带来的收入流失,他们采取了多元化的定价策略;从分销渠道来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通

14、过团队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加速了人才的争夺,尽管客户经理仍然是主要销售的渠道,他们开始探索新的服务渠道比如网络银行、可视通讯服务等等;在组织结构设计上,日趋采用统一的业务平台来为客户提供服务,为了减少洗钱活动带来的风险,各国普遍采用了新的监管方案,来提高监管的力度。Philip Molyneux和Anna Omarini (2010)通过对欧洲私人银行的分析得出欧洲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就是重视客户细分,加强对客户的细分可以充分认识到客户的真正需要,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欧洲私人银行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Hans Geiger 和Harry Hurzeler(2003)分析瑞士私人银行业务

15、的发展历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其传统优势、近期发展及今后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应对新要求提出建议。他们指出瑞士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取得的成功源自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二是瑞士价值链(The Swiss Value Chain);其三是在金融和银行领域的知识和综合研究。国际货币组织(IMF )2002 年金融系统稳定报告中提到瑞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还有一些其他相对优势:专业性、可靠性和顾客保密性。Wright Chris(2007)指出亚洲私人银行倾向于将客户资产投向收益较为稳定的金融工具,作者通过对亚太地区地域、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分析得出亚洲私人银行也可投资与风险相对较低的方

16、向,如投入奢侈品基金、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工程等,对其私人银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世界私人银行业务研究(2007)对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国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状况展开分析与对比,探讨了银行盈利性和运营效率与银行投资基金的业绩之间的关系,并突出强调了瑞士银行在许多方面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设立了基准,尤其在探讨增加财务透明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后,私人银行业在战略规划和运营方面也遇到了新的挑战。Heikki Karjaluoto等(2002)通过对1167 名芬兰网上银行用户展开调查,研究了数字技术对芬兰私人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他们发现随着网上交易的普

17、及,对数字客户的维护变的十分重要。与传统的非网上银行客户相比,网上银行可以改变他们选择的银行的可能性更大。Haig Simonian (2005)分析称曾风光无限的瑞士私人已无法施展魔力,分析其个中原因在于一方面银行加强了资金控制,反洗钱法的颁布使其保密制度也开始备受质疑。另一方面,客户的投资观念在近年来也开始发生转变,过去满足于保全资产的客户如今已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业绩和成本意识都变得重要起来,然而,并非每家私人银行都能达到这样的期望。因此如何突破私人银行发展的瓶颈成为各商业银行下一阶段的主要课题。2、 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结构理论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结构理论认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需要高

18、效的资源配置行动,灵活的市场开拓能力和集约的经营控制管理,这些都要求构建一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结构。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哈默曾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重构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他将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表述为:“商业银行为了获取在成本、质量和速度等绩效方面戏剧性的改变,以业务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而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建立中心辐射式组织结构(即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压缩管理环节、缩短管理半径,减少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失真,进行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二) 国内文献综述早在1998年,史建彤于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运作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介绍了美国私人银行业

19、务开展的现状,并提出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向个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此后,随着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只靠存贷业务己越来越难以生存,对中间业务的研究成为我国金融研究的一大热点。正是这一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了对私人银行的研究中来。然而目前国内对于私人银行的研究却依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外开展私人银行的相关经验介绍和总结吴斌(2001)介绍了卢森堡私人银行业务。作者在工商银行卢森堡分行工作,他详细介绍了卢森堡私人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经营运作与监控系统、管理模式以及私人银行网络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史其禄、喻军(2003)介绍了汇丰银行的私人银

20、行业务。作者介绍了汇丰银行的产品与服务、理财规划的过程等。汇丰集团私人银行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投资管理规划、银行服务、信用及贷款、信托与遗产规划、托管服务、经纪服务、汇丰投资基金和保险服务。作者认为私人银行业务的成功基本取决于品牌、人才和产品三方面的因素。叶菲,张红军(2009)认为,汇丰私人银行成功的经验在于协同效应、量身订制和海外收购。阮红(2009)将汇丰银行私人银行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从各方面重视并善于把握私人银行目标客户的金融需求;实现经营的差异化和全球化,积极拓展在岸业务;在完善内部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积极并购,以获得规模效应和核心技术。邵冰(2011)将汇丰集团私人银

21、行誉为私人银行市场上的一朵奇葩,他认为,汇丰的私人银行品牌、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及全球性地收购扩张是汇丰私人银行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私人银行的典范。谢国梁(2004)分析了瑞士发展私人银行的成功要素。作者详细分析了瑞士银行成功的历史条件与人文因素,并比较分析了香港银行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香港必须加强拓展金融产品,培养金融人才,加强金融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周蓉、钟莉(2007)认为瑞士私人银行业更注重以专家团队为核心,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资产管理服务、核心的银行类产品服务、信贷产品服务、各种形式的咨询顾问服务和管家式服务,此外,还提供经纪业务和保险服务,真正起到了客户财富的

22、私人管家的作用。高质量的咨询顾问流程是瑞士私人银行业的特色与成功所在。除此之外,瑞士私人银行在投资组合、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的获得与保持等方面都有很多令人称道之处。这些因素一起成就了瑞士私人银行业的长盛不衰。张卫民,汪洋通过对瑞士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资产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的研究,提出我国私人银行应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叶央(2008)将了瑞银集团的成功模式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瑞银集团一直秉承的“同一个信念,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目标,同一个UBS”发展战略,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将资产管理业务置于集团的重点位置。另一方面是瑞银集团价值主张的五个支柱: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创新个性化的方案、为职员提供高质量的

23、培训、提升客户关系技术以及提供有效可靠的服务。最后一方面就是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体系通过个性化的建议、方案和服务帮客户积累、保护和转移财富。李怡和郑华良(2004)则对新加坡近年来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打造离岸金融中心的经验作了分析,介绍了新加坡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起因与背景,总结了新加坡在与瑞士竞争国际私人银行离岸中心的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并认为由于中国的富裕阶层大多利用转轨过程中体制不完善致富的,决定了私人银行业务以离岸方式为主,因此,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离成熟尚早。关鹏(2011)指出巴莱克银行已意识到投资银行、企业银行和私人银行正形成聚合效应,将私人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更

24、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私人银行业务接触到跟多的富人客户。孙焕民、连建辉(2006)在走近私人银行一书中主要介绍了私人银行的起源,介绍了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集团、百达银行、汇丰集团、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还有亚洲一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包括恒生银行、渣打银行、韩国的韩亚银行、印度的ICICI银行,资料丰富、详细。同时还介绍了中国零售银行业务的一些发展。最后从商业银行、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虞月君、李郁林(2004)介绍了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和台湾当局监管私人银行业务的经验。王赛芳(2006)总结了西方私人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提出开拓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25、如客户定位,产品和服务创新。王大贤(2008)从产品开发、服务方式、营销体系以及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总结了西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雷蕾(2008)中介绍了美国、瑞士和新加坡的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并提出外资银行将逐渐注重在岸业务发展,扩大并购范围的发展趋势。2、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对策的探讨2.1 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梁兴远(2005)分析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如不良资产比率高,受外资银行冲击等,指出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和紧迫性。王欣杰、马荣华(2005)提出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首先,社会财富格局的改变为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其

26、次,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再次,“入世”的临近迫切需要国内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私人银行业务。在对策部分指出,商业银行不仅要转变经营理念,还要创新工作机制,改革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施继元,杨月娟(2008)认为当前由于富裕群体数量及其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教育和财富代际传承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资商业银行面临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内外部问题,中资银行必须从观念转变、客户培育、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2.2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李贞彩(2006)提出了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要加强与其它金

27、融机构的合作。我国目前仅停留在代理其它金融机构的产品方面,提出应建立对客户经理的评估和激励机制。王泽森、王坤(2006)指出随着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私人银行提供的单一的产品和服务,私人银行有必要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改造。作者提出可以对业务价值链进行分解,了解并专注自身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的业务,其他业务可通过外包方式进行优化重组,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葛兆强(2007)认为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中介转变,进而加快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推动业务经营战略转型,是国内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吴海峰(2009)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当前面临着来自竞争者、替代品、客户需求和自

28、身限制等多个层面的挑战,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上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曹彤(2009)认为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具有客户信息的私密性、私人银行家的职业化、私人银行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等特点而与一般财富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国内的私人银行必须以专业化、功能强大的新型私人银行服务模式为发展方向。夏凡(2010)指出从国外先进的私人银行经验来看,咨询模式对于需求复杂的成熟的高净值客户是比较有效的。而我国目前的私人银行客户主要来自传统型的客户群,属于首代创富者,他们更喜欢参与到投资与理财中来,因此,我国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必须要从产品推荐模式向咨询模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咨询模式。也有学者提出了加强与

29、其他机构合作所形成的服务模式。中国银行江苏分行银行部课题组(2010)通过对中外私人银行发展模式的分析比较指出,由于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大多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得来的,他们很重视资产的收益性,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强,投资风格也较为激进,但同时也缺少专业的金融投资知识,需要专业认识的建议,因此认为高质量的专业咨询可以推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全方位的财富规划为特征的咨询驱动服务模式,逐步打造以财富增值为和兴、以财富保护和财富传承为支柱的完整的私人银行“管家式”服务价值链是我国私人银行未来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陆文彬(2011)指出我国私人银行未来的服务模式的发展阶段可

30、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环境尚不成熟的背景下,以服务差异化为突破口,做实客户基础的同时加大对私人银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力度。第二阶段是即提供顾问差异化的服务,这也是国内财富管理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2.3 我国私人银行的组织形式曹彤(2011)指出,我国的私人银行组织形式分为事业部制模式和地域式管理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劣势。事业部制模式私人银行相当于总行下设立的一个独立子公司,要独立制定发展战略、独立核算的部门,而地域式管理模式是将私人银行部门隶属于零售业务部门下,该模式在初期会展现出良好的业务发展势头,但我国私人银行应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该银行的规模、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在同业竞争者中

31、所处的地位等,不是哪种模式一定好。作者在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设立依附于商业银行母体分行级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才是我国私人银行健康发展的最佳组织模式选择。庞红、周笑(2011)指出我国私人银行目前大多属于商业银行型,大部分银行采用大零售模式,少数银行尝试采用过渡性的准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大零售模式的有点体现在私人银行业务的起步阶段,可以利用零售部门的资源和平台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但发展潜力有限,不具备可持续性。而事业部制模式在业务经营、人员管理上更独立,更利于垂直管理,结合我国的情况,能够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梅非奇(2011)也认为,私人银行无论是采取事业部制还是嵌入大零售发展模式的业务模式,无

32、论是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从业机构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和管理构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发展之路。陆文彬(2011)指出现我国很多私人银行采用零售银行下面的二级部制,因为对于初创阶段的私人银行来说,需要借助零售业务的平台来实现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的固有弊端是内部利益的冲突,具体表现为服务效率及专业水平的低下。因此,作者认为,从长远来看,事业部制是决定私人银行能够做大的重要因素。中资银行如果不能成功完成向事业部制的改革,私人银行等新兴业务将大大受制约,业务很难成长。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私人银行还处于初步阶段,一开始就实行事业部制模式不利

33、于我国私人银行的开展,因此,他们认为可以采取一定的过渡性手段。焦量(2011)认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采取的总分支行管理架构,我国私人银行在组织架构上也应采取单独核算、单独考核业绩的事业部制管理架构。并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国际同业经验,慢慢走向成熟,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公司法人资格的私人银行,对立开展相关业务。作者并提出,现在我国私人银行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向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转变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改革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过渡性的准事业部制式在形式上,私人银行在商业银行总行和分行可作为一个计划单列的部门存在,接受所在地行属地化管理,但在业务经营上,各地私人银行部应由私人银行总部直接进行

34、指导和管理。2.4 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目前,全球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手续费型模式和管理费型模式。李兴智,王延明(2010)曾对该两种模式在文化背景、客户特征、产品供给、收费方式、经营策略、经营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财富初创期的富裕客户而言,客户对财富的快速增值有强烈的需求,这时手续费模式是相对较为合适的业务模式,但当财富积累到一定成对后,客户对财富的需求变为保值与转移,而此时,管理费模式是能帮客户达到稳定的资产管理目的。除了手续费模式和管理费模式外,刘思敏,陈爱华(2011)将中资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即产品销售模式作为第三种盈利模式,他们通过比较分析中外私人

35、银行盈利模式得出现阶段适合我国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以金融产品销售为基准,对客户进行细分,最大程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从此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咨询为主、资产投资管理为辅的模式。2.5我国私人银行发展过程存在的障碍禺玉红、黄湘雄(2004)从宏观上国家分业经营的制度限制到微观上商业银行自身认识不足来分析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障碍,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发展对策,如做好基础工作,设立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培养人才,拓展产品等。孙建波(2008)将阻碍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因素主要归结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内部因素中,作者提到了私人银行自身的组织模式滞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不丰富等是阻碍私

36、人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徐飞(2010)针对2010年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总裁离职这一现象指出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不清晰,与零售银行业务之间的纠结不清,这不仅是促使高管频频离职的原因之一,也是桎梏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难题之一。吴佳奇(2011)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私人银行发展慢的原因,其中之一提到了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指出我国私人银行发展模式不明,私人银行应归在零售业务部下,还是与其平行,或是独立于商业银行之外还有待探索。陈莲(2011)指出现阶段我国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处于领先位置,其他的银行与其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的瓶颈表现为: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不明确,国际市场私人银行业务的事业

37、部机制在国内存在"水土不服"。2.6 基于SWOT框架的分析近年来诸多文献对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基于SWOT 框架,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予以分项论述。谭军利用BCG 矩阵和SWOT 战略方法分析了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环境,提出现阶段我国发展私人银行的战略可以采取大力发展明星业务,即成长性好且市场占有率高的业务。费伦苏(2008)指出,优势(strength)在于拥有在本土市场上长期培育的大量优质客户关系,熟悉本土市场,且已有的机构布局与网点资源将会降低其获得顶级客户的成本。辛俊杰(2008)将劣

38、势(weakness)归纳为:投资品种单一、人才匮乏、严格的外汇管制及有效的营销体系。康承东(2008)指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业务发展模式相对模糊;分业经营以及严格的外汇管制所带来的业务限制;缺乏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及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他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一是转变经营发展理念;二是要有明确的市场发展战略;三要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四要注重业务和产品的研发;五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李伟军(2009)指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外部制度环境缺失;缺乏品牌效应;产品与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内部共享机制没有真正理顺;专业人才匿乏;面

39、临复杂风险。针对上述不足,他也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一要完善外部制度环境;二要培育品牌优势;三要挖掘服务内涵;四要理顺内部制度;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六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陶勇(2009)认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在于:即富裕阶层的不断扩大为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由于央行控制信贷规模投放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中国银行业许多传统业务的发展趋缓,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薛和生、杨佩丽(2007)所归纳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威胁(threat),不仅包括其他文献也曾提及的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构成的竞争、公众金融服务观念的缺乏和分业监管的限制,还包括灰色资金的风险。该文献认为,中国处在转轨时期,腐败、走私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大量黑钱,非常希望借助私人银行的网络渠道流向国外。私人银行可能被利用,成为非法资金外逃的帮凶,而遭到政府监管机构的打击。三、小结在过去的几年,私人银行这一新兴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财富总体规模来看,中国社会财富积累速度不断加快,高净值人群重量迅猛增长,个人财富的集中化趋势日益加剧。从市场方面来看,中国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渠道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已日益加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进程加快,客户结构与业务结构十年间发生巨大变化商业银行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