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酒泉市疾控中心鼠疫病人的发现、报告与转运鼠疫病人的发现、报告与转运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4、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5、甘肃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类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是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是责任报告人。 这里的法定报告人也是责任报告人,具有明确的法定责任,不履行要承担相应地法律效果。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各级
2、卫生行政部门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5、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 保证鼠疫疫情信息报告的准确和通保证鼠疫疫情信息报告的准确和通畅,畅,是及时、有效、科学处置鼠疫疫情的关是及时、有效、科学处置鼠疫疫情的关键键之一。之一。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应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在判定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时限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还须将鼠疫病人的隔离、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转归以及死亡等动态信息适时进行网络直报。基本原则: 鼠疫患者或密切接触
3、者原则上应就地就近隔离治疗,但在以下条件下可以转运。1、根据首诊负责制的要求,没有资质诊疗的首诊医疗机构。2、不具备相应救治条件和能力的。3、未列为指导治疗的医疗机构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需要将病人集中治疗的。1 1、专用、专用2 2、密闭性好、密闭性好3 3、患者有负压装备、患者有负压装备4 4、车辆配有专业消毒防护人员、车辆配有专业消毒防护人员5 5、任务结束后严格消毒、任务结束后严格消毒鼠疫处理中的个人防护鼠疫处理中的个人防护(一)口罩 口罩仅可以保护部分面部免受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喷溅物的污染N95 使用者在使用前需试戴、测试 正确佩戴和卸下外科口罩示意图正
4、确佩戴和卸下外科口罩示意图 一般在使用时可同时佩戴面罩,以组合使用的方法保护整个面部, 单独使用不能对工作人员提供呼吸保护。 16层以上纱布口罩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也可和一次性口罩配合使用。正确佩戴正确佩戴N95N95口罩口罩 使用要点:使用要点:1. 1. 佩戴时选择合适和合格的防毒面佩戴时选择合适和合格的防毒面具具2. 2. 遮盖住鼻子、口和下颚遮盖住鼻子、口和下颚3. 3. 用橡皮筋(松紧带)固定在头部用橡皮筋(松紧带)固定在头部4. 4. 调整在合适的面部位置并加以检调整在合适的面部位置并加以检验验5. 5. 吸气时防毒面具应该有塌陷状吸气时防毒面具应该有塌陷状6. 6. 呼气时在面具周
5、围不应该漏气呼气时在面具周围不应该漏气卸下口罩时: 首先提起面具下方橡皮筋(松紧带)越过头部,然后提起面具上方橡皮筋(松紧带)使面具脱离面部,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防毒面具使用完毕后应先消毒再丢弃手部防护装备手套- 在接触感染性物质 (血液、体液、分泌液、渗出液、以及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使用合适的手套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污染物溅出或生物污染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害- 手套应按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适、灵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要求,并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套选择、使用前及使用后的配戴及摘除等培训。 规范的使用手套方法的几个要点:1.手套的选择:生物安全
6、实验室一般使用乳胶橡胶或聚腈类或聚氯乙烯手套用于对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和生物危害物质的防护 2.手套的检查:在使用手套前应该检查手套是否退色、穿孔(漏损)或有裂缝。可以通过充气试验,检查手套的质量 3.手套的使用:1) 一般情况下,佩戴一副手套即可(BSL-1实验室),2) 若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感染性物质时(BSL-2和BSL-3实验室)应该佩戴两副手套。 3)在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污染,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并脱下后丢弃在生物安全柜中的高压灭菌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实验。4)戴好手套后应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服袖口 4.4.手套的清洗和更换:手套的清洗和更换:1) 一次性手手套
7、不可再次使用。用后立即高压灭菌消毒然后丢弃。2)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3) 在完成感染性物质实验,离开生物安全柜之前,应该脱去外层手套丢入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灭菌袋中(戴二层手套)。然后换戴干净的外层手套,以避免污染门把手、电灯开关、电话等(BSL-2和BSL-3实验室)。-在撕破、损坏或手套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套。乳胶手套 聚氯乙烯手套聚脂手套 5.避免手套“触摸污染” 1)戴手套的手避免触摸鼻子、面部和避免触摸或调整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眼镜等)2)避免触摸不必要的物体表面如灯开关、门或捏手等3)如果手套撕破应该脱去,在换戴新手套前应清洗手部4)注意尽量不去触摸工作台面和其他物品戴手套注意
8、要点:1)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2)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 工作完备后先用消毒液泡手消毒 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并进行消毒处理。洗手根据(GB 19489-2004)要求:1.应该安装洗手装置,该装置可以是脚控或红外控制的洗手池,或者配置一个酒精擦手器。 2.洗手是一种减少有害物质暴露的有效措施,要经常洗手。
9、a)在处理活体病原材料或动物等生物危害物质后, b)在脱去手套之后和离开实验室之前, c)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发生手部可见的污染时, d)在继续脱卸其他个人防护设备之前。 洗手:一般用肥皂和水、使用酒精擦手消毒洗手液+护肤霜防护服(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以及正压防护服)1.在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该穿防护服2.清洁的防护服应放置在专用存放处3.污染的防护服应放置在有标志的防漏消毒袋中4.每隔适当的时间应更换防护服以确保清洁 5.当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后应立即更换6.离开实验室区域之前应脱去防护服实验服 连体防护 隔离衣 实验服(BSL-1 实验室) -前面应该能完全扣住隔离衣和连体衣(BS
10、L-2和BSL-3实验室) -比实验服将更适合于在微生物实验室以及生物安全柜中的操作工作。当有可能发生危险物质(血液或培养液等化学或生物危害物质喷溅)到工作人员身上时,应该在实验服或隔离衣外面再穿上塑料高颈保护的围裙。禁止在实验室中穿短袖衬衫、短裤或短裙当实验室中存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因子的情况下,穿合适的鞋子和鞋套或靴套。可以防止实验人员足部(鞋袜)避免受到 损伤。BSL-2和BSL-3实验室要坚持穿鞋套或靴套、长腰或中腰胶靴。BSL-3和BSL-4实验室要求使用专用鞋。禁止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穿凉鞋、拖鞋、露趾和机织物鞋面的鞋。-建议使用皮制或合成的不渗液体的鞋类以及防水、防滑的一次性或橡
11、胶靴子部位和区域:污染、清洁一般情况下的脱卸顺序:1.外层手套2.面罩/或护目镜3.隔离衣4.口罩、防护面具、防护帽5.鞋套6.内层手套所有个人防护装备不得带离实验室!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戴帽子-戴口罩-穿内防护服-穿外防护服-戴手套-穿胶鞋或套鞋套-戴防护眼镜。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全身喷雾消毒-消毒液泡手-摘下防护镜-脱外防护服-脱胶鞋或鞋套-脱内防护服-摘口罩-摘帽子-消毒液泡手-摘手套-规范洗手-使用皮肤消毒剂对手部、面部暴露部位擦拭消毒。 所脱下的防护物品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消毒桶内。鼠疫患者诊疗场所与器械的消毒灭鼠疫患者诊疗场所与器械的消毒灭菌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12、防治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32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 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消毒。例如,传染病病人住院、转移或死亡后,对病人住所进行的消毒;医院内传染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消毒。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传染病有:鼠疫、鼠疫、霍乱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病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痢疾毒性痢疾、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炭疽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炭疽等。
13、等。 随时消毒随时消毒 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称为随时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病病室在病人住院期间每天进行的消毒及住有传染病病人的家庭随时进行的消毒措施,即为这种类型的消毒。34 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传染病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主要是指发生传染病的居民区、传染病病房和传染病病家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35 卫生处理卫生处理 指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措施以及隔离、留验、就地检验等医学措施。 床单位消毒床单位消毒 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 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3
14、6 消毒消毒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既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死、灭活或去除外环境中如水中、食物、生活用品、医疗用品上的所有微生物的过程。 37 高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孢子、亲水病毒、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 常用的有戊二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环氧乙烷、含氯类消毒剂等。38 中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微生物。 常用的有醇类,含碘类,酚类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只能杀灭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真菌。 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洁尔灭、洗
15、必泰等。39 消毒剂种类:消毒剂种类: 选择含氯类、过氧化物类、含溴类和醛类等消毒剂。 40 含氯类常见剂型含氯类常见剂型: 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过氧化物类过氧化物类: 常用剂型过氧乙酸,属高效消毒剂、市售浓度为16-20%。 含溴类含溴类: 常用剂型二溴海因或有效卤素。42 醛类消毒
16、剂剂型醛类消毒剂剂型: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 醇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 75%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 季铵盐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 煤酚皂煤酚皂( (酚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 煤酚皂溶液又称来苏儿 是三种甲酚异构体为主的煤焦油。44 1 1、紫外线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方法: 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地面1.8-2.2米。其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
17、0,相对湿度低于80%。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当温度和湿度超过界定值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对纸张、纺织品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2 2、气溶胶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消毒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去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46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腺鼠疫可用含有效氯5 000 m g/l_含氯消毒液或 0. 5过氧乙酸,按 300 mL/m2药量对病人居室内进行喷雾消毒;肺鼠疫可用上述消毒药物浓度及剂量,对小隔离圈内房屋全面进行喷雾
18、消毒后,对室内空气用 3 g/m 3过氧乙酸(相当于20过氧乙酸 15 m l)熏蒸消毒2 小时。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用对喷雾器 可发生雾粒直径范 围在 50um以下,其中其中雾粒直径小20um粒 子 占 90%以上 ,喷雾 流100mL/min以上的喷雾器 。 3 3、熏蒸消毒:、熏蒸消毒: 用消毒剂气体(如环氧乙烷)对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对医疗器械、衣物、书籍、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畏湿怕热和怕腐蚀物品、器具实施消毒与灭菌。甲醛熏蒸消毒不适用于包装物品及精密仪器等怕腐蚀物品的消毒。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加热熏蒸法 :在温度18 ,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 ,用量为25mL/
19、m350mL/m3的甲醛 ,加热熏蒸12h24h ;在温度18 ,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 ,用量为12.5mL/m325mL/m3的甲醛 ,加热熏蒸 12h24h。化学熏蒸法 :在温度18 ,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40mL/m3的 甲醛与30g/m3的高锰酸钾混合,熏12h24。 49 对污染的一般耐热耐湿物品,如被罩、食具、茶具、玩具等可煮沸、蒸汽或压力蒸汽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 500 mg/l,-5 000 m g/I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1 h- 2 h;对那些怕热或怕湿的物品,如棉絮、棉衣裤、皮张、毛制品等可选用过氧乙酸 3 g/m“熏蒸消毒 2 h(药物熏蒸消毒或灭菌必须在密闭条件下进
20、行);对污染的精密器具,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50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有效氯20 000 m g/L 消毒液,按粪、药比例1 :2 浸泡消毒2 h 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可用含有效氯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 : 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 h。51 患者用后的餐、饮具用 80左右热水清洗 2 m in- 5 m in,或用含有效氯 500 m g/I、的溶液浸泡30 m in:严重污染者应煮沸消毒30 m in 或在1 000 m g/L 有效氯溶液中浸泡 30 m in 以上。52 对污染的含水分高的食物,应加热消毒后废弃:对污染的干燥食物或粮食,可将明
21、显污染部分取出消毒弃去,余者可通过蒸、煮、炒或太阳曝晒等消毒。污染的垃圾、生活废物,猫、狗等窝垫草等应焚烧杀灭病原体。53 因患鼠疫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当地疾控机构负责指导消毒处理,首先用0.5过氧乙酸液或 5 000 m 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棉花堵塞口、耳、鼻、肛门、阴道等自然孔穴,再用上述消毒液喷洒全尸,然后再用浸泡过上述消毒液的被单或其他布单严密包裹尸体后,必须立即就近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或民族地区,可选择远离居民点 500 m 以外,远离饮用水源 50 m 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2 m 以下深埋,坑底及尸体周围垫撒 3 cm - 5 cm 漂白粉。54 方法:方法:擦拭、浸泡、喷洒 用量:用量: 含氯消毒剂,500mg/L-1g/L有效氯,作用1小时,100mL/m2 -300mL/m2 过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80000-13:2025 EN/FR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3: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食堂委托服务合同
- 消防工程安装外包合同
- 汽车租赁三方合同书
- 商铺长期租赁合同
- 重庆工程总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律法规
- 业务人员聘用合同
- 技术咨询劳务合同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口腔临床医学概论(口腔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中主题班会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课件-高一下学期开学第一课班会
- 2024年12月2025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开招聘辅助执法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非综合简要介绍》课件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百分数(二)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援助派驻服务协议4篇
-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全册(人教版)
-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课件
- 2024年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实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