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_第1页
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_第2页
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_第3页
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_第4页
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民事法律行为理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 特征: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3. 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需要几个方面的意思表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否存在对待的给付 3.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需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之间的依存关系 5.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于意思之

2、外是否还必须交付实物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 必须具有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三要素。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因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而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形式要件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概念 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来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根据。 2.特点 (1)将来发生的事实 (2)不确定的事实 (3)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 (4)合

3、法的事实 (5)不与行为内容相矛盾 3.条件的分类 (1)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 (2)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 (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解除的根据。 一、代理(agency)的基本理论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代理是指代理人(agent)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principal)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特征: . 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 . 代理人必须在授权范围之内进行代理活动 . 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要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 代理的活动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

4、行为 . 代理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二)代理的种类 1.根据代理权产生的原因的不同 ) 委托代理(意定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的意思表示而设定的代理。 )法定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代理权的代理。 )指定代理 是指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其他有关单位的指定所进行的代理活动。 2.根据代理人代理权的来源为标准 )本代理(原代理) 指代理权直接由代理人本人授予,或法律的规定以及有关机关的指定的代理。 )复代理(再代理或转委托) 是指代理人将代理权的一部分或全部再转授给他人,由第三人代理被代理人进行民事活动的代理。被转授代理权的人称复代理人。(一)代理权的行使 1.行使代

5、理权的要求 不得越权; 亲自代理; 勤勉和谨慎代理; 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 禁止滥用代理权。 (二)滥用代理权 1)构成滥用代理权应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代理人要有代理权 (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3)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 2)滥用代理权的主要类型()自己代理()双方代理() 恶意串通的代理 (三)代理权的终止 . 委托代理的终止 1)代理期届满或代理事务业已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了委托或代理人辞却委托; 3)代理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 4)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 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的终止 1)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了民事行为能力;

6、2)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 无权代理是指不具有代理权的当事人所实施的代理行为。(一)狭义无权代理 1)概念与构成要件 是指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也没有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而以本人的名义所进行的代理。 狭义的无权代理的原因: 行为人自始没有代理权; 行为人超越代理权; 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2)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 被代理人的追认权和拒绝权 所谓追认,是指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事后予以承认的单方法律行为。 有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 因追认而自始有效。 对某一无

7、权代理行为追认应当是概括的。 3)无权代理中的催告权与撤销权 催告权 无权代理行为的相对人,在本人尚未对无权代理行为作出追认之前,可以依其自己的意志请求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是否追认的问题,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 撤销权 无权代理行为的相对人,可以在本人尚未对无权代理行为作出追认之前,依其自己的意志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撤销原来已经作出的意思表示。 (二)表见代理 1)表见代理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是指行为人无代理权,但交易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无权代理。 2)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 无权代理人须以本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 行为人无代理权; 须有使相对人信其有代理权的的事实或理由; 须相对人为

8、善意且无过失。 3)表见代理的效力问题 表见代理对本人产生有权代理的效力; 本人的抗辩权即丧失; 相对人就享有了选择权 ,按狭义无权代理或表见代理。 一、仲裁 1.概念 是指仲裁机构根据纠纷当事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 力的裁决的解决纠纷的活动。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主体在经济管理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权益争议。 2.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的解决纠纷原则 3)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 4)一裁终局原则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起诉。 例外例

9、外: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起诉。 3.适用范围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 4.仲裁协议 内容: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指双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争议范围,即双方当事人将何种性质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一)诉讼的基本理论 1.概念 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纠纷当事人的请求,运用审判权确认争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 2.诉讼管辖 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经济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管辖管辖法定管辖法定管辖裁定管辖裁定管辖级别

10、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管辖权的转移一般地域一般地域管辖管辖特殊地域特殊地域管辖管辖专属管辖专属管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级别管辖级别管辖同一级别不同区域的法院同一级别不同区域的法院地域管辖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11、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一般地域管辖 原则:“原告就被告”,即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规定: 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对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对正在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又称特别地域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当事人所在地或者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

12、灭的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的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等 专属管辖,是指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法律强制规定只能由特定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

13、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诉讼时效 1概念:是指权利人不在法定的期间内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2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 债务人可以拒绝履行债务 法院对债务人即不再使用强制履行的办法 受领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3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 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分类 普通诉讼时效 凡是在民事基本法中统一规定的,适用于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该期间为2年。 特殊诉讼时效: 是指法律特别规定的适用于特定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 如民法

14、通则136条规定的,其期间为1年的诉讼时效:一是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二是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而未声明的;三是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四是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 例: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8年2月10日,乙告之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8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A.自2008年2月10日至2009年2月10日 B.自2008年8月2日至2009年8月2日 C.自2008年2月10日至2010年2月10日 D.自2

15、008年8月2日至2010年8月2日 4)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及延长 (1)诉讼时效中止 概念: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事由消除以后,继续计算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的制度。 中止的条件 必须存在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A不可抗力 B其他障碍 法定事由须存在于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在最后6个月前发生,但在最后6个月开始时仍然继续存在,则应自最后6个月开始时中止,直到该障碍消除。 例:2008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8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

16、的时间为20天。根据相关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08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5日 B.自2008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25日 C.自2008年5月5日至2010年5月5日 D.自2008年5月5日至2010年5月25日 (2) 诉讼时效的中断 概念: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的过程中,因发生了法定事由,而致使业已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再重新计算。 中断的条件 必须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A起诉 B请求 C承认 法定的中断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 中断时效期间的法定事由应发生在所涉及的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承受人之间。 例:2008年4月10日公民甲因煤气灶爆炸受伤住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