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技术_第1页
金针菇栽培技术_第2页
金针菇栽培技术_第3页
金针菇栽培技术_第4页
金针菇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金针菇种植技术金针菇汁的制作技术选择无病害、无霉变、根蒂无杂质的金针菇放入铝锅中,加热至90100,煮沸15分钟。将金针菇加一倍的水,用机器打成水浆,用离心机在1400转/分下进行分离,用80目铜筛过滤后取滤汁备用。将金针菇滤液加水5倍稀释,再加入5%10%的苹果汁和过滤好的糖浆,使饮料的含糖量达10%左右,按糖酸4045:1的比例,加入柠檬酸,将混合滤液过80目铜筛精滤。将滤液加温至100,经3分钟灭菌后将滤液装入已消毒的玻璃内封盖冷却,即成为一种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的保健饮料。金针菇栽培中技术难点及预防措施1、袋料面出现白色絮状气生菌丝原因:菌袋含水量偏低,保湿发菌阶段空气温度不足。搔菌

2、后,催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通风不足,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间。措施:调整培养基含水量。增加保湿发菌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膜。做好催蕾阶段室内保温与通风工作。2、“搔菌”3天后,不见料面料恢复原因:催蕾室小环境的空气过于流通,菌袋料面覆盖物未盖严。措施:集中处理,用冷开水连续2天内轻喷2-3次,使料面湿润,喷水10分钟后再覆盖,保持覆盖物与料面之间有较高的相对湿度。3、菌袋料面呈黑色潮湿状原因:直接将生水喷洒于料面。薄膜水时间覆盖料面,引起膜上冷凝水回滴,导致菌丝萎缩,料面变黑。措施:用灭过菌的小刀挖去发黑部分培养料,重新保湿发菌。4、菇蕾变色枯死原因:在诱

3、导出菇阶段所分泌的小水珠未能及时风干,使菇蕾原基被分泌的水珠淹没,窒息而死。措施:待料面出现细小水珠时,逐渐加大室内通风,使室内的小水珠风干,水珠颜色呈淡黄色,清亮为正常,若呈茶褐色或混浊时,视为已被细菌感染。5、原基密密麻麻,有效菇稀稀拉拉原因:主要是金针菇发育不同步所致,因为抑制开伞,片面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过早地将菌袋翻折下的塑料薄膜拉起,或过早进行套袋,使大部分菇蕾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窒息。措施: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栽培环境,采取不同通风量的办法来解决。在抑制阶段要加大室内通风,让长得高的菇蕾发白。春夏秋冬,雨天要加大室内空气循环量,相对湿度保持80-85,宜采用竖直往复式升降扇,确

4、保栽培架每一层空气均能充分流动。6、出现菌盖相连,菇柄扁平的“连体菇”原因:菇房内换气不充分,以及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培养基过干、菌种老化等原因均会导致“连体菇”的产生。措施:以简易二氧化碳测定仪监测基房内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二氧化碳的含量;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光强应低于200Lx,每日受光2小时,分数次进行。7、菇蕾粗细不一原因:幼蕾抑制失败。措施:在催蕾过程中要经常疏蕾,将特别粗壮的菇蕾拔弃。8、“水菇”原因: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用竖直往复或升降风扇或180°转头电风扇吹,强制对流。调整好进排气量的比例,补进的新鲜空气应预冷排湿。采收前两天要

5、加大空气对流量。9、菇蕾发育过程易开伞原因:菌袋质量。若菌丝稀拉,装料不紧,即使出菇,也易开伞。栽培管理过程中温度、湿度、氧气、光照不协调。措施:菌袋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空气循环,防止发菌阶段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同时检查培养料含水量是否低于50或高于70,并检查菌袋灭菌是否彻底,三级种是否受到隐性污染。后两种可将三级种和未接种的栽培袋在无菌条件下回接入PDA培养基内,观察是否出现污染。10、杂菌污染原因:菇房周围及栽培场地、栽培架等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措施:101菇房要认真消毒。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福尔马林熏蒸,即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福尔马林与5克高锰酸钾混合熏蒸,密闭4小时,能达到消毒目的

6、。二是用硫酸铜溶液喷洒,将硫酸铜配成5的溶液。对菇房内外,栽培床架等物要全面喷洒。102菇架的消毒。如果菇架是用松木做的,易发生绿色木毒,要用硫酸铜溶液消毒。为了预防曲毒,青毒等杂菌,要用高效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稀释浓度为100倍,静止1-3小时,取其上清液全面喷洒即可。103消除污染物。对被杂菌污染的瓶、袋要及时拿出室外或远离栽培处。否则杂菌孢子会扩散到整个菇房或场地。104化学防治。一旦菌害发生,可采取在水中加入漂白粉、土霉素等,将病原菌消除。不可在菇体上喷洒对人体有害的农药。白金针菇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白色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6-8。据

7、此,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句栽培出菇。2、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对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一般直径2-3毫米的占20%,1-2毫米的占40%。1毫米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米糠中含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要用。木屑与米糠的容积比例为3:1,每立方米混合料加水350公斤左右,培养料含水量63%。培养料要搅拌均匀,使之充分湿

8、润。3、装瓶灭菌:用800毫升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480克。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小时)就会发酵。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维持4小时;高压灭菌,料内温度达120持续70分钟。灭菌结束,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5-20,及时接种。4、接种:一般是在无菌室中进行,菌种与培养料之比为1:50,菌种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5、菌丝体培养:将接好种的菌瓶及时转

9、入培养室,温度应控制住18-20,空气湿度在60%-70%,一般2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动。每天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20-25天后,金针菇菌丝即可长满菌。6、搔菌:所谓搔菌就是用搔机(或手工)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通过搔菌可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生。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搔菌丝生长正常的瓶子,再搔菌丝生长较差的。若有明显污染以不搔为佳。搔菌方法有平搔、刮搔和气搔几种。平搔不伤及料面,只把老菌扒掉,此法出菇早、朵数多;刮搔把老菌种和5毫米的表层料(适合锯末)一起成块状刮掉,因伤及菌丝,出菇晚,朵数减少,一般不用;气搔是利用高压气流把老菌种吹掉,此种方法最简便。7、催蕾:搔菌后应及时进行催蕾处理。此

10、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2-13,给予足够低温刺激,促使原基形成。但在头3天内,还应保持90%-95%的空气相对湿度,以使菌丝恢复生长。此后由于呼吸转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在菌丝恢复生长后应逐步加大通风,同时要防止料面干燥,用增湿器进行增湿。催蕾时每平方米叠放240个瓶子。约7天左右,便可看到鱼籽般的菇蕾,12天左右便可看到子实体雏形,催蕾结束。8、均育和抑制:均育是抑制处理的过渡阶段,室温应控制在8左右,空气湿度85%-90%,空气环境力求接近自然状态,以促菇蕾在低温环境中分化分枝。当菇芽长至1厘米时,转入抑制阶段,将温度调至4-6,空气湿度85%-90%,二氧化碳浓度0.10%以下,同时给予

11、吹风和光照(每天2-3小时),促使金针菇菌柄长度整齐一致、组织紧密、额色乳白。抑制主要是用微风对准子实体吹拂。每平方米放置150瓶。在低温和冷风吹拂下,虽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很整齐、强壮,坚挺。待子实体长出瓶口3厘米,即可套上筒,转入生育室。金针菇一次性收菇的方法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其技术要点是:1、按照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25、多菌灵0.55的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为1:1.30,拌匀后装入广口瓶(袋)。2、栽培料填装要松紧适

12、度,避免后期周身出菇。3、瓶(袋)装好后,将口塞好,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若加压力锅,应在1.50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持续90分钟。4、高温(高压)消毒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袋)内,然后放入培养室中。5、在2226的室温下进行菌丝培养,严禁低温拖长培养期,以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而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6、菌丝长满后搬入菇场进行出菇培养,之后,开瓶(袋)进行搔菌刺激出菇。7、菌蕾形成后必须搞好再生管理,以促进菇蕾密度增高,然后进行套袋、盖报纸,促使瓶(袋)内形成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小气候。8、当菇长至45厘米时,

13、应进行水分管理,同时90,温度应保持在814,并用草帘或黑塑料布在培养场地罩光,其光线强度以正常视力能模糊看清5号汉字为宜。9、当菇长至1520厘米时,即可采收。金针菇保鲜的实用技术低温贮藏法(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内,1-3低温冷藏。可保鲜13天左右。2、化学保鲜法采用对人畜安全,无毒的化学物质用于浸泡或喷洒在金针菇表面,以达到延长金针菇

14、新鲜的目的。可用于金针菇保鲜的化学物质有:焦亚硫酸钠、氯化纳、稀盐酸、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保鲜剂、抗坏血酸及比久等。(1)焦亚硫酸钠喷洒保鲜:用0.02%焦亚硫酸钠溶液漂洗金针菇以除去泥沙碎屑,再用0.05%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护色,捞出沥干后分装塑料袋中可保鲜数天。(2)氯化纳(即食盐)、氯化钙液保鲜:0.2%食盐液加0.1%氯化钙制成混合浸泡液,将刚采收整理好的金针菇浸泡上述混合液中,要求菇体浸入液面以下30分钟,捞出沥干分装塑料袋中,可保鲜数天。金针菇保健酒生产的技术金针菇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利用金针菇加工保健酒,符合现代食品发展趋势。1、原料清洗:选用无病虫

15、害的新鲜金针菇,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备用。2、破碎:将洗净的金针菇用锤式破碎机破碎,从采菇到加工以不超过18小时为宜。3、压榨:将破碎的金针菇用连续压榨机榨汁,并向榨汁中按每100公斤加1215克二氧化硫。4、静置澄清:每升液汁加0.10.15克果胶酶,充分混匀后静置24小时,以利澄清。5、调整成分:将澄清汁液用虹吸法进行分离,上清液泵入不锈钢发酵罐中,汁液不得超过罐容积的4/5。取样分析,根据要求用白砂糖调整糖度至2223波美度。6、前发酵:向发酵罐中接入510%的人工酵母或活性干酵母,充分搅拌或用泵循环混匀。经35天即可出罐转入后发酵。7、后发酵:将前发酵液转入密闭式罐中后发酵,发酵液占罐

16、容积的90%,温度控制在1618,约经30天发酵结束。取样检验分析酒度、残糖等理化指标。8、贮藏管理:后发酵结束后810天,皮渣、酵母、泥沙等杂质沉积于罐底,应及时将其与原酒分开,进行第一次开放式倒罐,补加二氧化硫至150200mg/L,用精制食用酒精调整酒度至1213度,在原酒表面加一层酒精封顶。当年1112月进行第二次开放式倒罐。次年34月用密闭式进行第三次倒罐。此时酒液澄清透明,可在酒液面加一层精制酒封顶,进行长期贮存陈酿。9、配制:根据产品质量标准,精确计算出原酒、白砂糖、酒精、柠檬酸、异Vc纳等用量,依次加入配酒罐中,充分搅拌混匀。取样分析化验,符合标准后进行过滤。10、过滤:采用棉

17、饼过滤机过滤,棉饼要洗净灭菌压制厚薄一致,以免影响过滤效果。11、树脂交换:用强酸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酒液离子交换。操作时要稳定流速和控制好交换倍数,保证交换效果,提高酒液物理稳定性。每次离子交换完毕,要用清水将酒液顶出,后用清水清洗树脂,待树脂层疏松分布均匀,再用10%的食盐水溶液使其再生。12、杀菌:用薄板式换热器进行巴氏杀菌,温度控制在6872,保温15分钟。稳定流速,连续进行。13、封装:对杀菌后的酒液进行灌装、封口、贴标、装箱。成品入库贮存或上市。产品质量标准:色泽呈禾秆黄色,香气具有金针菇的特殊清香和纯正的酒香,滋味酸甜适口,风味独特;酒度710度,糖度1012度,总酸56g

18、/L,总二氧化硫200mg/L以下,铁5.5mg/L,干浸出物16g/L;细菌总数少于50个/毫升,大肠杆菌群每100毫升少于3个,致病菌不得检出。无公害金针菇优质栽培技术金针菇可袋栽、瓶栽和床栽,但大多采取袋栽,因为袋栽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适宜农户操作。袋栽金针菇怎样做到无公害栽培呢?1、合理安排生产季节金针菇耐冷怕热,属低温结实性菇类。菌丝的生长适温为334C,子实体的生长适温是520C,一般可在910月制栽培种,11月中旬就可以出菇。如果考虑到要在消费量较大的元旦、春节期间上市,栽培时间可以适当向后推迟。2、及早做准备栽培料以棉籽壳为好,秸秆或木屑也可以。除主料外,还要有麸皮、米糠或

19、玉米粉等辅料,此外,也需要碳酸钙或石膏粉和糖。一般主料为80左右,辅料为15左右,石膏粉或碳酸钙1,糖1。主料可先用水预湿,糖可以溶于水中一起加入主料中,第二天再将辅料加入一起拌匀。金针菇适合偏酸性培养基,一般不需要加石灰或石灰水。常用的金针菇栽培菌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淡黄至金黄色的金针菇,如杂交19等;一类是白色金针菇,如白金5号、6号等。黄色金针菇适宜温度范围广、适应性强、出菇快、产量高。白色金针菇出菇速度慢、抗病性也不如黄色金针菇,且不适宜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和季节栽培。另外,还要做好菇房、灭菌锅以及栽培袋和杀虫、灭菌药械等的准备工作。3、灭菌及接种培养料袋可选用长3540厘米、宽1417厘

20、米的乙烯或丙烯袋。每袋装料400500克,袋口和四周要压紧,袋的上部留18厘米左右的空间,以便日后金针菇拉长生长。装好料后再扎紧上头,竖放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10小时后出锅接种,接种室要注意消毒,采用开放式接种时尤其要做到无杂菌接种。4、及时采收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78天吃料蔓延,经4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长满菌丝的菌袋既可移人栽培室,也可排放地下或排放于网架上。将袋口打开即可出菇。袋口拉开后水分易蒸发,要注意保湿。当金针菇长到15厘米高、菇盖未开时即可采收。每潮菇采后要注意搔菌催菇。反季节培育金针菇 收益高2倍金针菇一般只能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若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金针菇在5

21、-11月上市。弥补了高温期市场上金针菇的空白,取得比常规栽培高出2倍的生产效益。1、季节与菌种。反季节栽培可2-4月播种,4-7月出菇,或于8-9月播种,9-11月出菇。经筛选有两个当家良种:一是金高1号,宜春夏播种。二是CoB18,适合早秋播种。2、配料与装袋。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35%、木屑(或其他农作物秸秆、皮、壳、渣)40%,麸皮(或米糠)18%,玉米粉2%、糖1%、复合肥2%,碳酸钙2%。料拌匀后调含水量60%-65%,pH值6.5-7.5之间,装入17厘米×38厘米×0.04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折角袋中,料高15厘米左右(折干料每袋300克)压紧后在

22、料的中间扎一个深10厘米的孔,然后封好口。3、灭菌与接种。采用常压灭菌,100蒸气中保持12小时,灭菌后的料袋趁热搬进无菌室,散放让其冷却,这样料袋由于骤冷而紧缩,栽培中就不会出现侧壁长菇现象。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接种按无菌操作进行,并随即复原封口。4、菌丝体培养。接种后的料袋置清洁、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培养。门窗白天要避光,夜间打开通风。培养袋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遇持续高温应采取泼洒凉水等降温措施。春季空气相对湿度大,应在室内放木炭、石灰等吸潮。一般经20-25天培养,菌丝可发满袋。5、出菇期管理。出菇房应设上下对流窗,门窗均装上80目纱。将发好菌的菌袋搬进出菇房,置

23、于用水泼湿的地上,袋与袋之间留一定间隙,每5行留一条通道,做好降温、增湿工作。白天封闭门窗,晚上打一通风窗,促使温度下降。菇房的墙上可挂上草帘,向草帘喷水,这样既能增湿,又能隔热降低温度。6、病虫害防治。菇房要经常使用3%的漂白粉液,或0.2%土霉素,或0.2%3B消毒剂进行消毒,并喷敌杀死,杀灭菊酯、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杀虫剂。在子实体形成后,可喷植物生长抑制剂B9,这样可提高金针菇抗高温、抗病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金针菇家庭瓶的栽技术备料。棉子壳、稻草粉、农作物秸秆粉、木屑等均可作培养料。推荐配方:棉子壳78、米糠或麸皮20、食糖1、石膏粉1。培养料含水量60。2、装料最。好选用广口瓶

24、栽培。装料后将瓶口用牛皮纸和塑料薄膜封严,常压下灭菌处理。3、管理。接种后,放在22-25温度下培养,可在室内利用床架摆放栽培瓶,经25天-32天菌丝体就能长满全瓶。然后降温至10-14,继续培养10天左右,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蕾。此时,要去掉瓶盖,放在室内或将菇房窗户用黑布遮挡。瓶要直放,每天喷水1次-2次,维持空气相对湿度86-91。当子实体长出瓶外时,用牛皮纸卷成高8厘米-10厘米的喇叭形纸筒,上面开有直径1厘米的小孔4个-6个,将纸筒套住瓶口。当子实体长至12厘米-16厘米时即可以采收。采收时将菇体连根拔起。一般可采收2批-3批,每瓶可收鲜菇200克左右。4、加工。低温保鲜法。在温度为3-5、空气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可保鲜7天-9天。晒干法。将鲜菇置烈日下曝晒。为加快干燥速度,可先将鲜菇放在开水中烫3分钟-5分钟后再晒干,然后用塑料袋包装保存。烘干法。在烘箱或烤房中把金针菇烘干。此种方法能使金针菇保存30天左右。金针菇:新法栽培的效益高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的金针菇常规栽培法,虽然一年可收茬菇,但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达,每次生育期长达天,一年只能循环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而根据金针菇生长特点配制一次性培养料的栽培新技术,不但生物转化率高达,栽培周期缩短天,而且金针菇株数增多、菇柄增高,提高经济效益左右。其技术要点如下:自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