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之间接性_第1页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之间接性_第2页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之间接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一一间接性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文学艺术审美的间接性。文学艺术审美的间接性是指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 所感知的文学意象不具 有直接性,必须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才能间接地被接受。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是这样的“两弯 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 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那林黛玉的长相是怎样的呢?(选取不同版本的黛玉的图片)也许这儿提供的图片没有一个与你心目中的林黛玉相合的。为什么会产生这 种情况呢,原因就是文学审美的间接性。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传情达意的

2、媒介是语言。语言不是自然符号,它是 间接的人工符号。自然符号是指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如声音、色彩、形状等, 它是一种具象符号。以自然符号为表达媒介的艺术形式有美术、雕塑、音乐、影 视等。由于自然符号比较直观,因此,这些艺术形式一般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而文学语言是人工符号,它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加之语言的能指(音-形)与所指(概念)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红”对应的概念可以是红颜色,也 可以是热烈、激情、浪漫、喜庆。在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中,“红”代表拿破仑军队的红色服装,代表通过军队获得升迁的途径举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时间很晚了,孩子还不肯睡觉,家长问孩子“你 知道现在几点了”,这

3、时家长其实并不需要孩子回答具体的时间,他的真正意思 是时间已很晚,孩子应该睡觉了。正因为语言的这些特点,所以,文学艺术的接受就比较间接,需要读者发挥 想象力。美国学者斯坦利费希甚至提出了“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他认为文学 并不是白纸黑字的书本,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意义也并不是可以从作 品里单独抽取出来的一种实体,而是读者对作品文本的认识,并且随着读者认识 的差异而变化不定。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意 思。有时读者的理解可能是作者最初并没有想到的,比如曹禺的名作雷雨,在谈到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时,曹禺说他可以追认“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一开始他并没有显明地意识到要去

4、“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但我们认为如果是 读者基于作品的文本作出合理的联想与想象,那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些作家的创作风格更增加了这种审美的间接性。比如曹雪芹的著作红楼 梦在这部伟大的小说中一些人物的语言常常是话中有话,请看第红楼梦 四十四回写王熙凤做寿,看荆钗记。荆钗记说的是王十朋和钱玉莲悲欢离 合的故事。看戏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话说众人看演荆钗记,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 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 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 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宝玉回头要热酒敬凤姐儿

5、。通过小说的第四十三回,我们知道,贾宝玉为祭奠金钏,谎称北静王爷的一 个爱妾死了,要去吊唁,让茗烟陪着,出城七八里地,到水仙庵去偷偷祭奠了金 钏一番方才回来。贾宝玉私自外出,很是闹腾了一番,贾府上上下下以贾母为首 的,就如玉钏所说“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 。因此黛玉这番话,明里是批评戏里的王十朋迂腐,其实是在暗中讥讽贾宝玉 的迂腐,祭奠金钏,心到意到,何必要大老远的跑出去呢?害得大家担心。不同作家的作品所呈现的间接性是不一致的。 如同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 通俗易懂,李商隐的诗就情致深蕴、迷离费解。这和作家的采用的表达方法是直 接相关的。白居易和李商隐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作流传至今,依然有十分广泛的爱好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凭借间接性的深浅来对一个文学作品 作艺术价值高低的判断,但一部能给读者更多空间去思考的作品, 应当可以引起 社会更多更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比如我国的红楼梦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 特,从它们诞生之日起,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研读与探讨就从未停止过。围绕红楼梦还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的学问“红学”。正因为文学作品审美有间接性,所以就需要读者深入阅读文本,全面掌握作 品,尤其要抓住作品的细节,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作品。此外,还需要读者反复 阅读,有时甚至需要间隔很长的时间, 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