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考研热现象分析史文浩(温州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摘要:针对当前考研热这一现状,建立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 的考研热现象分析。通 过前期的因素之间关系分析,利用 ISM 方法,建立了二元关系。在二元关系的基础上,得 到了可达矩阵。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级位划分缩减处理,得到骨架矩阵。最后,根据 骨架矩阵绘制得到递阶有向图。 得到了影响考研的基本原因、 中层原因和深层原因, 并为抑 制考验过热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关键词:考研热 解释结构模型 可达矩阵 骨架矩阵 递阶有向图一.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普及,特别是自 1999年的高校扩招开
2、始后,考研已成为不少大学生、已就业者的重要发展途径。考研不仅 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 新世纪以来, 每 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致上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在高校里, 参加考研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 人数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表 12000-2009年报考研究生人数及录取比例考硕年份 报名人数 (万 报考人数增长率 录取人 (万 考录比例 200039.222.90%8.54.6:1 20014617.30%11.054.2:1 200262.435.70%19.53.2:1 200379.728.00%272.9:1 200494.518.30%332.9:1
3、 2005117.224.00%32.4943.6:1 2006127.128.40%40.283.2:1 2007128.20.80%36.43.5:1 2008120 393.0:1 2009124.63.80%47.53.3:1从自身角度看, 考研影响到大学生自我的发展前途, 从国家的角度分析, 考研影响到我 国的人才结构, 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的竞争力。 影响考研的因素很多, 本文通过解释结构模 型(ISM 的方法,力图通过系统的分析,找到影响考研的根本因素,帮助更多人了解考研 的决策要素,深入理解考研的必要性,避免盲目的考研。二. ISM 基本思想及工作原理ISM 技术是美国 J.N.
4、 沃菲尔德教授于 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德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基本的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 向图、 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 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 最后用文字加以解 释说明, 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该技术由于不需要高 深的数学知识、 模糊直观而且有启发性、 可吸收各种有关人员参加的特点, 因而广泛适用于 处理和认识各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问题。 1三.考研热现象影响因素的 ISM 分析1提出问题,明确分析目标最近几天, 正值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的日期。 在大学校园里, 不少应届毕业生在激 烈的讨
5、论考研的必要性。网络上、报刊杂志上针对“考研热”这一话题也在发表新闻评论。 鉴于该问题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 我们组建了一个分析小组, 大量的收罗相关资料, 借 用一些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得出影响考研的因素,通过对因素的 ISM 分析, 整理出几个根本因素 。2考研热现象影响因素影响考研的因素林林总总,通过对文献 2-6, 9的研究分析报告总结,我们认为,主要 以下十种影响要素:(S 2用工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科技和教育的不断进步,企事业单 位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各级政府提出企业转 型的方针, 要把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转变成拥有
6、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型企业, 对人才的需 求更是强烈。当前,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在经历这一时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仅以上海 市金融业为例。 2009年 9月 17日举行的 “ 六十年来的中国金融变迁 ” 研讨会上专家会上透露 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数不足 20万,而当今世界最大金融中心的伦敦 和纽约,金融从业人员要占到就业人口的 11.5%,香港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 14%。专家们提 出,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 目前中资银行在人才这个 “ 第一资源 ” 方面都尚未做好准备 。 上海即将进入国际金融中心的时代,但目前人才紧缺,金融从业人员总数不足 20万,远低 于国际金融中
7、心金融从业人数量。由此,人才短缺的现状可见一斑。另一方面, 一些单位对人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高校, 职称评定看学历的事情已成 为不争的事实。 一些企业和单位介绍自己时, 也往往以博士和硕士的数量来说明其人才队伍 的优秀。(S 3本科生就业压力大。本科生社会经历少,实践能力缺乏,在人才市场上往往遭到 拒绝;另一方面,应届本科生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往届未就业人数的积累,导致人才市场 上众人竞聘一个岗位的事情屡屡发生。以华中教育重镇武汉为例, 2008年,武汉各大高校专科、本科、研究生毕业生总数达 到 28万,高于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本科生为 93449人,较上年略微 增加
8、50余人的情况下, 统计在册的就业人数为 63102人, 较上年减少 6125人, 就业率下降 了 6.59个百分点, 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显示 2008年武汉市本 科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67.53%,较 2007年低了 6个多百分点,创下 2000年以来该市大学生 就业率最低值。而伴随低就业率的是 21.54%的达历史最高的考研率。除就业难度大之外, 本科生待遇低也导致就业压力大。文献 4的调查表明, 出于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大学生比例占到 52.9%之多, 超出其他 因素所占比例的总和,该因素对“考研热”的影响程度可见一斑。(S4 为高学历,高文凭。一方面是出于国人历
9、来的学历情节,文献 4的调查显示, 8.9%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理由是“学历情节”。另一方面,是出于改变出身的想法。许多考生就 是直接奔着报考的学校的名气去的,只有这样才能通过 “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校“出身”。7这些年来,考研大军呈现“孔雀东南飞”的趋势:研究生报名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 等一线城市的一线高校。 考生们往往不愿意报考偏远地区的院校, 更不愿意毕业之后在那里 发展。(S 5 对专业的热爱, 学术研究兴趣浓。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 很多考生热爱所学专业 , 对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希望通 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加深自己的对专业的
10、认识, 深刻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同 时希望参加学术研究,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建树。(S 6改变专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很多大学生认识到,考研具有改变个人命运的 功能。 部分文史类和长线专业学生, 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理论性强而实用性差, 所学知识转化 为生产力所需时间太长, 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因此, 希望借助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改 变自己所学专业, 从而为将来参与社会提高竞争力。 还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 希 望通过考研究生重新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3还有一些考生基于就业单位对专业素养要求 与本科阶段形成的专业素养存在一定差距的角度, 希望通过将继续深造, 来提升自己的专
11、业 素养。(S 7挑战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实现理想。不少同学胸怀抱负,希望在青年时期就崭 露头角,在专业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实现自身价值,就选择了考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S 8 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我国研究生教 育在过去 20余年间向国家输送近 16万名博士和 120万名硕士,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了大 批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国家继续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这体现在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的扩大。 由表一可看出, 2000年 , 全国招收研究生 6.5万人 ; 2005年 , 全国招收研究生 32.49万人; 200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 44.8万人;短短 8年
12、 间 , 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就扩大了将近 6倍,平均每年扩大 27%之多。也体现在研究生待遇不 断提高,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在 2008年“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 2008年年会”上, 浙江大学有关负责人在年会上介绍说, 实行培养机制改革以来, 该校全体导师的资助力度已 从 2003年的每年 1500万元增加到 2007年的 3000多万元。从 2008级开始,在 100%的非 在职博士生全额免除培养费的基础上, 10%的博士生每年能享受 2500元津贴; 15%的博士 生每月能享受 1750元的津贴。我国的研究生经费的投入相比以前,增幅提高不少。(S 9留恋“象牙塔”,回归校园。不少同学有进
13、入职场前的的焦虑,依恋校园里单纯 而又简单的生活, 以致于不想进入社会。 也有一些已经工作的厌倦了职场的繁琐, 渴望简单 而宁静的校园生活,希望通过考研重新走进校园。(S 10出于父母、师长、同学的影响。中国的家长往往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 切心理, 对子女的学历要求高, 认为一旦考取研究生, 孩子就前途无量, 自己的面子也有光 。 根据文献 8的调查显示,家长在子女文化程度上期望在大学以上高学历的高达 53%,其中 出国留学 20%,博士后 12%,博士 12%,硕士 9%。大三大四了,一些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 整天忙着学习,准备研究生考试,反观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压力,也就跟着风气走。觉
14、得 别人考,我也考,自己不落后就是了。(S 11 过度教育的影响。 自 1999年的高校扩招后, 我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地上涨 , 应届毕业生持续增加。过度教育的想象日益凸显。过度教育造成了“知识失业”。 “知识失 业”在我国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失业和考研人数剧增。另一方面过度教育导致的一个极端结果是教育投资的 “逆向选择”行为。 在人才市场上 , 雇主在选择雇员时, 倾向于选择教育程度较高的雇员, 而不是按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进行 选择。 雇员在了解了雇主的这种预期之后, 为了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 在接 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会以较高的教育程度作为自己的最优选择。 9当本科生不再
15、是天之骄子,毕业不再一劳永逸,本科学历也不再“吃香”时,反观“研究生”称号则成了重要的区别优劣的头衔,不少人就选择考研。3. 设定二元关系,形成初步意识模型在进行要素的汇总的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小组研讨,并结合文献 2-10的研究分析, 通过两两比较, 直观的给定了各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 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格图。 依次在 每行的右端标上了各要素的代号。 (S1代表“考研热”这一现状。 表 2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在上图中, V 表示方格中的行(或者上位要素直接的影响到列(或者下位要素, A 则表示列直接的影响到行。加括号表示通过逻辑推断,要素之间存在着各次的二元关系。4. 建立邻接矩阵,得到可达
16、矩阵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反应二元关系的可 达矩阵,如图 1:SS S S S S S S S S S 1110987654321SS S S S S S S S S S 11109876543211100000110101000000001001000000010001000000100001000001010001000010100101000100000001001000001001010101010111100000000001图 1可达矩阵 M(A A A(A (AA (AA (A A S 1(VV(V (V V S 2A VS 3AVS 4VS
17、5S 6S 7S 8S 9(AS 10S 115. 处理可达矩阵,得到骨架矩阵 1进行极为划分区域内进行级位划分的目的是确定区域内各要素所处的层次地位。 基本做法是:找出整 个系统要素集合的最高级要素 (只到达其他要素而不受其他要素影响的要素集合 后, 将他 们去掉,再求剩余要素的集合的最高级要素最高级要素集合,再去掉。以此类推,直到确定 出最低级的要素集合。 对本系统进行极为划分, 得到的的结果是(P =L 1, L 2, L 3, L 4, L 5=S 1、 S 7、 S 9、 S 10、 S 4、 S 8、 S 6、 S 3、 S 5、 S 11、 S 2。对可达矩阵进行重新的排列,行(
18、列的序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与级位划分所得结 果的要素的序号相同。从图 3可得到新的可达矩阵,见图 2:SS S S S S S S S S S 2115361098741SS S S S 2115361098741S S S S S S 1011111110101000111001001011100000111000011000011000110010101111图 2可达矩阵 R3缩约检出可达矩阵,建立骨架矩阵骨架矩阵,即为可达矩阵的最小实现多级递阶结构矩阵。在这里,主要有如下几个必要步骤:第一步,检查层次中是否有强连接要素(相互影响的要素 ,如有,则以其中某一 个作为代表即可。在本系统中,
19、不存在强连接要素。第二步,去掉矩阵中要素间的越级二元 关系 (间接影响的要素之间有越级二元关系 。 第三步, 去掉矩阵中的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 即减去单位矩阵。对于图 2的可达矩阵经简化处理后,得到的骨架矩阵如图 3。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考研热现象分析 S S S S S S S S S S S 1 4 7 8 9 10 6 3 5 11 2 S S S S S S S S S S S 1 4 7 8 9 10 6 3 5 11 2 0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20、0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图 2 骨架矩阵 R 6. 绘制多级梯阶结构模型,解释模型 根据骨架矩阵,绘制出多级递阶有向图,建立起影响考研的因素的系统要素的递阶模 型。 首先根据极为划分所得结果分区域从上到下逐级排列系统构成的要素。 然后按照骨架矩 阵显示的二元关系,在极间用有向弧连接成有向图。对本系统绘出的有向图如下: 第一级 S1 第二级 S7 S9 S10 S4 S8 第三级 S6 第四级 S3 第五级 S5 S11 S2 图 3 递阶结构模型图 第 6 页 共 8 页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考研热现象分析 由上图,
21、我们可以看出,考研热系统是一个五级的递阶结构系统。位于最顶端的是第一 级 S1(考研热这一现状) 。直接影响考研的因素有二级因本科生就业压力大素 S4(为高学 历,高文凭) 、S7(挑战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S8 (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 、S10(出 于父母、师长、同学的影响) 、S9(留恋“象牙塔”,回归校园) 。在二级因素里, S4、S7、 S8、S10 又被三、四、五级因素 S6(改变专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S3(本科生就业压 力 大 ) S5(对专业的热爱,学术研究兴趣浓) 、 、S11(过度教育的影响) 、S2(用工单位对 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 。从中,还可看出,深层
22、因素应该是 S5、S11 和 S2。客观的来 看,这也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表明模型是符合客观性的。 四、结论及参考建议 1结论 通过以上梯阶有向图和说明后,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 影响考研的根本因素主要分为如 下三类: 第一类,政策性因素,即 S11。 事 实 上 , “考研热”这一名词是在上世纪末高校扩招开 始之后才开始见诸报端。 在高校软硬件设施增速跟不上本科生的增速的情况下, 一方面会导 致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会使得人才市场上本科毕业生的 人数急剧增加,超过市场的需求量,在市场择优录取的原则下,必然会是本科生就业待遇等 不如研究生。 第二类,社会性因素,即
23、 S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 求在不断提高。 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倍受青睐。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使得不少人选择读 研。 第三类,个人的因素,即 S5 和 S9。 2. 2.参考建议 鉴于以上的因素,本文认为要使考研不再“持续高烧”,是考验回归理性。应从上述因 素方面对症下药。 1)在政策层面上,各地区各高校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避免过急过快的扩招,保证高等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保证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供需稳定持平。 第一,通过政府行为的宏观调控,确保高等教育适度增长。各高校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主 体,但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处于模糊认识的状态,需要行政上的宏观调控来解决,以
24、此来实 现高等教育的结构、规模与社会经济同步。11 第三,各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客观的“规模观”。片面的追求规模差不多成为绝大多数 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追求规模效应对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来说并无欠妥之处。但是任何 规模都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当前高等教育的过度问题,与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上 限有着直接。此外,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12也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2)在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层面上,应重视本科生教育,继续加大本、专科阶段教育的 投入。 一是,找准学校和专业定位。高校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专”上下功夫,而不是一 味的想升格,扩大研究生点。在专业培养上,则需要进
25、行差异化的培养方案。过多的雷同只 会形成“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格局,造成竞争过于激烈,毕业生深受其害。 一是,严控学风和教风。现在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受各种的影响,滋生出浮躁轻飘的学 风和教风,思考能力下降,研究风气淡薄,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人才培养很难上去。当务 之急,学校必须拿出一系列措施来杜绝浮躁轻飘的学风和教风。 二是,加强培养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本、专科阶段的学习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石,要 第 7 页 共 8 页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考研热现象分析 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交流,改进 教学方法,将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
26、道。 三是,重视本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进一步体现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可否 认的是, 当前本科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本科生的素质达不到用工单位的实际 要求。所以我们的高校在培养阶段应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四是,进行科学的职业引导、职业规划。 五是,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确保“严出”。在不少 高校 里, “窄进宽出”已成 为既定的事实。 这一方面会使学生产生懒惰的心理, 毕业论文做的一般好与做的很好同样是 过,没什么太大的差别,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培养质量降低;另一方面,则造成恶劣的社会 效应,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制度产生质疑,有损高校的社会声誉。 3)在考生层面上, 要清醒的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理性抉择。 首要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牢把握“自己是什么人”、“自己要成为什么人”、 “自己能够成为什么人”、“自己应当怎么做”等问题,真正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苯换热器课程设计前言
- 物流传媒业营销活动总结
- 酒店领班的领导力培养
- 化工工业行业营销策略总结
- 餐具店销售员工工作总结
- 2024年税务师题库2
- 2025届阜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测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制定合同范本(2篇)
- 创新研发保密协议书(2篇)
- 2024年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 2024年度玩具代工生产及销售合同模板(2024版)3篇
-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
- GB/T 31900-2024机织儿童服装
- 2023年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7历期末】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半年浙江金华市永康市选调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工作人员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制造业经济2024年度报告-2024-12-宏观大势
- 小区充电桩安全协议书范本(2篇)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第二讲 七十五载迎盛世 砥砺前行续华章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