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主讲人:訾希坤n鉴赏者必须“在个人主观的喜爱中体现对一定作品的客观评价”(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n特别是对初涉诗词领域的鉴赏者来说,过分强调个人主观喜爱,容易陷入主观片面性;参照批评的客观标准,有利于提高鉴赏水平。偏重于政教作用的鉴赏标准:儒家诗论n在我国古代诗论中,儒家诗论影响力最大。n尚书尧典篇说:“诗言志诗言志”。志,指思想、志向、怀抱。n札记乐记则说:“人心之动,物使之人心之动,物使之然然”。 孔子:兴、观、群、怨兴、观、群、怨n孔子认为,诗有:“兴、观、群、怨兴、观、群、怨”的作用: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2、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n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 n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汉儒解释“诗言志”n从“诗言志”说看,汉代就有了新的解释。 n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n这里“诗言志”的“志”就不仅之思想志向、怀抱,而且还指感情。换句话说,“志”指的是思想感情。诗言情n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n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n白居易说:“大凡人之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
3、于歌诗矣”(白居易集:策林六十九) 诗教n从从“兴观群怨兴观群怨”说看,汉儒强调的是诗歌的教化说看,汉儒强调的是诗歌的教化作用,作用,即“上化下”的作用,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敦教化,移风俗”(毛诗序),按儒家伦理规范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虽然也提到下可“刺”上,但又提出了“主文而谲主文而谲谏谏”(以文辞作委婉的规劝),即要求“温柔敦厚”,不可过激,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义”。 陶治性情”n汉儒的这种诗歌教化观在齐梁时代以“陶治性情”的面目被继承了下来。n钟嵘说“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诗品序)。又说,“(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 八荒
4、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 ”(诗品卷上)n萧统说,陶渊明的诗文可以使“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 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陶渊明集序)。 怨刺怨刺n到了唐代,白居易在继承“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了“怨刺怨刺”的作用,提倡诗歌干预现实,揭露社会弊病,以上达宸聪,补察时缺。 n古代诗论中,长期的奉行偏重于社会政治教育作用的鉴赏标准。即把是否表达出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思想感情,是否对读者具有符合儒家思想要求的教育作用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基本标准。以这种标准指导鉴赏,其结果是:以这种标准指导鉴赏,其结果是:n情况之一是:推祟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作品,排斥与现实政治无关的作品。情况之一是:推祟直接
5、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作品,排斥与现实政治无关的作品。n舂陵行(并序)(唐)元结舂陵行(并序)(唐)元结n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n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6、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贼退示官吏 作者:元结n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7、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n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写道:“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指舂陵行及贼退示官吏)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作者:张元干n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n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白居易以“政教理论”评价杜甫诗歌n“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 数。?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8、。索 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首至于贯串今古至于贯串今古,鼠缕 格律,尽尽工尽善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史、潼关 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 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n北宋理学家程颓认为“诗有美刺,歌颂之以知善恶治乱兴废”(二程遗书卷十一)。他批评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闲言语”,根本没有创作的必要。按此意, 则杜甫许多山水风景之作都是多余的。杜甫曲江二首杜甫曲江二首n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9、。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n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对齐梁诗歌的批评n陈子昂云: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兴寄都绝”。n李白也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之一),批评建安以后诗歌过分追求形式的华丽,而失去了“风”“骚”的好传统。n他们都称赞汉魏风骨,推崇三曹
10、七子的建安诗风。究其原因,也是出了建安诗歇能反映现实而齐梁间诗则正相反,“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巳”(白居易与元九书)n谢眺 “余霞做成绮,澄江静如练如练”,白居易却说:“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与元九书)。n梅尧臣也曾说,“风”“骚”都是有为而作的,“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n胡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n
11、在肯定苏拭豪放词中贬抑婉约的言情词情况之二是:对于不合儒家规范之作,一概加以贬斥n清初钱詠在履园丛话中云: 古人以诗观风化,后人以诗写性情.性情有中正和平,奸恶邪散之不同.诗亦有温柔敦厚,噍杀浮僻之互异.性灵者,即性情也.沿流讨源,要归于正,诗之本教也。如全取性灵,则将以樵歌牧唱,尽为诗人乎? 对屈原评价n班固称赞屈原“弘博丽雅,为辞赋宗。”但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龙池龙池作者:李商隐【唐代】n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n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n罗大经鹤林玉露: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n杨万里诚斋诗话:近世陈克咏
12、李伯时画宁王进史图云:“汗简不知天上事,至尊新纳寿王妃。”是得谓为微、为晦、为婉、为不污秽乎?唯李义山云:“侍宴归来宫漏永,薛王沈醉寿王醒。”可谓微婉显晦,尽而不污矣。对李清照评价n南歌子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天上星河转 李清照李清照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n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
13、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 偏重于美感作用的鉴赏标准n王国维提出了新的诗学观念:境界说。它既是创作论,也是鉴赏论,核心是强调诗词的美感作用。从鉴赏论来说,这是一个偏重美感作用的诗词鉴赏标准。它的提出,新人耳目,很快被传播运用,在传播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人们概称之为“意境说”。王国维“境界说”及理论发展历程n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所以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n周易系辞:“然则圣人之象,
14、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n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 n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以老庄解易,进一步阐释了意、象、言三者的相互关系,在庄子的“得意忘言”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得意忘象”说,强调为“得意”而不可执着于“言”、“象”。n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否定了语言文字有表达佛理的可能性,主张“信手拈来,皆成妙谛”。n六朝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逐
15、渐演化出系统文学理论的转折时期,也是意境理论发展由哲学、美学思想基础向文学艺术理论转化的时期。n陆机文赋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论述艺术构思的过程。他在文赋的小序中曾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意不称物、文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不逮意”。 n刘勰隐秀篇中对“隐”和“秀”含义的分析特别是关于“文外重旨文外重旨”和“义生文外义生文外”的论述,正是后来有关意境美学特征论述(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论和司空图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论)的滥觞。可以说,刘勰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滋味”说n钟嵘诗品序总结前代的诗歌创作的经验,提出并强调诗歌要有“滋味”说:“使味之者无使味之者无极极, 闻之者
16、动心闻之者动心, 是诗之至也。是诗之至也。”n“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唐宋意境理论的成熟时期 n唐代意境论的先声是殷璠的“兴象”说,兴象表现出了盛唐诗人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人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兴象”正是建筑在盛唐诗歌创作的大量实践经验之上的。“兴象”指的是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之主体比较隐蔽的客观形象,然而他又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情趣,启发人们的想象。“兴象”在内涵上已经接近意境的美学涵义了。n王昌龄第一次提出了“意境意境”一词,今本诗格中云:“诗有三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三曰意境
17、。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司空图“韵味”说n 晚唐的司空图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 n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辨于味而后可言诗也”,言诗应该“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严羽“兴趣”说n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
18、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n主张诗要吟咏性情,一唱三叹,“言有尽而意无穷”,主张作者的情志要溶化在作品所描写的景象之中,做到无迹可寻。n宋代关于意境理论的论述贡献最大的是苏轼,在他看来意境本质,所谓“境与意会”,要求艺术作品有“得之于象外”之美。在具体论述中,他不同意俗本改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为“望”南山,认为这一字之改,乃“神气索然”,意境全无。n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以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意采菊,无意望山,适举见之,顾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境与意会顾可喜也”n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引东坡语:“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明
19、清意境理论的发展完善期 n王士祯“神韵说”强调“意为境会”,要做到气顺意畅,神思与外境契合无间;要做到“琢磨之极,妙亦自然”方臻佳境。 王国维“境界”说n王国维强调:“词以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n“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n“何谓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任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人间词话)n“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
20、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孤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无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我之境n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n“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无我之境n柳宗元的江雪:n“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n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n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和风举。n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21、。”以意境为标准鉴赏诗词需注意如下情况n情况之一是:强调真实,推祟真情。情况之一是:强调真实,推祟真情。n 例一,王国维赏识北宋词家欧阳修,认为他的词与他的诗相比,“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n他多次批评欧阳修的佳句,如欧词玉楼春中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等。又称赞他的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n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空床难独守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
22、长苦辛。”可为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人间词话) 情况之二是:不重题材,而重技巧。n王国维认为:“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接受传统启示,建立新的鉴赏标准n一是看诗词作品有没有意境可供欣赏。一是看诗词作品有没有意境可供欣赏。n这主要是对抒情诗词而亩,对一些短篇叙事作品也适用。对有意境的作品看其是否意与境混溶统一统一,抑或以意胜、或以境胜并且加以具体的体验。n是看作品中的景与情是否具有真与善的品格。n真,即真实,不虚假,这是意境的生命。作假的情景是没有生命力的,“千古文章,传真不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传伪”(袁枚)但“真”并不等于自然主义,它必须是经过提炼加土的艺术的真实n“善”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统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外科学总论(含手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艺术职业学院《经济应用数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16食品安全课件
- 河南省六市2025届高三下第二次测试(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兰州大学《器官系统模块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即兴伴奏编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数学试题统练(5)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2024-2025学年小升初易错点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外科患者疼痛护理与管理
-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专题培训
-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
- 2024年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航空业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100道及答案
- 厦门象屿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 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原卷版)
- 2024年广州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5个参考立意看“相处之道”(附范文及解析)
- DL∕T 5342-2018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