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详细笔记_第1页
北大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详细笔记_第2页
北大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详细笔记_第3页
北大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详细笔记_第4页
北大考研-中国当代文学详细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 学科特色:时期短;人物多;分布散;脉络淡 考试类型:名词解释:大多数都是某流派某社团、某个作家、某部作品、作品里某个人物形象。例子:简单:莫言普通:共名、新写实小说、闻捷较难:梁三老汉(见柳青创业史人物分析 )极难:盘峰论争1999年4月16日到4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院等4家文学机构组织的“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在北京郊区的平谷县盘峰宾馆召开。在这次诗歌研讨会上,持不同美学立场的诗人之间,爆发了一场尖锐的论战,整 个论战从会前到会后,持续了约

2、三四年之久,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围绕这场研讨会的诗人论战后来被中国诗歌界命名为“盘峰论争”。重与又学史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了一个由陈思和、王晓明主持的“重写文学史”的专栏,以有别 于传统教科书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作品和文 学现象,提出了某些质疑性的探询和多元化的阐释,涉及丁玲、柳青、赵树理、享叼、川、何 其芳等作家的创作倾向,青春之歌、管锥编,另h车、杜理论,左翼文艺运动中宗派, 现代派文学,胡风文艺思想批判,姚文元的浮沉兴衰等文学现象。论述:当代文学比较喜欢考具体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以及具体人物性格特点。

3、现代文学一方面也是考具体作家作品,另一方面还喜欢考脉络。(当代文学更加自由,没有太明确的脉络)艺术特色一般从人物形象一一语言特色一一结构三个方面来谈(举例一一论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例子:简单: 论述家中觉慧的性格特点普通:结合作品论述“伤痕文学”的思想局限。较难:子夜与上海的早晨的比较子夜作者矛盾,小说以1930 年 5 、 6 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上海的早晨 作者是周而复, 主要讲述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整个过程。人物比较:代表人物的异同点时代背景比较:两部作品的时代分析,承接关系等艺术

4、特色比较:影响力(进步性与局限性)比较:论述炉中煤的艺术特色(考得很细,你要不知道它是郭沫若女神里的一篇,基本上就凉了( 炉中煤用受压于地下的、乌黑低贱的 “黑奴 ” 煤的形象来表现劳苦者的爱国之情,十分新颖而恰当。 ) )极难: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冯至诗歌的存在主义思想。(深入复习总结才能回答出来)发展脉络:第一阶段1949-1978 年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 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49.7.2-7.19" 第一次文代会" 的召开, 使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 (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 " , &qu

5、ot;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 并且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 讲话 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 在当时, 当身带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以后, 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 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制约下, 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 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表现为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建国初期的三次批判文艺运动:1、1951.31951.8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19541955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3、 1955 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6 年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了两股文学思潮1 .

6、 干预生活2 .写人性,写爱情文艺政策调整时期的三次文学会议新侨会议广州会议大连会议(邵荃麟提出了中间人物论)中间人物论 :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60 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 “中间人物 ”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 “写中间人物 ”的见解。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这些看法自然是正确的,但在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该见解被断章取义地理解为以 “中间人物 ”反对 “英雄人物 ” ,被江青等人列入 “黑八论 ”并遭到严重批判。 )第二阶段1978

7、 年-1989 年文学的真正"复苏 "来说,是以 1978 年 8 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 1979 年 1 0 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辞,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 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 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 1980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 "

8、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总方针 .1984年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作出了 "创作自由 "的许诺 .8 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地恢复了活力.第三阶段90 年代 新世纪90 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识分子在" 共名 "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 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 ,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 .新文学的传统在90 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 .9

9、0 年代的文学具有的 " 无名 "特征 :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 .其次是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其三,由于时代 "共名 "的消失,使一批面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作实验得以实现.个人立场的文学叙事,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写作方式,一批被称为 "新生代 "的青年作家和女性作家应运而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从本世纪初开始,又出现了 中国自由作家 ,中国自由文学等概念, 将中国当代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 史无前例的高度, 使得中国当代文

10、学更加无序, 更加模糊和个人情绪化,一个真正的对于文学的自我回归的年代正在出现。流派一一代表作家一一作品社会主义初期巴金( 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等小说,1982年曾获 国际但丁文学奖丁玲( 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 莎菲女士 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臧克家( 1905-2004)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历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本诗集是烙 印,其主要作品有诗老马。讽刺诗集宝贝

11、儿、小说集挂红等。艾青( 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 中国左翼美术联盟”, 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大堰河,其长诗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是他的 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写了在浪尖上 光明的赞歌等。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 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因 为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作品的深度、广度、力度上还没有人能超越他们。孙犁(1913-2002 )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平安县人。 荷花淀派创始人,其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结集白 洋淀纪事。他

12、的小说充满诗情有 诗体小说”之称。白洋淀纪事集中表现了冀中白洋淀人民的抗日斗争,其中创作于1945年的荷花淀,描写了在白洋淀的一个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里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水生回去跟他们家里的妇女讲明。妇女们惦念丈夫,探望丈夫未果,在返程划船的途中,见证了丈夫们在荷花淀里巧妙歼敌的过程。后来妇女们也学会了射击,配合子弟兵作战。 作品评价:作品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英勇、 乐观的革命精神,展示着一种特定的 人 情美”。艺术表现上别开生面、诗意盎然,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体现了 孙犁小说的鲜明特色,开创了抗日文学 诗意小说”的新境界。受荷花淀创作

13、风格的影响, 文坛曾产生新中国第一个文学派流 流一荷花淀派。艺术特色:荷花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 不只描绘出了一副副美丽的风景画,而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荷花淀就是这样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说,有人评价它是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语言富有特色:朴素、清新、柔美,像蓝天上的明月,如山涧里的清泉。所以,阅读荷花淀之后,感觉就像三伏天喝 了一瓶冰饮,又像躺在芳草地上听了一首轻音乐。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 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14、工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人物特色1 .特点鲜明的绰号(小腿疼,吃不饱,常有理,糊涂涂)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形象 的概括。2 .通过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性格。3 .善于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写人。4 .利用道具来塑造人物。语言特色:群众语言的运用,语言风格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与艺术化相结合,口语和书面语统一,朴 素自然,有幽默感。结构: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1 .故事完整,头尾齐全。评书小说式的传统手法,讲究情节结构的故事性和连贯性。2 .情节上大故事套小故事,增强了作品的波兰,组成一幅众生百态图。3 .经常采用卖关子的手法。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

15、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 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解放了的中国彩色影片摄制工作,再次荣 获斯大林文学奖。另有长篇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 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柳青的创业史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代表作,可登农村文学作品的经典殿堂。暴风骤雨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主人公是郭全海,他带领农民继续赵玉林等人的未竟事业, 进行锄奸反特和对地主杜善人的斗争,最后巩固了胜利果实,并带头参加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小说描绘出土地改革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画卷,把中国农村冲破几千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

16、化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 破封建罗网,朝着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柳青( 19161978),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创作的长篇小说 创业史成为反映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O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 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 情感的转变。是中国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的代表作,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具有思想的 深刻性”和矛盾冲突的 尖锐性创业史的人物塑造三大能人:郭世富(农民中的自发走资派),姚世杰(反动富农),郭振山(党内走资派)梁生宝:理想农村新人,踏实肯

17、干公道热情的基层干部典型。有英雄化理想化的特点:1献身精神,2无私品格。梁三老汉:老一代农民的典型,狭隘落后保守的小生产者。同时又又普通农民勤劳,善良, 朴实的品质。内心充满矛盾,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杨沫(1914-1995)现代女作家。1914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阴县。1950年出版描写抗日的中篇苇塘纪事。1958年出版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建国以来第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成长的长篇小说) 是她的代表作, 1972 年起,写成长篇小说东方欲晓 周而复(1914- ) 1914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旌德县。他的代表作:报告文学诺尔曼 白求恩片断 、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和 上海的早晨 。十七年诗歌

18、 (政治抒情诗)两大代表诗人郭小川 ( 1919-1976 ) 现代诗人。 河北丰宁县人。 抗战时期他开始写诗, 主要作品有诗集 平原老人 甘蔗林 青纱帐 投入火热的斗争以及长诗将军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诗选。郭小川诗歌的特点:1. 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2. 闪耀着哲理的火花3. 诗歌形式多样贺敬之( 1924- )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 1942 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 放声歌唱 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有名的诗篇。 (和郭小川齐名,都是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人物) 十七年散文三大家杨朔 ( 1913-1968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

19、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 ,他的散文荔枝蜜 茶花赋 海市 香山红叶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杨朔散文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杨朔式的“ 诗体散文 ” 。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以诗为文 ”的艺术主张,这在散文写作上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散文的语言是清新俊逸、雅俗共赏的。他写惯了小说,所以“口语”是其文章的底色;他又精通古典, 擅长外语,因而又不时地糅入一些颇为雅致的书面词语。这样,就形成了他作品可读、耐读的特有语言风格。秦牧 ( 1919-1992 )现代散文家,原名林觉夫,祖籍广东澄海,生于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长河浪花集 、小品文贝壳集 ,以散文体裁写成了文艺论文集艺海

20、拾贝 。秦牧散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总是相辅相成的。 秦牧的散文语言潇洒自然, 清新流畅, 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扩,感情自然流露,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刘白羽 ( 1916.9.28 2005.8.24 ) ,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散文集红玛瑙集 、 海天集 、 秋阳集 、 腊叶集 , 、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 、 政治委员 ,散文长江三日 、 日出等。他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充满革命激情,文笔粗犷、豪放,富于诗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十七年戏剧1958-1962 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郭沫若蔡文姬 武则天田汉关汉卿 (戏中戏结构) 文

21、成公主曹禺胆剑篇特点: 1 为历史人物翻案2 发掘历史精神鼓舞后人/ 总结历史经验警示后人,歌颂历史人物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特征:创造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单一,仇恨是主导情感手抄本小说文革时期, 只有少量书籍允许出版, 但有一批以侦破和反特故事为主的手抄本文学在地下流传。流传最甚的时候,是1974 年、 1975 年。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手抄本有300 多种。其中, 张宝瑞 的作品占到二十多种。他被誉为 “东方007” 。手抄本的出现,实际上是对 “四人帮 ”文化专制的一种叛逆行为。除了阅读所带来的欢愉,它是一种群体劳动, 一种自由的文学创作, 一种精神上突破禁忌的地下探索,

22、而且因为时代的特殊给了传阅人一种特殊的动力张扬第二次握手北岛(赵振开) 波动 (文革时期的潜在写作中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地下文学(诗歌)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 ,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 “ 地下文学” 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牛汉半棵树绿原重读圣经食指相信未来新时期r t- i、, .、一 、/伤痕文学是 20 世纪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 以 “

23、文革” 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1966-1976 年以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伤痕文学”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 的班主任 。反思文学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 “文革 ” 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 “反思小说 ”。特征1 、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 (反思文学从伤痕文学情感的宣泄转到冷静的

24、思考,理性的觉醒)2 、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 (从文革上溯到四清、 大跃进、反右。 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评价)3 、在文学是如何更好地写“人”,表现“人”方面, “反思文学”也比“伤痕文学”向前迈进了一步。 (“伤痕文学”重新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中心地位, “反思文学”进而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 发掘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把作家命运的描写表现出来, 这一切均已标志着作自己对历史与人生的沉思通过作品人物的性格、家们关于“人”的概念的不断深化。 ) 改革文学中国自 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25、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 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 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 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 “改革文学 ” ,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 乔厂长上任记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 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 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 代表作品: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开拓者 、燕赵悲歌、柯云路三千万、新星、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张炜古船 、何士光乡场上

26、、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开拓者家族:新时期作家蒋子龙所创作的以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改革小说的发轫之作) 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映工业战线改革生活的中短篇小说, 主要包括开拓者、 人事厂长、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 拜年 、 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这些作品塑造了一批锐意改革、具有进攻型性格的新人形象,形成了一个开拓者家族系列。先锋小说先锋派小说又称新潮小说,它主要是指80 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所创作的新潮小说, 代表作家有马原、 洪峰、 残雪、 扎西达娃、 苏童、 格非、 北村、孙甘露、余华等。新写实小说即“新现实主义”

27、; “现实主义自然化” 。1989 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作品:刘恒伏羲伏羲 狗日的粮食 ;方方风景 、池莉烦恼人生同时发表于 1987 年;刘震云一地鸡毛等。池莉人生三部曲: 烦恼人生; 不谈爱情 ; 太阳出世特征: 1、冷漠、客观的叙述态度,2 、着重描摹凡俗小人物,3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 ,还原生活本相。寻根文学是指 80 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主张: 1、文学的根在于民族的文化。2、文学之根虽在文化,但却并不等同于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3、对民族文化应该作出新的判断和认识。主要代表作有: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等;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 : 最后一个渔老儿 沙灶遗风等; 韩少功 的“湘楚文化系列” : 爸爸爸女女女等;阿城的“三王” :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王安忆的小鲍庄80 年代诗歌“归来的诗人”也称为“复出”诗人,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 50 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到70 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包括:1 、 50 年代反右派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