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升本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1.gif)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升本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2.gif)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升本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3.gif)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升本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4.gif)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升本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4/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04f5b085-d099-4461-a513-77e7284c8de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 Direction to Preparing for the Examination of Macroeconomics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n主讲主讲: : 谢建国老师E-mail: 目录目录 各章节重点辅导各章节重点辅导 考试形式及题型比例考试形式及题型比例 复习范围复习范围各章节重点辅导各章节重点辅导 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一、宏观经济学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研究的对象对象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总体发展规律的科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一国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
2、决定问题。学。主要研究一国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其基本结论是: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将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资源其基本结论是: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将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而宏观经济学恰恰认为经济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相反,出的充分利用为前提。而宏观经济学恰恰认为经济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相反,出现了资源的闲置。因此,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怎样克服资源的闲置,实现资源现了资源的闲置。因此,宏观
3、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怎样克服资源的闲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产出,研究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产出,研究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减少失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减少失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4、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第一章第一章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一、公共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产品和私人产品 公共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如国防、警察、司法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如国防、警察、司法、经济调节、教育、卫生等。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经济调节、教育、卫生等。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私人私人产品的两个特性:产品的两个特性: (一)这些(一)这些产品具有产品具有“排他性排他性”。就是说,是否能够
5、获得对某种产品的消费,取。就是说,是否能够获得对某种产品的消费,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按一定的价格付款。那些按价付款的人即能获得对该产品的消费,决于消费者是否按一定的价格付款。那些按价付款的人即能获得对该产品的消费,而不按价付款的人就得不到该产品。而不按价付款的人就得不到该产品。 (二)对(二)对某个消费者来说,他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受益过程中具有某个消费者来说,他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受益过程中具有“争夺性争夺性”。就是说,如果某个消费者消费了某一个特定产品,即意味着他人无法消费该特定产就是说,如果某个消费者消费了某一个特定产品,即意味着他人无法消费该特定产品。如某人喝了一瓶啤酒,则他人不能喝到同一瓶啤酒。
6、品。如某人喝了一瓶啤酒,则他人不能喝到同一瓶啤酒。 二、征税二、征税的原则的原则 (一)受益原则(一)受益原则 所谓所谓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谁交税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谁交税。 缺点:不能缺点:不能准确衡量受益的多少准确衡量受益的多少;有些;有些情况不能采取受益原则。情况不能采取受益原则。 (二)负担(二)负担能力能力原则原则 所谓所谓负担能力原则是指根据每个人收入的不同按承受赋税的能力大小来征负担能力原则是指根据每个人收入的不同按承受赋税的能力大小来征税。缺点:对劳动存在一个负激励的效果。税。缺点:对劳动存在一个负激励的效果。 三、税收三、税收的的分类分类 从从税金是否能够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税金
7、是否能够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 从征税从征税的的内容分:内容分:所得税、财产税、财产转移税、消费税和关税等等所得税、财产税、财产转移税、消费税和关税等等 以纳税以纳税者承受赋税的者承受赋税的程度划分:程度划分: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 以征税以征税的的方式不同划分:方式不同划分:从量税、从价从量税、从价税税 一般认为不能够转嫁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一般认为不能够转嫁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第二章第二章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是
8、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领土范围内所有厂商和个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为一年)一国领土范围内所有厂商和个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成总和,简写成GDP。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公民(厂商和个人)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一年)一国公民(厂商和个人)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成总和,简写成GNP。 GNP GNPGD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工资、投资收益、利息支付)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工资、投资收益、
9、利息支付)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工资、投资收益、利息支付)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工资、投资收益、利息支付) 二、中间产品二、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等。一种产品从初级产品加工到提供最终消费要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如原材料等。一种产品从初级产品加工到提供最终消费要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在没有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处于加工过程中的产品统称为中间产品。在没有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处于加工过程中的产品统称为中间产品。 如棉花是初级产品,投入生产过程后得到的棉纱、坯布、色布及裁剪的服装如棉花是初
10、级产品,投入生产过程后得到的棉纱、坯布、色布及裁剪的服装面料等都是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工业生产规模和产品生产周面料等都是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工业生产规模和产品生产周期。工业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生产周期越长,中间产品越多。期。工业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生产周期越长,中间产品越多。 在国民经济投入一产出表中,中间产品由各部门属于生产性消费的劳动对象在国民经济投入一产出表中,中间产品由各部门属于生产性消费的劳动对象构成,某一部门的中间产品等于该部门的总产品扣除其最终产品的余额。它是安构成,某一部门的中间产品等于该部门的总产品扣除其最终产品的余额。它是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和各种产
11、品生产,使各部门间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重要依据。因排国民经济计划和各种产品生产,使各部门间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重要依据。因中间产品占用大量物资和资金,又不能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要,一般要求尽可能中间产品占用大量物资和资金,又不能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要,一般要求尽可能降低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的比重。降低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的比重。 三、三、最终产品与增加价值法最终产品与增加价值法 GDPGDP中所统计的产品或服务,一定是中所统计的产品或服务,一定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即产品或服务在该期内,即产品或服务在该期内的最后出售价。的最后出售价。 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是指最后进入消费的产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最终产品,
12、并不能是指最后进入消费的产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最终产品,并不能从产品本身的形态加以区别。同一种产品可能是最终产品,也可能不是最终产品从产品本身的形态加以区别。同一种产品可能是最终产品,也可能不是最终产品。例如电力公司所提供的电,如果普通家庭居民用于烧饭、取暖、照明等日常生。例如电力公司所提供的电,如果普通家庭居民用于烧饭、取暖、照明等日常生活,则它是最终产品;而如果工厂用电来生产产品,则它又是中间产品。活,则它是最终产品;而如果工厂用电来生产产品,则它又是中间产品。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的可能性,西方经济学家往往采用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的可能性,西方经济学家往往采用“增加价值法增加价值法”来计算来计
13、算。所谓增加价值法,是指把产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中增加的价值加在一起,而不。所谓增加价值法,是指把产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中增加的价值加在一起,而不是将产品在每个生产阶段中的售价加在一起。是将产品在每个生产阶段中的售价加在一起。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三、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产品流动法和支出法产品流动法和支出法 “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就是将一个社会中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就是将一个社会中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总量,按该时期内市场价值计算出总值。总量,按该时期内市场价值计算出总值。缺点:这种直接得出的方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对最缺点:这种直接得出
14、的方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对最终产品加以确定,因而使得对实际资料的收集和统计非常困难。终产品加以确定,因而使得对实际资料的收集和统计非常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便采取较为简便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便采取较为简便的“支出法支出法”,即把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家庭、,即把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家庭、厂商、政府以及进出口部门)在一年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厂商、政府以及进出口部门)在一年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其数值为。出,其数值为。 一个社会中对最终产品的支出单位共有四个部门,即消费者(一个社会中对最终产品的支出单位共有四个部门,即消费者(C)、厂
15、商()、厂商(I)、)、政府(政府(G)和进出口部门()和进出口部门(X、M)(一)消费者(一)消费者(consume,C):):(1)非耐用品。一般是指短期内消耗完的物品)非耐用品。一般是指短期内消耗完的物品(2)耐用品。一般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消费的物品)耐用品。一般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消费的物品(3)服务。)服务。一般来说,只有通过交换的才被计入,没有经过交换的则不能计入一般来说,只有通过交换的才被计入,没有经过交换的则不能计入。但是,并非所有的交换都计入。但是,并非所有的交换都计入。(二)厂商(二)厂商(investerment,I)()住宅建筑投资支出。例如住房、公寓等。()住宅建筑投资支出
16、。例如住房、公寓等。()非住宅建筑投资支出。例如办公室、厂房以及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最()非住宅建筑投资支出。例如办公室、厂房以及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最终购买等。终购买等。()净存货。()净存货。(三)政府(三)政府(government,G)在政府的支出中,转移支付不能被计入中。例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在政府的支出中,转移支付不能被计入中。例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补助金等等。因为这些都不是政府本年度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所作的支付。伍军人补助金等等。因为这些都不是政府本年度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所作的支付。(四)净出口(四)净出口(XM)即出口(即出口(export)和进口()和进口(
17、import)之间的差额。以)之间的差额。以X代表出口,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则代表进口,则净出口为净出口为XM。 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GDP=C+I+G+(X-M)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是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是“收入法收入法”。 所谓收入法就是对经济活动流程图的上半部分进行测量,即从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谓收入法就是对经济活动流程图的上半部分进行测量,即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加以统计。市场加以统计。 收入法的具体统计项目如下:收入法的具体统计项目如下:(一)工资(一)工资(二)净利息(二)净利息(三)租金(三)租金(四)企业间接税(四)企业间接税(五)折旧费(五)折旧费(六)非公司企业
18、收入(六)非公司企业收入(七)利润(七)利润 四、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四、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收入法收入法 纳税前的公司利润。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股息(分给股票持有者的红利)、公纳税前的公司利润。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股息(分给股票持有者的红利)、公司所得税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净储蓄)。司所得税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净储蓄)。 在这项收入中,前项工资、净利息和租金,以及第项非公司企业收入可以视在这项收入中,前项工资、净利息和租金,以及第项非公司企业收入可以视为居民收入。为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可以分为本期用于消费的收入和不用于本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以居民收入可以分为本期用于消费的收入和不用于
19、本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以C表示表示消费,以表示储蓄,则居民收入可以记为消费,以表示储蓄,则居民收入可以记为C+。 第项企业间接税是政府收入,记为。第项企业间接税是政府收入,记为。 第项折旧费是不用于本期消费的企业收入,也可以归入储蓄。第项折旧费是不用于本期消费的企业收入,也可以归入储蓄。 第项利润中的公司所得税是政府收入,记为;公司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收入,记第项利润中的公司所得税是政府收入,记为;公司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收入,记为;股息是居民收入,它将分流为消费为;股息是居民收入,它将分流为消费C和储蓄和储蓄 从收入方面核算,等于居民收入加企业收入加政府收入,也等于消费从收入方面核算,等于居民收入加
20、企业收入加政府收入,也等于消费加储蓄和税收,即加储蓄和税收,即C+五、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五、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凯恩斯认为凯恩斯认为总需求可以等于总供给,但这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总需求可以等于总供给,但这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根据凯恩斯理论,只有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厂商所计划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刚好等根据凯恩斯理论,只有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厂商所计划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刚好等于国民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进出口),才算于国民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进出口),才算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当总需求不等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缺口。当总需求不等于充分
21、就业的总供给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缺口。()通货紧缩的缺口()通货紧缩的缺口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部分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部分AB称为称为“通货紧缩的缺口通货紧缩的缺口”。即表示厂商出现了未计划。即表示厂商出现了未计划(或非情愿)的存货增加,产品卖不出去。而这时厂商便会解雇工人,减少生产,(或非情愿)的存货增加,产品卖不出去。而这时厂商便会解雇工人,减少生产,以求均衡,因此便下降。以求均衡,因此便下降。()通货膨胀的缺口()通货膨胀的缺口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部分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部分AB称为称为“通货膨胀的缺口通货膨胀的缺口”。即表示厂商出现了未计划。即表示厂商出现了未计划(或非情愿)的存货减少,产品供
22、不应求。厂商增加生产,以求均衡,因此(或非情愿)的存货减少,产品供不应求。厂商增加生产,以求均衡,因此便上升。便上升。六、投资理论六、投资理论(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a)(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b)(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c)一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 凯恩斯认为,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认为,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的正数,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在绝对量上也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是递小于的正数,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
23、,消费支出在绝对量上也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是递减的,即减的,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现象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现象。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 (一)(一)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支出的影响。这被称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支出的影响。这被称为消费的为消费的“示范作用示范作用”。 (二)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其现期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过去收入和(二)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其现期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高峰期高峰期”收入水平的影响。这被称
24、作消费的收入水平的影响。这被称作消费的“棘轮作用棘轮作用”。第三章第三章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 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 把收入分为:把收入分为:“暂时收入暂时收入”与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消费分为;消费分为“暂时消费暂时消费”与与“持久消费持久消费”。持。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存在稳定的关系。暂时收入对消费不产生多大影响。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久收入与持久消费存在稳定的关系。暂时收入对消费不产生多大影响。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在短期情况下,当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会认为这种收入的增加是暂时的,他们并不在短期情况下,当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会认为这种收入的增加是暂
25、时的,他们并不能肯定长期中仍会获得这种收入的增加,因此不会对这种增加的收入支出过多。如果消费者预能肯定长期中仍会获得这种收入的增加,因此不会对这种增加的收入支出过多。如果消费者预料到这种收入的增加是长期性的,他们便会消费得更多。因此,短期消费曲线的边际消费倾向料到这种收入的增加是长期性的,他们便会消费得更多。因此,短期消费曲线的边际消费倾向必低,而长期消费曲线的边际消费倾向必高。必低,而长期消费曲线的边际消费倾向必高。 四、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四、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 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如何分配他们的消费。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储蓄,主要是为了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如何分配他们的
26、消费。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储蓄,主要是为了老年消费的需要。老年消费的需要。 ( ()消费者一生中的消费水平保持平稳;)消费者一生中的消费水平保持平稳;()消费支出的来源等于人生中的收入加上最初财富;()消费支出的来源等于人生中的收入加上最初财富;()以代表消费者死亡年龄,代表消费者获得财富的年龄,则消费者每年的消费支出等()以代表消费者死亡年龄,代表消费者获得财富的年龄,则消费者每年的消费支出等于财富的()分之一加上预期平均工资收入(没有财富的年以前则没有财富来源的支于财富的()分之一加上预期平均工资收入(没有财富的年以前则没有财富来源的支出);出);()现期消费支出水平取决于现期财富状况和生命期
27、收入状况。()现期消费支出水平取决于现期财富状况和生命期收入状况。五、投资理论五、投资理论(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a)(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b)(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c)(二)厂商投资行为的决定(二)厂商投资行为的决定 一项投资的收入流量(现金流量)如下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400 100 140 250 试求: (1) 若利率为2,企业会不会进行投资? (2)若利率为9,企业会不会进行投资? 这个是要求出现金流量现值NPV(Net Present Value)的计算。(二)厂商投资行为的决定(二)厂商投资行为
28、的决定NPV是一种进行资本预算的已贴现现金流量方法.其公式为 :其中 ,CFn 是指各期净现金流量,是指各期净现金流量,i指项目的预期报酬率,指项目的预期报酬率,A表示初表示初始投资水平,若始投资水平,若NPV大于大于0,则适合投资;若,则适合投资;若NPV小于小于0,则不适合,则不适合投资。投资。例如:一个生产线项目初始投入为例如:一个生产线项目初始投入为5万元,万元,3年预期的净现金流量分年预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别为3万元、万元、3.5万元、万元、3.2万元,万元,i=14%,则则NPV=30000/(1+0.14)+35000/(1+0.14)(1+0.14)+32000/(1+0.14
29、)(1+0.14)(1+0.14)-50000 当当NPV大于等于大于等于0,则该项目能接受则该项目能接受,否则不应接受。否则不应接受。如题:如题:1.利率=5%时,如下计算:2.利率=9%时,计算类似。31223.(1)(1)(1)(1)nnCFCFCFCFNPVAiiii23440010014025074.932(1 0.02)(1 0.02)(1 0.02)(1 0.02)NPV 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有三种:通过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关系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通过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关系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分析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得
30、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的结论;分析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得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的结论;通过对具体数字的举例,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过程。通过对具体数字的举例,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过程。三种方法的实质都一样,均建立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基础上。三种方法的实质都一样,均建立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基础上。(一)总支出分析法(一)总支出分析法为了使问题简化,便于分析,首先假定不存在供给的限制,并忽略为了使问题简化,便于分析,首先假定不存在供给的限制,并忽略GDP和和NDP之间的区别,即认为之间的区别,即认为GDP=NDP=实际总产量实际总产量=总供给。同时再作以下几总供给。同时再作以下几点假定: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有一定
31、的不变投资;没有公司;不考虑政府点假定: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有一定的不变投资;没有公司;不考虑政府的作用;进出口也略去。的作用;进出口也略去。 于是有以下条件:于是有以下条件:Yd=总供给总供给=因而上述总需求因而上述总需求YD=C+I+G+(-M)也简化为)也简化为总需求总需求YD=C+I ()图中左边虚线的情况表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图中左边虚线的情况表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YSYD)。)。这时总供给这时总供给为为OY,由于,由于线原因,线原因,Y=OY=总供给;总需求为总供给;总需求为AY,因为,因为YAY,所以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社会经济处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状况会,所以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32、社会经济处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状况会刺激生产量增加。即将会上升。刺激生产量增加。即将会上升。()图中右边虚线的情况表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图中右边虚线的情况表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YSYD)。)。这时,总供这时,总供给为给为OY,由于,由于线原因,线原因,DY=OY=总供给;总需求为总供给;总需求为FY,因为,因为DYFY,所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社会经济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状态会,所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社会经济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状态会导致减少生产。即将会下降。导致减少生产。即将会下降。()图中中间虚线的情况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图中中间虚线的情况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YS=YD)的均衡状态。)的均
33、衡状态。因为因为E点是点是YD曲线和曲线和线的交点,而线的交点,而线上任何一点到横坐标的距离等于线上任何一点到横坐标的距离等于总供给。这时表示全社会的总支出等于当年生产的总产出,总供给。这时表示全社会的总支出等于当年生产的总产出,E点表示的总需求为点表示的总需求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OYE为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为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二)投资储蓄分析法(二)投资储蓄分析法()当收入等于()当收入等于Y时,时,IS。这表明当年生产的剩余产品(总产品中未消费掉的部分)不能满足投资支出的这表明当年生产的剩余产品(总产品中未消费掉的部分)不能满足投资支出的需要。不足的部分只能由以前生产的产品加以弥补。
34、这就引起存货意外的减少。需要。不足的部分只能由以前生产的产品加以弥补。这就引起存货意外的减少。存货意外减少这一数量信号必定刺激厂商增加生产,从而使收入水平提高。存货意外减少这一数量信号必定刺激厂商增加生产,从而使收入水平提高。()当收入等于()当收入等于Y时,时,IS。这表明投资支出不能吸收当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总产品中未消费掉的部这表明投资支出不能吸收当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总产品中未消费掉的部分)。这就形成了存货意外的增加(产品积压)。存货意外增加这一数量信号分)。这就形成了存货意外的增加(产品积压)。存货意外增加这一数量信号必定指示厂商收缩生产,从而使收入水平降低。必定指示厂商收缩
35、生产,从而使收入水平降低。()当收入等于()当收入等于YE时,时,I=S=EYE。这表明当年剩余产品的供给(这表明当年剩余产品的供给(S)恰好等于对剩余产品的需求()恰好等于对剩余产品的需求(I)。在这种情)。在这种情况下,非意愿的投资等于零,厂商倾向于维持原有产量。因此,况下,非意愿的投资等于零,厂商倾向于维持原有产量。因此,I=S决定了均衡决定了均衡的水平为的水平为YE。第四章第四章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一、货币的需求一、货币的需求所谓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货币的要求。所谓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货币的要求。货币的需求又称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它是指人们
36、喜欢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因素。,它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因素。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投机动机。(一)货币的交易需求(一)货币的交易需求个人和企业总要保留一定水平的货币和存款以备日常交易使用,因为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个人和企业总要保留一定水平的货币和存款以备日常交易使用,因为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总不是完全同步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收入量,是收入的函数。上总不是完全同步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收入量,是收入的函数。到了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理论又有进一步发展,认为对货币到了年代
37、,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理论又有进一步发展,认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不仅是收入水平的函数,同时还是利率的函数。的交易需求不仅是收入水平的函数,同时还是利率的函数。货币交易需求货币交易需求=L(Y,i)(二)货币的预防需求(二)货币的预防需求对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对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L (Y,i)(三)货币的投机需求(三)货币的投机需求所谓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出于随时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有利情况从事交易而获利的目的所谓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出于随时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有利情况从事交易而获利
38、的目的而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而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货币的投机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L (i)二、货币的职能与种类二、货币的职能与种类 货币一般被认为有以下四种职能:货币一般被认为有以下四种职能:(一)交换媒介,即作为流通手段。(二)价值标准,即作为记价单位或记帐的单位。(三)价值储藏,即作为保存价值的手段。(四)延期支付,即用于以后的支付需要。如,当一份合约规定如,当一份合约规定在未来某个时期为所雇用的劳动支付一定量的货币时。在未来某个时期为所雇用的劳动支付一定量的货币时。种类:种类:M=现金(硬币+纸币)+银行货币(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除了“狭义的货币”外,还有“广义的货币”,用M、M表示:M
39、=M+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M=M+各金融机构发行的大额定期再购买合同票据除了M、M、M以外,还有“近似货币”,例如政府债券等,它属于“流动资产”,用L来表示流动资产,则L=M+储备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美国政府发行的储蓄公债券、短期国库券、美国居民持有的欧洲美元定期存款等。第五章第五章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一、曲线和曲线的定义与形成一、曲线和曲线的定义与形成 1 1、曲线的定义:、曲线的定义:曲线是能够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acYedr可以得出:如果以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国民收入,则可在坐标图上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0、,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投资等于储蓄,即I S,故此曲线称为IS曲线。因此,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了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或 2 2、曲线的定义:、曲线的定义:曲线是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假设货币交易需求为一线性函数:L1kY,货币的投机需求也是一线性函数L2jhr,其中j为一常数,若r0时的货币投机需求量,k与h分别表示货币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敏感程度。由上述货币市场均衡模型中可得: kYjhrMs,即:或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3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产品
41、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IS-LMIS-LM模型模型 把把ISIS曲线与曲线与LM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ISISLM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值,可以一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值,可以通过通过ISIS、LMLM曲线的联立方程求得。曲线的联立方程求得。例如,已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模型分别为:例如,已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42、的均衡模型分别为: I I12501250250r250r L L0.5Y 0.5Y 10001000250r250r S S5005000.5Y0.5Y M M12501250 I IS S L LM M据此可求得据此可求得ISIS和和LMLM曲线的方程分别为:曲线的方程分别为: ISIS: Y Y35003500500r500r LM LM: Y Y500500500r500r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有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有ISISLMLM。因此,联立这两个。因此,联立这两个r r与与Y Y的方程,的方程,求得的利率与收入的对应值,必将满足产品和货币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43、即:求得的利率与收入的对应值,必将满足产品和货币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即: Y3500500rY500500r可得 r3 , Y2000当r3 及 Y2000时,同时可满足IS,LM/P及ISLM,因此,是产品市场及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及均衡收入。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也可用图形来表示。在IS线上任何一点有I = S;LM线上任何一点有L = M;IS与LM相交于E,则E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I = S,L = M,即在E点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水平为Y0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第六章第六章
44、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一、通货膨胀与失业一、通货膨胀与失业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一)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符合就业条件愿意就业而未能就业者,称为失业。符合就业条件愿意就业而未能就业者,称为失业。充分就业的概念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概念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对工
45、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是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或略低于现行工资的工资水平而导致的失业;愿接受现行工资或略低于现行工资的工资水平而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自愿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是指工人自愿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因形成的工作转移(例如建筑业中因恶劣气候不得不暂时停工)、或因年轻人首因形成的工作转移(例如建筑业中因恶劣气候不得不暂时停工)、或因年轻人首次求业等情况而产生的暂时性失业。次求业等情况而产生的暂时性失业。(二)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
46、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并不一定表现为较高的价格通货膨胀并不一定表现为较高的价格要区别价格上升的不同情况要区别价格上升的不同情况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成本: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社会资源配置失误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社会资源配置失误税收负担的扭曲税收负担的扭曲改变计价单位所产生的混乱与不便改变计价单位所产生的混乱与不便无法确定的财富再分配无法确定的财富再分配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着
47、巨大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它对财富和收入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首先,它对财富和收入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其次,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也能发生影响。其次,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也能发生影响。二、菲利普斯曲线二、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菲利普斯(A.W.Phillips)是英国经济学家,他根据英国近年的长期经)是英国经济学家,他根据英国近年的长期经济资料,发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有明显的关系并用曲线表示。这一济资料,发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有明显的关系并用曲线表示。这一基本关系是,当货币工资率增大时,失业率变小;当货币工资率减
48、少时,失业基本关系是,当货币工资率增大时,失业率变小;当货币工资率减少时,失业率变大。这是原来意义的菲利普斯曲线。率变大。这是原来意义的菲利普斯曲线。当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当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用曲当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当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用曲线表示这种关系,便形成了现在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以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线表示这种关系,便形成了现在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以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西方西方经济学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想要说明的问题是: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经济学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想要说明的问题是: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两者不可兼得,要想减少失业率,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
49、胀水平的压胀率两者不可兼得,要想减少失业率,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的压力;反之,要想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则必须忍受高失业率的痛苦。力;反之,要想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则必须忍受高失业率的痛苦。三、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三、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少征税少征税少发公债少发公债补偿财政思想的主要原则是:补偿财政思想的主要原则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通货膨胀,必须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以控制过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通货膨胀,必须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以控制过度的有效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提
50、高度的有效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繁荣。从整个经济周期的过程看,预算上可以达到平衡,有效需求,刺激经济繁荣。从整个经济周期的过程看,预算上可以达到平衡,为达到这一总过程的平衡,每年的财政预算则不必保持平衡,繁荣时期的财政为达到这一总过程的平衡,每年的财政预算则不必保持平衡,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可以弥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盈余可以弥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那么,财政预算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那么,财政预算赤字不仅并不可怕,而且还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这样,赤字财政政策
51、便成赤字不仅并不可怕,而且还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这样,赤字财政政策便成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财原则。赤字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财原则。赤字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应增加支出,以弥补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不足,实行赤字预算。政府应增加支出,以弥补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不足,实行赤字预算。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提高就业水平。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提高就业水平。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弥补,只能增发公债。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弥补,只能增发公债。 政府可以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方法可分为两种:政府可以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相
52、机抉择法相机抉择法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法:相机抉择法: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对相机决策的批评:对相机决策的批评:“时滞时滞”问题:问题:认识时滞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行动时滞影响时滞影响时滞自动的或内在稳定器:自动的或内在稳定器:累进的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累进的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各种福利费的支出。各种福利费的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
53、公司和个人的储蓄。公司和个人的储蓄。四、货币政策的工具四、货币政策的工具(一)公开市场操作(一)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第一种重要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购是货币政策的第一种重要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抛售政府证券的方法,用以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买或抛售政府证券的方法,用以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二)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二)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 这是货币政策的第二种主要工具。这种政策称为中央银这是货币政策的第二种主要工具。这种政策称为中央银行的行的“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政策”或或“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或,或“银行利率银行利率政策政策”。 贴现:客户
54、持有没有到期的商业银行的各种合法票据请贴现:客户持有没有到期的商业银行的各种合法票据请求商业银行收购求商业银行收购 再贴现: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进已贴现了的银行再贴现: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进已贴现了的银行票据的活动票据的活动 贴现率:当商业银行从私人手中将未到期票据买进时,贴现率:当商业银行从私人手中将未到期票据买进时,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二)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二)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三)改变法定准备率(三)改变法定准备率 这是货币政策的第三种
55、主要工具。从货币乘数的公式可这是货币政策的第三种主要工具。从货币乘数的公式可以看出,由于货币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故货币乘以看出,由于货币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故货币乘数大小取决于法定准备率。如果法定准备率越小,货币数大小取决于法定准备率。如果法定准备率越小,货币乘数则越大;反之,如果法定准备率越大,货币乘数则乘数则越大;反之,如果法定准备率越大,货币乘数则越小。越小。 改变法定准备率对调节货币供给量作用的最大特点就是见效快。 按这三种货币政策在实际使用方面的重要性,依次排出的顺序如下: ()公开市场操作,这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操作,这是最常用的工具; ()变动贴现率,比第一种使用
56、的频率少;()变动贴现率,比第一种使用的频率少; ()改变法定准备率,效果最猛烈,因而不常使用。()改变法定准备率,效果最猛烈,因而不常使用。第七章第七章 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一、加速数与加速原理一、加速数与加速原理加速数加速数也称加速系数,就是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资本增量实际上就是投资,也称加速系数,就是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资本增量实际上就是投资,因而加速数又是投资和产量增量之比。以因而加速数又是投资和产量增量之比。以a a代表加速数,代表加速数,KK代表资本增量,代表资本增量,YY代表代表产量增量,产量增量,I I代表投资,则代表投资,则a=K/Y=I/Ya=K/Y=I/Y。例如,产量
57、或收入增加。例如,产量或收入增加100100万元,可以万元,可以使投资增加使投资增加400400万元,则加速数万元,则加速数a=400a=400万元万元/100/100万元万元= =,也就是说,每增加元的产,也就是说,每增加元的产品或收入,可以增加元投资。品或收入,可以增加元投资。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认为,投资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凯恩斯只考虑到投资对于认为,投资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凯恩斯只考虑到投资对于收入和就业所产生的影响,而没有进一步考虑到收入和就业增加以后,反过来对投收入和就业所产生的影响,而没有进一步考虑到收入和就业增加以后,反过来对投资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后凯恩斯主
58、义主流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汉森认为,投资资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汉森认为,投资增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增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这种由于收入变动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这种由于收入变动而引起的投资就是在乘数原理中介绍过的而引起的投资就是在乘数原理中介绍过的“引致投资引致投资”。汉森指出,不仅如此,而。汉森指出,不仅如此,而且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快,这就是
59、所谓且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快,这就是所谓“加速原理加速原理”的含义。的含义。 从加速原理中可以看出,引致投资取决于消费的变动。如果消费以递增幅度增从加速原理中可以看出,引致投资取决于消费的变动。如果消费以递增幅度增长,则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刺激引致投资倍数增加,经济会高涨繁荣。一旦长,则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刺激引致投资倍数增加,经济会高涨繁荣。一旦消费停止增长,引致投资立即变为零。如果消费减少,加速作用导致引致投资消费停止增长,引致投资立即变为零。如果消费减少,加速作用导致引致投资猛烈下降,引起经济衰退。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这种分析,认为猛烈下降,引起经济衰退。现代西
60、方经济学家根据这种分析,认为加速原理是加速原理是引起国民收入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引起国民收入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汉森和萨缪尔森认为,凯恩斯只考察了乘数的作用,但是没有考虑到加速原理汉森和萨缪尔森认为,凯恩斯只考察了乘数的作用,但是没有考虑到加速原理的作用。在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乘数和加速数两种交织的作用。的作用。在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乘数和加速数两种交织的作用。汉森和萨缪尔森利用这两种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由于这一模型是美汉森和萨缪尔森利用这两种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由于这一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提出来的,因此该模型称为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t-IV-M13-生命科学试剂-MCE-4429
- Frutinone-A-生命科学试剂-MCE-8513
- 2-Carbamimidoylsulfanyl-acetic-acid-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335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品牌授权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篮球俱乐部赛事安全预案与责任承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中式餐厅合伙人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游艇码头租赁与船舶租赁税务筹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表格合同管理系统在线培训及售后服务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化学事故威胁制度
- 科技创新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重要性
- 成品移动公厕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版财务顾问保密与工作内容协议3篇
- 2025-2030年中国干混砂浆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度部队食堂食材采购与质量追溯服务合同3篇
- 2025江苏盐城市交通投资建设控股集团限公司招聘1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体备课
- 2024托管班二人合伙的协议书
- 任务型阅读 -2024年浙江中考英语试题专项复习(解析版)
- 绘本 课件教学课件
- 大型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方案
- pcn培训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