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四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2/1/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1.gif)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2/1/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2.gif)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2/1/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3.gif)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2/1/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4.gif)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2/1/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cf292015-6c6d-4805-801e-870e81a4332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第一节 消费理论zKeynes简化的线性函数形式为:C=a+bYzKeynes提出其理论是在三十年代,当时他主要是以个人的偶然的观察为依据z五十年代后,经济学家为了检验这个假说,对实际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种新的消费函数形式,相应提出了各种有关消费的假说一、三种实证消费函数z横截面消费函数横截面消费函数z分析思路:截取一个特定时期各个家庭收支情况,按收入高低排序,考察相应的消费支出消费行为的微观分析z实证分析结果实证分析结果z低收入家庭:负储蓄(动用以前的储蓄、借贷等)z高收入家庭:消费支出小于收入z当人们的收入从低到高时,消费相应增加z但消费的增加
2、不如收入增加得那么多z而且收入越高,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得比例越低z简言之,即: 0 MPC1,且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z横截面消费函数描述的内容与Keynes论及的消费函数一致,但它们的实质是完全不同的!横截面消费函数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不同横截面消费函数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不同z横截面消费函数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把它们的收入分配到消费与储蓄之间的不同的情况zKeynes消费函数则研究在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所有家庭的收入汇总之和发生变动时消费支出总量的相应变化z从根本上看,横截面消费函数是微观分析,它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解决Keynes消费函数的有效性问题短期消费函数(周期
3、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周期消费函数)z美国每年的总消费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每年比较稳定的、与收入高低无关的339亿美元(自发消费);由收入引致的占可支配收入80的引致消费。(样本区间:1929-1940)z又对战后几十年美国的总消费情况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了分析,结论大体一致,均证明了Keynes消费假说的成立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z诺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70年的数据进行了长期分析,并发现从18691938年期间,虽然国民收入增加了六倍多,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在0.840.89这样一个狭窄的区间内变动z短期(年为单位)内:zC=a+bY随收入的增加,APC下降z长期(十年为单位):zC
4、=bY(比例线性函数)APC恒定zKeynes的假说短期成立,长期则不成立二、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的绝对水平z一个社会的消费支出在收入或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即APC将随收入增加而减少支持非比例消费函数C=a+bYz如何统一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z 消费对收入变动作出反应的基本关系应该是非比例的,但在长期中,由于影响消费的除收入以外的其它因素的作用,这种非比例的消费函数向上移动(表现为每一收入水平对应的消费支出从长期看在增加);这个消费函数的上移恰好抵消了APC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从而使长期消费函数表现为消费与收入同比例变动的情况,APC表现为相对稳定归因于巧合消费函
5、数上移的原因z城市化程度的提高;z新的消费品成为必需品;z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只有消费没有收入,必然提高消费对国民收入的比重);z积累的社会财富的增加;z等等三、相对收入假说z认为人的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向别人看齐)和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倾向,一个家庭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取决于他的收入与其邻居或相同社会阶层的收入的相对水平z家庭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的制约,而且要受到以前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尤其是以前达到的最高的收入影响。Y0C0Y1C1C1CL=bYY2CS=a+bY如何统一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z消费与收入的基本关系应该是长期消费函数所体现出的成比例变化,假如经济在长期内均稳定地保持
6、增长,则消费支出也按一个固定比率增长。z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某周期高涨期:Y3C3;衰退期:Y2C2(但力图维持已达到的 生活水平,因此只降低到C2z萧条(谷底):Y1C1;(同上,C1)z复苏后,收入恢复到Y3过程中,C也缓慢增加,用收入增量中较大部分来恢复储蓄,即消费支出在复苏阶段沿图中的Cs直到顶峰Y3为止z设想Y4为下一次周期的顶峰,在从Y3Y4的过程中,C沿长期消费函数CL与收入同比例增加,直到下一次变动出现四、持久性收入假说y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意料之中)和暂时性收入(意料之外)Y=Yp+Yt;观察到的收入可能小于也可能大于持久性收入。y相应消费分为
7、持久性消费和暂时性消费C=Cp+Cty持久消费在持久性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变,即CpYp(00,YYp zYt的MPC0,因此C=Cpz(y,c)即短期消费函数所决定的在经济繁荣期的收入与消费zY为经济萧条期的收入z此时Yt 0,Y利率时,投资;预期利润率利率时,不投资z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函数:I=I(r)=I0-drz假设为I=1250-250rz1250:利率为0时的投资量自发投资z250: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 R I( (二二) )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ECMEC)z定义:P102z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年预期收益
8、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估计价格或重置成本z供给价格,并不一定是实际在市场上管制该资产所支付的市场价格,而是厂家增产该资产所需的价格或成本zKeynes又称供给价格为重置成本,所谓重置成本:该资产使用若干年折旧报废后重新添置同样资产所需成本z什么是贴现率,贴现值?z例:设本金为$100,年利率5%,则第一年本利和:105;第二年本利和:100*(1+0.05)2=110.25,第三年本利和:100*(1+0.05)3=115.7zr:利率;R0:本金,Ri:第i年的本利和,可见:Ri =R0*(1+r)iz设利率和本利和已知,利用公式求本金是多少z已知利率5%,一年后本利和为105美元zR
9、0Ri/(1+r)=105/(1+0.05)=100z即在利率为5%时,一年后的105美元的现值是100美元z通式:i年后的Ri的现值现值是zR0= Ri / (1+r)i z例:假定某企业投资30000元购置一台机器,其使用3年后全部损耗而没有残值,且三年的预期收益为11000元、12100元、13310元z则这笔投资的预期毛利三年之和为36410元,粗看应该是合算的(高于30000)z但这没有考虑到资金使用的成本!z必须在一定的贴现率下,对其进行计算,看这三年收益的现值是多少?z设贴现率为10z可见10的贴现率恰好让三年的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项投资的供给价格z根据MEC的定义,这一贴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z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该以多大的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收益z项目的MEC10,意味着只有在利率小于10时企业才会投资,大于10时投资不会进行二、利率、投资与二、利率、投资与ISIS曲线曲线z由于:投资函数从I=I0变为I=I(r)z所以:利率水平r与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Y之间存在相关关系z Y=C+Iz C=a+bYz I= I(r)zY=(a+ I(r))/(1-b)zr与y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听课评课记录
-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上册三
- 听评课记录小学五年级英语
- 婚姻财产约定协议书范本
-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改造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绿植花卉租赁与酒店客房装饰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环保项目银行担保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咨询合同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实数的分类及性质》听评课记录1
- 少儿素描课件
-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变压器投标书-技术部分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附答案)
-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