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团路桥有限公司*项目部安全风险评估编制单位:项目部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时间:颁布时间:、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09年版)、现行公 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 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 等。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 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

2、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 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 “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 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二、工程概况(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7、隧道防水等级:(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1、设计基准期:2、设计荷载: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 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v 6度。按6度设 防;4、桥面全宽:5、斜交角:(五)、工程地质概况1、

3、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 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 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 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2)奥陶系新岭组(O3X)奥陶系新岭组(O3X):主要由灰、黄灰色砂岩和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组 成,其中分布有石英岩脉,工程性质相对较好。2、地质构造和地震动参数隧址区位于绩溪复背斜的西北翼。由于该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岩 层状况和地质构造

4、尤为复杂。本区地震活动不强烈,属于低烈度区,地震频率不高。震动反应谱特征 周期分区为I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 0.05g (相当于原地震 烈度 VI度区)。3、水文地质特征隧址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2种类型(1)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山体浅表的松散堆积物孔隙中,地下水赋水性较差, 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受地表气候影响很大,一般为季节性 存在的暂时性水。由于隧址区松散堆积物分布面积小,厚度不大,加上该区 地形较陡,横向冲沟发育,大气降水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向低洼处排泄,因此 此类地下水不易大量富集,水量贫乏,除非在雨季,对隧道施工无影

5、响。(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分为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和基岩构造裂隙水。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中,斜坡地段由于基岩面较 陡,排泄较通畅,地下水贫乏。在沟谷地段,基岩风化带裂隙水由于直接接 受沟谷水体补给,风化裂隙相对比较发育,连通性比较好,但因风化层厚度 多不大,其水量比较有限,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基岩构造裂隙水赋存于砂岩、页岩岩体构造节理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 补给和层间径流补给,顺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等汇集、运动,在斜坡坡脚及 冲沟沟口等局部地势相对较低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出露,具近源补给,就 近排泄特点。基岩构造裂隙水对隧道的稳定性和隧道的施工均有一定的影 响。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

6、性,可采用常规防护。4、不良地质现象隧址区无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岩溶等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 质作用。5、围岩级别划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统计表围岩级别mWV总长(m)长度(m)188305446939所占比例20.02%32.48%47.50%三、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 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标段桥梁、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一)、桥梁、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级1、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

7、熟度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 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隧道工程总 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建设规模单孔后夸径LkLk (总长L)(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6-8应结合各地 工程建设经 验及水平,Lk>150 米或 L> 1000 米3-5综合判定,(A1)100 米& LW 1000 米或 40 米w Lk< 150 米1-2其中拱桥应 按局限取 值。Lv 100米

8、或Lkv 40 米0-1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包括岩溶、滑坡、泥石流、米空区、强 震区、雪崩区、水库坍岸区等)4-6特殊性岩土 主要包括:冻土、膨胀 性岩土、软 土等。(A2)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晌施工安全及进度1-3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0-1气候环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洪水、强风、强暴雨雪、台风等)4-6应结合施工境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2-3工艺特征综(A3)气候环境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1合判定。地形地山岭区峡谷、山间盆地、山口等险要区域4-6应结合勘察貌条件一般区域0-3资料,综合(A4)平原区0-1

9、判定。跨江、河、通航等级1级-3级4-6桥位特征通航等级4级-6级2-3%块/I力H冰合考虑交叉(A5)海湾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0-1的交通量状陆地跨线桥(公路、铁路等)及其他特殊桥3-6况。施工艺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国内首次应用2-3应考虑施工熟度(A6),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1企业工程经施工工艺较成验。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1. V、V1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0%以上3-4根据设计 文件和施 工实际情 况确定。2. V、V1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40%以上、70%以下23. V、V1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上、40%以下14.

10、 V、V1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3.尢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 ( 3000m 以上)42、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 )33、中(大于 500m、小于1000m)24、短(小于 500m)1洞口形式S1、竖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

11、特征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从施工便 道难易、地形特点等 考虑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注:.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二)、桥梁、隧道工程总体施工风险分级标准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IV (极高风险)14分及以上等级出(高度风险)8-13 分等级n (中度风险)5-8分等级I (低度风险)0-4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IV (极高风险)22分及以上等级出(高度风险)14-21 分等级n (中度风险)7-13 分等级I (低度风险)0-6分(三)、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标准,见下表 事故可

12、能性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40.03 0.30.1可能30.003 0.030.01偶然2V 0.0030.001不太可能1注:.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四)、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标准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 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较大后果等级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30 或 & 10010W Fv 30 或 50WSK 1003< FV 10 或 10WSIV 50FV3 或 SK 10注:5

13、=死亡人数(含失踪)SI= 重伤(五)、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和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较大后果等级1234经济损失(万元)ZV1010WZV5050WZV500Z>500(六)、专项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IV级) 高度(出级)、中度(II级)和低度(I级)。风险等级标准后果等级较大概率等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可能3中度高度高度极高偶然2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中度中度高度(七)、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

14、(见下页)(八)、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计算分值P等级描述等级P>14分以上等级IV纫Z (很可能)46W Pv14 分等级皿级(可能)33W P<6 分等级n:级(偶然)2P<3分等级I级(不太可能)1(九)、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必须米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米取切实可靠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 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序专项风险评估

15、流程图(十)、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施工准备情况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准备情况气象调查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他施工地质勘察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地质勘察资料收集情况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其他施工管理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管理培训情况检测情况应急预案情况人员管理情况施工队伍状况机械装备程度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监理情况其他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交通事故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其他用电事故用电设备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管理其他四、桥梁、隧道工程风险分析(一)、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1、总体风险评估指开工前根

16、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 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 级。属于静态评估。2、专项风险评估指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 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 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 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二)、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根据现场勘察资料和给定的设计图纸对梅岭隧道和桥梁工程危险单元 划分及风险分析:1、隧道出洞口仰坡陡立,有断裂构造,断裂带上岩石破碎,局部岩性 为角砾石混低液限粘土、含碎石、少量块石,中密,局

17、部松散,稳定性差。2、隧道洞身开挖易发生坍塌,尤其是V级围岩浅埋段。3、二衬施工属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4、空压机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5、桥梁基坑较深,渗水量较大,需要爆破,存在人员触电和高空坠落 等危险因素。6、支架施工总荷载15KN/m2以上,高度大于11m,存在人员高空坠落 和支架失稳等危险因素。7、墩柱(10mWH<30m)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等危险因素。(三)、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评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 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

18、标,具体 见下表。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V、V1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 40%以上、70%以下2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瓦斯含量b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后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开挖断面A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隧道全长L中(大于 500m、小于1000m)2洞口形式S水平洞1洞口特征C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从施工便道难易、地 形特点等考虑隧道施工安全总体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3K (2+2+1 + 1)=18 , 14< R< 21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梅岭隧道总

19、体风险等级为m级(高度风险)。(四)、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条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评估 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下表: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建设规模(A1)100 米w LW 1000 米或 40 米w Lk< 150 米1地质条件(A2)地质条件较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因素0气候环境条件(A3)气候环境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地形地貌条件(A4)一般区域1桥位特征(A5)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0施工工2成熟度(A6)施

20、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0应考虑施工企业工程 经验。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A1+A2+A3+A4+A5+A6=1+0+0+1+0+0=2 0 V R< 4依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桥梁工程总体风险等级为I 级(低度风险)。(五)、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 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洞口开挖可能导致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2洞口边、仰坡防护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3洞内运输可能导致机械伤害4钻

21、爆作业可能导致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5初期支护可能导致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6二次衬砌可能导致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 分析,具体填入下表: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 业内容潜在的事 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 员类型伤害 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洞口工程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 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 内设施作业人 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 内设施作业人 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 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身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 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开挖物体打击作业场所 内设施作业人 员本

22、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洞身开挖高处坠落作业场所 内设施作业人 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 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机械伤害作业场所 内设施同一作业 场所其他 作业人员重伤使用/、安 全设备等设备带“病” 运转等触电人员活动 作业能力作业人 员本身重伤未经许可升 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洞身衬砌物体打击作业场所 内设施作业人 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 内设施作业人 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 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内 运输机械伤害作业场所 内设备同一作业 场所其他 作业人员重伤使用/、安 全设备等设备带“病” 运转等(六)、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桥梁、隧道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

23、性定量结合方法,事故的 严重程度的估测方法采用咨询专家处理方法。事故可能性的估测方法采用指 标系数法。1、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总包企业资质A一级1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有资质0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历史事故情况C未发生过事故0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 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作业人员经验D经验丰富0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 的工程经验考虑安全管理人员配置E符合规定0从“三类人员”的持证、在岗情况考 虑安全投入F符合规定0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基本符合合同要求1专项施工方策H可操作性强0M=1+0+0+0+0+0

24、+1+0=2, 0<MI< 2,依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折减系数丫为0.82、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分析评估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围岩级别AV级4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 性适当调整分值IV级3出级2断层破碎情况B存在宽度20m以下小规模断层破碎带1隧道出洞口处有断裂带渗水状态C干一W渗0.9渗水状态考虑天气影响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基本一致1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1施工步距F=a+baV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 70m以卜或全段面开挖衬砌到掌 子面距离在120m以下1二衬跟掌子面的距离影响隧

25、道 稳定性b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 8m以下1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分值:公式:P=t YCXA+B+D+E+F)V级 P=0.8X (0.9X4+1 + 1 + 1 + 1 + 1) =7, 7< P< 11,属于 3 级(可能)。IV级 P=0.8X (0.9 X3+1+1+1+1+1) =6, 3<P<6,属于 2 级(偶然)。 田级 P=0.8X (0.9 X2+1+1+1+1 + 1) =5, 3<P<6,属于 2 级(偶然)。3、隧道涌水突泥事故的可能性,可从施工区段的岩溶发育程度、断层破碎带、外水压力水头等指标进行估测,具体评估指标见

26、下表。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岩溶发育程度A岩溶不发育,有岩溶裂隙、小溶洞发育0根据设计文件和超前预 报结果判定断层破碎带B施工区段及附近存在断层破碎带或较大裂隙2根据设计文件和超前预 报结果判定周围水体情况C隧道附近存在补给性水体2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判定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为:P=T BX (A + C)。P=0.8X2X (0+2) =3, 2<P<4,属于 2 级(偶然)专项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矩阵法和指标系法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梅岭隧道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表序号施工区段坍塌涌水突泥可能性 等级严重程 度等级风险 等级可能性 等级

27、严重程 度等级风险 等级1V级施工区段可能较大高度偶然T中度2IV级施工区段偶然中度偶然T中度3出级施工区段偶然中度偶然中度4、桥梁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分析评估桥梁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序号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1基坑深度Hv3m0按基坑实际深度,比照基准分, 综合判定。2岩土条件四类-六类土1需用爆破法开挖3地下水地下水深层分布,对施工安全基 本无影响0临河、湖、塘等水系且可能发生 渗流的情况时,可参照判定4基坑支护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0无5作业季节较适宜施工作业季节0主要考虑季节因素对土体力学特 性影响程度6开挖方式筑岛围堰开挖1筑岛围堰开挖应考虑洪水、潮汐 及冲刷水平等因素桥梁基坑施

28、工事故可能性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P=(1+2+3+4+5+6) X 丫P= (0+1+0+0+0+1)x 0.8=2, P<3,属于 1 级(不太可能)。5、支架现浇法施工事故分析评估支架现浇法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序号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1支架规模5mWHW8m,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 总荷10kN/m 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 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 宽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 支撑工程4按支架实际高度,比照 基准分,综合判定2地质及基础岩土条件地质条件较好,基本/、存在影响施工安全因 素0主要考虑地质灾害及不 良岩土条件对支架结构 安全性影响3气候环

29、境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全, 但 不显著1主要考虑风荷载、雪荷 载对支架结构安全及水 对支架基础承载影响4支架设计采用专业设计方案0无5交通状况封闭环境,无交通0应结合交通水平综合判 定桥梁支架现浇法施工事故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P=(1+2+3+4+5+6) X 丫P= (4+0+1+0+0)x 0.8=4, 3 <P<6,属于 2 级(偶然)。6、墩柱(塔)施工事故分析评估墩柱(塔)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序号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1墩柱(塔)高度10mw Hv 30m1应结合当地施工经验及施工 水平,按墩柱(塔)实际高 度,比照基准分,综合判定2气候环境条件气候环境

30、条件一般,可能影响施工安 全,但不显著1应主要考虑强风、大雾等对施工作业安全影响3施工方法支架模板法1应综合考虑作业人员施工经 验4临时结构设计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0无桥梁墩柱(塔)施工事故可能性风险大小计算公式P=(1+2+3+4+5+6) X 丫P= (1 + 1 + 1+0)X 0.8=2, P<3,属于 1 级(不太可能)。五、风险对策措施经过桥梁和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为I级(低度风险),桥梁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风险等级评定为1级(不太可能),桥梁支架施工事故可能性风险等级评定为 2级(偶然),桥梁墩柱(塔)施 工事故可能性风险等级评定为 1级(不太可能

31、)。梅岭隧道总体风险评估为 田级(高度风险),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V级施工区域段风险等级为高 度,严重程度等级较大,可能性等级可能。IV级、m级施工区域段风险等级 为中度,严重程度等级一般,可能性等级偶然。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 风险等级为中度,严重程度等级一般,可能性等级偶然。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风险事 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如下技术对策:(一)、坍塌风险等级归类根据“隧道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的成果得知:隧道风险被评定为“高度风险”等级,但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可能”的 施工区段为V级施工区段。(二)、风险处理对策1、根据公路隧道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

32、险处理措施之规定,高度风 险是不期望的,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 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为此,项目部确定如下风险技术对策:高度风险隧道施工区段:在加强施工监测的同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 作,做好设计复核,尤其是现场地质核对和完整的地质分析工作。超前地质 预报的主要方法确定为:地质分析法超前预测、超前水平钻孔探测、检测和 必要的地质雷达检测。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与工序衔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序紧跟;积极业 主、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沟通,提出变更设计方案,规避风险;加强监控 量测,必要时,与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力学反寅技术及时修参。协

33、助监控量测单位,做好监控量测工作,反馈、判识围岩稳定状态;必要时与 设计单位配合,利用实测数据,借助大型土木软件, 通过建模、网化、加载、 求解与分析等计算步骤,预测围岩变形或进行力学反分析,及时修改设计参 数,确保施工安全。依据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在监控量测与数据处理、 分析基础上,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确保及时施做二衬。2、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措施到位;加强工序管理,确保工序紧跟,尤 其是开挖与初支、初支与衬砌以及仰拱施做与拱墙二次衬砌工序间的合理步距控制(三)、洞口及明洞工程段防护技术措施隧道洞口段工程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防护及洞口段初砌、洞门 施工等。结合隧道洞口地形、

34、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 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减少开挖”的原则。及时进行边 仰坡防护施作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具体施 工工艺分述如下:1、洞口排水首先施工隧道洞顶截水沟,截水沟距坡顶开挖线不小于5m ,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2、洞口边仰坡开挖与防护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布置,在洞口范围内测量放样边坡控制桩,采 用随开挖随防护。开挖洞口时以尽量减少破坏原有植被和岩体为原则,按设 计坡度一次性整修到位,围岩破碎的部位用网喷锚杆加固。洞口段开挖将充 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风、供水、供电设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场 地、机械停放场地。(四)

35、、软弱围岩及浅埋段预防坍塌、冒顶的其它技术措施1、施工中遵循“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早衬砌”的施工 原则,调整开挖方法,优化开挖方法,视围岩稳定情况,决定喷硅封闭与出 渣的先后顺序,原则上先初喷封闭,再行出渣,尔后复喷直到达到设计厚度。 对V级围岩浅埋段,在掘进施工中很有可能出现塌方,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 量,首先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做到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及时施作小 导管超前支护,如果小导管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与设计要求相差太多,应停止 施工,超前探孔,如实掌握隧道围岩情况,根据超前探孔地质资料,上报设 计院,变更施工方案。每循环进尺控制在 60100cm之内。开挖后,对掌 子面及拱

36、顶初喷封闭,并及时施作钢架,锚喷支护。钢架间距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做,必要时缩小钢架间距,钢架连接板处设置锁脚锚杆。中空锚杆交错 布置于钢架两侧并与钢架焊接牢固,钢筋网片紧贴初喷面,纵环向搭接至少 一个网格长度,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保持在40m以内,使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2、加强监测,留足沉降量,保证施工安全和二次衬砌的设计厚度。3、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结合监控量测分析,及时调整设计参数。4、有仰拱地段,须考虑开挖掌子面与仰拱的间距,严格控制仰拱、回 填及二次衬砌各工序间的步距,严格按规范作业,尽早完成二次衬砌浇筑。5、施工作业期间,值班技术人员24小时值守,随时记录工作掌

37、子面的 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汇报,防止错过最佳处理时间。6、进洞前,应对洞口段以及浅埋段的纵横断面进行测量,并绘制纵横 断面图,确认浅埋情况,做到随时掌握洞顶覆岩土层的厚度,并据此调整支 护参数和作业工序部署。7、做好进出洞人员登记,严格进洞资格控制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发生。8、做好应急预案,配备必备的抢险物资。(五)、隧道大变形施工技术对策1、隧道开挖后容易出现大变形的病害特点:隧道支护变形量较大时,沿隧道拱部范围内出现纵向开裂;施工面不封闭时,几小时后围岩会沿微节理面及层理面产生松弛破裂,在拱顶、洞壁及掌子面会出现响声,且有围岩剥落掉块,开挖轮廓逐渐 呈不规则状等现象,之后暴露面呈现显出

38、破碎或较破碎状态;围岩应力释放缓慢,时间长,且具有突然大量释放的特点。使得锚喷支护变形开始不明显,继而突然开裂,变形发展较快。2、隧道大变形技术对策总原则为“加固围岩,改善变形,先柔后刚,先放后抗,变形留够,底部加强”。具体对策如下:首先打超前锚杆,正面喷硅。设置临时仰拱,向底部地层注浆加固,并打底部锚杆控制底鼓和侧鼓 挤入。两侧增打锚杆,长度应大于围岩塑性区范围。下半断面、仰拱同时施工,缩短台阶长度,及早闭合。初期支护应能满足大变形的要求,体现“先柔后刚,先放后抗”原则加大预留变形量,提高二次衬砌的刚度。通过理论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并进行日常监测,建立控制值标准。(六)、隧道涌水突泥的技术对策隧道施工中涌水的处理方法,首先应根据设计文件中关于隧道防、排水 构造设计资料对隧道可能出现涌水地段的涌水量大小、补给方式、变化规律 及水质成分等进行详细调查、钻深及预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 择既经济合理,又能确保围岩稳定,并保护环境的治水方案,亦应便于初期 支护的施工,其具体的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