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园艺植物保护学:指以园艺植物为保护对象,应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将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于经济损害水平之下,确保园艺生产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应用科学。2. 经济损害水平: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发病数量。3. 经济阈值: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4. 3R:抗性、残留、再增猖獗5. 3致:致畸、致癌、致突变6.德国德巴利(De Bary)植物病原生物学的创始人,植物病理学之父7.Erwin Smith植物细菌病害的奠基人8.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
2、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值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9.有害生物防治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10.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从生物和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阈值之下,既有效的预防或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达到高产、稳产和增产的目的,又确保对农业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11.发现了检疫病害该怎么处理? A、焚烧(梨火疫病);B、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C
3、、农业防治(a、使用无病繁殖材料;b、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c、保持田园卫生:剪除病枝等;d、加强栽培管理);D、生物防治;爱尔兰饥谨: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大流行,饿死几十万人、迫使150万人移居美国。植物病理学由此诞生。E、物理防治(a、热处理法;b、温汤浸种;c、热蒸汽;d、特殊颜色和物理性质的塑料薄膜)F、化学防治1.植物病害:指植物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致病因素的不良影响,其生理、细胞和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和外观症状的现象。2.症状:指受致病因子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3.病状: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变色:指植物患病后部分或全株色泽发生不同
4、于植物正常颜色的改变。有均匀变色(褪绿、黄化)和不均匀变色(花叶、斑驳、明脉、碎色) 坏死:指植物发病后细胞和组织的死亡。有叶斑、叶枯、叶烧、疮痂、溃疡、猝倒、立枯等 腐烂:指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有干腐、湿腐、软腐等 萎蔫:指植物局部或整株由于失水而发生凋萎的现象。永久性萎蔫和暂时性萎蔫 畸形:指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状态。有徒长、矮化、矮缩、皱缩、卷叶、根瘤、变态等4.病征: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类型有: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5.侵染性病害:指由生物因子(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可在植物个体间传染。致病因子=病原物6
5、.非侵染性病害:指由非生物因子(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无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传染。致病因子=不适宜的环境条件7.病害三角:在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病害关系。8.病害四面体:病原、寄主植物、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四者共同作用引起病害的观点。1. 营养体:指菌物营养阶段的菌体,具有吸收、输送和储存养分的功能。菌丝:单根丝状体营养体的变态包括吸器、菌核、子座、菌索等菌丝体:菌丝的集合体有隔菌丝:指有隔膜的菌丝无隔菌丝:指无隔膜的菌丝2. 吸器:指活体营养生物侵入寄主后,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的特殊结构。3.
6、 菌组织:指菌丝体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疏丝组织: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拟薄壁组织:菌丝体纠结十分紧密4. 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可进一步构成不同类型的菌丝组织体,包括菌核、子座、菌索等。菌核:由拟薄壁组织(外层)和疏丝组织(内部)交织而成的休眠体;休眠、一般不直接产生孢子子座: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形成的产生子实体的垫状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形成产孢结构菌索:由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使菌物蔓延、作为侵入结构5. 孢子:指生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6. 子实体:指植物的产孢结构。7. 无性繁殖:指菌物不通过核配和减数分裂,营
7、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游动孢子 根肿菌、卵菌、壶菌;无细胞壁、有鞭毛可游动;游动孢子囊无性 孢囊孢子 接合菌;有细胞壁、无鞭毛;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除接合菌以外的高等真菌;分生孢子梗 厚垣孢子 是种休眠孢子8. 有性生殖:指菌物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休眠孢子囊 根肿菌、壶菌;两个游动配子配合形成 卵孢子 卵菌;雄器和藏卵器交配形成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接合菌;配子囊配合产生 子囊孢子 子囊菌;产生在子囊内 担孢子 锁状联合子囊着生在子囊果内,其类型如下:子囊壳:呈容器状、有固定孔口闭囊壳
8、:近球形、无固定孔口子囊盘:呈盘状和杯状子囊座:由子座溶解而成,无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组成一个子囊座由一个或多个子囊腔组成,其中只有一个子囊腔的子囊座称为假囊壳9. 菌物的生活史:指菌物孢子经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无性繁殖:产生大量孢子;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作用有性生殖:产生变异适宜环境;是初侵染源10. 转主寄生:指生活史中各阶段需要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11. 多型性:指转主寄生的菌物产生两种及以上的孢子类型的现象。12. 锈菌产生的5种孢子类型: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13. 菌物的分类系统:采用
9、生物八界分类系统:原生生物界根肿菌门假菌界卵菌门、丝壶菌门真菌界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门重点 属代表种营养体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备注根肿菌门根肿菌属芸薹根肿菌原质团游动孢子休眠孢子囊专性寄生于高等植物根或茎的细胞内卵菌门腐霉属瓜果腐霉无隔菌丝体游动孢子卵孢子引起多种植物猝倒病和瓜果腐烂病接合菌门根霉属 毛霉属无隔菌丝体孢囊孢子接合孢子子囊菌门外囊菌属畸形外囊菌有隔菌丝体芽孢子或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引起桃缩叶病黑星菌属苹果黑星菌危害苹果、沙果、海棠等,引起黑心病担子菌门胶锈菌属亚洲胶锈菌有隔菌丝体多数缺担孢子担子菌是菌物中最高等的类群;胶锈菌属都是转主寄生菌,大多数没有夏孢子阶段;茭白黑粉
10、病黑粉菌属茭白黑粉菌无性态菌物类丝核菌属炭疽菌属曲霉属等有隔菌丝体分生孢子多数缺细胞壁:卵菌:纤维素真菌:几丁质1. 原核生物:指无核膜包被、有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无有膜包被的细胞器的单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和菌原体,菌原体包括植原体和螺原体2. 细菌的形态:球状(球菌)、杆状(杆菌)、螺旋状(螺旋菌)3. 细菌的结构:黏质层:以多糖为主;比较厚而固定的黏质层称为荚膜;植物病原细菌很少有荚膜细胞壁:由肽聚糖、脂类和蛋白质构成;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鞭毛:是产生于细胞质膜下粒状鞭毛基体上,穿过细胞壁和黏质层延伸到体外的丝状结构,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核区;质粒:独立于核质之外的环状遗传因子;编码
11、细菌的抗药性、育性或致病性等性状芽孢:内生孢子;有很强的抗逆能力;植物病原细菌通常无芽孢革兰氏染色:植物病原细菌多为阴性,少为阳性4. 革兰氏染色过程:涂片干燥固定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酒精)复染(番红)镜检(阳紫阴红)5. 培养性状1)植物病原细菌:多数为死体营养生物,可人工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白色、灰白色或黄色菌落;好氧;培养基pH:中性偏碱;T:2630,3340停止生长,50、lOmin时多数死亡。2)维管束难养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难以培养(如木质菌属Xylella)或不能培养(如韧皮杆菌属Liberobacter) 3)植原体:至今还不能人工培养4)螺原体:需在含有甾醇
12、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菌落。6. 生长:指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代谢活动,从而使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随之增大的过程。7. 繁殖:指细菌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个体数目增加的过程。8. 遗传的保守性:指细菌分裂过程中,细菌的遗传物质及基因组也同步分裂,然后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亲代的各种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经培养基培养好多代都不改变性状的现象。9. 遗传变异包括形态变异、生理变异、致病性变异等10. 表型变异可归结为两种性质不同的变异:突变和通过结合、转化、转导方式11.细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1)土壤杆菌属=农杆菌代表病原菌:根癌土
13、壤杆菌(又称冠瘿病菌),寄主范围极广,可侵害90多科300多种双子叶植物,尤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引起桃、苹果、葡萄、月季等根癌病。 2)假单胞菌属典型种:丁香假单胞菌,寄主范围很广,引起叶斑或坏死症状以及茎秆溃疡,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3)劳尔氏菌属典型种:青枯菌,寄主范围很广,最感病的是茄科作物。 4)黄单胞菌属成员:均为植物病原菌,如引起甘蓝黑腐病的野油菜黄单胞菌、水稻白叶枯病的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 5)欧文氏菌属重要植物病原菌:解淀粉欧文氏菌,引起梨火疫病,外检病害。6)果胶杆菌属会产生大量果胶酶。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寄主范围广,侵害20多科数
14、百种果蔬和大田作物,引起肉汁或多汁组织的软腐,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7)韧皮部杆菌属病菌的寄主:主要是柑橘属、金柑属和枳属。另外,草地菟丝子可从柑橘上将病菌传到夹竹桃科草本植物长春花植株上,引起典型的黄龙病症状。8)木质部小菌属已确认病原种:难养木质菌,引起葡萄皮尔氏病、苜蓿矮化病、桃伪果病等。9)棒形杆菌属重要病原菌成员:密执安棍形杆菌环腐致病亚种,导致马铃薯环腐病,引起环状维管束组织坏死。10)链霉菌属多为土壤习居性微生物,少数侵害植物,如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疮痂链霉菌。 11)螺原体属重要成员:柑橘螺原体,引起柑橘等植物的僵化病。12)植原体属,即原来的类菌原体目前还不能人工培养。常见的
15、植原体病害有桑萎缩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等。 12.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及诊断:1.症状特点A. 细菌病害表现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等症状,变色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溢出。B. 田间症状特点:一是受害组织表面水渍状或油渍状,二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三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C. 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变色和畸形,包括病株黄化、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片变小,花变叶等。2.侵染和传播特点A. 细菌一般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水孔或气孔)侵入寄主植物,主要通过流水(包括雨水、灌溉水等)进行传播。B. 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有利细菌侵人,而且促进病害的
16、传播,创造有利病害发展的环境,因而往往成为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C. 植物菌原体和寄生维管束的难养细菌往往借助叶蝉等昆虫介体或嫁接、菟丝子才能传播。3.病原物的观察。菌原体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细菌病害病部徒手切片的喷菌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与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4.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细菌植原体: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可通过菟丝子作桥梁接种传染到长春花上进行鉴定,证明其有无侵染性,从而完成柯赫氏法则的诊断程序。 1.病毒: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的核酸分子。2.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分子寄生物、专性寄生物3.病毒
17、的特点: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基因组只有一种核酸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但必须依靠寄主的酶和能量系统严格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4. 多分体基因组:指许多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分布于两个或多个核酸链上。5. 多分体病毒: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于两个以上核酸链上,且装配在不同的病毒粒体内。 核酸 基因组6.病毒粒体 衣壳 蛋白质亚基(结构单位) 包膜 由脂类、蛋白质和多糖组成7. 病毒的理化特性:a) 钝化温度(TIP):指将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是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b) 稀释限点(DEP):指将病组织汁液加水稀释,当超过一定限度时,病毒便失去侵染力。c) 体外存活期(LIV):指
18、在室温下,病毒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8. 内含体:指病毒的蛋白产物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质凝聚起来形成的一定体积和形状的结构。9. 病毒的复制:指病毒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粒体的繁殖方式。核酸复制病毒粒体进入寄主细胞脱壳病毒粒体装配基因表达合成外壳蛋白10. 移动:指病毒从植株的一个局部到另一个局部的过程。移动的方式包括胞间移动(胞间连丝)和长距离移动(维管束筛管组织)11. 传播:指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株的过程。可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 种子、花粉和营养繁殖材料传播12. 非介体传播 机械传播(汁液传播) 嫁接传播昆虫传毒来得快去得也快;菟丝子可在亲缘关系很远的植
19、物之间传播病毒13. 介体传播是病毒在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植物病毒的传播介体最重要的是昆虫,其次是线虫、菌物、螨类和菟丝子等14. 昆虫的传毒时间性:a) 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可立刻传毒,但很快就会失去传毒能力b) 半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不能立刻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且传毒时间有限c) 持久性:昆虫获毒后要经过一段时间传毒,可终身保持传毒能力,甚至后代亦可15. 循回期:昆虫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16. 亚病毒包括类病毒、病毒卫星及朊病毒a) 类病毒:指在侵染植物体内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没有衣壳蛋白的低分子质量环状ssRNA。b) 病毒卫星:指依赖于
20、与其共同侵染寄主细胞的辅助病毒进行繁殖的核算分子,其核酸序列与辅助病毒基因组没有明显的同源性。病毒卫星包括卫星病毒和卫星核酸17. 常见的植物病毒:1) 烟草花叶病毒属:典型种为烟草花叶病毒(TMV),直杆状,寄主范围较广,自然传播不需要生物介体,主要通过病汁液接触传播,引起烟草、番茄等作物的花叶病。2) 马铃薯Y病毒属:典型种为铃薯Y病毒(PVY),线状,主要以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绝大多数可通过机械传播。3) 黄瓜花叶病毒属:典型种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球状,主要依赖多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经汁液接触而机械传播。4) 黄症病毒属:典型种为大麦黄矮病毒(BYDY),球形,由一至数
21、种蚜虫以持久性、循回型方式进行传播,导致小麦、水稻等黄矮病。 5) 真菌传杆状病毒属:典型种为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SbMV),杆状,主要危害冬小麦和大麦,开始在叶片上形成短线状褪绿条纹,后逐渐变黄、矮化,重病株不能抽穗。 18. 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1)症状特点:a) 类型:花叶、黄化、矮缩、丛枝等,少数为坏死斑点。b) 田间表现特点:1) 一般从分支的顶端开始,然后扩展至植株的其他部分。2) 系统侵染,引起的症状通常较均匀地分布于植株上,而不像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局部斑点在植株上分布不均匀。3) 随着气温的变化,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植物病毒病时常会发生隐症现象。(2)传播和流行特点:主要通过
22、昆虫等生物介体进行传播。病害的发生、流行及其在田间的分布往往与传毒昆虫密切相关。大多数真菌或细菌病害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加重,但病毒病害却很少有这种相关性,有时干燥反而有利于传毒昆虫的繁殖和活动,从而加速病害的发展。病毒病害的诊断及鉴定往往比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复杂得多,通常要依据症状类型、寄主范围(特别是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传播方式、对环境条件的稳定性测定、病毒粒体的电镜观察、血清反应、核酸序列及同源性分析等。 表皮层 蛋白质,坚韧,阻抗外界机械作用体壁1. 线虫下皮层 活细胞,假体腔 线虫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各内部器官系统都浸没在体腔液中2.线虫的发育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3.
23、线虫从卵中孵化出来时已经是二龄幼虫,是侵染寄主的主要虫态4.环境条件对线虫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指性别分化)都有影响5.线虫的寄生性:多数植物线虫为专性寄生生物。寄生性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也可分为固定型寄生和迁移型寄生6.植物线虫的重要属:1) 粒线虫属:雌雄虫均为蠕虫形,大都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地上部,形成虫瘿2) 茎线虫属:雌雄虫均为细长形,主要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和腐烂3) 胞囊线虫属:雌雄异形,雄虫细长而成熟雌虫呈柠檬状,胞囊实质上是含有大量卵的死去的雌虫尸体4) 根结线虫属:雌雄异形,雄虫细长,而成熟雌虫呈梨形,卵产于体外胶质卵囊内,危害植物根部,诱导根部形成瘤状根结5) 滑刃线虫属:雌雄
24、虫均为细长形,主要危害叶和芽7. 线虫病害的特点及诊断:由于线虫的穿刺取食对寄主细胞的刺激和破坏作用,因而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往往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根部生长不良和局部畸形等,似缺肥症状。一般在植物的受害部位,特别是根结、种瘿内有线虫虫体,可以直接或分离后镜检诊断。危害植物地上部的线虫和根内的寄生线虫容易从病组织上分离,但根的外寄生线虫一般需要从根围土壤中采样、分离,并要进行人工接种试验,才能确定其病原性。 1. 寄生性植物:指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自养,必须依赖另一种植物提供生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的植物。特点:这类植株无叶片或叶片已经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退变为吸器,
25、从寄主体内摄取所需要的全 全寄生植物 部营养物质致病性:争夺全部生活物质,对寄主造成严重危害2. 根据寄生性植物 e.g.列当、菟丝子与寄主的关系和寄生特点的不同 特点:这类植株茎、叶虽含有叶绿素,但光合作用水平很低,无法自给自足,主要通过大量摄取寄主 半寄生植物 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完成其生活史致病性:致病能力较弱e.g.桑寄生科、槲寄生科 寄生于寄主植物茎部3. 根据寄生时侵入茎寄生植物 e.g.菟丝子、槲寄生寄主部位的不同根寄生植物 寄生于寄主植物根部,地上部与寄主植物分离 e.g.列当、独脚金4. 根据对寄主依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兼性寄生植物和专性寄生植物1. 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
26、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2. 植物病原物可分为:1) 死体营养生物: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养分。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的。2) 活体营养生物: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活体营养寄生物。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都是专性寄生的。3. 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4.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指病原物导致植物病害的方式。包括机械损伤、营养掠夺、化学武器酶、毒素、生长调节物质等五种5. 毒素:指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对植物病害有诱导作用的非酶类致病物质。6. 根据对寄主 寄主专化型毒素:
27、指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素种或品种有无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没有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选择性作用 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产生全部或部分症状7. 寄主植物抗病性:指植物抵御病原物侵入及其在体内扩展并用以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能力。8. 根据 主效基因抗病性: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遗传方式 微效基因抗病性: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 小种专化抗病性:指寄生的某个品种能抗病原物的某个或某几个生理小种的9. 根据小种 现象,由主效基因控制垂直抗病性 专化性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指寄主的某个品种能抗病原物所有生理
28、小种的现象,由 微效基因控制水平抗病性10. 植物的抗病机制:指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植物体内通过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以抵御病原物的侵入、侵染、扩展及抑制、破坏、抗耐病原物的毒素和酶的致病机制,在形态和生理生化层面表现出的抗病性。11. 植物的抗病机制可分为主动抗病性和被动抗病性12. 植物的抗病武器有哪些?1)物理的被动抗病性因素:A、最外层防线;B、表皮层细胞壁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C、自然孔口的结构、数量和开闭习性;D、纤维素细胞壁2)化学的被动抗病性因素:抗病植物可能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或抑制病原菌某些酶的物质,也可能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需的重要成分。3)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病原物侵染引起
29、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4)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13. 植物抗病反应是多种抗病因素共同作用、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根据其表达的病程阶段个同,又可划分为抗接触、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失和抗再侵染等过程。14. 过敏性坏死反应:指受病原侵染的植物受侵部位的组织细胞迅速坏死,使病原物被限制在死亡组织中而不能扩展的保卫反应。15. 病害循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夏)、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侵染过程四个环节。16. 越冬(夏
30、):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17. 越冬(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休眠三种方式18. 越冬(夏)场所: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等。19. 病原物的接种体:指病原物具有独立存活、传播和侵染功能的最小结构。20.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土壤和肥料传播、人为因素传播21. 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真菌主要以雨水和气流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22. 初侵染:指经过越冬(夏)的病原物接种体,第一次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到达植株体上,
31、侵染并引起寄主植物发病的过程。单循环病害防治对策:消灭初侵染来源多循环病害防治对策:种植抗病品种、改善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23. 再侵染:指在一个作物生长季中,病株上形成的病原物侵染体对同一种植物进行的重复侵染。 单循环病害: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的病害。24. 植物病害 多循环病害: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 次再侵染的病害。25. 侵染过程: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过程,又称病程、可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26. 侵入前期:指病原物接种体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或到达寄主的种围、根围或叶围,受到寄主分
32、泌物的影响,开始向侵入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产生侵染结构的阶段。27. 侵入期:指病原物侵入到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28. 侵入途径包括伤口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直接侵入三种方式29. 各类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病原真菌:寄生性强的真菌以直接侵入或自然孔口侵入为主,寄生性弱的真菌主要从伤口或衰亡的组织侵人。病原原核生物:一般细菌主要经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寄生维管束的难培养细菌和植物菌原体只能由昆虫介体和嫁接形成的伤口侵入。植物病毒:一般经伤口侵入,这些伤口包括机械微伤口和介体传染时造成的伤口。病原线虫:一般是以穿刺方式直接侵入寄主,有时也可经自然孔口侵入。寄生性种子植物:产生吸根直接侵入寄主。30.
33、潜育期:指病原物侵入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症状的阶段。在寄生关系中,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营养关系最为重要31. 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直至生长季结束或寄主生长季结束的阶段。1. 发病率:指发病植株或器官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2. 严重度: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3. 病情指数: 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4. 植物病害的预测: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害大面积发生,迅速传播造成损失的过程和现象。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
34、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5. 预测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发生期预测、损失预测三种6. 植物病害的诊断:指根据得病植物的特征、所处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经过调查和分析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流行条件和为害性等作出准确判断。诊断目的就是了解病害发生的原因,确定“是否”是某种病害,是以不同病原的病害特点为依据。准确的诊断是控制病害的前提,是防治病害的依据。诊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病情调查、显微镜检、试验验证、病原鉴定、专项检测。7. 诊断的程序和方法:首先应从症状入手确定病原类型,即确定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然后再确定侵染性病害中是真菌、病毒、细菌还是
35、线虫或其他病原物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中是营养失衡还是环境不适等其他原因引起。最后再鉴定病原,确定它是哪个种、变种、生理小种或者其他具体原因。另外,对于未知病原物,需要通过科赫法则证明它的致病性8. 非侵染性病害诊断: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二是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三是病原鉴定。非侵染性病害特点:病害发生一般表现为较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病害田间分布较均匀,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但没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即没有发病中心。发病部位在植株上分布比较一致。症状表现没有病征,病斑不规
36、则。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9. 侵染性病害诊断:侵染性病害的一些特点:病害发生一般不表现大面积同时发生。病害田间分布较分散、不均匀,有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发病部位(病斑)在植株上分布比较随机。症状表现多数有明显病征。一旦发病后多数症状难以恢复。在此基础上,再按不同病原物的病害特点和鉴定要求,进行诊断和鉴定。(一)真菌病害症状鉴别:真菌病害症状多为坏死、腐烂和萎蔫,大多数在病部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等病征。对于常见病害,通过这一步就可确定病害种类。对于不能确定的病害,通过刮、切、压、挑等方法制片镜检验证,观察孢子、子实体或营养体的形态、类型、颜色及着生情
37、况等。必要时还要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 (二)细菌病害症状鉴别:多数植物细菌病害症状特点表现为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根肿、毛根)等,病症病部有菌脓、菌膜、菌痂。坏死病斑多受叶脉限制,为角斑或条斑,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常有黄色晕圈。萎蔫性病害,病株茎基部横切面用手挤后可见菌脓,且维管组织变褐。腐烂组织的常伴有臭味,无菌丝。少数维管束难养细菌病害,其症状为系统性,类似菌原体或病毒病害,无菌脓。镜检验证:一般细菌病害简便而可靠的诊断技术是镜检病组织中有无喷菌现象。(三)菌原体病害症状鉴别:病害特点是植株矮缩、丛枝、小叶、黄化,少数出现花变叶或花变绿,系统性侵染,无病症。(四)病毒病
38、害症状鉴别:症状主要表现为以变色(花叶、斑驳、环斑、黄化等)、畸形(矮缩、蕨叶等)、坏死,无病症,多为系统性侵染,症状多从顶端开始表现,然后在其他部位陆续出现。(五)线虫病害症状鉴别:线虫病的病状有矮化、黄化、萎蔫、坏死、腐烂、畸形(根结、叶扭曲)等,病症有的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线虫。(六)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肉眼可以看到寄生物,如菟丝子、独脚金等。1.苹果和梨锈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和幼果。受害叶片:叶正面产生橙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表面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粒点(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黏液(性孢子),
39、干燥后小粒点变黑色。叶背面隆起,长有灰黄色毛管状物(锈孢子器),成熟后散出黄褐色粉末(锈孢子),病斑后期变黑干枯。转主寄主:桧柏等的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黄色小点,后肿胀,形成膨大的纺锤形菌瘿,翌春产生褐色圆锥形角状物(冬孢子角),干燥时干缩成污胶状物,暴雨后可形成橘黄色舌状胶质物2)病原物:担子菌门胶锈菌属,梨:亚洲胶锈菌;苹果:山田胶锈病3)病害循环:不完全型转主寄生锈菌(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4种类型)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产生冬孢子角担孢子(随风传播,只侵染梨树)性孢子器锈孢子器(不能危害梨树,而是转主寄主,越冬越夏)4)防治:因为病害循环有两大特点:无再侵染;具有转
40、主寄主,所以防治策略为:消灭转主寄主和及时喷药保护2.葡萄灰霉病1)症状:从伤口处开始发病,初产生黄色、凹陷的病斑,逐渐扩大至全果及果橞,导致果粒软腐,病部长出灰色的霉层,散出霉臭味。2)病原物:半知菌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3.茄科蔬菜灰霉病1)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叶、茎、花、果等所有地上部分均可感染。叶感病后多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病斑呈V形扩展,初呈水浸状,后为浅褐色,边缘逐渐变为黄色;果感病后变灰白色,软腐。病部表面均可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病原物:灰葡萄孢3)防治:a、调节棚室环境条件;b减少侵染源;c药剂防治;d生物防治问:以灰霉病为例说明广寄主、高抗药性
41、风险病害的遗传变异与防治策略。答:合理用药。方法是:轮换用药:一个地区,一块园地,切忌长期使用单一的或性能、作用机理相似的农药,为了避免抗药病虫种群的形成,最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几个农药品种轮换交替使用。混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施用,可以避免或减缓病原物产生抗药性。4.苹果和梨轮纹病,又称瘤皮病、粗皮病 1)症状:枝干受害: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的暗褐色病斑,中央呈瘤状突起,周围组织凹陷,边缘开裂。翌春,病斑中央产生黑色小粒点(分生抱子器或子囊座)。 多年生主干或主枝:病斑多限于皮层,少数可达木质部。2)病原物:子囊菌门葡萄座腔菌属葡萄座腔菌3)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下雨时散出,引起初次侵染;4)防治:培育和选用无病苗木;加强栽培管理; 消灭菌源;病部治疗;生长期喷药保护;贮藏期烂果控制;其他防治措施: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果实套袋;避免以杨树等寄主树木作防风林;选用抗病品种5.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黑霉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1)症状:病菌危害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q 受害叶片: 叶背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黄白色病斑,沿叶脉扩展,并产生黑色霉状物,病重时整个叶背,叶片正面常呈多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产业园区物业管理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宴会用餐行业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玩具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服装个性订制消费愿望调查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野牡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产品检验知识培训课件
- 宁夏银川一中、昆明一中2023届高三联合二模考试数学(理)试题 附答案
- 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001
- 2025年广西旅发南国体育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铜官山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数学试题 附答案
- 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可用性控制程序
- GB/T 17554.1-2006识别卡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 横版荣誉证书模板可修改打印 (9)
- 建设银行股份关联交易申报及信息披露系统操作手册新一代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清包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