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雪娇 定稿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_第1页
古雪娇 定稿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_第2页
古雪娇 定稿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_第3页
古雪娇 定稿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_第4页
古雪娇 定稿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富顺电大2015秋学本:古雪娇居中【摘要】:改为【摘要】并顶格学龄前幼儿的教育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他们的美术教育也逐渐被提出备受社会瞩目,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也有不少的成果,而对于过去与当前的比较研究目前是较少的。所以我以我园的美术教研课题研究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学龄前幼儿的美术教育问题的各方面资料,然后进行比较,希望能给社会提供有关学龄前幼儿美术教育问题的最新状况,从中探究更好的解决和开发学龄前幼儿的美术教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里,我希望通过对学龄前幼儿的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然后经过问卷调查把握学龄前幼儿美术教

2、育的现状,从而分析他们的美术教育的问题哪些得到解决了,哪些仍需努力以及出现了哪些新问题。同时,尝试提出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就结合新指南的学习,对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关键词】幼儿;学前美术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一、简述学前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以美术的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活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必须注意内容的范围,由于学前美术教育是作为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学前儿童美术学习

3、的内容范围因包括六个方面:(一)美术学科知识。学前美术教学是用美术作为基本载体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成为美术教学的基础性内容。美术学科知识包括与美术学科相关的工具材料的知识,审美知识,美术知识属于言语信息范畴,主要指美术工具材料的名称,造型,用色与选色。构图方面的知识。(二)美术技能。再美术学习和表现当中,美术技能是一项基本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获得需要练习和实践,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或设计者要能探究学前儿童美术表现与创作所需要的基本的美术技能,并把一个整体性的动作技能分解成一组从属动作,先学习某一从属技能然后将动作连贯起来学习,在动作技能的学习时,有任知成分参与,因而

4、有必要帮助儿童了解与某项美术技能相关的知识。知识与技能结合可以促成美术动作技能的有效迁移。(三)生活经验与体验。生活经验和体验将决定幼儿对主题知识的领会,也会影响他们美术创作的题材范围。在主题背景中的美术教学内容分析中必须关注生活经验与体验在美术活动中的价值。“喜欢生活,环境,艺术中的美”是我国学前艺术教育总目标之一将审美知识与生活经验纳入到学前美术教学内容范畴当中,也是时代的要求。这部分内容往往不是依靠教师通过美术教学进行传授的而是幼儿积累的。(四)美术活动的智力技能与相关的认识策略。智力技能是指能使学习者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言语信息是“知道了什么”,智力技能是“知道怎样”。具

5、体涉及到幼儿如何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认识策略是指幼儿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它是学习者管理与操作自己学习过程的方式。在美术活动中,认识策略要求幼儿学会如何决定表现题材,如何构思,如何思考等。(五)态度。学前美术教学中的态度一般指对美术活动过程与结果,美术活动中的人,美术活动材料与工具的认识,喜欢,选择行动的可能性。美术活动的态度分析可以从相应认知学习任务与动作技能的学习任务分析着手。需要什么态度,这是学前美术学习内容分析的必要的环节,也是具有美术活动的以充分开展的必要前提。(六)一般技能。一般技能是指诸如在美

6、术活动中可以展现出来的交往,合作创造性思维等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美术活动中的主体内容是自然附属于学前美术的内容。二、我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在其前面可以简述美术教育 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授幼儿如何绘画,并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和知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完善其身心的健全发展,有利于幼儿精神文明的构建,然而在美术教授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当前我国学前美术教的现状:第一,把美术教育当做一种技艺来教授,模仿和再现能力是课堂的重点,忽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把它作为幼儿德育、智育的从属,没有摆正位置;第二,教育内容模式化,强调幼儿对物体、人物和自然的模仿再现,模式化、格式化

7、的倾向很严重,忽略幼儿的创造性和对自然体验的自我创造;第三,对于儿童的美术教育采取旧式的灌输式教育形式,忽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一味的以教师为主体,将幼儿置于从属地位,孩子失去了思考、构图、布局、下笔画画的主动性,画作呈现出固定的模式,没有新意,体现不出幼儿创作的过程,使得幼儿无法真正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和表现美。3、 目前学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目标预设偏重知识技能和标准化。 教师经常预设这样的目标:“通过美术活动,要求幼儿学习学会掌握”。在这种目标的要求下,教师往往教幼儿一些特定的技法,采用模仿的方式来学习绘画。如在教学绘画“萝卜”这一课中,教师先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然后由教

8、师边示范边讲解,直到把所画对象的每个细小部分示范完为止,最后让幼儿动笔画。结果,全班幼儿整齐划一地完成了要求。在美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还根据自己预设目标来评价幼儿作品。这种以“知识技能和标准化”为重点的教学,使幼儿丧失了自主性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调年龄阶段特点,忽略实际发展水平。 由于刻意用年龄阶段去指导教育行为,教师非常在意孩子应该怎样,而不注重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幼儿在作画时,所能用的颜色只是红、黄、蓝绿等几种最基本的颜色,使用的绘画工具基本上是蜡笔和油画棒。而中班上学期就只局限于画正面人,因为侧面人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要求的。过于强调目标的年龄阶段性而

9、忽略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不当。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儿童发展观”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前提。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如在一次画“脸谱”的美术活动中,为了让幼儿顺利完成作品,教师根本不顾幼儿的反应,反复地讲解示范脸谱五官的用色、画法,而幼儿则坐着听教师讲,讲完后再动手画。这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一方对幼儿的强制性灌输。所以,尽管教师费尽力气地“教”,而幼儿却无法主动地“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主体性替代幼儿主体性的做法无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学前美术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改革

10、开放以来,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教师的地位得到提升,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没有被重视,其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而致使幼儿教师的从业者很少,人员不充足。 (二)被国家认可的专业的幼教培训学校不多,从业者无法得到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的幼教知识和技能技巧。 (三)美术教育的引入不深入,只是浅尝辄止,多为灌输式,幼儿没有系统的接受过美术教育。 (四)在幼儿教师队伍中专业的美术教师不多,大多是有特长或是硬着头皮上的老师,孩子无法接触到更加专业的美术体验。 (五)家庭教育中不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缺乏美的直接经验和储存经验。这部分可以删去五、提高学前美术教育质量的对策(一)把培养幼儿的能力目标放在第一

11、位。 新指南指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从目标的表述来看,它并没有把知识技能作为一条单独地列出来,而是强调了对幼儿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这就是新的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我和好朋友”中,我要求幼儿写好自己姓名中的一个字,然后围绕这个字画上喜欢的图案(作为好朋友)。画前我要先让幼儿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并不强求孩子写得非常的“像样”,在绘画中让孩子充分体验用哪些颜色配色合适,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最恰当,最好是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新指南的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

12、的事物”教育建议里也提到“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所以,教师在教给幼儿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突出能力的培养,把能力培养放在知识传授更重要的位置上。(二)掌握好年龄特点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 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既要掌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顾及到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同孩子的某个行为发展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经验不同,所以孩子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拓印画树叶”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材料(树叶、颜料、纸等),让幼儿尝试着将树叶清楚地拓印到画纸上。在尝试过程中,有的幼儿很快

13、找到了“拓印”的方法,有的幼儿始终找不到拓印的办法,还有的幼儿在同伴的帮助下直到活动结束时才拓印出一张树叶。这一事实让我明显地发现了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教师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幼儿年龄特点与实际发展水平的关系。鼓励能力弱的,提高能力强的。(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两类活动具有同时性和异质性。教师与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应互为主客体。我有一次让幼儿自由选用多种作画工具和材料(塑料管、可乐瓶等)来尝试“吹”、“挤压”、“喷”等作画方式,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色纸作背景,自由自在地尝试,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时我参与幼儿的整个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我不

14、断地了解幼儿的行为和需要,并作出及时的应答。我发现一位女孩子为用不好吹颜料的管子而发愁。于是,我就过去帮助她,在我的引导下,小女孩“试验”成功了,她是多么地高兴!这一种“教”与“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正是我们提倡的。我们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视“教”为教师与幼儿的合作,而非教师仅凭主观意志、单方面主宰的活动;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被动的接受灌输的容器;必须考虑幼儿需要什么,然后随时根据他们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必须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发表意见、积极参与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只有这样,幼儿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四)注重过程,满足幼儿多方

15、面发展的需要。 指南强调满足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这是基于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与成人,基于培养幼儿在艺术领域中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提示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不能为了一时效果而不顾幼儿的发展,对幼儿进行长时间的单项训练;也提示我们美术教育的内容要全面,形式要多样。如我在大班美术活动“百合花”中,让幼儿自主选择“百合花”的颜色、材料和工具进行操作,既有色彩搭配又有造型技能。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多种教育价值,既关注认知价值,又关注情感需要。由于这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活动结束后,一个个体现幼儿个性、千

16、姿百态的百合花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幼儿观察,不教会幼儿观察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就无法进行审美教育,也只有幼儿亲自观察事物,掌握对象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兴趣点。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幼儿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幼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此外,教师还

17、应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加强游戏性,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例如,布置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幼儿喜爱的美术作品和布置幼儿作品展示墙等等。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

18、生性好动,游戏为生命。”“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幼儿只有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七)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美术教育中曾有一些讨论,就是既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老师要不要教孩子?老师不教干什么?众所周知,在绘画活动中,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有的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我认为,虽然

19、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采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印画、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幼儿的兴趣感,不断地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的画编小故事,教师还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让幼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幼儿园还可以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

20、;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八)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和教师一起,运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 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但是,在工作中我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呀?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因此,我感觉教师应通过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