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_第1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_第2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_第3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_第4页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6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与圆机编织工艺本章知识点本章知识点 1.1.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方法和走针轨迹。多针道变换三角、拨片方法和走针轨迹。多针道变换三角、拨片式、提花轮、电子等选针装置的选针原理式、提花轮、电子等选针装置的选针原理和工艺设计方法。双面提花织物的反面设和工艺设计方法。双面提花织物的反面设计与上三角排列。计与上三角排列。2.2.集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集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方法、走针轨迹和工艺设计。方法、走针轨迹和工艺设计。3.3.添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和基本添

2、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和基本编织方法和影响正确添纱的因素。编织方法和影响正确添纱的因素。4.4.衬垫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衬垫比、特衬垫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衬垫比、特性和编织方法。性和编织方法。5.5.衬纬组织的结构特点、特性和基本编织衬纬组织的结构特点、特性和基本编织方方法。法。6. 6. 毛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和基毛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和基本编织方法,毛圈沉降片的构型以及对织本编织方法,毛圈沉降片的构型以及对织物的影响。物的影响。7. 7. 调线织物的结构特点和特性,四色调线调线织物的结构特点和特性,四色调线装置的工作原理与调线织物的编织方法。装置的工作原理与调线织

3、物的编织方法。8. 8. 绕经织物的结构特点和特性,绕经装置绕经织物的结构特点和特性,绕经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绕经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工作原理与绕经织物的编织方法。9. 9. 长毛绒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特性,长毛绒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特性,纤维毛条梳理喂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长毛纤维毛条梳理喂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长毛绒组织的编织方法。绒组织的编织方法。10.10.移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特性,移移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特性,移圈机件构型,纱罗组织和菠萝组织的编圈机件构型,纱罗组织和菠萝组织的编织方法。织方法。11.11.常用的复合组织种类、结构特点、特性常用的复合组织种类、结构特点、特性和编织方法

4、和编织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一、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1.定义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结构单元:线圈浮线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分类:单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双面提花组织第三章第三章 花色组织花色组织(一)单面提花组织(一)单面提花组织 分类:均匀(规则)提花分类

5、:均匀(规则)提花 不均匀(不规则)提花不均匀(不规则)提花 1.单面均匀提花组织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特点:特点:1)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是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2)线圈大小相同、结构均匀、外观平整;)线圈大小相同、结构均匀、外观平整;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两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两色浮线交换处除外);色浮线交换处除外);4)每枚织针编织次数

6、相同,即每个横列中只参加一)每枚织针编织次数相同,即每个横列中只参加一次编织;次编织;5)浮线太长,容易勾丝,一般在)浮线太长,容易勾丝,一般在45个圈距为宜;个圈距为宜; 应用:依靠色纱组合来形成色纹图案,设计是应用:依靠色纱组合来形成色纹图案,设计是采用意匠图来表示。采用意匠图来表示。2.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 一般可分单色或多色不均匀提花组织一般可分单色或多色不均匀提花组织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特点: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特点: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数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数不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不完全一样。某些

7、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形成了拉长的线圈形成了拉长的线圈 。2)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凸效应。)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凸效应。 线圈指数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数,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数,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组织组织 ,使浮线减少而将提,使浮线减少而将提花线圈与平针线圈纵行适花线圈与平针线圈纵行适当排列。当排列。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应用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应用应用范围:袜品应用范围:袜品(二)双面提花组织(二

8、)双面提花组织1、分类:、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2. 完全提花组织完全提花组织指指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所有织反面线圈时,所有反面织针(在圆机中反面织针(在圆机中即上针盘织针)都参即上针盘织针)都参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花组织。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完全提花组织特点: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反面形成横条效应2)反面线圈的纵密)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3色为宜。色为宜。3.不完全提

9、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提花组织。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显露在正面而形成显露在正面而形成“露底露底”现象现象 ,通常采,通常采用芝麻点做反面。用芝麻点做反面。反面呈纵条纹反面呈纵条纹正面花纹意匠图正面花纹意匠图反面花纹意匠图反面花纹意匠图不不 完完 全全 提提 花花 组组 织织反面呈芝麻点反面呈芝麻点不不 完完 全全 提提 花花 组组 织织三色不完

10、全均匀提花组织三色不完全均匀提花组织三色提花三色提花三个成圈系统完成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三个成圈系统完成一个正面线圈横列。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特性: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3)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率低。2、用途、用途1)服装用布)服装用布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选针机构的分类:1.直接式选针直接式选针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通过选针机件(

11、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针踵来进行选针。针踵来进行选针。如:分针三角、多针道变换三角、提花轮选针如:分针三角、多针道变换三角、提花轮选针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2.间接式选针间接式选针在发出信息的选针元件与执行选针信在发出信息的选针元件与执行选针信息的工作机件之间有传递信息的机件。息的工作机件之间有传递信息的机件。分为:机械式选针和电子式选针分为:机械式选针和电子式选针机械式如:拨片式、推片式、提花轮式和机械式如:拨片式、推片式、提花轮式和滚筒式等滚筒式等 ,用于小花型提花。,用于小花型提花。电子式选针分为:多级式和单级式两类。电子式选针分为:多级式和单级式两类。 特点:变

12、换花纹快,花型大小和变化不受特点:变换花纹快,花型大小和变化不受限制,但机器价格较贵。限制,但机器价格较贵。 (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 成圈针:织针达到退圈高度成圈针:织针达到退圈高度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保持在最低位置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保持在最低位置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 成圈成圈 不编织不编织虚线虚线1: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虚线虚线2: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二)多针道变换三角选针原理与(二)多针道变换三角选针原理与 工艺设计实例工艺设计实例 1.选针原理选针原理 通过不

13、同高度针踵的织针(又称不同通过不同高度针踵的织针(又称不同踵位织针)和相对应三角的变换来实现选踵位织针)和相对应三角的变换来实现选针的目的。针的目的。单面四针道针织机单面四针道针织机双面四针道针织机双面四针道针织机 机件配置机件配置三角:三角:EA成圈三角,成圈三角,EB集圈三角,集圈三角,EC浮线三角(不编织)浮线三角(不编织) 三功位编织三功位编织织针:织针:踵位踵位0选针踵选针踵踵位踵位5压针踵压针踵踵位踵位14选针踵选针踵压针三角压针三角6不需要调换不需要调换 ,只需调整高低位只需调整高低位置;置;其余其余5块三角都可根据织物组织进行调换;块三角都可根据织物组织进行调换;0号起针三角:

14、号起针三角: 编织平针组织时,编织平针组织时, 0号起针踵的三角调号起针踵的三角调换成成圈三角,换成成圈三角, 14号选针踵的三角不号选针踵的三角不工作。工作。 编织提花组织时,编织提花组织时,0号起针踵三角不工作,号起针踵三角不工作,14号选针踵的每一个三角根据花纹要号选针踵的每一个三角根据花纹要求调换求调换 。 2.形成花纹的能力形成花纹的能力1)不同花纹的纵行数)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与最大花宽与最大花宽Bmax 不同花纹的纵行数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取决于踵位数,取决于踵位数, B0=n 凡同一踵位的织针编织的纵行完全相同凡同一踵位的织针编织的纵行完全相同 二针道二针道 n2 三针道三针道

15、 n3 四针道四针道 n4若踵位排列为:步步高踵位排列为:步步高”/“排列或步步低排列或步步低”“排列;排列; 则最大花宽则最大花宽BmaxB0n若踵位对称排列踵位对称排列“ ”或或“ ” 则最大花宽则最大花宽Bmax2B02n将将4档针踵织针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不成循环,档针踵织针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不成循环,则最大花宽则最大花宽BmaxN(N为针筒总针数)为针筒总针数)2)不同花纹的横列数)不同花纹的横列数H0与最大花高与最大花高Hmax 对于某一路三角,每一档均有成圈、集圈和浮对于某一路三角,每一档均有成圈、集圈和浮线三种变换,若有线三种变换,若有n档三角,则档三角,则 H03n1若为四

16、跑道若为四跑道 H03n134180 假如花纹横列重复出现,且不成循环,则完全组织假如花纹横列重复出现,且不成循环,则完全组织花高可扩大,但花高可扩大,但Hmax M(M成圈系统数)成圈系统数)各档三角均为各档三角均为浮线三角浮线三角通常通常 B-为总针数的约数为总针数的约数 H-为成圈系统数的约数为成圈系统数的约数 B与与H的比例要适当,使花型美观的比例要适当,使花型美观 3.设计案例设计案例例例1: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织: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织针排列图和三角排列图针排列图和三角排列图双色均匀提花组织,一个横列每二个成圈系统完成,织针排列双色均匀提花组织,一个

17、横列每二个成圈系统完成,织针排列呈步步高呈步步高”/“。 例例2: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织针排列图和三角排列图织针排列图和三角排列图 一个横列要一个横列要两个成圈系统完两个成圈系统完成。成。 织针呈对称织针呈对称排列排列 织针织针15 24(三)(三) 拨片式选针机构的工作原理拨片式选针机构的工作原理1.机件配置2.选针原理选针原理1 1)针筒中自上而下插:织针)针筒中自上而下插:织针挺针片挺针片提花片提花片2 2)提花片有)提花片有3939档齿,每片保留一档齿,档齿,每片保留一档齿,1 13737自自由选针。由选针。3 3)选针器上有)选针器

18、上有3939档拨片,每档可拨至左、中、档拨片,每档可拨至左、中、右三个位置。右三个位置。4 4)选针器上的)选针器上的3939档拨片档拨片 提花片的提花片的3939档齿档齿中:中:拨片的前端作用不到留同一档齿的提花拨片的前端作用不到留同一档齿的提花片片 这些提花片不被压入针槽这些提花片不被压入针槽 相应的挺相应的挺针片的片踵露出针筒针片的片踵露出针筒 受挺针片三角作用,受挺针片三角作用,挺针片上升挺针片上升 将织针推升到退圈高度将织针推升到退圈高度 (成圈成圈)右:右:挺针片在挺针片三角的作用下上升将织针挺针片在挺针片三角的作用下上升将织针推升到集圈(不完全退圈)高度后,留同档片推升到集圈(不

19、完全退圈)高度后,留同档片齿的提花片被拨片压入针槽,挺针片不再继续齿的提花片被拨片压入针槽,挺针片不再继续上升退圈,从而其上方的上升退圈,从而其上方的织针集圈织针集圈。 左:左:退圈一开始拨片就将留同一档齿的提花退圈一开始拨片就将留同一档齿的提花片压入针槽,使挺针片片踵埋入针筒,导致片压入针槽,使挺针片片踵埋入针筒,导致挺针片不上升,织针也不上升即不编织。挺针片不上升,织针也不上升即不编织。 三功位选针:完成成圈、集圈、不编织三种状态三功位选针:完成成圈、集圈、不编织三种状态3.形成花纹的能力形成花纹的能力拨片的档数拨片的档数成圈系统数成圈系统数总针数有关总针数有关1) 花宽花宽留齿高度不同的

20、提花片,运动规律可不同留齿高度不同的提花片,运动规律可不同不同花纹纵行数不同花纹纵行数B0=37当提花片当提花片步步高步步高“/”或步步低或步步低“”排列排列 Bmax=37 通常取通常取Bmax36当提花片对称排列当提花片对称排列“/”或或“/” Bmax=72当提花片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且不成循环当提花片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且不成循环 则则 Bmax=N 通常花宽通常花宽B取取N的约数的约数2)花高)花高Hmax=M/eM成圈系统数成圈系统数 e色纱数色纱数实际设计中实际设计中当当Hmax /H 为整数时为整数时 编织整数个花型编织整数个花型当当Hmax /H 整数时整数时 ,可将余数的成

21、圈,可将余数的成圈系统设置成不编织系统设置成不编织例例1:根据所给两色均匀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根据所给两色均匀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制定上机工艺(排出成圈系统、提花片、拨片制定上机工艺(排出成圈系统、提花片、拨片位置)位置)(1)机器条件:选用)机器条件:选用S3P172单单面提花圆机;成圈系统数面提花圆机;成圈系统数72;拨;拨片档数片档数n37;(2)花宽)花宽B=12, 花高花高H=12(3)提花片片齿排列:按单片提花片片齿排列:按单片“步步低步步低”方式排列;方式排列;(4)色纱配置见图,一个横列)色纱配置见图,一个横列需二个成圈系统,机器一转需二个成圈系统,机器一转3个个完全组织花高

22、。完全组织花高。(5)第)第3横列拨片位置如图所示。横列拨片位置如图所示。成圈系统及色纱配置成圈系统及色纱配置提花片齿排列提花片齿排列第第5、6系统拨片位置系统拨片位置(四)提花轮选针原理(四)提花轮选针原理1、选针原理、选针原理 每一个成圈系统由起针三角每一个成圈系统由起针三角1、侧向三角侧向三角5和提花轮和提花轮6组成。组成。 提花轮以提花轮以2040倾斜角安倾斜角安装于每一成圈系统外测。装于每一成圈系统外测。提花轮钢片间距针距,由针提花轮钢片间距针距,由针踵带动绕自身轴心回转。踵带动绕自身轴心回转。 提花轮针片凹槽中有许多钢米,提花轮针片凹槽中有许多钢米,分高、低、无三种,可使织针分高、

23、低、无三种,可使织针分成三条运动轨迹。分成三条运动轨迹。提花轮中提花轮中高钢米高钢米织针上升至退圈高度织针上升至退圈高度成圈成圈提花轮中提花轮中中钢米中钢米织针上升至集圈高度织针上升至集圈高度集圈集圈提花轮中提花轮中无钢米无钢米织针织针不编织不编织2.特点特点结构简单;结构简单;花纹有明显得螺旋形外观(相邻两个花花纹有明显得螺旋形外观(相邻两个花型之间有横向和纵向位移);型之间有横向和纵向位移);三功位选针;三功位选针;提花轮呈倾斜配置,占空间小,有利于提花轮呈倾斜配置,占空间小,有利于增加成圈系统数。增加成圈系统数。3、矩形花纹的形成和设计、矩形花纹的形成和设计 由提花轮提花机形成的花纹区域

24、有三种:由提花轮提花机形成的花纹区域有三种:. 矩形(矩形(最为普遍最为普遍 ). 六边形六边形. 菱形菱形假设假设 提花轮槽数提花轮槽数=T 针筒总针数针筒总针数N N = ZTr 正整数正整数 ;r余数余数 (1)总针数总针数N可被提花轮槽数整除,余数可被提花轮槽数整除,余数r =0 此时,针筒转一圈,提花轮自转转。此时,针筒转一圈,提花轮自转转。 花纹的最大宽度:花纹的最大宽度:max 花纹的最大高度:花纹的最大高度:maxM/e 成圈系统数(即提花轮数)成圈系统数(即提花轮数) e 色纱数色纱数 特点:特点:花纹一个接一个,平行排列,垂直重叠;花纹一个接一个,平行排列,垂直重叠;花纹没

25、有纵移和横移;花纹没有纵移和横移;若要增加花高,即路数要增加若要增加花高,即路数要增加 例例1:N=12,T=4,M=4,e1。设计花型。设计花型。Bmax=T=4Hmax=M/e4例例2:欲在提花轮提花机上编织集圈花色织物,:欲在提花轮提花机上编织集圈花色织物,机号机号=18, 筒径筒径=28 , N=1500, T=15 , M=36, e=1 。解:解:1.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N/T=100 r=0 Bmax=T=15 取取B=15 Hmax =M/e =361=36 横列横列 取取H=18 (*一般希望一般希望B与与H较接近较接近) 机器机器1转可织二个完全组织高度。转可织二个完全组织高

26、度。2.设计花纹图案设计花纹图案 3. 绘制上机图绘制上机图(1)根据意匠图编排提花轮次序)根据意匠图编排提花轮次序 (2)决定每一只提花轮凹槽中插钢米的次序和种类)决定每一只提花轮凹槽中插钢米的次序和种类 分析分析 :单色织物,一路成圈系统编织一个横列,采用成圈和单色织物,一路成圈系统编织一个横列,采用成圈和集圈两种选针,所以提花轮用两种钢米:高钢米、低集圈两种选针,所以提花轮用两种钢米:高钢米、低钢米。钢米。以第一只提花轮为例,它对应于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以第一只提花轮为例,它对应于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 , 第一横列:第一横列:17,110 集圈,其余成圈集圈,其余成圈 第一提花轮钢米顺序:第

27、一提花轮钢米顺序: 6高高 1低低 2高高 1低低 5高高 共共15凹槽凹槽全部排完全部排完 其余提花轮以此类推其余提花轮以此类推 ,见表。,见表。3、绘制上机图、绘制上机图 横列序号提花轮序号钢米排列11 196H、1L、2H、1L、5H22 205H、1L、4H、1L、4H33 214H、1L、6H、1L、3H44 223H、1L、8H、1L、2H55 232H、1L、4H、2L、4H、1L、1H66 241H、1L、4H、1L、2H、1L、4H、1L77 255H、1L、4H、1L、4H88 261L、3H、1L、6H、1L、3H99 273H、1L、8H、1L、2H1010 281L、

28、3H、1L、6H、1L、3H1111 291L、4H、1L、4H、1L、4H1212 301H、1L、4H、1L、2H、1L、4H、1L1313 312H、1L、4H、2L、4H、1L、1H1414 323H、1L、8H、1L、2H1515 334H、1L、6H、1L、3H1616 345H、1L、4H、1L、4H1717 356H、1L、2H、1L、5H1818 367H、2L、6H 根据意匠图编根据意匠图编排,提花轮次序,排,提花轮次序,决定每一只提花决定每一只提花轮凹槽中插钢米轮凹槽中插钢米的种类。的种类。H高钢米高钢米L低钢米低钢米 r0 当总针数当总针数N不能被提花轮槽数不能被提花轮

29、槽数T整除时,提花整除时,提花轮槽与织针的关系就不会像轮槽与织针的关系就不会像r=0时那样固定不时那样固定不变。则针筒在第二转时,提花轮起始槽就不会变。则针筒在第二转时,提花轮起始槽就不会与第一针啮合。与第一针啮合。例例1 N=170 T=50 170=350+20 r=20 此时此时N、T、r的最大公约数为的最大公约数为10.针筒第一转针筒第一转 提花轮自转提花轮自转3针筒第二转针筒第二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21 槽啮合槽啮合针筒第三转针筒第三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41 槽啮合槽啮合 针筒第四转针筒第四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11 槽啮合槽

30、啮合针筒第五转针筒第五转 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第一枚针与提花轮第31 槽啮合槽啮合25若若 提花轮每提花轮每10针(公约数)作为一针(公约数)作为一段段 T=50 可分为可分为5 段段 . 则则 针筒需转针筒需转5转,才能完成整个循环。转,才能完成整个循环。 若进线路数若进线路数M=1 花纹分布为花纹分布为: 上述花型有纵向横移上述花型有纵向横移 ,有横向横移,有横向横移 形成花纹能力的分析:形成花纹能力的分析:完全组织的宽度完全组织的宽度B和高度和高度H 完全组织的宽度完全组织的宽度B 为了保证,针筒一周编织出整数个花型,为了保证,针筒一周编织出整数个花型,完全组织的宽度完全组织的宽度B应取应

31、取N、T、r的公约数。的公约数。 Bmax=N 、T、r的最大公约数的最大公约数 由上题可知由上题可知B=Bmax10纵行。纵行。 完全组织的高度完全组织的高度H 则则H=M/e T/B = M/e A 式中式中 M采取系统数采取系统数 e色纱数色纱数 T提花轮槽数提花轮槽数 B完全组织宽度完全组织宽度 A 段数段数段的横移段的横移段段将提花轮的槽数分为几等分,且使每一将提花轮的槽数分为几等分,且使每一等分中的槽等分中的槽 数等于完全组织的宽度,这个等数等于完全组织的宽度,这个等分称为段。分称为段。提花轮中的段数提花轮中的段数A A=T/B段的横移段的横移当当r0时,针筒每转过一圈,开时,针筒

32、每转过一圈,开始作用的段号就要变更一次,这叫段的横移。始作用的段号就要变更一次,这叫段的横移。 由于段的横移,针筒每转开始时,开始作用的由于段的横移,针筒每转开始时,开始作用的段号就要变更一次段号就要变更一次。 X=r/B 由上例题,由上例题,X20/10=2,即余数有,即余数有2个花宽。个花宽。 由于段的横移,针筒每转一圈,起始的段号就由于段的横移,针筒每转一圈,起始的段号就要更改一次。要更改一次。 设针筒某一转开始作用的提花轮段号为设针筒某一转开始作用的提花轮段号为Sp(p为针筒第为针筒第p 转)转) Sp=(p1)X+1KA 其中:其中:p为针筒第为针筒第p 转转 X段的横移数段的横移数

33、 A提花轮槽的段数(等分数)提花轮槽的段数(等分数) K正整数,保证正整数,保证Sp段数段数A 段号段号每一段依次编号每一段依次编号 花纹的纵移花纹的纵移两个相邻的完全组织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称为两个相邻的完全组织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称为纵移,以表示。纵移,以表示。例例1 中左边一个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比相邻的右中左边一个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比相邻的右面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升高两个横列,面完全组织的第一横列升高两个横列, 则则 Y=2在同一横列中,花纹的地在同一横列中,花纹的地I段总是跟着最后一段段总是跟着最后一段(如:例(如:例1 为为)若要计算后一完全组织比前)若要计算后一完全组织比前一完全组织上升多少

34、,只要知道前一完全组织一完全组织上升多少,只要知道前一完全组织中,最后一段比第一段上升多少横列即可。中,最后一段比第一段上升多少横列即可。 当机器上有一个提花轮,针筒每一转编织一个当机器上有一个提花轮,针筒每一转编织一个横列时,第横列时,第P横列就是针筒第横列就是针筒第P转转 PA(K+1)-1/X+1两个完全组织纵移为两个完全组织纵移为Y= P1A(K1)1/X当机器上有当机器上有M成圈系统和成圈系统和e种色纱时,则种色纱时,则 针筒针筒一转编织一转编织M/e横列横列 ,则,则 纵移纵移Y为:为: YYMeMeA KMeX() 1 又 在求得上述各项参数的基础上,就可以设计矩在求得上述各项参

35、数的基础上,就可以设计矩形花纹。因为有段的横移和花纹纵移存在,所形花纹。因为有段的横移和花纹纵移存在,所以一般要绘出两个以上完全组织,并指出纵移以一般要绘出两个以上完全组织,并指出纵移和段号在完全组织高度中的排列序号。和段号在完全组织高度中的排列序号。,HAeMYH KMeX() 13 3、工艺设计实例、工艺设计实例(1 1)已知条件:总针数)已知条件:总针数552552;提花轮槽数;提花轮槽数6060;成圈系统数;色纱数成圈系统数;色纱数e e。(2 2)设计与计算)设计与计算 求花纹完全组织宽度求花纹完全组织宽度 N=ZTN=ZTr 552r 5529 960601212 552 552、

36、6060、1212的最大公约数为的最大公约数为1212 故取故取1212纵行纵行 求花纹完全组织的高度求花纹完全组织的高度横列20281260eBMTH求段数和段的横移数求段数和段的横移数求段数和段的横移数求段数和段的横移数1121251260BrXBTA段1121251260BrXBTA段横列16128) 10(20) 1(XeMKHY 求花纹纵移求花纹纵移 确定针筒转数与开始作用段号的关系确定针筒转数与开始作用段号的关系1 1 I I2 2(2-1)(2-1) 3 3(3-1)(3-1) (4-1)(4-1) (5-1)(5-1) 见图3-18。设计花纹图案设计花纹图案(3 3) 绘制上机

37、图绘制上机图 提花轮顺序按两路编织一个横列,针提花轮顺序按两路编织一个横列,针筒每一转编织四个横列,针筒五转织一个筒每一转编织四个横列,针筒五转织一个完全组织。完全组织。 段号与针筒转数关系段号与针筒转数关系 段的横移与纵移在图段的横移与纵移在图3-183-18中表示。中表示。(4 4)提花轮钢米排列表)提花轮钢米排列表 (5 5)减轻花纹的螺旋形分布)减轻花纹的螺旋形分布 由图由图3-183-18的花纹分布可以看出,花纹呈现大约的花纹分布可以看出,花纹呈现大约7070的斜向配置,成螺旋形分布,有较明显的两色的斜向配置,成螺旋形分布,有较明显的两色相间的纵条纹,花纹的螺旋形分布才不明显。相间的

38、纵条纹,花纹的螺旋形分布才不明显。 当成圈系统愈多,花纹的纵移愈大,螺旋形分布当成圈系统愈多,花纹的纵移愈大,螺旋形分布也愈明显。只有当也愈明显。只有当r r时,花纹的螺旋形分布才时,花纹的螺旋形分布才会消失。会消失。 当当rr时,为了减轻螺旋形分布的不良影响,时,为了减轻螺旋形分布的不良影响,应在设计花纹图案时,对花纹尺寸,位置布局,纵应在设计花纹图案时,对花纹尺寸,位置布局,纵移横移情况作全面考虑,使相邻的两个完全组织能移横移情况作全面考虑,使相邻的两个完全组织能合理配置,首尾衔接,形成比较自然的合理配置,首尾衔接,形成比较自然的左右左右的螺旋形分布。的螺旋形分布。(五)电子选针装置的工作

39、原理(五)电子选针装置的工作原理1、多级式选针器与选针原、多级式选针器与选针原理理1选针刀选针刀 (68级)级)2选针电器元件(压电陶选针电器元件(压电陶瓷或线圈电磁铁)瓷或线圈电磁铁)3接口接口压电式选针元件压电式选针元件体积体积小、工作频率高、发热小、工作频率高、发热量和耗电量小等优点。量和耗电量小等优点。2)选针原理)选针原理v机件配置机件配置 针槽自下而上插:提花片针槽自下而上插:提花片 挺挺针片针片织针织针 提花片有提花片有8档齿,与档齿,与8级选针刀级选针刀相对应,每片仅留一齿。相对应,每片仅留一齿。 提花片齿呈步步高提花片齿呈步步高“/”或步步或步步低低”,8片一组重复排满针筒片

40、一组重复排满针筒一周。一周。 每一选针器中的各级选针电器每一选针器中的各级选针电器元件针筒每转过八个针距都接元件针筒每转过八个针距都接收到一个信号收到一个信号 选针原理选针原理 选针器元件不选针选针器元件不选针控制同级的选针刀向上摆动控制同级的选针刀向上摆动刀片作用同一级提花片齿刀片作用同一级提花片齿将提花片压入针槽将提花片压入针槽提花片上端将挺针片下端压入针槽提花片上端将挺针片下端压入针槽挺针片下挺针片下踵不走上挺针三角踵不走上挺针三角织针亦不上升参加工作织针亦不上升参加工作不不编织编织 选针器元件选针选针器元件选针控制控制同级同级的选针刀向下摆动的选针刀向下摆动刀片作用不到留有同一档齿的提

41、花片刀片作用不到留有同一档齿的提花片挺针片下挺针片下片踵沿挺针三角上升片踵沿挺针三角上升织针亦上升参加工作织针亦上升参加工作编编织织成圈成圈v选针器级数与机号、机速关系选针器级数与机号、机速关系 在针织机运转过程中,每一选针器中的各级在针织机运转过程中,每一选针器中的各级选针电器元件在针筒每转过选针电器元件在针筒每转过8个针距都接收到个针距都接收到一个信号,从而实现连续选针。一个信号,从而实现连续选针。 由于选针器工作频率有一个上限,当机号或由于选针器工作频率有一个上限,当机号或机速增加时,要求选针器级数也增加,针筒机速增加时,要求选针器级数也增加,针筒高度也增加。高度也增加。2、单级式选针器

42、与选针器原理、单级式选针器与选针器原理 积极式导针积极式导针 防止织针窜跳:防止织针窜跳: 起针起针导针片上的安全踵作用导针片上的安全踵作用 压针压针织针的片踵作用织针的片踵作用 选针器(永久磁铁)选针器(永久磁铁) 选针区:保持磁性选针区:保持磁性 低电平低电平 消除磁性消除磁性 高电平、编高电平、编织织1)选针元件)选针元件三角三角 三角三角6:挺针片起针三:挺针片起针三角角 三角三角7:挺针片复位三:挺针片复位三角角 三角三角8、9分别为成圈分别为成圈三角和集圈三角,均为活三角和集圈三角,均为活络三角络三角 三角三角8、9同时拨向高同时拨向高位做成圈;同时拨向低位位做成圈;同时拨向低位做

43、集圈做集圈2)选针原理)选针原理 在挺针片在挺针片3即将进入每一即将进入每一系统选针器系统选针器5时,受复位时,受复位三角的径向作用,使挺针三角的径向作用,使挺针片片尾片片尾10被推向选针器被推向选针器5,并被其中的永久磁铁区域并被其中的永久磁铁区域11吸住,挺针片片尾吸住,挺针片片尾10贴贴住选针器表面继续横向运住选针器表面继续横向运动。动。 针筒每转过一个针距,从针筒每转过一个针距,从控制器发出一个选针脉冲控制器发出一个选针脉冲信号至选针磁极信号至选针磁极12。当挺针片运动到磁极当挺针片运动到磁极12时,时,磁极受到高电平脉冲信号磁极受到高电平脉冲信号磁极磁极12磁性消除磁性消除挺针片在弹

44、簧作用下,尾端挺针片在弹簧作用下,尾端10脱离选针器脱离选针器5 挺针片下片踵沿三角挺针片下片踵沿三角6上升,织针参加成圈或上升,织针参加成圈或集圈集圈磁极收到低电平信号磁极收到低电平信号12保持磁性保持磁性挺针片尾挺针片尾端端10被吸住被吸住挺针片下片踵从起针三角挺针片下片踵从起针三角6内表内表面经过面经过织针不编织织针不编织所以该选针机构为二功位选针:编织或不编织、所以该选针机构为二功位选针:编织或不编织、集圈或不编织集圈或不编织3)单级选针器的特点)单级选针器的特点选针速度快,大于选针速度快,大于2000针针/秒(多级式秒(多级式80120针针/秒),适应高机号、高机速针织机。秒),适应

45、高机号、高机速针织机。选针器体积小,只需一种挺针片,针筒高度选针器体积小,只需一种挺针片,针筒高度低。低。机件磨损小,灰尘造成的运动阻力小。机件磨损小,灰尘造成的运动阻力小。缺点是加工精度高,配合要求高。缺点是加工精度高,配合要求高。2)设计与花型准备速度大大提高,调整修改)设计与花型准备速度大大提高,调整修改花型方便花型方便花型准备系统花型准备系统 设计绘制花型设计绘制花型 设置上机工艺参数设置上机工艺参数3、电子选针圆纬机的特点、电子选针圆纬机的特点1)花型完全组织的大小及图案不受限制)花型完全组织的大小及图案不受限制 单针选针:不同花纹纵行数总针数单针选针:不同花纹纵行数总针数N 不同花

46、纹横列数不限不同花纹横列数不限(六)双面提花圆机的上针成圈系统与上机工艺(六)双面提花圆机的上针成圈系统与上机工艺1、上针成圈系统、上针成圈系统 织针织针分高、低踵两分高、低踵两种:高踵针离针头近;低种:高踵针离针头近;低踵针离针头远。踵针离针头远。 三角三角分二条针道,分二条针道,活络可以调节活络可以调节。 配置配置上下针呈罗上下针呈罗纹纹1+11+1配置。配置。 2 2、上机工艺、上机工艺 织物正面:由选针机构控制下针编织织物正面:由选针机构控制下针编织提花花型提花花型 织物反面:由上三角控制上针编织织物反面:由上三角控制上针编织芝麻点或其芝麻点或其 他花型他花型上下针的成圈配合以及弯纱三

47、角的对位一般采用上下针的成圈配合以及弯纱三角的对位一般采用同步成圈方式同步成圈方式。 双面两色提花织物的反面意匠图与织针和上三角排列双面两色提花织物的反面意匠图与织针和上三角排列 色纱根据正面花型排放色纱根据正面花型排放双面三色提花织物的反面意匠图与织针和上三角排列双面三色提花织物的反面意匠图与织针和上三角排列 例:例:欲在拨片式双面提花机上编织二色提花欲在拨片式双面提花机上编织二色提花织物,它们的正面花型意匠图如下。已知织物,它们的正面花型意匠图如下。已知该机成圈系统数该机成圈系统数M=48,试做出:,试做出: 1.成圈系统排列和色纱配置;成圈系统排列和色纱配置; 2.提花片排列;提花片排列

48、; 3.第第8横列拨齿片排列图;横列拨齿片排列图; 4.画出反面芝麻点纹,并作出上三角及色画出反面芝麻点纹,并作出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纱配置图。 B=10H=12反面芝麻点纹,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反面芝麻点纹,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 第二节第二节 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一、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1 1、集圈组织、集圈组织在针织物的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2 2、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线圈悬弧线圈悬弧3 3、分类:、分类: 按单双面来分,可分为

49、单面集圈组织和双面集按单双面来分,可分为单面集圈组织和双面集圈组织。圈组织。 按悬弧多少来分,可分为单列、双列、多列集按悬弧多少来分,可分为单列、双列、多列集圈组织。圈组织。 按参加集圈的针数分,可分为单针、双针、三按参加集圈的针数分,可分为单针、双针、三针集圈。针集圈。 一般将悬弧多少与参加集圈的针数多少结一般将悬弧多少与参加集圈的针数多少结合起来命名。合起来命名。 单针三列集圈单针三列集圈三针单列集圈三针单列集圈双针双列集圈双针双列集圈(一)单面集圈组织(一)单面集圈组织1 1、定义:单面集圈组织是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定义:单面集圈组织是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进行

50、集圈编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2 2、特点:、特点: 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形成花色效应。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形成花色效应。 利用多列集圈形成凹凸网眼效应。利用多列集圈形成凹凸网眼效应。 利用几种色纱与集圈单元组合形成色彩效应。利用几种色纱与集圈单元组合形成色彩效应。 利用集圈悬弧来减少单面提花组织中浮线的长度。利用集圈悬弧来减少单面提花组织中浮线的长度。3 3、结构效应:、结构效应: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可形成各种结构花色效应。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可形成各种结构花色效应。 斜纹效应:斜纹效应: 根据集圈单元在平针线圈中有规律排列,形成斜纹效应。根据集圈单元在平针线圈中有规律排

51、列,形成斜纹效应。采用单针双列集圈,斜纹明显。采用单针双列集圈,斜纹明显。凹凸小网孔效应:凹凸小网孔效应:如图所示,利用单针双列或单针多列集圈形成凹凸不平的如图所示,利用单针双列或单针多列集圈形成凹凸不平的织物。集圈的悬弧愈多,织物。集圈的悬弧愈多,织物表面的凹凸效应愈明显,织物表面的凹凸效应愈明显,小小孔也愈大。孔也愈大。网孔网孔色彩花纹效应:色彩花纹效应: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织物正面不能看见悬弧,只显示在反面。织物正面不能看见悬弧,只显示在反面。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形成悬弧的色纱,在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形成悬弧的色纱,在织物的

52、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织物的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在正面只呈现在正面只呈现成圈纱的色彩效应成圈纱的色彩效应。(二)双面集圈组织二)双面集圈组织 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1.1.双面集圈组织的作用双面集圈组织的作用 形成花色效应形成花色效应 在双层织物组织中,集圈还可以起到一种连在双层织物组织中,集圈还可以起到一种连接作用。接作用。2.2.常见组织:常见组织:(1 1)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半畦编组织

53、。组织。(2 2)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列)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畦编畦编组织。组织。集圈的连接作用集圈的连接作用二、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二、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1 1、利用集圈形成较多的花色效应(色彩效应、利用集圈形成较多的花色效应(色彩效应、网眼、凹凸、闪色效应等)。网眼、凹凸、闪色效应等)。2 2、脱散性较平针组织小(织防脱散横列)。、脱散性较平针组织小(织防脱散横列)。3 3、耐磨性比平针、罗纹差,而且容易抽丝。、耐磨性比平针、罗纹差,而且容易抽丝。4 4、厚度较平针与罗纹组织的大。、厚度较平针与罗纹组织的大。5 5、横向延伸较

54、平针与罗纹差。、横向延伸较平针与罗纹差。6 6、断裂强力比平针与罗纹差(线圈受力不均)。、断裂强力比平针与罗纹差(线圈受力不均)。三、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三、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1 1、形成方法:、形成方法: 集圈组织的编织方法与提花组织相似,需要集圈组织的编织方法与提花组织相似,需要进行选针。进行选针。成圈成圈/ /集圈集圈织针织针1 1、3 3被选被选中上升到退圈高中上升到退圈高度度-成圈成圈 织针织针2 2被选中被选中上升到集圈上升到集圈 ( (即即不完全退圈不完全退圈) )高高度度-集圈集圈。2 2、走针轨迹、走针轨迹 虚线虚线1 1为编织成圈织针针踵运动轨迹。为编织成圈织针针踵运动轨迹。

55、 虚线虚线2 2为编织集圈的织针针踵运动轨迹。为编织集圈的织针针踵运动轨迹。(二)集圈组织编织工艺实例(二)集圈组织编织工艺实例 选针形式不同的针织机编织集圈的工艺也有所不同。选针形式不同的针织机编织集圈的工艺也有所不同。 图中(图中(1)第第1、3横列编横列编织集圈与线圈。织集圈与线圈。 第第2、4横列横列全部成圈。全部成圈。 该组织只需该组织只需要两种织针、要两种织针、两条针道的三两条针道的三角(角(2)()(3)。)。一、添纱组织的结一、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构与分类1 1、定义、定义是指针是指针织物上全部线圈或部织物上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成的一种

56、组织。 第三节第三节 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添纱组织与编织工艺2 2、添纱的目的:、添纱的目的:(1)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的色泽与性质,如丝盖棉;)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的色泽与性质,如丝盖棉;(2)使织物正面形成花纹;)使织物正面形成花纹;(3)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编织时,可消除针织物线圈)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编织时,可消除针织物线圈歪斜。歪斜。3 3、添纱组织分类:、添纱组织分类:(1 1)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简单添纱、交换添纱)全部线圈添纱组织:简单添纱、交换添纱(2 2)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架空添纱、绣花添纱)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架空添纱、绣花添纱(一)(一)全部线圈添纱组织全部线圈添纱组织1 1、定义、

57、定义织物所有线圈织物所有线圈均由二个线圈重叠而成。均由二个线圈重叠而成。织物一面由一种纱线显露,织物一面由一种纱线显露,另一面由另一种纱线显露。另一面由另一种纱线显露。 交换添纱交换添纱 根据花纹根据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在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在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对位置对位置 。(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定义:定义:在地组织内,仅有部在地组织内,仅有部分线圈进行添纱分线圈进行添纱。 1 1、绣花添纱、绣花添纱地纱始终地纱始终成圈编织,而面纱则在需要成圈编织,而面纱则在需要形成花纹的针上进行成圈,形成花纹的针上进行成圈,面纱可以与地纱同色或异色。面纱可以与地

58、纱同色或异色。2 2、架空添纱、架空添纱由二根纱由二根纱支相差悬殊的纱线编织而支相差悬殊的纱线编织而成,有些地方参与成圈的成,有些地方参与成圈的只有一根纱线(细支纱),只有一根纱线(细支纱),另一根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另一根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反面。3 3、架空添纱和绣花添纱的、架空添纱和绣花添纱的区别:区别:绣花添纱绣花添纱织物反面无浮织物反面无浮线存在;线存在;架空添纱架空添纱织物反面有浮织物反面有浮线存在。线存在。二、添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二、添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1 1、特性:、特性: 添纱组织的线圈几何特性基本上与地组织相同。添纱组织的线圈几何特性基本上与地组织相同。 部分添纱组织延伸性和

59、脱散性较地组织小,容部分添纱组织延伸性和脱散性较地组织小,容易引起勾丝。易引起勾丝。2 2、用途:、用途: 部分添纱组织中的架空添纱多用于袜品上。部分添纱组织中的架空添纱多用于袜品上。 全部全部添纱组织多用于功能性、舒适性较高全部全部添纱组织多用于功能性、舒适性较高的服装面料。的服装面料。三、添纱组织的编织工艺三、添纱组织的编织工艺(一)编织条件及影响因素(一)编织条件及影响因素1 1、编织条件、编织条件 采用特殊的纱线喂入装置以采用特殊的纱线喂入装置以便同时喂入地纱和添纱。并便同时喂入地纱和添纱。并在在垫纱和成圈过程中,保证面纱垫纱和成圈过程中,保证面纱在织物正面,地纱在织物反面。在织物正面

60、,地纱在织物反面。(2 2)成圈过程中纱)成圈过程中纱线相对位置的分析:线相对位置的分析: 垫纱时:必须保垫纱时:必须保证添纱证添纱靠近针背,靠近针背,地纱靠近针钩。添地纱靠近针钩。添纱垫纱横角纱垫纱横角 地纱垫地纱垫纱横角纱横角2 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 1)织针:针头外形不同的织针,添纱效果不同。)织针:针头外形不同的织针,添纱效果不同。扑头针更有利于编织添纱组织。扑头针更有利于编织添纱组织。(2 2)纱线的性质:)纱线的性质: 由于两种纱线刚度、摩擦系数、截面直径不同,由于两种纱线刚度、摩擦系数、截面直径不同,而影响添纱效果。而影响添纱效果。(3 3)喂纱条件的因素:)喂纱条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